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神勇!13歲抗日身高1.2米,多名日軍高級軍官被他刺殺

2021-03-03 那些歷史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那些歷史事」,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荊軻歌

中國歷史上的刺客,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應該是荊軻了。荊軻刺秦王——明知虎山險,偏向虎山行。易水邊一別,所有人都知道他將踏上死亡之路,荊軻的結局更是異常慘烈:被秦王侍衛們亂刀剁成肉醬。

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被史學大家司馬遷寫入《史記》之《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其事跡在《戰國策》中也有記載。荊軻孤膽英雄,青史留名,萬古流芳。其實,荊軻刺秦王頗具爭議性,後世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朱熹: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

司馬貞:刎頸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奪魄,懦夫增氣。

荊軻也成為後世俠義之士的楷模,學習的偶像。鬥轉星移,時光荏苒。到了民國時期,正值華夏民族多災多難之時,英雄人物輩出,「刺客」之道上又出了一名令各路惡勢力聞風喪膽的大英雄:王亞樵,毛主席曾盛讚他: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王亞樵在反動政府統治時代致力於暗殺大軍閥、大官僚,實是受了無政府主義影響的關係。1936年10月20日在即將投奔我黨之際,被戴笠暗殺於廣西梧州。

相比上面的兩位,我黨有一名抗日「小」英雄——李安甫,也是以「刺殺」聞名,其事跡卻鮮為人知,他的人生故事可比影視劇精彩多了:出入虎穴殺日軍,全身而退從容,謙卑低調無人知,只求無愧中國人。

13歲參軍抗日,槍法奇準顯神威

李安甫1925年出生於山東省德州市樂陵一個富裕的鄉紳家庭,爺爺對他的期望是長大了能成為一名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不幸的是,李安甫生逢亂世,特別還是中國內憂外患十分嚴重的時代,廣袤的祖國大地上遍地狼煙,炮聲隆隆,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李安甫慢慢長大,他目睹了舊社會「人吃人」的世道,心中充滿憤懣、彷徨與憋屈。他曾天真地以為等他長大了就有力量「打跑壞人,為天下窮苦人打抱不平」,為此,他時常一個人在空地上練拳,父親見狀,對他說:「對付壞人,赤手空拳怎麼行,你得學會打槍呀!」

就這樣,李安甫跟著父親開始學習槍法。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另外世上所有通往成功的道路都無捷徑可走,勤學苦練是不二法門。小小年紀的李安甫本該是握筆的雙手卻拿起了槍枝,本該是學習文化知識的年紀卻不得不學會「殺人」的本領。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他都在父親的監督下堅持強身健體,每天堅持用飛鏢投射圓環練習「射擊精度」。基本基礎夯實以後,父親讓他用土製火槍練習實彈射殺。幾年夜以繼日地訓練後,李安甫彈無虛發,堪稱一個「神槍手」。但令全家遺憾的事情是李安甫的個子長到1.2米以後,怎麼也長不高了。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同年,戰火燒到了樂陵。李安甫目睹了日軍「燒殺搶掠淫」等暴行,心中充滿對日軍的仇恨,在徵得長輩的同意後,13歲的李安甫和表弟前往投奔八路軍肖華的部隊。

部隊領導見他個子矮小,開始的時候拒絕了他。李安甫毛遂自薦展示自己的「文武雙全」,因讀過書,且自小跟父親練習過武術、射擊。李安甫「才藝」展示後,駐軍政治部主任特批他入伍。

李安甫如願以償地穿上了軍裝,成為了一名抗日戰士,先後擔任司號兵兼文化教員,後又任班長、代理排長,並多次立功。

李安甫參軍後第一仗是隨軍剿滅大土匪「大金牙」,戰鬥中,他拼命吹響衝鋒號,感覺緊張又興奮,此次戰鬥過後,李安甫再也不害怕實戰,膽量突然間就變得大起來。

1939年秋,國軍高樹勳部在樂陵寧家寨被1000名日偽軍包圍,國軍各路援軍均救援無果,高樹勳眼看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無奈之下向八路軍肖華部求援。肖華率軍星夜馳援,高樹勳部成功脫險。戰鬥剛結束,李安甫奉命巡邏警戒,他在一處麥垛處聽到陣陣痛苦的呻吟聲,循聲尋覓,他看到了一雙皮靴,一個指揮刀,還有一把短槍。

李安甫心中沒有絲毫緊張,反而興奮起來,他撿起一支粗樹枝繼續找尋,在麥垛後看到了一名受傷的日本軍官,趁日軍官恍惚之際,李安甫一腳踢開軍官指揮刀,順勢搶走了軍官的手槍,朝著日軍官連開兩槍,將其擊斃,戰後得知,這名軍官叫黑田一郎,是團一級的軍官。

