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僅1米2,曾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20-12-23 百史爭鳴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李安甫的形象和很多人印象中山東大漢的形象一點都不相符。李安甫個子不算高,且年輕時長相十分清秀。

不過,李安甫自幼聰慧,且對武術這種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十分熱衷。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李安甫的父親成為了抗日武裝隊伍中的一員。李安甫在6歲時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槍法,這時的東北已經淪陷,全國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李安甫受其影響,在心中埋下了參軍救國的種子。

1938年,剛滿13歲的李安甫報名參加八路軍。來到八路軍駐地後,卻因年齡太小、個子太低,當場就被拒絕了。不過李安甫並沒有灰心,而是向徵兵負責人表明了自己殺敵報國的決心。

最終,靠著一股驚人了韌勁,李安甫成功打動了徵兵的負責人,加入了八路軍。但是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上級便決定讓他先做一個司號兵。就這樣,李安甫進入了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成為了一名文化教員兼司號兵。

雖說只是司號兵,沒有武器,沒有上前線殺敵的機會,但李安甫從來沒有抱怨過,相反,他每次都將任務完成地十分出色。一到吹號,他就爬出戰壕,使出渾身的力氣,拼命地吹。每次戰鬥結束後,李安甫的整個嘴巴都會被吹腫。

值得一提的是,李安甫還給肖華將軍當過司號員。

有一次,在跟隨部隊打掃戰場時,李安甫意外獲得了一把好槍。上級知道他一直都想上前線殺敵,便決定將這把槍留給他。就這樣,李安甫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把槍。

至於槍法,根本不用擔心,他6歲跟隨其父親學習打槍,雖說算不上百步穿楊,但也算是十分精準的。李安甫參軍多年,個子一點都不見長高,仍舊保持在1米2左右,和其他戰士站在一起,矮了一大截。

不過,這也是李安甫的優勢。混入敵後時,敵人面對個子不高的李安甫,定不會小心謹慎,這就給了李安甫一個很好的出手機會。也正是因為這樣,李安甫在1939年被秘密調進了武工隊當中。

在此期間,李安甫憑藉自己的槍法和體型優勢,多次深入敵後,並在戰友的配合下,成功執行了多次刺殺任務,消滅了大量日本軍官和漢奸。

不止如此,李安甫還成功刺殺了日軍的軍事教官川島谷川。據李安甫回憶,這個川島谷川的訓練方式極為殘忍,經常抓老百姓來當人體「活靶子」,百姓對其恨之入骨。

一日清晨,李安甫裝成一位小學生,背著書包來到了日軍的駐地附近。當時,川島谷川剛好準備外出,李安甫蹦蹦跳跳地來到了他面前,還給他鞠了一躬。川島谷川高興地拍了拍李安甫的頭,便扭頭離去了,絲毫沒有警惕李安甫。

李安甫當即掏出一把手槍,對著川島谷川連開兩槍,槍槍命中要害,川島谷川應聲倒地。

之後,李安甫和戰友們始終活躍在戰鬥一線,成為了我軍插進敵人內部的一把「利刃」,為我軍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的李安甫已經95歲高齡了,他將自己經歷過的殘酷戰爭、烽火歲月訴諸筆端,已寫成30餘萬字的回憶錄。不止如此,李安甫經常給青少年做「紅色教育」活動報告,被山東德州市工委授予「關心下一代工作特殊貢獻獎」。

