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由於中國軍隊後勤供應十分落後,所以許多戰士面黃肌瘦,而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後勤供應仍然十分充足,所以日本士兵大多在肉搏戰中佔據了很大優勢,尤其是八路軍,平時士兵都非常缺乏彈藥,但八路軍戰士即使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仍能與擁有絕對優勢的日軍拼刺刀,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激勵了許多抗日誌士,而當初在八路軍中有這樣一位戰士,他的身高只有1米9多,但他的刺刀卻出神入化,他曾經一個人刺死了27個日軍,還被授予了「在世呂布」的稱號。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在裝備上都比當時的侵華日軍強,因而使中國軍隊在戰場上十分吃虧,為了彌補武器裝備的劣勢,近戰和夜戰便成了我軍的強項,當然這種強項是被逼出來的,因此我軍也一直很積極地研究刺刀術,把傳統武術與日軍刺刀術相結合,我軍在戰爭後期拼刺刀的能力已不弱於日軍,而八路軍當時的戰士呂俊生更是以刺刀術聞名全國。
1937年12月,呂俊生正式加入八路軍,他加入後被編入八路軍第四旅,而第四旅是負責在冀魯平原作戰的部隊,日偽軍在這裡作戰能力很強,因此,八路軍同一天偽軍之間的戰鬥也很殘酷,1938年夏津東之戰,呂俊生一戰成名。那時,雙方的軍隊都已打光了軍火,只有白刃戰才能結束戰鬥,而呂俊生更是與日軍血戰到底,一個人殺了27個鬼子,身上也有3個刺刀傷,在這次戰役結束後,他還被八路軍方面評為一等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