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姜上市了,現在醃點兒,吃到來年春天都不壞,美味可口!鬼子姜,又叫洋江,看到這個名字,我們應該就知道它並不是我們中國的原產物,是從國外引來的,而且很多人會以為是日本人引過來的,畢竟我們只會把日本人叫做鬼子。它的學名叫做菊芋,其實這種植物和日本人沒有一毛錢關係。
早在日本侵略中國之前,17世紀的時候就傳入我們中國了。鬼子姜這個季節正是成熟,這種鬼子姜可以生吃,味道並不像我們平常吃的姜那麼辣,以前農村裡有很多野生的鬼子姜,老人們都是蒸煮之後吃的,但是味道比較淡,年輕人都是不太喜歡的。
很多年輕人都是喜歡把鬼子姜醃成鹹菜吃的,這種鬼子姜開花的時候很漂亮,所以喜歡吃的親們,不妨在自己的家裡種上一片,黃色的花朵和菊花很相似,觀賞效果很好。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鬼子姜的具體做法,首先先把鬼子姜清洗乾淨,控幹水分,然後把鬼子姜放在乾淨的盆中,撒上鹽,一般一斤姜需要大約25克的食鹽。如果口味比較淡的話,可以少放一些。
然後準備一些青色的線椒,洗淨切成辣椒段,也加上鹽醃製起來,在準備一小塊普通的姜切片調味,一把蒜切片調味。醃好後的鬼子姜和辣椒段控幹裡邊的水分,加入蒜片和薑片,然後準備一個炒鍋,裡邊放上醬油,大料和一大把花椒煮10分鐘左右,開火加入白糖,少量白酒煮開,然後放涼。
放涼之後的醬汁倒在裝有鬼子姜和其他食材的盆裡,一定要放涼,否則很容易壞掉。然後攪拌均勻,蓋上蓋子,醃製7天就可以吃了。這樣醃好的鬼子姜,其實就是一種鹹菜了,吃起來美味可口,超級下飯,而且吃到來年春天都是不會壞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