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北方有一種食材叫做鬼子姜。
它其實是外來物種,這東西生命力極其頑強,上一年不要全吃完,留下一些做種子,隨便扔地裡,來年就有好收成。
鬼子姜高度為1-3m,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地下莖稈如同塊狀,莖稈直立存在,分枝比較多,白色柔毛依附在上面,葉片對生存在,呈現出橢圓形或卵形,在每年的8-9月份就會開出花瓣。既像生薑又像向日葵,學名叫做菊芋又叫洋姜。
我們一般用它來醃菜,鬼子姜完全沒有姜的味道,吃起來脆脆的,完全就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味道的蔬菜,但是醃製非常好吃。
洗乾淨,晾乾,是第一步。然後,準備配料蒜瓣、切斷的綠辣椒、鹽、糖即可。和切成螺旋的形狀的白蘿蔔醃製在一個好容器裡,上好調料。醃製的時候有一點講究,要是一層鬼子姜,一層配料,最後,把老陳醋灌滿、密封,一周之後已是非常入味。
它既然叫鬼子姜,那是從日本入侵進來的嗎?
早在17世紀時,鬼子姜從北美洲進入歐洲,之後又傳到我國,起初時人們並不知它能吃,結果它在我國大量的繁殖,以至於當地的生態系統都被破壞,農民對此很是頭疼,但卻難以清理。而在英法日美等國,它也是讓人頭疼的入侵生物,每年都要大力進行清理,但依舊難清理乾淨。
不過很快,我國就發現它的食用價值高,因此大家紛紛進行採挖食用,並進行了人工栽種,讓其有了更高的食用價值。鬼子姜可很好的耐寒耐旱,即便是在零下30℃依舊可安全過冬,幼苗也能忍受霜凍,當然在18-22℃的環境下它的長勢更好。
鬼子姜對土壤也沒太多要求,在貧瘠地方依舊能很好的生長,除在沼澤地、酸性土壤中不能種植,在其他地方都可很好的栽種,比如說房屋前後、荒坡上、路兩旁,生長力很是興盛,枝葉也非常繁茂,不需要管理就能很好的生長。它也可很好的抗風沙,因根莖比較發達,可很好的固沙存在。
在很多地方洋姜又被叫作鬼子姜,但其實「鬼子姜」的叫法跟日本沒有任何關係,有種說法是德國佔領青島以後將其引進,很多人種植在花園別墅周圍。出於對侵略者(鬼子)的痛恨,飽受苦難的國人其稱為「鬼子姜」,還有一種說法是其塊莖的頂部像傳說中的鬼臉所以得名鬼子姜。
鬼子姜對糖尿病也有很好的作用。
洋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促進糖分分解,具有使過剩糖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改善體內的脂肪平衡。洋姜對血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
研究顯示,洋姜中含有一種與人類胰腺裡內生胰島素結構非常近似的物質,當尿中出現尿糖時,食用洋姜可以控制尿糖,說明有降低血糖作用。當人出現低血糖時,食用洋姜後同樣能夠得到緩解。
洋姜利水除溼,清熱涼血,益胃和中,消腫;主治:腸熱出血;跌打損傷;骨折腫痛,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適用於糖尿患者、浮腫、小便不利者。
你的家鄉裡有這種食物嗎?它又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