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姜是什麼?它和鬼子有什麼關係呢?

2021-01-08 赤懷相助

在我們北方有一種食材叫做鬼子姜。

它其實是外來物種,這東西生命力極其頑強,上一年不要全吃完,留下一些做種子,隨便扔地裡,來年就有好收成。

鬼子姜高度為1-3m,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地下莖稈如同塊狀,莖稈直立存在,分枝比較多,白色柔毛依附在上面,葉片對生存在,呈現出橢圓形或卵形,在每年的8-9月份就會開出花瓣。既像生薑又像向日葵,學名叫做菊芋又叫洋姜。

我們一般用它來醃菜,鬼子姜完全沒有姜的味道,吃起來脆脆的,完全就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味道的蔬菜,但是醃製非常好吃。

洗乾淨,晾乾,是第一步。然後,準備配料蒜瓣、切斷的綠辣椒、鹽、糖即可。和切成螺旋的形狀的白蘿蔔醃製在一個好容器裡,上好調料。醃製的時候有一點講究,要是一層鬼子姜,一層配料,最後,把老陳醋灌滿、密封,一周之後已是非常入味。

它既然叫鬼子姜,那是從日本入侵進來的嗎?

早在17世紀時,鬼子姜從北美洲進入歐洲,之後又傳到我國,起初時人們並不知它能吃,結果它在我國大量的繁殖,以至於當地的生態系統都被破壞,農民對此很是頭疼,但卻難以清理。而在英法日美等國,它也是讓人頭疼的入侵生物,每年都要大力進行清理,但依舊難清理乾淨。

不過很快,我國就發現它的食用價值高,因此大家紛紛進行採挖食用,並進行了人工栽種,讓其有了更高的食用價值。鬼子姜可很好的耐寒耐旱,即便是在零下30℃依舊可安全過冬,幼苗也能忍受霜凍,當然在18-22℃的環境下它的長勢更好。

鬼子姜對土壤也沒太多要求,在貧瘠地方依舊能很好的生長,除在沼澤地、酸性土壤中不能種植,在其他地方都可很好的栽種,比如說房屋前後、荒坡上、路兩旁,生長力很是興盛,枝葉也非常繁茂,不需要管理就能很好的生長。它也可很好的抗風沙,因根莖比較發達,可很好的固沙存在。

在很多地方洋姜又被叫作鬼子姜,但其實「鬼子姜」的叫法跟日本沒有任何關係,有種說法是德國佔領青島以後將其引進,很多人種植在花園別墅周圍。出於對侵略者(鬼子)的痛恨,飽受苦難的國人其稱為「鬼子姜」,還有一種說法是其塊莖的頂部像傳說中的鬼臉所以得名鬼子姜。

鬼子姜對糖尿病也有很好的作用。

洋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促進糖分分解,具有使過剩糖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改善體內的脂肪平衡。洋姜對血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

研究顯示,洋姜中含有一種與人類胰腺裡內生胰島素結構非常近似的物質,當尿中出現尿糖時,食用洋姜可以控制尿糖,說明有降低血糖作用。當人出現低血糖時,食用洋姜後同樣能夠得到緩解。

洋姜利水除溼,清熱涼血,益胃和中,消腫;主治:腸熱出血;跌打損傷;骨折腫痛,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適用於糖尿患者、浮腫、小便不利者。

你的家鄉裡有這種食物嗎?它又叫什麼呢?