李安甫的個子一直都沒有長高,仍舊保持在1米2左右,但他的脊梁永遠是挺直的,就像中華民族的脊梁一樣,永遠不會彎曲!向李安甫致敬!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1米2,暗殺多名日軍,94歲在天安門吻國旗
    」評價一個人時,絕不能僅看外表,就像海水是不可以用鬥去度量一樣。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13歲參軍入伍,身高只有1米2的他,卻專門從事暗殺,多次立下汗馬功勞,今天我們便來說說他的傳奇故事。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很快,戰火就燒到了樂陵,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親眼見證這一切的李安甫怒火衝天,他一定要把這群可惡的敵人趕出中國!李安甫二話不說,立馬報名入伍,可惜因個子太矮,年齡太小,李安甫被拒絕。
  • 13歲抗日身高1.2米,多名日軍高級軍官被他刺殺
    相比上面的兩位,我黨有一名抗日「小」英雄——李安甫,也是以「刺殺」聞名,其事跡卻鮮為人知,他的人生故事可比影視劇精彩多了:出入虎穴殺日軍,全身而退從容,謙卑低調無人知,只求無愧中國人。幾年夜以繼日地訓練後,李安甫彈無虛發,堪稱一個「神槍手」。但令全家遺憾的事情是李安甫的個子長到1.2米以後,怎麼也長不高了。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同年,戰火燒到了樂陵。李安甫目睹了日軍「燒殺搶掠淫」等暴行,心中充滿對日軍的仇恨,在徵得長輩的同意後,13歲的李安甫和表弟前往投奔八路軍肖華的部隊。部隊領導見他個子矮小,開始的時候拒絕了他。
  • 身高只有1米2,外號「野馬神槍手」,更是威震敵膽的大英雄
    山東一位抗戰老兵李安甫,83歲的年齡不顧傷病開始回憶錄。6年的時間寫了30多萬字,一筆一划書寫著烽火歲月的記憶,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的那一年,13歲的李安甫報名入伍.那時的他不光年齡小,身高也比同齡人矮很多。因此被招兵的同志拒絕。
  • 身高只有一米二的「巨人」,13歲參加八路軍,曾刺殺多名日本軍官
    然而,在這些抗日英雄中,卻有一位這樣的猛士,他的身高雖然只有一米二,但是他卻執行著最危險的任務,那就是專門刺殺日本軍官,並且還成功地刺殺了多位日軍重要的軍官。這位抗日特殊猛士,就是抗日英雄李安甫老人。由於生理的特殊性,李安甫的身高只有一米二高。但是身高的缺陷,絲毫也沒有影響李安甫刺殺日本人的決心,並且在打擊日本侵略者時,他還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這種缺陷。
  • 一級人民英雄李安甫,外號「野馬神槍手」,成功暗殺7名日本軍官
    李安甫,生於1925年,中國山東省樂陵市人。與人們印象中的「山東大漢」不同的是,李安甫身材矮小,身高僅1.2米,但矮小的身材裡藏著偉岸的靈魂。他曾在抗日戰爭中成功執行暗殺行動,擊斃了罪大惡極的日軍駐樂陵的第一憲兵隊隊長茨谷五雄、日軍教官川島谷川以及第三任憲兵隊長包括在內的日本7名軍官。
  • 刺殺川島芳子的抗戰老兵,曾加入神秘組織,被抓父母才知真實身份
    (感謝您點擊閱讀,最近古月主要更新抗戰老兵的故事。如果您覺得寫得不錯,請點讚,喜歡看類似故事請關注我↗)今天的主人公,嚴格的來說,他不是一名士兵。雖不在軍營,但其所作所為,絲毫不比抗戰前線戰士差。他的傳奇經歷,可謂萬千投身抗戰熱血青年的縮影,今天就來說一說他的故事。
  • 99歲川軍老兵:抗戰神劇都是亂編 哪有那麼容易
    參加過山西中條山戰役的老兵鄭維邦,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時任排長的鄭維邦,奉命率部參加中條山戰役中的夏縣文德村戰役,遭遇鬼子掃蕩,距離鬼子200米遠時,他指揮士兵埋伏起來,下令「等鬼子挨近了再打」。  然而,一位年輕士兵由於緊張,誤放了一槍。槍一響,躲在牆後的鄭維邦等人,立即遭到日軍炮火攻擊。鄭維邦趕緊叫戰友趴下,幾名士兵想反擊,剛一露頭,就被子彈打中要害。
  • 二戰日本步兵平均身高低,強調近戰搏殺
    圖為10月21日,來自東京、神奈川等77所學校的準備出徵沙場的學生與其餘5萬名一般在校生聚集在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舉辦壯行會《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原標題《平均身高不足160釐米,日軍步兵強調近戰搏殺》,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分享到朋友圈。筆者曾問過多位抗戰老兵一個問題——「都說小日本小日本,日本兵是不是很矮?」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血戰
    老兵李聖言曾接受封面新聞專訪。老兵檔案姓名:李聖言年齡:103歲原籍貫:四川簡陽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師839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2020年12月1日離世。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久而久之,我方軍隊通過實戰經驗也摸索了一套刺刀技巧,一般的抗戰老兵都知道刺脖子、戳心口、挑肚皮、扎眼窩。特別是眼窩這個部位,刺了就倒地。日軍可沒多少願意拼刺刀的,我軍想白刃戰是因為缺槍少子彈,被逼的。但是真能逼日軍拼刺刀的機會很少。日本人才不願意拼刃哪,他們喜歡用炮用槍解決戰鬥。而且當時超過1米6的鬼子就是甲等兵了,那時候的日本兵根本沒中國人高。曾經看過一片專門講拼刺刀的文章,裡面有理有據地闡述了在拼刺刀這個環節上中國人完勝。
  • 老兵呂德銓: 當年險些被日軍飛機炸死