事後,李安甫將繳獲的指揮刀上交,卻將手槍私藏,後被發現關了緊閉。不久後,部隊開展短槍射擊比賽中,他得了第一名,部隊領導將那把手槍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從此,他用這把手槍刺殺了多名日軍高級軍官。

李安甫槍法準,殺敵勇敢。肖華送給他一個綽號——「野馬」。「那時候肖華將軍說我是一匹野馬,要好好教育,教育好了就是一匹好馬,教育不好就是一匹壞馬……」李安甫後來回憶說。

無敵「刺客」,日軍膽寒

李安甫是一個「傳奇」。他的傳奇之處在於「多次喬裝打扮成「秘密殺手成功刺殺多名日軍高級將領,創下了一個個傳奇故事。」死在他槍下的日軍高級軍官有樂陵第三任憲兵隊長小野田守、日軍教官川島谷川……一連串的名字中還不包括偽軍漢奸大大小小的高官。

晚年時期,李安甫將他經歷過的烽火歲月訴諸筆端,由於年事已高,很多英雄事跡,包括死於其槍下的日偽軍高級軍官名字都成了模糊記憶碎片。但是,他對刺殺日軍駐樂陵第一任憲兵隊長茨谷五雄、日軍教官川島谷川的行動卻記憶猶新。

1939年10月,李安甫被秘密調入敵後武工隊。同年,他和新婚妻子卞秀蘭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遇到日軍追捕搜查,懷有身孕的卞秀蘭在逃避追捕途中不慎流產。李安甫為此對日本人更加仇恨,她們後來打探到茨谷五雄的準確行蹤後,李安甫在組織的配合下,喬裝打扮成一名小學生在樂陵城內一條胡同裡與茨谷五雄「巧遇」。

李安甫「禮貌」地向茨谷五雄鞠躬問好,茨谷五雄看到中國「小學生」向他示好,十分高興,放鬆了警惕,伸出大拇指誇讚李安甫:「你,大大地好!」李安甫心中默念:「我要殺死你!」說時遲那時快,他迅速掏出藏在身上的短槍,朝著茨谷五雄的心臟就是一槍。

茨谷五雄應聲倒地,並向其心臟補上一槍後迅速沿著事先偵查好的路線逃離。日軍在城內大肆搜捕幾天也沒捉到真兇,誰會想到「「小學生」會殺死日本軍官呢?

之前,李安甫用幾乎同樣的方法殺死了日軍教官川島谷川。他的刺殺行動特點就是「閃電行動,一槍斃命」,敵人搜捕此次落空,日軍對他的出現感到膽寒,卻又無可奈何。

抗戰勝利後,李安甫先後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屢建奇功。在他心裡,抗日戰爭殺日軍是一生中最「美好」和最值得「紀念」的歲月。晚年時期,他忍著傷痛歷時6年,寫下30餘萬字的珍貴史料。

那是黑色的十六開硬皮本,封面上貼著金底紅字「革命回憶」,裡面是他一筆一划寫下的過往,修改之處都小心地用改正紙貼好,重新書寫。回憶錄共分五個部分,分別是「抗日戰爭篇」「解放戰爭篇」「抗美援朝篇」「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篇」和「大革命篇」。他還整理紅色革命歌曲70餘首,已彙編成冊。

結語

李安甫先後被授予「一級人民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等10多個榮譽稱號。2018年在《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十九期節目中,93歲高齡的李安甫在講述刺殺茨谷五雄時候,說到自己面對茨谷五雄時的心理活動提到「我心裡話是『我殺了你』。」這句話時,老人講得鏗鏘有力,對於日軍的恨和狠在臉上清晰可見。

2019年,李安甫在我黨成立98周年紀念日前夕走進天安門城樓,用手摸一摸城牆,觀看升國旗,其深情又是那麼感人。

對待祖國和人民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這就是抗日「小」英雄李安甫,他雖寂寂無名,但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

