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連粥都煮不好?」「我糊的是粥,你糊的是家」|百家故事

2020-12-20 心鳴堂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01

喬芝看著灶臺上溢出的濃稠的米糊糊,心理懊悔極了,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還在手背和桌面的白紙上都寫了幾個大大的字「灶上在煮粥!」可一看起書來,還是給忘記了!

喬芝趕緊扔下手裡的書,快速拿起抹布擦乾淨灶臺,然後把鍋裡煮糊了的稀飯倒掉,偷偷瞄一眼臥室,老公秦軍還沒有起床,不然,不知道又要說出什麼不好聽的話來了。

重新煮好粥後,喬芝輕輕地將剛才因自己疏忽製造的垃圾丟到了樓下,回來的時候,秦軍還在睡覺,喬芝不禁長籲了一口氣。

秦軍起來的時候,粥正好可以出鍋了,滿屋裡都瀰漫著秦軍熟悉的大米芳香,那是他老家地裡種出來的大米,他最喜好這一口熱粥。等秦軍洗漱完來到餐桌前,喬芝已經盛好一碗粥擺在他面前。

秦軍暢快地喝完粥,拿著一塊麵包準備出門,他輕輕吻了下喬芝的臉:「我上班去了,拜拜。」

喬芝追問了一句:「中午回來吃飯嗎?」秦軍回道:「你知道的,現在很忙,中午哪有時間回來陪你,晚上見!」

其實,喬芝也知道這個答案,但是,總得問問吧,說不定哪天又有空了呢。

「秦軍,我今天想到媽媽的老屋那邊去一趟,在那邊待一晚上,明天回來。」

秦軍嘴裡說著好,急匆匆地出了門,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喬芝忍不住嘆了口氣。

02

秦軍來自偏遠農村,憑著自己的勤奮和聰明,考進了省城的重點大學,畢業就留城做了公務員。

不曉得是不是兒童的艱辛帶給秦軍太多屈辱和壓抑,他並不滿足於現有的工作,內心總是奔騰著一股迫切的欲望,娶了從小在城裡長大、父母都是中學教師的喬芝後,他就毅然辭職經商,並很快取得不錯的成績。很快,他就要求喬芝離職回家做全職太太。

婚後的生活方式早已隨著喬芝的照料融入了城市化,只有早上喝米粥的習慣,秦軍一直堅持,從來都不同喬芝一起喝牛奶,也看不出一點要改變的跡象,那種頑固的習慣就像一種滲進骨子裡的虔誠。

喬芝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嫁給秦軍後才慢慢學會做飯,後來沒有上班了,家務活就全部統籌到喬芝手裡了。

只是喬芝有時喜歡看看書學點新東西,偶爾不免將稀飯煮糊了,秦軍也由最開始的不做聲變為責備最後變成直接呵斥。他不能理解喬芝都不用上班了,怎麼還能把粥煮糊。

喬芝到了老屋時,正好有鄉下親戚送了幾袋剛碾好的大米,雖然一袋大米挺重,可想著秦軍喜歡喝大米粥 ,喬芝決定當晚就捎著那袋大米回城。

終於將大米拖到了房門口,敲了許久門都沒有回應,喬芝以為秦軍加班還沒回來,正準備掏鑰匙,門開了,一個女人低著頭從喬芝身邊奪門而逃。

看著故作鎮靜卻又無法掩飾慌張的秦軍,喬芝氣得搖搖欲墜。秦軍趕緊扶住她說:「喬芝,原諒我,我是愛你的,你知道,我一直愛著你!」

喬芝虛弱地掙扎著推開他,決然地走進了客房,她沒有勇氣走進和秦軍恩愛了三年的雙人床,她害怕自己看到那一床的凌亂會崩潰。

03

第二天,喬芝眼睛紅腫,依然早早起來為秦軍熬好了一鍋熱氣騰騰的大米粥。秦軍看到餐桌上的熱粥,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喝完粥依然吻了一下喬芝,就上班去了。

這一次,喬芝沒有做家務,也沒有看書。喬芝的心已經飛到了以前和秦軍在一起的回憶裡,越是溫馨的回憶,越是讓喬芝傷心,一朵全心全意的白玫瑰,怎麼就永遠都敵不過一支紅玫瑰的誘惑。

想不明白的喬芝打點好自己簡單的行李,一鍋剩下的大米粥也懶得清理了,留下一份離婚協議書後離開了家門。她覺得,兩個人的婚姻,就像這鍋稀糊糊,就讓秦軍去收拾一次吧。

秦軍下班後找到喬芝說了無數對不起,也依然打動不了喬芝。兩人離婚後,喬芝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秦軍面前。秦軍心裡有些後悔,但過了一段時間,秦軍的後悔又因新的戀情再一次絢爛了起來。

