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農村裡最常見的蔬菜,用處非常大!

2020-12-20 三國小呂話農業

導讀: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介紹的的一種菜。這種菜長得像姜,但是吃起來卻不是姜的味道,這個菜被人叫做洋姜。說起這個洋姜,甚至可以追溯到過去。很多小夥伴們都知道,在過去我國屬於大國,並且還開通了絲綢之路,而且還有鄭和下西洋。也因此從外面引進了很多東西。而這個洋姜就是。

它雖然被稱作姜,但是它整體看起來卻又和土豆很像。洋姜基本生長在山區,他的適應能力非常的強,因此很多地方都可以種。除了那種酸性土壤,還有鹽鹼地,以及沼澤這種地方不適合種植以外。其他的地方啊,比如說是廢墟或者路邊都可以種,陽江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強的,只要把它扔在一個地方, 它就能生長出來一大片。長出來的這些洋姜足夠大家在冬天吃了。

洋姜還叫鬼子姜,它之所以被叫做洋姜,就是因為它的根和姜長得很重。洋姜原來生長在美洲地區,是在17世紀傳入中國的。在國外的洋姜其實已經泛濫成災了,依舊給聯合國稱為是21世紀人畜共用作物。而洋姜之所以能在國外泛濫的原因就是因為外國人根本就不吃它,這就比如我們的鯉魚在國外也是泛濫成災的,這也是因為外國人就不吃它。其實這可能和外國人的飲食有關係,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外國人對於蔬菜其實很喜歡生吃,和沙拉醬拌在一起吃。但是洋姜並不適合這種吃法,這樣吃其實很不好吃。這也就是為什麼外國人不吃它的原因,洋姜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而且它生長的速度也非常的快,沒有人去管控它,所以很快它就泛濫了。

對於中國的飲食文化,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國外的這種入侵物種很難在中國泛濫,就比如我們經常吃的小龍蝦。它被稱為史上最慘的入侵物種,在國外泛濫成災的,他在國內,卻需要靠人工養殖來維持。由此可見,我們中國的飲食是非常的發達,洋姜到了這裡自然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吃它。洋姜有幾種比較常見的吃法,第一個就是洗乾淨,煮著吃。第二個是用來熬粥喝。第三個是炒來吃。第四個就是涼拌。可謂是把洋姜安排得明明白白了。這麼多的使用方法,根本不愁拿洋姜沒辦法。所以在農村,洋姜也就成了一道比較重要的蔬菜。

雖然洋姜有很快的生長速度。而且什麼地方都可以適合它種植,一次性出來的產量也很高。不過這一切都僅僅是在農村,在城市裡,相信很多小夥伴也都發現洋姜其實還是很貴的。而且有的大城市,新鮮的洋姜都可以賣到一斤十塊錢的價格。雖然價格很貴,但卻依舊非常的搶手。在很多地方,很多人甚至還把洋姜當作保健品用來吃。其實洋姜的作用還不止如此,它還可以當中藥,洋姜其實有清熱和消腫的功效,它可以當做清涼熱血的藥也可以當做消腫藥。不止如此,還能治療熱性病,以及腸胃出血,還有跌打損傷等等一些病。並且在洋姜中還能提取出來菊糖。菊糖對於血糖有很好的調節作用。也可以治療糖尿病哦。這也就很好地說明了為什麼在農村常見又比較不值錢的東西,到了城裡卻能賣上這麼高的價錢。

對于洋姜小夥伴們都知道多少呢?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的內容啊!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關注哦。