相關焦點

  • 身高只有一米二的「巨人」,13歲參加八路軍,曾刺殺多名日本軍官
    然而,在這些抗日英雄中,卻有一位這樣的猛士,他的身高雖然只有一米二,但是他卻執行著最危險的任務,那就是專門刺殺日本軍官,並且還成功地刺殺了多位日軍重要的軍官。這位抗日特殊猛士,就是抗日英雄李安甫老人。由於生理的特殊性,李安甫的身高只有一米二高。但是身高的缺陷,絲毫也沒有影響李安甫刺殺日本人的決心,並且在打擊日本侵略者時,他還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這種缺陷。
  • 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1米2,暗殺多名日軍,94歲在天安門吻國旗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13歲參軍入伍,身高只有1米2的他,卻專門從事暗殺,多次立下汗馬功勞,今天我們便來說說他的傳奇故事。1925年,一個男嬰在山東省德州市樂陵縣(現樂陵市)呱呱墜地,父母為其取名為李安甫,打小他就是個聰慧機靈的孩子,學什麼都很快。
  • 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僅1米2,曾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李安甫的父親成為了抗日武裝隊伍中的一員。李安甫在6歲時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槍法,這時的東北已經淪陷,全國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李安甫受其影響,在心中埋下了參軍救國的種子。1938年,剛滿13歲的李安甫報名參加八路軍。來到八路軍駐地後,卻因年齡太小、個子太低,當場就被拒絕了。
  • 他是日軍高級軍官的翻譯,卻冒死傳出七字情報,救了29萬中國軍人
    最著名的就是大漢奸汪精衛了,他成立的偽政府有150萬人的偽軍,而當時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全部兵力有100萬,偽軍比日軍還多了50萬,如果這些人能掉轉槍口,日本人也不會在中國如此囂張。而小編說的這個人,他是打入日軍內部的高級間諜,冒死傳出7字情報,救了29萬中國人。
  • 軍統行刺史上無比精彩的刺殺——傳奇殺手兩槍解決日軍二等官赤木...
    這個赤木究竟是什麼級別的日本軍官?他真的在暗殺中被擊殺了嗎?行刺者軍統第三行動大隊的結局如何呢?要知道行刺日本人,哪怕軍銜不高,也不會有好下場的呀。如果有這場刺殺,當時真正的場面又是怎樣的? 赤木親之為人低調,在調往中國的時候甚至改了自己的名字。這名日本高級特務官員,本名赤木親三,改名「親之」的意思是「希望外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容易接近的人」。
  • 日戰犯鵜野晉太郎:用抗日軍人做訓練新兵刺殺活靶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國家檔案局網站消息,日本戰犯鵜野晉太郎侵華罪行自供今日發布,其中提到,將5名抗日軍戰士和2名抗日軍情報員做為訓練新兵刺殺的活靶,將活人刺殺。  以下是鵜野晉太郎侵華罪行自供:  據鵜野晉太郎1954年8月筆供, 他1920年生於日本廣島縣。1941年4月—9月作為日本第39師團第232聯隊士兵到湖北漢口,其後回日本。
  • 八路軍中的「在世呂布」,身高1米9,一人用刺死27名日軍
    抗日戰爭期間,由於中國軍隊後勤供應十分落後,所以許多戰士面黃肌瘦,而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後勤供應仍然十分充足,所以日本士兵大多在肉搏戰中佔據了很大優勢,尤其是八路軍,平時士兵都非常缺乏彈藥,但八路軍戰士即使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仍能與擁有絕對優勢的日軍拼刺刀,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激勵了許多抗日誌士
  • 從一張日軍刺殺中國戰俘的老照片說起
    圖1:日軍在紫金山戰鬥後刺殺被俘的中國士兵。本照片原件由鄒德懷先生收藏,感謝鄒先生授權發布 這是鄒德懷先生收藏的抗戰時期日軍隨軍記者的相冊中的一張照片,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確定是在南京保衛戰紫金山戰鬥中日軍刺殺中國戰俘的照片。
  • 日軍打到家門口,他用日語大罵日本人,日軍軍官見他後竟自打嘴巴
    日軍打到家門口,他用日語大罵日本人,日軍軍官見他後竟自打嘴巴陳寅恪(chén yín kè)是中國現代最負盛名也是百年難遇的能夠精通歷史學,古典文學,語言學以及詩詞歌賦的大家,他和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 高級軍官在戰場上使用什麼武器作戰?用小手槍的都可列入抗日神劇
    抗戰爆發以後戰場犧牲的第一位軍長,是衛立煌第14集團軍下轄的第9軍軍長郝夢齡中將,在忻口會戰中,為了督率所部獨立第5旅向日軍反擊,郝夢齡戴鋼盔持衝鋒鎗,帶著隨從人員冒險通過被敵人火力封鎖的一條小路,遭到日軍四挺機槍的交叉射擊,身中十幾彈當場陣亡,追晉陸軍二級上將。