只是,有了女友的秦軍再也喝不到熱乎乎香噴噴的大米粥了,新女友不會像喬芝那樣一大早起來給他熬粥,每天秦軍醒來的時候,女友還在一旁睡得正香。

秦軍開始每天在外邊的早點攤上對付著一頓早餐,可不管怎麼吃,都吃不出喬芝熬的那股香噴噴的味道。

這天下班後,女友要秦軍陪她去西餐廳吃飯。琳琅滿目的西式餐點,芬芳得讓人心醉神迷,但在秦軍心裡,再美好的西餐也比不上他的農家米粥,有些喜好,是一輩子都不會更改的。

但到底耐不住女友的撒嬌,秦軍還是陪著她去了。點好餐後,突然聽見女友大聲的和鄰桌打招呼:「嗨,你也來了!」

「是啊,和朋友一起來試試這兒的口味。」好熟悉的聲音,秦軍抬頭,是喬芝。

女友沒有注意到秦軍和喬芝異樣的神色,還在和他介紹:「我每次來這裡用餐都會碰見她也在用餐,時間長了,我們就熟了,她是會計師,就在樓上的事務所上班!」

04

離開秦軍後的喬芝,很快考取了會計師執業資格,一切都得歸功於做全職太太時的不放棄。

為了學習,她曾煮糊了大米粥,被秦軍責備和呵斥。所幸,現在有了自己的事業,秦軍的背叛,不至於讓人絕望。

秦軍尷尬的問著:「你也喜歡吃西餐啊?」

「是啊,這是我從小的習慣。」

秦軍忘了,第一次和喬芝約會就是在西餐廳,只是秦軍說了自己不習慣吃西餐後,兩人就再也沒有一起吃過西餐了。

戀愛中的喬芝,一直陪著秦軍喝他最喜歡的大米粥,結婚後,又每天早早起來為他熬稀飯。秦軍忽視了喬芝的愛好,他忘了她原本就是大城市裡長大的女孩,他心安理得地喝著他覺得香噴噴的米粥,卻從來不曾想起過問一聲:「喬芝,你喜歡喝大米粥嗎?」

秦軍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猛烈的撞擊了一下,手裡的咖啡撒了一桌。

「喬芝,我們該走了,圖書館的活動還有二十分鐘就開始了。」秦軍這才發現,喬芝身邊還有個高高大大的男人,眼裡滿滿都是寵愛地看著喬芝。

秦軍此時,只想揪下自己的頭髮,我的喬芝!秦軍明白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喬芝,他弄丟了世界上最真誠、最無私的愛。