相關焦點

  • 鬼子姜:被「鬼子」侵略者帶來,從小吃到大,它有什麼危害?
    我認識菊芋是從鬼子姜開始的。小時候,每到冬天,就會有一種像姜一樣的、白白脆脆的小鹹菜會被放上餐桌,加點糖很提味,伴著飯吃味道也很獨特。母親告訴我這是鬼子姜的根,但當時我傻乎乎地分不出鬼子姜和生薑,只是點點頭,這是我最初認識菊芋的經歷。在我們那個年代,北方的冬特別寒冷。冬天到了,除了蘿蔔、白菜等菜以外,是沒有太多的新鮮蔬菜來供人食用的。
  • 想起「鬼子姜」!
    有朋友說「苦夏」,天一熱就吃不下飯,說得我好一頓羨慕。我的飯量,怎麼不減反增啊?我體重減不下來,不是吃得油膩,只是每晚的粥喝得太多,粗茶淡飯也能把人吃胖?晚飯就是粥和鹹菜啊!認真反思後,得出結論,鹹菜應該是無辜的,罪魁禍首應該是粥,粥喝多了。聽家裡人說,晚上配粥的鹹菜是「鬼子姜」!這還了得?
  • 鬼子姜:由侵略者引入,從小吃到大的它,危害竟然這麼大
    這種植物有很多的學名,比如菊芋、根姜。但是我們最熟悉的還是它的別稱:鬼子姜。鬼子姜生命力頑強,可以在沙漠生存鬼子姜這個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但是比較受那個時代人認同的有兩種說法。在十七世紀末,我國內憂外患,受到了外國殖民者的入侵,當時德國人佔領了青島,在青島大量的種植這種姜,於是老人們也成為鬼子姜,有著濃濃的時代意味。
  • 長在野外的它,農人見了都當寶,說能做醬菜,人們都稱「鬼子姜」
    長在野外的它,農人見了都當寶,說能做醬菜,人們都稱「鬼子姜」。大家好,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食材是鬼子姜,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聽說過它呢?它可是非常有營養的一類食材哦。營養師大喬根據研究發現,它含有豐富的澱粉、胺基酸和維生素,營養價值比向日葵的還要高,具有調節機體平衡、恢復胃腸道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各種疾病、維護人體健康的功效,是不是非常有營養價值呢?今天小編要教給大家的就是鬼子姜的做法,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非常好吃,大家一起來學學吧!
  • 菊芋俗名洋姜又叫鬼子姜,它可不是姜,它的花很好看,地下的塊莖能醃...
    農村的山坡地上,或者院子旁邊,有一種特別的植物——植物學上稱為菊芋,而老百姓俗稱它們洋姜或者叫鬼子姜。 不過從它的花的形狀以及它開花的時間,大家就可以猜出來了,它是一種菊科的植物。菊芋——洋姜、鬼子姜的黃花開滿山坡,也是秋季一道不錯的風景了。
  • 1種植物類似「生薑」,人稱「鬼子姜」,根莖1斤「10元」,珍貴!
    而還有1種植物也比較奇特,它有點類似生薑,很多花友將它稱之為「鬼子姜」,植株的根莖是很有特點的,比如比較大,而它的根莖還有一定的價值,有花友剛買了1斤,都花了「10元」,所以我覺得這種植物還挺珍貴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種植物類似「生薑」,人稱「鬼子姜」,根莖1斤「10元」,珍貴!
  • 以「鬼子」命名的姜,日本人卻叫它「亞洲人參」,在中國一斤8元
    說起姜,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調味品,去腥效果極好,像平時做魚、煮肉都少不了加幾片姜,這味道就更好了。但其實市場上姜的種類可不少,除了常見的生薑之外,還有南姜、仔姜、黃姜、良姜等等,每一種姜的味道都不一樣,吃法自然也不同,像南姜就可以用來做成南薑末,潮汕人最愛用來醃製水果了,吃起清爽開胃。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就姜,這種以「鬼子」命名的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 這野花長在地裡常被清除,根莖作用多大家不識貨,人稱鬼子姜
    不過呢,花友們可能並不知道,其實一直以來被我們或農民伯伯視為「討人煩」的雜草,其實並非全部都那麼一無是處。只要我們有耐心認真地分辨,還真的有那麼一些雜草,比我們平時養過的花卉,價值還要高。今天小花就為花友們介紹一種地下根莖十分有價值的雜草—鬼子姜。這種雜草還有很多的別名,比如菊芋、洋姜、五星草等。它一般呢都生長在田間,通常可以長到1-3米左右的樣子。
  • 鬼子姜這樣做超下飯,早晨來一碗粥搭配它別提多爽了!吃不夠!
    今天教大家醃製鬼子姜,一次多醃點可以吃好久,吃上一口回味無窮,這是一道超美味下飯的鹹菜,今天教大家詳細的做法,步驟配方全都教給你,保證零失敗哦,一年醃上2壇都不夠吃,早晨搭配稀飯太贊了,大人小孩都吃愛,下面教大家詳細的做法。
  • 鬼子姜上市了,現在醃點兒,吃到來年春天都不壞,美味可口
    鬼子姜上市了,現在醃點兒,吃到來年春天都不壞,美味可口!鬼子姜,又叫洋江,看到這個名字,我們應該就知道它並不是我們中國的原產物,是從國外引來的,而且很多人會以為是日本人引過來的,畢竟我們只會把日本人叫做鬼子。它的學名叫做菊芋,其實這種植物和日本人沒有一毛錢關係。
  • 手把手教你醃製鬼子姜,步驟詳細,做法簡單,放一年都不壞
    鬼子姜它不是姜,小紅送來一籮筐,添加調料巧醃製,脆嫩爽口真是香。這是剛剛醃製好的鬼子姜今天小紅送來一袋鬼子姜,鬼子姜又叫洋姜,但是它除了外觀長得有點像我們平時吃的姜外,其實和姜一點關係都沒有。鬼子姜學名叫菊芋,是一種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產北美洲,後傳入中國,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