相關焦點

  • 農村洋姜好吃還好玩,用處多大家都喜歡,種植容易不用管
    在大家這裡吃鬼子姜,多是醃成小鹹菜,小編家每年都會醃上一小罐鹹菜,雖然現在冬天的蔬菜也很多,但是每年冬天的飯桌上還是少不了鬼子姜開胃菜。鬼子姜從地裡挖回來後先在院子裡晾上幾天,將表皮的水分蒸發一些後清洗乾淨,然後在準備鹽、大料、花椒、桂皮和涼白開,在將晾乾水分的鬼子姜和調料白開水一起倒入罐子中密封好放到陰涼的地方,十幾天後便可以食用了。
  • 在農村比較常見的洋姜,你知道它的主要功效有哪些麼
    這兩年從村的發展是非常快的,這是一個好現象,可是我還是時常想起幼時的院子,想念院子裡的瓜果蔬菜。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都知道,那時候的院子牆角邊可是老人最喜歡的地方。春天撒上一些藤蔓植物或者是瓜果蔬菜的種子,到穿短袖的季節就可以看到這些藤蔓爬滿了院牆,綠油油的一片特別好看,不僅可以吃到果實還能起到遮涼作用。
  • 農村遍地都是的洋姜,吃著一點都不辣,卻是甜的,你吃過洋姜嗎?
    農村遍地都是的洋姜,吃著一點都不辣,卻是甜的,你吃過洋姜嗎?最近每天在家裡經常吃一種涼拌的菜,這種菜吃著特別的甜,味道一點都不苦,而且能直接生吃,切成片就可以吃,涼拌的話在裡面加些香油,撒一些鹽吃著也非常的美味。
  • 農村非常多見的洋姜,為啥叫做萬年髒,洋姜有什麼不一樣的作用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洋姜可謂是在農村非常多見的一種植物,生命力極強,耐旱、耐貧瘠,真的是粘土就能活,有水就能長,根本不需要打理也能生長的繁密健壯,在深秋就可以採挖洋姜,洋姜也被譽為「萬能髒」,為啥叫做萬年髒呢,這貨你怎麼刨你也是刨不乾淨的,只要這片土壤生長過洋姜,保準每年都會準時的長出洋姜,而且繁殖能力還特別的強,不用多久就能繁衍一大片。
  • 農村遍地都是的「洋姜」原來功效這麼強大,但是知道的人卻不多!
    農村遍地都是的「洋姜」原來功效這麼強大,但是知道的人卻不多!農村有一種姜,農民們從不把它當成調味料,而是把它當成蔬菜,不管是醃著吃吵著吃,都是非常的美味,農村人管這種姜叫做「洋姜」在農村路邊隨處可見,到了秋天,它就會開滿黃色小花,遠遠望去非常的漂亮。洋姜的外形非常類似於生薑,而也和生薑一樣具有豐富的功效與作用。
  • 農村有一種非常好吃的蔬菜,很多藥店都收購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
    文/隨風飄散農村有一種非常好吃的蔬菜,很多藥店都收購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現在很多人越來越重視養生了,所以雖然很多人手裡雖然有錢了,但是他們每天卻不會大魚大肉的吃,而是講究葷素搭配,而主要還是以蔬菜居多,所以現在市場上蔬菜的銷量還是非常好的,有的地方比肉的銷量還要好。
  •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洋姜,有什麼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因此在我國農村,以前是很少利用莊稼地去種植菊芋的,一般都是無法種植莊稼的陡坡,或者砂石堆,或者石頭旮旯,種植菊芋。 由于洋姜受到大家的歡迎,銷量自然也大,如今得靠種植供應,很多地方開始人工大量種植,種植出來的洋姜不是特別貴,一般在市場上的價格為三元左右一斤,但洋姜的產量非常高,比種植一些普通的莊稼更划算
  • 過去農村隨處可以的洋姜,這幾年很少有人種植了,什麼原因呢
    洋姜也叫做菊芋、鬼子姜,據說是小日本帶過來的品種,尤其適應性強,生長旺盛,結果繁多的優點,在過去的農村是非常的多見,不論是菜園子、還是農村庭院的牆根之地,還有路邊的道路兩側、溝溝坎坎之地,經常會看到生長繁密的洋姜,洋姜生長高大,秸稈粗壯結實,夏秋之際會開滿黃色的小花,深秋時節霜降之後,地面部分會慢慢的枯萎,洋姜的地下根莖,是我們美味的食材。
  • 這三種常見蔬菜,被村民稱為「懶人菜」,種植一次收穫十餘年
    導讀:這三種常見蔬菜,被村民稱為「懶人菜」,種植一次收穫十餘年 在農村生活,任何一塊地方也是決計不能浪費的,像庭院之中,大門兩側,房前屋後哪些犄角旮旯之地。村民也會將其利用起來,或者是種植上樹木。也有的會種植上一些蔬菜,尤其是對於種菜,更是情有獨鍾。
  • 農村常見的洋姜,用途不少,為何很少看到農民發展種植呢?
    生活在農村的人一定了解這種植物,洋姜學名叫菊芋,很多農民都稱它是鬼子姜,小時候就比較奇怪這個稱呼,後來問了一些同村上了年紀的人才了解,之所以有這麼奇特的稱呼,是因為人們都說這種植物的地下根莖長的象鬼臉,又因為痛恨日本鬼子的入侵,所以就稱它為鬼子姜。