  • 二戰日軍如何定義「彪形大漢」:身高1米7,體重80公斤就算
    二戰時期的日本兵普遍比較矮小,很多人身高不足1米6,體重一般在50公斤出頭。如果有人身高能夠接近1米7,體重達到70公斤左右,在日軍中肯定屬於「大塊頭」。當時日本就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奧山道郎,他是陸軍傘兵部隊的大尉,因為擔任執行特攻任務的義烈空挺隊隊長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
  • 抗日英雄,活埋1200名日軍,被日軍告上法庭索賠2億,2字霸氣回應
    14年的抗日戰爭,我泱泱大國的人,為國家和平,為民族大義,捨身忘死,前赴後繼,出現了無數的抗日英雄,孫立人就是其中一個孫立人1900年出生在安徽省廬江縣,他5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跟父親相依為命,家庭雖然不富裕,但也是書香世家,所以孫立人的父親非常看重他的學業,好在,孫立人也非常聰明,1913年在清華招生考試中
  • 身高只有1米2,外號「野馬神槍手」,更是威震敵膽的大英雄
    山東一位抗戰老兵李安甫,83歲的年齡不顧傷病開始回憶錄。6年的時間寫了30多萬字,一筆一划書寫著烽火歲月的記憶,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的那一年,13歲的李安甫報名入伍.那時的他不光年齡小,身高也比同齡人矮很多。因此被招兵的同志拒絕。
  • 抗日傳奇:讓「日軍大隊長氣得眼睛都變色」的麻雀戰
    當年膠東抗大地雷組戰士馬保軍的回憶文章,記述了山東戰場的一次地雷戰:「1942年冬,日軍『掃蕩』山東省膠東地區的牙山一帶,我軍膠東抗大地雷組2名戰士林軍、李仁,在一個山口控制地雷襲擊了一股日軍。他們先是在距離地雷50米遠的地方控制拉火裝置。但是日軍尖兵部隊進入雷區後,拉雷卻失敗了——在較遠的地方控制地雷果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 他是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強迫十多歲的少年兒童學習日語。有個10歲的兒童叫陳敏學,他被抓進「日語學習班」學習,3年之後,這個兒童成為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時,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1937年南京淪陷後國軍官兵自發抵抗史記
    史料來源於王炳毅:《尋找消失在古林寺的抗日英雄》,《南京晨報》2005年3月31日,很遺憾這篇2005年的尋找抗日英烈文章;到現在也未能找到這一百多名無名英雄的姓名,部隊具體番號;僅知道是第87師。1個分隊,於13日在上新河鎮,「自拂曉5時至下午2時遇到了敵人反覆突擊,炮兵也不斷進行抵抗射擊,戰鬥異常殘酷」。
  • 抗日戰神是個上等兵,他一人擊斃500多日軍,獲30元獎賞
    這個上等兵叫曹錫,由於戰時資料遺失,經過曹錫的戰友證明,人們才知道曹錫是陝西漢中人,當時他是第15集團軍第52軍第2師的上等兵,他的師長叫趙公武。曹錫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抗日戰神」,是戰友眼中的兵魁,他當時只知道日軍入侵中國,在中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抗日打鬼子是爺們該幹的事。
  • 他12歲成日本軍官養子,學日語取日本名,抗戰結束為啥成了英雄?
    ▲侵華日軍劇照 當時還只有12歲的陳敏學,不幸被日軍抓走,而和他一樣遭遇的還有附近的四十多個孩子。雖然陳敏學對日本人一直都深惡痛絕,對日語也並不感興趣,但奇怪的是他卻有著超常的語言天賦,日本人所教授的課程陳敏學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當其他孩子們還在被日本人逼著學習的時候,陳敏學早就已經可以流利地用日語和日本人談話了。日本軍官們很快就注意到了這個天資聰慧的小孩,對於他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也非常的認可。
  • 抗日名將曾因活埋1200名日軍,遭日軍索賠2億,2字霸氣回應
    抗日的烽火狼煙已經過去快100年了,但是戰爭留下的餘韻還沒有完全從我們身邊退去,許多著名的英雄將領依舊還深深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而孫立人將軍一直以來被我們討論的除了他的功績之外,還有他坑殺1200名日軍俘虜的事情,這件事一直以來毀譽參半,至今沒有定論。
  • 他是抗日名將,晚年賣面養雞自食其力,兒子是大眾熟知的人物
    「一二八」淞滬抗戰,259旅傷亡軍官89人,佔全旅軍官的四分之一;士兵傷亡1424人,佔全旅士兵的三分之一。為紀念這些陣亡將士,孫元良在戰役結束後委託副旅長李嶽陽岀面,在南京玄武湖環洲郭璞墩頂建立了一座紀念塔,上刻「第五軍第八七師第五九旅淞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