  • 鬼子姜:由侵略者引入,從小吃到大的它,危害到底有多大?
    17世紀,一種北美洲的植物傳入歐洲,後來又從歐洲傳入我國,這種植物大家都不陌生,大家都叫它「洋姜」,或者「鬼子姜」!在早些年,老一輩的人總喜歡將來自國外的事物加一個「洋」字,以顯示其與眾不同,例如國外的人統稱為「洋人」、國外的槐樹統稱為「洋槐」。「洋姜」因為有著和姜一樣形狀不規則的塊莖,而且又是來自國外,於是便得到了這個名字。
  • 又到醃「鬼子姜」的季節了,用這個方法醃,脆生生的特好吃
    又到醃「鬼子姜」的季節了,用這個方法醃,脆生生的特好吃!從古至今能吃到的食物種類也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地方也是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我想沒有一個人敢說他吃過所有的食物,因為中國本來就是個物產大國,能吃的東西太多,而且一直都是在不斷的發掘著,就連以前不能吃的雜草現在都成稀罕物了。
  • 農村這種植物作用非常多,農民稱它為鬼子姜,你有看到過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這種植物作用非常多,農民稱它為鬼子姜,你有看到過嗎?這種植物就是菊芋,聽到這麼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不過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屬草本植物,有著洋姜、地姜、鬼子姜等等的稱呼,菊芋原產自北美洲,現在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因為菊芋的生命力強悍,而適應力也是非常的強,所以種植菊芋的方法還是非常簡單的,不僅如此,菊芋的產量也是非常高,所以現在有不少人都喜歡種植它。
  • 洋姜(鬼子姜)用途不少,為何很少看到農民發展種植呢?該看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洋姜(鬼子姜)用途不少,為何很少看到農民發展種植呢?該看看洋姜(鬼子姜)用途不少,為何很少看到農民發展種植呢?該看看洋姜,又名菊芋是一種菊科向日葵屬的宿根性草本植物。記得還是小時候吃過醃製的洋姜,在筆者家鄉稱為「懶人菜」,很多人家房前屋後或是菜園邊上都有洋姜,一次種植,可以什麼都不管,每年收穫時留取部分根塊做種,來年繼續挖,故此有「懶人菜」的說法。洋姜本身也是一種藥材,屬於清熱涼血藥的一種,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清熱涼血和消腫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腸熱出血,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症,還可以搗爛外敷治療無名腫毒、腮腺炎。
  • 農村鬼子姜,這種植物用途廣泛,如今價值珍貴,見到請珍惜
    文/濤聲依舊農村鬼子姜,這種植物用途廣泛,如今價值珍貴,見到請珍惜農村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異,自然會誕生出許許多多的植物,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農村存在的各種植物並不全部是本地物種,有的是外來物種,雖然有些外來物種帶來了極大的破壞,這些外來物種發揮了珍貴的價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被稱作是鬼子姜的植物
  • 農村一植物叫「鬼子姜」,不僅能做成鹹菜,而且有一定藥用價值
    在農村的田野邊上,地埂上,只要是能夠有給植物生長的空間的地方,不管當前的土壤到底適不適合,農民朋友都會在那片土地上中上一些有特色的植物。農田裡常見的雜草我們可能不清楚名字,不過今天小編想介紹的並不是雜草,而是農村裡的農戶很喜歡種植的一種用途超級廣泛的植物,幾乎全年都能夠種植,而且它的產量還有價值都非常高。
  • 俗稱「鬼子姜」,種1棵能長一大片,還能採收多年,做鹹菜是一絕
    有一種蔬菜,被稱之為「鬼子姜」,仍土裡就能活,它的產量相當驚人,一棵就能長成一大片,並且種一次年年都能採收,用它做鹹菜是一絕,如今超市3元一斤農民卻不願種,原因竟是因為吃不完也賣不掉。鬼子姜,又名洋姜,光是聽名字就知道是外來物種。這種作物地下的塊莖和我們本地所產的生薑很像,而它的學名叫「菊芋」。20多年前,農村的一些小路兩邊都有它的身影。
  • 鬼子姜能勾起多少人的回憶?除了生吃醃鹹菜,還能拌涼菜脆嫩鮮美
    今天去菜市場,意外的發現了鬼子姜,沒問價錢先買兩斤再說。鬼子姜不知道能勾起多少人兒時的回憶,我的記憶中,經常跟小夥伴從土裡挖出來,用水洗洗直接就吃了,特別的脆爽,吃不了的,拿回家裡讓媽媽醃成鬼子姜鹹菜,下飯又好吃。
  • 醬醃黃瓜、蘿蔔條、鬼子姜,簡單好吃超下飯,你還要到外頭買?
    做法:1.先將黃瓜洗乾淨,控幹水分,千萬不要有水。2.然後把黃瓜切成細條,撒上鹽,醃製3個小時,盛黃瓜的容器不能有水和油。3.醃製了三個小時的黃瓜出了很多湯,倒出。4.把黃瓜擺放到篦子上,晾至發蔫,這樣是為的口感勁道清脆,全程都不要有生水,不然醃製的過程會壞掉。5.醬油200克,醋30克,白糖15克倒入鍋中,燒開晾涼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