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牆也變成了一棟棟小樓。這兩年從村的發展是非常快的,這是一個好現象,可是我還是時常想起幼時的院子,想念院子裡的瓜果蔬菜。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都知道,那時候的院子牆角邊可是老人最喜歡的地方。春天撒上一些藤蔓植物或者是瓜果蔬菜的種子,到穿短袖的季節就可以看到這些藤蔓爬滿了院牆,綠油油的一片特別好看,不僅可以吃到果實還能起到遮涼作用。
對於老人來說,種菜可是最開心的一件事情了,特別是在收穫的時候。不過農民們喜歡種的都是一些常見的蔬菜,比如黃瓜、西紅柿和絲瓜這樣前兩天回到農村的老家,看到農村已經大變了樣,從前的黃土地已經變成了水泥路,從前的的植物。有一種植物很好成活,還不用過多的施肥,可是農民們卻不喜歡它。它還有一個洋名字,叫洋姜。洋姜的原產國並不在我們國家,是從北美洲傳過來的。那時候,人們對這些從國外引進來的東西都在前面加上一個「洋」字,就像是現在已經不常見的火柴,就被人們稱為洋火;再比如那時候用的油燈,就被人們稱為洋油。而洋姜的本名其實叫菊芋,只是因為外表酷似姜,再加上是國外的東西,就被人們稱為洋姜。
雖然洋姜的外表和姜很相似,但是這兩者之間可沒有任何關係。並且我們的生薑是只能當做調味品來用的,但是洋姜卻是可以做成菜。說起來,洋姜倒是和我們的向日葵有點關係,它們都是植株高大的植物,並且在夏天的時候還都是開黃色的花朵。最相似的是它花朵的形狀,和向日葵的一模一樣,簡直就是向日葵的縮小版。它們之間相似的地方不止是外表,在習性上也特別相像。向日葵能耐乾旱,生命力頑強;而洋姜更是不怕艱苦的環境,隨便扔在一個地方都可以長得枝繁葉茂的。
其實在舊時,洋姜還是比較受農民們的喜愛的,經常在屋子後面的空地處種植洋姜,不僅可以讓自己的家有了花朵的點綴,還可以在它的收穫季收穫它的塊莖。它的塊莖是它的主要部分,人們都是拿它來醃製醬菜以便的沒菜吃的時候下飯。把它切成小塊之火撒上鹽,裝進醃製醬菜的罐子裡,不出二十天,就可以吃到洋姜的美味了。在吃的時候淋上一點香油,爽脆的口感加上香油的調味,簡直不要太好吃。如果這個時候就著熱乎乎的饅頭和可口的小米粥,保準你能多吃兩個饅頭。
那麼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這樣好吃的食物後來會被農民們嫌棄呢?這是因為它的生命力太旺盛了。洋姜是植株性植物,自然它的根須就會發達。可是這種植物的根須能夠鑽入地下幾米的深處,並且它的繁衍性還特別強,往往只種一株的話就可以收穫一大片。這樣根須旺盛的它如果在自家院子裡種的話,會從地底下的角落裡一直延伸到庭院裡的,這樣不僅影響到地基的堅固性,還會吸收到其他植物的營養。所以,雖然洋姜很好吃,也很好成活,但是農民們依舊不喜歡它。
但是小編認為,種植洋姜是有很大的前景的。雖然我們國家的人不喜歡洋姜,可是在國外,它卻成了很搶手的東西。因為洋姜的可利用價值還是很高的,除了可供人們食用之外,還能成為工業原料來使用。最主要的是它的藥用價值。它所含的特有的菊糖,能夠改善人體脂肪失衡的情況。而且還對膽固醇有很好的降低作用。所以,在國外,人們把它奉為這些疾病的剋星。所以,人們應該對洋姜改觀,它不該遭到人們的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