喬芝曾經煮糊的不過是一鍋大米粥,而他煮糊的,卻是曾經最美好的婚姻。

相關焦點

  • 山東曲阜的一碗糊粥,本地人最愛,故意熬糊的粥
    她說,我們那麼多城市,為什麼你最喜歡的是家鄉?我的家鄉,也許不是最好的,也許不是高樓大廈最多的,也許有很多的不足,但這裡是我最熟悉的,最有感情的,所以我最喜歡她。作家「圓圓的反義詞」說的沒錯,「圓圓」是誰?反義詞你知道的,現今是大火,你不知道,可就落伍了。
  • 味道故事:香油果子、糊包粥,魯西南食物中的「絕代雙焦」
    那年,偶爾出遊金陵,吃鴨血粉絲湯,喝蟹黃包,不出三天就膩煩了,想起家裡吃頭的種種好,做夢都夢到香油果子和糊包粥在強烈地思念我。01 香油果子香油果子,是油條的變種。糊包粥和油條是最佳早餐伴侶原來,糊粥濃稠,鎖住了熱量,表面極冷,內裡極熱,只能轉著圈喝,喝一圈,等一等。不然,能燙你一嘴燎泡。
  • 煮粥時容易糊底怎麼辦?教你幾個小技巧,煮出的粥濃稠好喝又美味
    「hello大家好哇,這裡是井岡工社,今天我又來給大家說美食了,有沒有很期待呢,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有更新的喲!」粥是我們生活中常備的主食,經常喝粥不僅暖身而且有調養胃的作用。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應該經常喝。但是平常我們煮粥時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粥和鍋底粘在一起,容易糊底。所以煮粥也是要講究技巧的,不能胡亂一鍋亂煮。今天小井就教朋友們幾個煮粥的小技巧,讓你做出來的粥稠又美味。
  • 要煮又濃又滑的粥,粥鋪都這麼做的!
    中國人非常喜歡喝粥。認為粥非常的養胃,易消化。而且粥的包容性非常的強,各種穀物搭配在一起,種類非常的多變。煮粥看似非常簡單,但其實很多都做不好,煮出來的粥不夠軟糯滑嫩。今天就來教一下大家煮粥的正確方法,趕快來看一下你都做對了沒有吧!
  • 煮八寶粥時,冷水煮還是開水煮,很多人做錯了,難怪糊底不飽滿!
    煮八寶粥時,冷水煮還是開水煮,很多人做錯了,難怪糊底不飽滿!在某種意義上粥也是米飯的一種形態,只不過米飯是團結在一起的,粥則是分散的。在小時候時,爸媽就告訴我說不能養成浪費的習慣,所以每次晚上如果有剩飯,那麼多數情況都是被做成粥了,在剩飯中加上水之後,然後往灶臺上上一放,一鍋粥也就做好了。每次在喝粥的時候還會配上一個雞蛋或者一小碟榨菜一起拌著吃,要麼就加上一勺白糖,用勺子拌上一拌就可以開吃了。在以前就算只是吃白米粥都覺得非常的幸福而且美味,哪像現在有這麼多選擇。
  • 熬小米粥時,很多人都放錯了「水」,難怪熬出的粥易糊鍋還不開花
    熬小米粥時,很多人都放錯了「水」,難怪熬出的粥易糊鍋還不開花現在天氣冷了,好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邊吃早飯了,因為在家中吃完早飯之後渾身都是暖暖的,出門的路上也不怕冷了,大家在吃早飯的時候都會選擇喝一點清淡的小米粥,因為小米粥不但有清腸消食的作用,
  • 熬大米粥,別直接下鍋,學會粥店做法,開花快還不糊鍋,綿稠好喝
    孩子最近喜歡喝粥,熬大米粥的時候加一些顏色新鮮的蔬菜,看起來更有食慾,既好吃又營養。熬大米粥的時候,別直接下鍋,學會粥店的做法,開花快還不糊鍋,綿稠好喝。今天龍寶就給大家分享一道胡蘿蔔豌豆粥,需要準備的食材有:大米 半碗,豌豆米 適量,胡蘿蔔 1個,幹蝦米 適量,生薑 一小塊,食用油 幾滴,鹽 適量,水 適量。
  • 熬出來的粥不濃稠?這個步驟對了,煮出來的粥香甜軟糯,非常好喝
    相信大家在早餐店吃早餐的時候都有點過一杯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粥喝,喝粥有助於我們調理自己的腸胃,幫助腸胃消化,還可以預防便秘,所以很多寶媽在早上會選擇給自己的孩子熬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喝,許多腸胃不好的人在早上喝一口熱氣騰騰的粥也是極好的;此外粥還有很強的飽腹感,有利於我們減肥,在沒有胃口的時候喝粥也可以增進我們的食慾
  • 喝粥養胃,養生粥做法大全,每天讓你感受不同口味的粥
    喝粥養胃,養生粥做法大全,每天讓你感受不同口味的粥喝粥養胃,大家知道嗎?尤其是對胃不好的人來說,更是要經常喝粥來保養自己的胃,但是每天喝同一種粥難免會比較單調,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很多種粥的做法,加入其它鮮美的食材就會讓粥變成不同的口味,讓喜歡喝粥的小夥伴體驗不同的口味,每天讓你感受不同口味的粥,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養生粥做法大全吧!喜歡喝粥的小夥伴記得點個收藏哦!
  • 脾胃不好的寶寶,推薦吃南瓜小米糊!口感順滑,健脾養胃好消化
