#全民共抗肺炎##福建在行動#
疫情防控期間,福州市委黨校被改造成留觀點,供滯留福州的湖北籍旅客入住,集中進行健康管理,這成了他們在福州的「家」。在這裡,有4個醫生、8個護士,分別來自福州市第六醫院、第七醫院。忙碌之餘,他們記錄了工作中的驚險、溫情。海關作為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處於抗疫第一線。他們或堅守旅檢一線,或堅守通關業務窗口,或深入碼頭企業,助力復工復產……這份戰疫日記,記錄下了一線關員的堅守與付出。而在福州高新區醫學觀察站,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平時身著城管和保安制服,到了三餐飯點,便換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挨個房間給隔離人員送餐,一天24小時堅守在這裡。
我們每天都提著一顆心
講述人:福州市第六醫院方哲醫生
額溫37.3℃!用水銀溫度計又測一次,37.4℃!前些天,58歲的林大姐被送進福州市委黨校留觀點,我給她測溫後,她有點慌。她說,她有點流涕、咳嗽,可能是感冒了。可吃了兩天感冒藥,她還是低燒。我一再追問,她才說,離開武漢前,她見過女兒,女兒是華南海鮮市場的管理人員。離開武漢後,她又聽說同一棟樓的鄰居被確診新冠肺炎。
「我會不會被傳染了?」大姐嚇蒙了,我一邊安撫她,一邊聯繫救護車,把她送到晉安區醫院,做了詳細檢查,但沒發現異常。我們把她接回留觀點,給她吃了抗生素,才好轉。兩天後,查房時,林大姐又喊頭疼,我的心又提了起來。一問,她才說10多天前不慎摔倒,頭磕破了,之後常頭疼。我趕緊給她吃止疼藥、塗抹傷口,她的頭才不疼了。那些天,我們每天給她測六七次體溫,深怕她出狀況。幸好,她沒再發燒、頭疼,留觀14天後,確認未感染,她才被解除隔離。
這樣的事有不少,我們每天都提著一顆心,幸好,同事們很有愛。
一天深夜,我們又接到通知,凌晨兩點多會有留觀人員入住。我催林斌醫生趕緊休息,等人來了,一起去給他們辦入住。可不知不覺我睡著了,一覺醒來,竟是次日清晨6點。一看林斌睡得正香。我挺納悶,難道留觀人員沒來?一查記錄,才發現凌晨3點半來了6名留觀人員,是林斌獨自收住的。
我急了,「你怎麼不叫醒我,一起進隔離區?」他睡眼惺忪地說,「我叫了,你沒反應,一定是累壞了,我不忍心再叫,自己穿完防護服,對著鏡子慢慢調整,確認穿戴無誤後才進隔離區的,放心!」當時,我沉默了,責怪的話一句都說不出口。有這樣的隊友,我們醫療隊還有什麼不能戰勝的?