    他們來自人民,守護人民,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抗戰老兵。1924年1月,呂德銓老人出生於浙江紹興市。1941年春,17歲的他報名參軍,上前線抗擊日本侵略者。呂德銓說,當年,他從浙江一路去廣西、湖南,經過3個月的簡單軍事培訓後,就上戰場跟日軍打仗了。在呂老的雙腿中,至今還殘留著當年日軍飛機轟炸後留下的彈片,每到下雨的時候,他的右腿就會酸痛。
  • 滇西大反攻日軍2次被迫焚毀軍旗 中日傷亡6:1(圖)
    「最初,是因為部隊出差到了滇西,接觸到抗戰文物。在收藏滇西抗戰文物之後,就很自然地萌生了想了解文物的主人和它曾發生過什麼故事的念頭。杜牧有詩云:『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由物及人、由物追事,不就是通過『磨洗』來重新認識那場抗戰的過程嗎?」於是,將家中陳列抗戰文物的書房命名為「磨洗堂」的餘戈,開始了研究滇西抗戰史的「徵程」。
  • 老兵回憶說:日軍刺刀拼不過大刀片,發明鐵圍脖,效果反而更差
    日本軍方自從建軍以來就非常注重士兵拼刺訓練,新兵一律接受嚴格的刺殺訓練。日軍向來以步槍精確射擊和拼刺二大技藝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除了部隊嚴格訓練以外,日軍為了在拼刺中佔到上風,還特地設計了新式的30式刺刀,單單這個刺刀就長達0.53米,極為鋒利。加上三八式步槍1.2米的長度。全槍連刺刀長度超過1.5米,為全世界同類槍械中最長的。
  • 五名四川抗戰老兵飛赴北京 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老兵鄭維邦:得到國家認可 這輩子就值了「值了!值了!」20日下午,99歲抗戰老兵鄭維邦坐在沙發上,口中不停地重複這句話,心情激動難掩。「聽說要去北京,他激動了好久,一連問了我好多遍。」女兒鄭秀英說,由於在山西夏縣戰役中,老人曾踩中地雷受過重傷,現在聽力一直不好,「父親為了上前線打鬼子,先後兩次投軍,既是川軍,也是遠徵軍」。1939年,23歲的鄭維邦得知47軍在成都九眼橋舉辦軍事教導隊,不顧家人反對,立馬報了名。不久,便跟隨部隊,遠赴千裡之外的山西參加了中條山等大小多個戰役。1942年,他得知父親去世,便隨回成都徵兵的部隊回到家中,料理後事。
  • 這位國軍將領死後侵華日軍老兵為何奔赴臺北祭奠
    而衡陽保衛戰是抗戰時期一場極為慘烈的城市防禦戰,中日兩軍展開整整47天的鏖戰,最然最終以守軍放下武器而落幕,但是卻給日軍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被日軍稱為「中日戰爭中唯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戰爭結束多年後,日軍參戰老兵還組團去臺灣祭奠防守衡陽的第10軍軍長方先覺。
  • 新年送福利 《抗戰》1.11新服老兵回歸贏紅包
    多重福利鬧新春【新年活動紅包多 豪氣福利領回家】1、老玩家回歸領紅包。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曾經熱血拼搏過的戰場,是專為老兵們陳設的領獎臺,而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王者。《抗戰》「雄兵天降」不忘老兵,可以在新手接待員處領取歷史充值返還,第一次領取後,後續每個月的25號之後均可領取,每次領取僅需消耗1點特權積分,一直持續領取6次!2、根據地爭奪戰。前線危急,阜平已被鬼子佔領,趕快率領自己的部隊前去護衛領土吧。1月11日一號根據地阜平爭奪戰火熱開打,成功佔領的部隊將會獲得豐厚好禮,中型部隊增援物資、軍備箱、神秘屬性原石、特級屬性原石以及八一獎章不容錯過。
  • 二戰日軍如何定義「彪形大漢」:身高1米7,體重80公斤就算
    二戰時期的日本兵普遍比較矮小,很多人身高不足1米6,體重一般在50公斤出頭。如果有人身高能夠接近1米7,體重達到70公斤左右,在日軍中肯定屬於「大塊頭」。當時日本就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奧山道郎,他是陸軍傘兵部隊的大尉,因為擔任執行特攻任務的義烈空挺隊隊長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
  • 9位抗戰老兵重走勝利路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上午9點半,馮宗堯、張修齊、侯陸卿等9位抗戰老兵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南京1213志願者聯合會志願者的攙扶下,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向死難的同胞們敬獻菊花,表達哀思。  每一次紀念,都是堅守和承諾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老兵都已是近百歲的老人。老兵們說,每一次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都是堅守和承諾。
  • 二戰時日軍很矮,這是真的嗎?老兵告訴你他們是不是真的只有1米5
    其實這不光是對日本侵略者在心理上的唾棄和輕蔑,也是對於二戰日軍身高的形容,要知道在當時,日軍的身高是出了名的矮,據一些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美軍老兵回憶,日本軍人身高很多都像十二三歲的孩子,當雙方交戰的時候,感覺是「和一群孩子在打仗」。我們從美軍老兵的回憶和一些老照片可以看出,日軍的身高在高大的美軍身邊真的就像小孩一樣,平均身高看起來也就一米五左右。
  • 從一張日軍刺殺中國戰俘的老照片說起
    圖1:日軍在紫金山戰鬥後刺殺被俘的中國士兵。本照片原件由鄒德懷先生收藏,感謝鄒先生授權發布 這是鄒德懷先生收藏的抗戰時期日軍隨軍記者的相冊中的一張照片,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確定是在南京保衛戰紫金山戰鬥中日軍刺殺中國戰俘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