    提到喝粥你會想到什麼粥?燕麥牛奶粥?這些都是粥中經典款,也是很多人最喜歡最熟悉的味道。 小米和南瓜是一對神仙組合,顏色相近,味道微甜,很是登對,軟軟的南瓜煮過後化成南瓜糊,增加了小米粥粘滑的口感,而且香香甜甜,
  • 小米藜麥粥,濃濃的米香,看著都流口水
    小米藜麥粥By 大海微瀾北方人一年四季最愛喝的粥莫過於小米粥了,金黃的顏色,順滑的口感,濃濃的米香,看著都流口水,想想都是美味,早餐一碗營養粥,不但能滋養脾胃,增進食慾,還能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和營養,常喝此粥脾胃舒坦氣色好,腰圍也漸漸小了,身輕體健有活力。
  • 舌尖上的中國:5道美味的小吃,我最喜歡泉州面線糊,你呢?
    幾年後,已安家的放牛娃在平日客流量大,時用三塊大木板鑲拼成的"板板橋"(現在經營油炸粑的位置)邊搭了一個茅草棚,架起鍋灶,經營油炸粑。因為它攜帶方便,也利於行人匆匆趕路,生意逐漸紅火,人們就稱它為"板板橋油炸粑"。
  • 愛喝粥的一定要收藏,六大秘訣教你煮出濃稠順滑的粥底
    立夏已過,已經正式開啟夏天模式,一旦進入夏天,人的食慾就會變差,沒什麼胃口進食,加上在高溫的環境下,大多數朋友都不願意進入廚房,操持一日三餐。而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喝粥,喝粥既省事又省時間,還不用為買菜而煩惱,熬一鍋粥可以吃上一天,有菜有肉,營養還豐富。
  • 爺爺教給我的7大熬粥技巧,保證煮的粥又香又稠又甜,米香味十足
    別看那一碗小小的粥,裡面的學會可大了,今天我教給大家熬粥7大技巧,是我爺爺曾經教給我的,自從交給我了,熬粥沒有不好吃的,比外面粥店的都好吃。我們在煮粥時候,一定要把準備工作都提前做好,就像大家去粥店後廚看到的,時時刻刻都會有米泡在桶裡面在,所有我們在熬粥的時候,米一定要提前泡製,這樣可以讓粥煮的更濃,口感更好!2.
  • 這幾個訣竅你一定要注意,難怪怎麼煮都不好喝!
    這樣做是有好處的:首先就是可以節省熬粥時間,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而且這樣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熬粥總糊鍋?這幾個訣竅你一定要注意,難怪怎麼煮都不好喝!2、開水下鍋: 很多朋友的普遍意識都是冷水煮粥,但是真正的行家卻是用開水煮粥的。為什麼呢?冷水煮粥會糊啊!但是開水下鍋就不會有這個現象了,而且還比冷水更省時。3、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
  • 做皮蛋瘦肉粥,直接下鍋可就毀了,教你正確做法,粥更濃稠味更香
    剛開始都是叫外賣,其實貴也不算貴,十幾塊錢一大碗,後來老婆發現了我這個習慣,每當看我要喝多了就會自己去熬。說實話,開始做的幾次真的不太好喝,頂多只能算是稀飯吧(希望老婆不要看到這篇文章,嘻嘻),但是現在老婆做的皮蛋瘦肉粥真的不是我幫她吹噓,和外面買的沒啥區別,濃稠有香味,我也特別愛喝,怎麼說呢,有心的人終究會成功吧(這個評價是不是有點勵志,哈哈)。
  • 為什麼在家熬粥卻熬不出粥店的味道?教你這幾招,一學就會!
    宋朝大詩人陸遊曾著一首七言絕句《食粥》:講述了喝粥延年益壽的益處,表達了對於喝粥的推崇和喜愛。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現代中醫學認為,粥能生發胃津,補益陰液,補虛損,健脾胃,最宜養人。
  • 教你煮「乾貝鮑魚粥」,喜歡廣東粥的各位別錯過哦!
    教你煮「乾貝鮑魚粥」,喜歡廣東粥的各位別錯過哦!乾貝鮑魚粥是小編家常做的粥,老婆和孩子們都很喜歡,所有食材都是家中的常備品,於是老婆一聲令下,小編趕緊領了食材進廚房準備去。步驟三:準備一個厚底鍋,這樣煮出來的粥才會好吃,也比較不容易煮焦掉,煮粥很費時、要隨時看著,不然一下子就黏鍋了。小編喜歡用LC鍋來煮,鍋子要大一點,因為高湯量要很多,大概是米的15倍。雞高湯煮滾後加入泡好的乾貝(連同乾貝水一併放入)。
  • 獨家秘制香菇皮蛋瘦肉粥,小編教你做一碗熱氣騰騰的好粥
    寒冷的冬天來一碗熱乎乎的粥是再好不過的啦!熬製粥其實大有學問,很有講究的,很是奧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碗好粥。它是用獨具風味的皮蛋,香菇、和瘦肉做的特別的好喝,超級美味!寒冷的冬季,除了溫暖的棉襖,更需要一碗這樣熱氣騰騰的皮蛋瘦肉粥。
  • 鄉味丨一碗鼎邊糊
    可不知道為什麼,當福州人說到「糊揪糊揪」的時候,我總是想到福州的鼎邊糊。我相信,此「糊」與彼「糊」,一定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不知道你們相不相信,反正我是信了。清代鄭東廓所著《福州風土詩》說:「梔子花開燕初雛,餘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鼎邊糊」,說起鼎邊糊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