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現在將算法穩定幣的目光過多的關注在AMPL、BAC,其實現在市值最大的算法穩定幣是ESD,如圖(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com)。Compound Finance 創始人 Robert Leshner 則將ESD稱為「一種全新的算法穩定幣」。你可以將其看做是一種「合成美元」(USD synthetic)。
以下內容部分來自網絡,便於理解之用,感謝原作者。
Uniswap 上有一個 USDC-ESD 流動資金池會被用作為 ESD 的價格預言機。按照 ESD 的設計機制,ESD 供應量可以不斷擴大,確保流動資金池中 ESD 和 USDC 數量始終相等,這樣 1 ESD 的價值就能與 1 USDC (或是 1 美元法定貨幣)保持一致。
ESD 目前設定了一個8 小時周期,即每八小時為一個紀元(epoch)。在紀元過渡時,ESD 智能合約會檢查 ESD 代幣價格。需要注意的是,ESD 價格不會在紀元邊界瞬時切換時進行評估,因為這麼做很容易導致其價格被操縱。事實上,ESD 使用的是 Uniswap 時間加權平均價格(TWAP)算法,因此其測得價格(measured price)應該是前八個小時的平均值再乘以每個價格停留時間的加權值。
跟 AMPL 和 YAM 不同,ESD 的代幣調整不是通過智能合約進行全局調整,ESD 的代幣供應調整是通過用戶主動完成的。而刺激用戶行為的是 ESD 的激勵機制。當價格高於錨定價格(1USDC)時,用戶可以選擇將其 ESD 質押從而有機會獲得更多新增發的 ESD 獎勵。由於 ESD 增多,增加 ESD 流通量,從而降低 ESD 價格。當價格低於錨定價格時,ESD 會發行 Coupon (優惠券),ESD 持有人通過銷毀 ESD 獲得優惠券。用戶通過質押其 ESD 或購買優惠券,有機會獲得更多的 ESD。從而實現彈性調節。當前 Coupon 設置了一個有效期,優惠券會在 90 個紀元後到期,相當於 30 天。如果沒能在有效期內完成兌換,則會造成損失。
USDT、USDC、DAI 都是 ERC-20 標準代幣,而 AMPL 和 YAM 則不易於被集成,原因是代幣自動調整的機制。ESD 不會直接改變用戶錢包中的代幣數量,而是通過增發或優惠券來刺激用戶的反應,從而調整供應,也易於集成到 DeFi 協議中。
Basis Cash中,如果 BAC 跌至 1 美元以下,系統將發行 Basis 債券。這些 Basis 債券 可以 1 BAC 購買。當 BAC 價格高於一美元時,這些 Basis 債券也可以贖回 1 BAC。例如,如果 BAC 跌至 0.97 美元,則用戶可以以折扣價購買 BAC,然後再購買債券(燒毀 BAC)。這將減少供應,並使其價格保持錨定。然後,當 BAC 超過 1 美元時,將發行新的 BAC。該系統首先允許債券持有人贖回債券(因此,如果有人以 0.97 美元的價格購買債券,他們應該至少獲得 3%的利潤),其餘的新發行的 BAC 則轉給 Basis 股份的持有者。不過要獲得這種新發行的 BAC,BAS 持有人必須質押 BAS 到對應合約。
現在我們看到的算法穩定幣迭代,都並不好,複雜了,如果搞的複雜了,那算法失去意義了,尤其是比如BASIS CASH,將股權和算法穩定幣分成了多個幣,這個反而添加了「人」對系統的幹擾因素,這個設計並不好,幣的彈性調節為什麼跟持有股權的人有關,這個原理上有問題,是中心化的思想。ESD可以,比BAC簡單一些,而且不是系統自己調節數量,是質押模式,就是可以和其他DEFI集成。這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容易集成,所以「可用性」提高,所以市值會增長更快,不僅僅是炒幣,炒作,是「應用」帶來的價值增長。
我認為,對算法穩定幣,沒有真創新的,等同於AMPL的山寨幣,一律不要玩,都會為社會實驗做貢獻。所有系統自動調節Rebase機制的幣,最後都還是為AMPL做嫁衣。因為系統自動調節的,AMPL極簡已經用足夠時間證明了,新的更好的模式不應該是類似這種。要更創新!
ESD算是對AMPL類算法穩定幣一個真正的迭代,我認為可以稱為Rebase2.0。算法穩定幣的社會實驗更需要足夠長的時間,這個其實類比的是比特幣,而且目標還是實現中本聰的「電子現金」的理想,其意義甚至超過比特幣。
謝林點是一個群體的潛在的「共同認可」。謝林點是博弈論中人們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的選擇傾向,做出這一選擇可能因為它看起來自然、特別、或者與選擇者有關。
感謝閱讀!以上為探索貓個人認知,僅作為閒暇閱讀消遣,探索貓不建議讀者購買任何加密代幣。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