林江珠(右一)和林斌互相鼓勵
兼職「知心大姐」 勸新婚夫妻不「串門」
講述人:福州市第六醫院護士林江珠
前陣子,留觀點來了一家四口:奶奶、爸爸、媽媽和兒子。媽媽和2歲的兒子住同一房間,6天後,她焦急地告訴我,寶寶已4天沒排便。方哲醫生立即開了一支開塞露,讓我用針筒抽5毫升,教這位媽媽塞入寶寶的小屁屁。但寶寶一直哭鬧,塞不了,她急得快哭了。我進了房,告訴她,「我是護士,也是一位母親,讓我來吧!」我試著逗小男孩,給他講故事,他看著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好奇地喊我「超人阿姨」!大約10分鐘後,我把藥塞進小男孩的屁屁。半小時後,男孩排便了,他的媽媽樂壞了。
不久,留觀點又來了一對新婚夫妻,妻子小林(化名)不樂意,她說夜裡怕黑,得和老公住同一個房間。
我們將小夫妻安排在相鄰屋,但小林仍不高興。我們擔心小林會偷偷溜到愛人的房裡,為此,我們多次上門,叮囑她不要串門。
我告訴她,我家就在福州倉山,但從正月初二開始,我和同事們就來到這裡,沒回過家,我也很想家人,為了打贏這場「戰疫」,我們會守護每一位留觀人員,直到解除隔離,希望她也能配合。小林聽得直點頭,慢慢地關上門。
解除隔離後,我們都為他們高興,還按福州風俗,給每位武漢旅客端上一碗熱騰騰的太平面。臨走時,不少人留下了手寫的感謝信,有一位老奶奶還動情地說,「福州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還會再來的!」那一刻,我覺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送餐可是頭等大事
講述人:福州高新區綜合執法局副局長王和仁
「開飯啦!開飯啦!」
從除夕接到任務開始籌備,到觀察站投用,我沒有回家吃過一頓晚飯。「送餐可是頭等大事!」從早上7點到晚上9點,我和同事們不僅要保證夥食質量,還要保障送餐人員的安全。
除了送餐,我們還要負責生活照顧,水龍頭壞了,網絡信號不暢,都得第一時間安排人員檢修。留觀點先前有一位3歲的孩子,大晚上需要尿布,可附近都沒有賣,我們的安保隊長吳中發騎著電動車跑到5公裡外的一個大超市去購買。
我們約定稱隔離人員為「客人」,還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有客人早餐想吃熱粥油條,有客人要吃夜宵,還有客人沒帶充電器等,我們都儘量滿足。
等戰「疫」結束 重過團圓的「春節」
講述人:榕城海關口岸監通處物流監控科科長王曉春
因為工作原因,我和丈夫分居兩地。孩子平日裡學業重。春節期間一家人難得相聚,我本來打算回家探望80歲的老父親,他常年生病需要人照顧,可當得知福州長樂機場海關旅檢現場急需衛檢專業人手時,我毅然報了名。
在支援機場海關的日子裡,我絲毫不敢鬆懈,這是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我必須守好防疫的第一道「關卡」。我將醫學專業知識學以致用,參與重點航班的登臨檢疫、發熱及有症狀旅客的醫學排查以及密切接觸者的排查轉運等工作。
記得大年初五那晚,最低氣溫只有5℃左右。我和同事完成當天的密切接觸者的排查轉運任務後,已是半夜12點多,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才發現裡面的衣服已溼透,因擔心會著涼,就拿著餐巾紙塞在後背上……
在機場「白+黑」連軸轉的日子,我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連續10天沒有回家。此時,我心裡最放心不下的是生病的老父親和「留守」家中的孩子。每天忙完回到宿舍,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查看家人給我的留言,但往往因擔心吵醒熟睡的他們而不敢回信息。當時我心想,等這次戰疫結束後,一定要好好陪陪家人,重新過一個團圓的「春節」。
爸爸又「爽約」了
講述人:榕城海關駐羅源灣辦事處黃岐監管科科長範瑋
我們科承擔著「黃岐—馬祖」客運航線的旅檢任務。前兩年春節,我都是在黃岐度過的。今年春節,我原本跟兒女們約好要陪他們的,但遇到疫情防控,只好再次爽約了。不過我和孩子們都習以為常了。
每次和兒子與女兒視頻聊天時,孩子們都會問:「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兌現陪我們過年的承諾啊!」這時,我心裡也會有遺憾,畢竟春節,人人都希望能和家人團聚。不過,當我告訴孩子們我是在防控疫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時,他們也感到自豪。
疫情防控期間,我和同事要對旅客進行測溫,核驗健康申明卡等。1月22日至2月9日,我們共監管進出境船舶54艘次,監管進出境人員1095人次。在這期間,我們一共發現了5例異常旅客,所幸經過採樣並經過實驗室檢測後,最終結果為陰性,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
【來源:海峽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