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俗名洋姜又叫鬼子姜,它可不是姜,它的花很好看,地下的塊莖能醃...

2020-12-20 騰訊網

農村的山坡地上,或者院子旁邊,有一種特別的植物——植物學上稱為菊芋,而老百姓俗稱它們洋姜或者叫鬼子姜。

每當秋季10月份的時候,洋姜(鬼子姜)就會開出大片黃色的花來。它的花很像向日葵的花,但是要小好幾圈,當然它也長不出葵花籽來。不過從它的花的形狀以及它開花的時間,大家就可以猜出來了,它是一種菊科的植物。菊芋——洋姜、鬼子姜的黃花開滿山坡,也是秋季一道不錯的風景了。

菊芋原產南美洲的,後來在新航路開闢以後傳入了歐洲。當然,再後來傳入了我國。菊芋的花可以觀賞,但人們種植它是為了取它的地下塊莖出來。

菊芋的地下塊莖和我國的調味品生薑長得太像了,所以又被叫做洋姜或鬼子姜。和生薑不同的是姜是辣的,鬼子姜不辣嚼起來很脆還有點兒甜味。洋姜(鬼子姜)常用來醃鹹菜吃,國外好像還有把它煮了烤了或做湯吃的,在我國除了把它醃鹹菜以外好像也沒見過其他的吃法。

洋姜的種植並不難,只要把它的塊莖埋到土裡,就能源源不斷地生長與繁殖。不需要人特別去照顧(鬆土、施肥、澆水、除草基本都用不著),每年的秋後就能源源不斷地收穫了。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洋姜並不是一種理想的食物。因為它的碳水化合物沒有轉化成澱粉儲存起來,它的塊莖中的主要成分叫做「菊糖」,菊糖是一種難以消化的多糖。它的塊莖有甜味也能令人吃下去覺得飽肚了,但難以被人消化吸收。所以,它作為食品反響很一般,沒有多少亮點。但有人認為它可以用作減肥專用食品。在西歐,因為洋姜太多了,處理不完,還經常拿它當飼料給家畜動物使用。

鬼子姜做的鹹菜口感還是不錯的,嚼起來很清脆還有甜味。這種植物的生命力太強大了,所以在空地上栽培它一定要每年定期清理一下,否則它就要擠佔其他蔬菜或者花卉的空間了。

洋姜的黃花盛開的時候,也是一道風景,可以欣賞欣賞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相關焦點