  •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叫洋姜,竟然有這麼多作用?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學名叫洋姜,竟然有這麼多作用?這樣的生活應該是現在的80-90後最熟悉的,所以對於農村的很多植物以及野菜都是非常熟悉的,雖然有些不知道有什麼作用,但是總歸見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農村裡的一種野生植物,被人稱為「洋姜」的鬼芋頭。
  • 野生的洋姜,長得像生薑,一點也不辣,農村常醃著吃
    帶有「洋」子的物件,意味著漂洋過來而來,來自他鄉,而農村有一種植物,名字裡也帶洋,叫做洋姜,同樣也是外來物,原產自北美洲。之所以叫洋姜,是跟我們本土的生薑,長得很像。洋姜跟生薑,除了外觀相似之外,二者毫無共同之處,它們根本不是同一個物種。洋姜是一種菊科植物,這一點從它的花上就能窺見端倪,花朵像雛菊。生薑的葉子像水竹,並不開花。
  • 農村野生鬼芋頭,學名洋姜,還有這樣的神奇作用!怎麼做最好吃?
    農村野生的鬼芋頭,又名鬼子姜,洋姜,其實阿兮更喜歡它的另一個名字「菊芋」,覺得更能準確表述出其特性:菊科,向日葵屬,花朵金黃豔麗,如大朵菊花,小朵葵花,塊莖如芋。鬼子姜是最省心最潑實的植物,任你丘陵荒地,山地瘠薄,又或者乾旱少雨,冬季寒冷,都能夠栽培生長。最主要的是,基本沒什麼病蟲害,甚至也不需要施肥管理,按照農村人的說法:「挖個窩丟進去,培土踩一腳,就能瘋長」。
  • 洋姜是什麼姜?怎麼種植洋姜,洋姜的溫度要求是怎麼樣的!
    洋姜是什麼姜?怎麼種植洋姜,洋姜的溫度要求是怎麼樣的!洋姜雖然名字中有個姜字,但是味道跟姜一點也不同,生薑吃起來很辛辣,而洋姜吃起來是甜絲絲的味道,之所以叫洋姜。這個姜的原產地並不是中國,而是產自北美那邊,看起來像姜,吃起來是脆脆的,裡面含有的澱粉成分也很豐富,平時的吃法也是多樣的,最常見的吃法是直接將洋姜洗乾淨切片,用鹽醃製十五分鐘加入生抽和醋以及辣椒跟香油涼拌,當成爽口的涼菜是最好不過了。下面就讓我們來學學如何種植洋姜這個外來貨吧。
  • 洋姜有什麼功效呢?
    鬼子姜又叫洋姜,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蔬菜,但是種植洋姜的朋友卻非常少,梓辰小時候在村裡的大土坑中看到過,當時不知道能不能吃,小時候也不敢亂吃東西,所以就拿回家給母親看了,母親看完之後還讓梓辰帶路過去,挖了整整一籮筐的洋姜,沒過多久那一片的洋姜就被村民挖完了,想不到洋姜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母親拿回去之後醃製了食用,當時還給外婆送了些過去。講真的味道真的挺棒的!那麼應該如何種植洋姜呢?
  • 在農村,有一種土姜叫洋姜,不僅清甜好吃,還能用來治沙固土
    大家好,我是張哥說三農,每日分享三農新觀點,更新三農新鮮事,想了解更多,點擊上方關注,持續收看更多資訊,今天給大家探討的是:在農村,有一種土姜叫洋姜,不僅清甜好吃,還是用來治沙固土在擁有廣袤田野的農村,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農作物
  • 野地裡常見的「洋姜」,味道鮮價值高,不懂行人全鏟了,真可惜
    野地裡常見的「洋姜」,味道鮮價值高,不懂行人全鏟了,真可惜小花前幾天下班的時候在路邊看見大爺售賣一種特別眼熟的植物,好奇心驅使走了過去一看究竟。原來這就是我們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一種野外植物,家裡人稱作它為野生薑。
  • 農民不願意種植的蔬菜,非常好吃,並且還能入藥,藥店都在收購它
    農民不願意種植的蔬菜,非常好吃,並且還能入藥,藥店都在收購它現如今科技不斷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人們也是在不斷的研究者養生的方法,雖然很多人有錢了,但是都不像以前一樣大魚大肉的吃了,每天都要講究葷素搭配,並且主要是以綠色食物為準,所以現如今市場上的蔬菜銷售非常的可觀
  • 6旬農村老人在大集上賣洋姜,5毛一斤仍被嫌棄,一臉無奈
    今年60多歲的大爺在自家院子裡種了些洋姜和小蔥,眼下已經到了收穫季。大爺一早從院子裡刨出一部分來,打算拿到大集上賣掉,換些零錢補貼家用。洋姜又叫姜不辣,外形長得像姜,但是卻沒有辣味,在當地,人們通常用來醃製成鹹菜。
  • 冬天,洋姜爛在地裡可惜了,挖一盆做成鹹菜,爽脆可口,特別開胃
    進入寒冬,農村很多菜都被貯藏起來了,但是有一種,卻被爛在地裡,沒多少人要,其實挖一盆做菜鹹菜還是很不錯的,它口感爽脆,下飯佐粥都特別的開胃。為何農村人情願它爛在地裡也不願意去採挖呢?其實跟它的生長還有口感有很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