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十七世紀,北美洲流傳一種植物,隨著亞歐模塊的流通,很快這種植物就流入了歐洲,最後也流傳到了我國。這種植物有很多的學名,比如菊芋、根姜。但是我們最熟悉的還是它的別稱:鬼子姜。
鬼子姜生命力頑強,可以在沙漠生存
鬼子姜這個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但是比較受那個時代人認同的有兩種說法。在十七世紀末,我國內憂外患,受到了外國殖民者的入侵,當時德國人佔領了青島,在青島大量的種植這種姜,於是老人們也成為鬼子姜,有著濃濃的時代意味。還有一種說法是,鬼子姜的形狀奇特,上面好像長了一個鬼臉一般,於是人們簡稱它為鬼子姜。
鬼子姜在寒帶地區、熱帶地區,乾旱地區以及半乾旱地區都有大量的分布。它有著極高的抗風沙、抗寒風的能力,在全球鬼子姜的數量都非常多。鬼子姜生長的速度很快,這與它特殊的繁殖方式有關。鬼子姜可以利用種子繁殖,也可以利用根莖。鬼子姜的根莖上長著很多的芽孔,這些芽孔會在適宜的溫度生長出更多的植株,繁殖力很旺盛。鬼子姜的花朵雖然嬌小豔麗,但是它的根莖處卻如同一張大網一般,充滿力量。在一年的時間內,可以繁殖幾千個芽孔。
鬼子姜除了繁殖方式豐富,它的生存模式也很奇特。遇到乾旱和極端潮溼的環境,它都能夠很好地存活。它即使無法開花,也能夠結果。當突然極其乾旱時,它的根莖會變得很細小,葉子也會變得枯黃,但是地下根莖的生長還會繼續。等到雨水充足之時,鬼子姜的根莖會儲備大量的雨水,再慢慢成長。鬼子姜還有一個名號:沙漠第一草。鬼子姜因為其優秀的抗風能力和耐乾旱的能力,能夠順利地在沙漠存活。鬼子姜在沙漠之中,還可以起到治沙控沙的作用,所以它也被成為治沙小能手。它的種子萌發率很高,在深達五十米的沙土裡也能夠成長。鬼子姜的地下根莖像一張蜘蛛網一樣,穩固的扎在深處,種植越多,固沙的能力就會更強。
鬼子姜被引進後,結局卻慘澹不堪
菊芋的觀賞性很高,因為它結出的花就像向日葵一般,鮮豔陽光。並且菊芋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可以大量繁殖導致,於是在引入我國不久後,很多人的院子裡都有這種植物,但是那個時候人們並不認識這種植物。人們只知道這種植物的根莖可以作為鹹菜,口感豐富,可以和粥一起熬製,也可以單獨去醃製,還可以和雞蛋以及肉類一起烹飪。菊芋的習性和別的植物相差很大,它不是在春夏時期生長,而是在落葉紛飛的秋季開花結果。
十七世紀末,中國農村的院子裡,田野上,都能夠看到一串串黃花在靜靜綻放著,嬌豔欲滴。在枯黃的落葉旁,菊芋花挺拔的屹立著。等到冬天來臨,寒風凜冽,氣溫變得越來越冷的時候,菊芋才會慢慢的凋零,等到它的花朵都敗盡了,它的根莖就會顯露出來。這個時候,人們可以將地下更深的根莖挖出來,洗淨後直接生吃。也可以做成美味的醃菜食用。菊芋雖然是外來物種,但是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受歡迎的。人們能夠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並且開始更加產業化的培育它。政府也發現了菊芋的價值,開始呼籲人們種植鬼子姜。
不少的農民也因為種植鬼子姜,而獲得了收入。隨著農業市場的開拓,人們開始一窩蜂的種植鬼子姜。鬼子姜的產量開始逐年增大,市場供過於求,鬼子姜貶值,人們對鬼子姜的需求也越來越少了。慢慢的,鬼子姜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鬼子姜的入侵性非常強,它會吸收大量的水分,使得土壤肥力降低,變得乾旱枯竭。而且鬼子姜繁殖力很高,會導致土地面積不夠,許多的農戶因為種植鬼子姜,而導致土地無法二次使用。
結語
尤其是在較乾旱的地區,鬼子姜對土壤造成的損害是非常高的。在十八世紀末期,鬼子姜就已經不受人們的喜愛了,慢慢的農民們都開始種植本土姜,本土姜也更能夠適應國人的需求。所以當外來物種受到人們的喜愛之時,也一定要保持警醒,仔細的研究外來物種是否適合我們國家大量的引起,會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要知道,當時澳洲引進風滾草,就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風滾草也禍害了澳洲大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