  • 鬼子姜:由侵略者引入,從小吃到大的它,危害到底有多大?
    17世紀,一種北美洲的植物傳入歐洲,後來又從歐洲傳入我國,這種植物大家都不陌生,大家都叫它「洋姜」,或者「鬼子姜」!在早些年,老一輩的人總喜歡將來自國外的事物加一個「洋」字,以顯示其與眾不同,例如國外的人統稱為「洋人」、國外的槐樹統稱為「洋槐」。「洋姜」因為有著和姜一樣形狀不規則的塊莖,而且又是來自國外,於是便得到了這個名字。
  • 鬼子姜:被「鬼子」侵略者帶來,從小吃到大,它有什麼危害?
    比如切塊曬製成菊芋幹、切絲和肉共炒、切片和州煮食,都是極其美味的。菊芋:由「鬼子」帶來,生命力頑強!菊芋有很多名字,比如在東北被稱為姜不辣,在廣西被稱為五星草,在有些地方又被稱為洋姜、鬼子山藥。它通常只有1-3米高,有塊狀的地下根莖及纖維狀根。莖直立,有分枝,表面有白色短糙毛。葉通常對生,有葉柄,莖上部的葉片互生;下部葉卵圓形,葉的上面有白色短粗毛、下面有軟毛。
  • 鬼子姜是什麼?它和鬼子有什麼關係呢?
    鬼子姜高度為1-3m,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地下莖稈如同塊狀,莖稈直立存在,分枝比較多,白色柔毛依附在上面,葉片對生存在,呈現出橢圓形或卵形,在每年的8-9月份就會開出花瓣。既像生薑又像向日葵,學名叫做菊芋又叫洋姜。我們一般用它來醃菜,鬼子姜完全沒有姜的味道,吃起來脆脆的,完全就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味道的蔬菜,但是醃製非常好吃。洗乾淨,晾乾,是第一步。
  • 長在野外的它,農人見了都當寶,說能做醬菜,人們都稱「鬼子姜」
    長在野外的它,農人見了都當寶,說能做醬菜,人們都稱「鬼子姜」。大家好,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食材是鬼子姜,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聽說過它呢?它可是非常有營養的一類食材哦。營養師大喬根據研究發現,它含有豐富的澱粉、胺基酸和維生素,營養價值比向日葵的還要高,具有調節機體平衡、恢復胃腸道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各種疾病、維護人體健康的功效,是不是非常有營養價值呢?今天小編要教給大家的就是鬼子姜的做法,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非常好吃,大家一起來學學吧!
  • 手把手教你醃製鬼子姜,步驟詳細,做法簡單,放一年都不壞
    鬼子姜它不是姜,小紅送來一籮筐,添加調料巧醃製,脆嫩爽口真是香。這是剛剛醃製好的鬼子姜今天小紅送來一袋鬼子姜,鬼子姜又叫洋姜,但是它除了外觀長得有點像我們平時吃的姜外,其實和姜一點關係都沒有。鬼子姜學名叫菊芋,是一種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產北美洲,後傳入中國,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
  • 洋姜不是「姜」,下飯吃最香
    由於"洋姜"的名字帶"姜",又因為它不規則的塊狀模樣確實是跟姜類似,於是很多人以為它就是姜的一種,但是它和姜並沒有什麼關係。洋姜的學名其實叫"菊芋",是一種菊科向日葵屬的植物,像一朵瘦版的向日葵,所以在歐美的花卉店裡常被當做鮮花出售,不過在食為天的中國,洋姜被放上了餐桌。
  • 人稱「鬼子姜」,一次種植終生繁衍,醃製脆爽又開胃,一斤5塊錢
    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鬼子姜」,一次種植終生繁衍,醃製脆爽又開胃,一斤5塊錢。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農村還沒有出現外出打工潮,農民朋友們在家耕種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種莊稼是十分辛苦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事情做,種下去的莊稼不僅要除草、施肥、還要澆水、除蟲,反正要想獲得好收成,必須付出辛勤勞動。
  • 素來有著「鬼子姜」之稱的洋姜,人工是如何栽培的?這3點很重要
    素來有著「鬼子姜」之稱的洋姜,人工是如何栽培的?這3點很重要一說到洋姜,大家可能並不是非常的熟悉,它的學名被稱為菊芋,並且素來都有著「鬼子姜」的稱號,它是一種菊科向日葵,屬性多年宿根性的草本植物,一般生長起來的時候可以增長到1到3米的高度,他有一些塊狀的地下莖塊和一些纖維狀的根系,並且他的這些根系以及地下塊莖富含非常豐富的澱粉及糖等一些果糖多聚物。
  • 富貴病的剋星鬼子姜,長得像生薑,功能卻大不一樣
    很多植物長得好看卻不能食用,有些植物長得醜卻功能很大。秋天的時候,有一種開著嬌豔的黃花被很多攝影愛好者攝入鏡頭,有誰想過這朵黃花下面,挖出它的塊莖,就是長得像生薑,俗稱洋生薑的東西呢,千萬別將它們倆誤認為是同種廚房裡做調味品的姜,生薑主要用以調味,驅寒功能,洋生薑生吃有甜味,醃製後味道更佳,它對血糖可以進行調節控制。洋生薑屬菊科,學名菊芋,也被稱為鬼子姜。
  • 鬼子姜這樣吃能降血脂血糖 醃鹹菜並不可取
    2018年2月5日訊,很多家庭都拿鬼子姜來醃鹹菜,其實這麼吃也許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將它製成菊粉,對血脂、血糖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東方IC提起菊芋,許多人可能並不熟悉,可提起它的別名——鬼子姜或洋姜,生活在北方的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陌生。
  • 菊芋原產於北美洲,作用非常的廣泛,稱為「人畜共用作物」
    菊芋原產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入中國。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醃製鹹菜,曬制菊芋幹,或作製取澱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種植兼有美化作用。菊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稱為「21世紀人畜共用作物」。
  • 它叫姜卻不是姜,是「富貴病」剋星,做泡菜爽脆又可口
    菊芋鬼子姜有很多名,其中有一個很美的名字,菊芋。往往被當做它的學名,可是小編的老將還是習慣叫它「鬼子姜」。雖然叫「姜」,但它本身跟姜沒什麼關係。洋姜是無病蟲危害,農藥汙染的綠色蔬菜,它含有獨特的菊粉,對血糖還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以調節腸胃功能、降低血脂、排毒養顏,對糖尿病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它還可以治療腫瘤和腮腺炎等疾病,堪稱是「富貴病」的剋星。
  • 農村這種蔬菜像姜,但又不是姜,常醃製食用,清脆爽口下飯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其中有一種蔬菜,它和姜長得很像,但又不是姜,名叫洋姜,有些地區又叫做菊姜、鬼子姜。據了解,它不是中國特有品種,原產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入中國。洋姜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短期內就可以長成一大片,植株高達1-3米,易造成農作物減產減收,加上只要地下有一塊根沒挖出來,洋姜就會繼續生長,很難根除,有些農民很不喜歡。但其實,洋姜是有很大的價值,特別是塊莖,不僅可以用來醃製成開胃小吃,還可以加工提煉乙醇生產酒精等。下面關于洋姜,我們具體來了解其市場價格前景及種植技術。洋姜多少錢一斤?
  • 農村這種植物作用非常多,農民稱它為鬼子姜,你有看到過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這種植物作用非常多,農民稱它為鬼子姜,你有看到過嗎?這種植物就是菊芋,聽到這麼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不過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屬草本植物,有著洋姜、地姜、鬼子姜等等的稱呼,菊芋原產自北美洲,現在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因為菊芋的生命力強悍,而適應力也是非常的強,所以種植菊芋的方法還是非常簡單的,不僅如此,菊芋的產量也是非常高,所以現在有不少人都喜歡種植它。
  • 1種植物類似「生薑」,人稱「鬼子姜」,根莖1斤「10元」,珍貴!
    鬼子姜這種類似生薑的植物名稱叫做鬼子姜,它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還可以開花,植株的花朵一般是黃色的,我覺得它的花雖然小,不過很漂亮。如果將鬼子姜種植在花盆上,一個花盆種植2棵,等植株長得旺盛的時候,它和龜背竹、虎皮蘭、金錢樹、吊蘭、月季、綠蘿、長壽花、茉莉花等花卉一樣有觀賞價值,所以我們將鬼子姜養護在家裡還是不錯的。其實,鬼子姜還有一些別稱,比如洋姜、五星草、洋羌、菊芋都是鬼子姜的別稱,不知道花友們有沒有聽說過這些名稱呢?
  • 你認識洋姜嗎?它雖然是甜的,卻能幫人控制血糖!
    洋姜,學名菊芋,又叫菊姜、鬼子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也是一種可食用的根莖類蔬菜。洋姜之所以叫洋姜,是因為洋姜不是中國原產的,洋姜原產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入中國。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醃製鹹菜,或作製取澱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種植兼有美化作用。
  • 農村這種蔬菜像姜,但又不是姜,人們常醃製食用,清脆爽口下飯!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其中有一種蔬菜,它和姜長得很像,但又不是姜,名叫洋姜,有些地區又叫做菊姜、鬼子姜。據了解,它不是中國特有品種,原產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入中國。洋姜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短期內就可以長成一大片,植株高達1-3米,易造成農作物減產減收,加上只要地下有一塊根沒挖出來,洋姜就會繼續生長,很難根除,有些農民很不喜歡。但其實,洋姜是有很大的價值,特別是塊莖,不僅可以用來醃製成開胃小吃,還可以加工提煉乙醇生產酒精等。下面關于洋姜,我們具體來了解其功效作用、市場價格前景及種植技術。
  • 俗稱「鬼子姜」,種1棵能長一大片,還能採收多年,做鹹菜是一絕
    有一種蔬菜,被稱之為「鬼子姜」,仍土裡就能活,它的產量相當驚人,一棵就能長成一大片,並且種一次年年都能採收,用它做鹹菜是一絕,如今超市3元一斤農民卻不願種,原因竟是因為吃不完也賣不掉。鬼子姜,又名洋姜,光是聽名字就知道是外來物種。這種作物地下的塊莖和我們本地所產的生薑很像,而它的學名叫「菊芋」。20多年前,農村的一些小路兩邊都有它的身影。
  • 洋姜哪個地方種植較多?
    洋姜在農村俗稱「鬼子姜」,學名菊芋,菊科向日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屬於新能源植物,有個特別好的優點而就是能短期內分解土壤中的鹽分。洋姜的適應能力強洋姜不是我國本土植物,原產北美,後經歐洲傳入我國。它適應能力極強,熱帶、溫帶及寒帶均有分布,多種土壤類型類型都能種植。而且病蟲害相對較少,抗逆性強。洋姜抗寒、抗旱、耐鹽鹼,可以種在一些鹽分較高的灘涂地裡,經過幾年的改造,地塊兒是可以再種植其它莊稼的。洋姜的種植洋姜主要採收的是它的地下塊莖。
  • 洋姜花兒開,頗似金秋九月菊
    今日外出,路邊恰逢一小片洋姜林,金黃色的花朵,頗像盛開的小菊花,又像盛開的太陽花向日葵。快步走上前去,卻發現洋姜有丈八高,比我高出許多,踮著腳尖伸著胳膊才勉強拍著花頂。洋姜其實叫菊芋,我們當地叫洋姜,又叫鬼子姜,有的地方叫它五星草、洋羌、番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