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強化術後再次骨折該怎麼辦?

2020-12-23 慎獨白衣

一天我剛剛做完一臺頸椎手術,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之前講的那位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的女兒,說她的媽媽又出現了腰痛,這次疼痛的程度較上次更為嚴重,起因是老人想坐在一個小板凳上,但是沒有坐穩,坐在了地上,相當於輕輕地坐了一個屁股蹲。雖然老人跌倒的高度很低,但還是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腰痛,她女兒還說,現在腰痛的位置還是在上次骨折的地方。想來,現在距離上次她接受椎體骨水泥強化術的時間是7個月,她的女兒說問我怎麼這麼快就又出現了問題呢?是不是還是上次骨折的那個椎體——胸12椎體有問題呢?

我說:「先別急,如果症狀和上次非常類似,跌倒後腰痛,平躺稍緩解,翻身起床困難疼痛加重,那麼估計是又出現了骨折,但不一定是上次骨折後被骨水泥強化的椎體,多半是這個椎體相鄰的椎體。先讓患者平躺,然後戴上圍腰,要以疼痛部位為中心來戴,儘快到我院急診,我來看她。」

看著躺在120轉運推車上的老人,我仔細問了發病情況和疼痛性質,老人果然在床上翻身非常困難,不能自己起床。我又按壓了後背正中間,發現是上次骨折的胸12椎偏下一點疼痛明顯,輕輕一扣就更為疼痛。初步判斷是再次脊柱骨折了,部位在原椎體下面相鄰的椎體。

告訴家屬我的判斷後,為老人拍攝了腰椎X線片。在腰椎X片上,看到上次骨水泥強化的椎體形狀良好,沒有出現再次骨折的情況,但是下面相鄰的腰1椎體形狀改變了,被壓縮成楔形。看著片子,患者女兒指著腰1椎體說,張大夫,是不是這個椎體骨折了。

我說:對的,就是相鄰的腰1椎體再次骨折了。為了明確診斷,立刻讓患者做了一個以骨折椎體為中心的三維CT掃描,全方位詳細地檢查腰1椎體的結構變化。結果沒有意外,三維CT證實了我的判斷。由於有第一次的經歷,患者及家屬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做手術,就是局麻下行骨折椎體的骨水泥強化術。3個小時後,患者住進病房,而且也順利地接受了微創手術。術後,老人的腰背疼痛立刻緩解了80%。過程很順利,但是患者女兒有兩個疑問。

第一:補鈣了,怎麼還骨折?

第一次脊柱骨折之後,在我的監督下該患者確實接受了嚴格的抗骨質疏鬆治療。術後半月內休養;之後的兩個月,口服碳酸鈣片、活性維生素D和每天肌注一次鮭魚降鈣素;第三個月用了一次長效且每年一次的唑來膦酸注射液,並且一直口服碳酸鈣片和活性維生素D。

在如此嚴格和規範的藥物治療下,為什麼還會骨折呢?

在這裡要說,開始「補鈣」和「鈣補好了」不是一回事。老人原來骨質疏鬆非常嚴重,儘管開始「補鈣」,並且堅持了5個月,但是遠遠沒有達到正常的骨強度。這時候受傷,確實還非常容易骨折。而且發生過一次骨折的患者,在休養期間,儘管因為做過骨水泥強化術不用臥床休息,但畢竟運動量大大減少,這對骨骼質量還是會有負面影響。

綜合考慮,患者骨質量是否真的提高了並不非常肯定。即使提高,也不可能提高到正常的程度。高齡患者發生骨折後進行「補鈣」,本身就是「亡羊補牢」的做法,開始的有點晚了,但是總歸要好於任其發展。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骨折後不進行嚴格的抗骨質疏鬆治療,那麼相對來講骨骼質量將會更差。

第二:怎麼還是上次的部位骨折呢?

這次骨折發生在腰1椎體,上次是胸12椎體,兩者相鄰,但卻不是同一個椎體。從臨床上觀察研究,骨折過的椎體相鄰椎體發生壓縮性骨折的機率更高。

原因可能是

1、壓縮性骨折後的椎體上下終板不可能恢復到原來完全平行的程度,一般都會殘留一定成角,也就是椎體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楔形變化,脊柱垂直方向的受力在該椎體上下相鄰椎體處改變了方向,導致相鄰椎體前部受力大於後部,故相鄰椎體容易發生骨折,骨折椎體楔形變越重這種趨勢也就越明顯。 所以,骨折後應該儘量恢復壓縮骨折椎體的高度。

2、 被骨水泥強化後的椎體,強度增加,大於原來,彈性下降,緩衝減少,增加了鄰近椎體的負荷,使之容易發生骨折。所以,在進行骨水泥強化術的時候,並不是注入的骨水泥越多越好,而是要適量,以剛好能恢復骨折椎體的支撐要求,又不會對鄰近椎體產生影響為度,有研究表明骨水泥注射量是椎體體積的24%最合適。

人體是非常複雜的「機器」,面對如此複雜的存在,醫學還不能「修好」這部複雜的機器,還處於小修小補的層面。針對骨折椎體進行骨水泥強化術,就是對脊柱的小小修補,有微創損傷小和即刻見效的優點,也有不徹底不全面的不足。作為脊柱外科醫生,我們可以立足現有的醫療技術水平,針對脊柱壓縮性骨折的患者,充分發揮微創下骨水泥椎體強化術的優點,彌補該項技術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痛苦。

作者:張良

圖片:網絡

來源:良醫骨科

相關焦點

  •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微創治療——經皮椎體成形術
    這是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緣故,所以這種骨折診斷為老年骨質疏鬆性病理性骨折。我國乃至全世界正步入老齡化社會,因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生理原因,老年骨折患者逐漸增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腰椎骨折、股骨頸及粗隆間骨折等。老年人跌倒致腰部、髖部受傷,都可能會引起該骨折。
  • 骨松性骨折治療新策略
    考慮到臥床會讓90歲的老人喪失生活信心,家人多方問診,終於在上海一家大醫院獲得滿意的結果——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術後第2天鄭爺爺即可下地活動,恢復日常生活,大大提高生活質量,減輕了家庭負擔。骨質疏鬆(OP)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惡化為特徵的疾病,可導致骨脆性和骨折風險增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骨質疏鬆性骨折已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 骨水泥手術時間多長?
    骨水泥技術廣泛應用於骨科和疼痛科,但穿刺不到位骨水泥容易滲漏,椎體高度恢復不理想。本班目的為了規範骨水泥技術,普及骨水泥注射技能。本次側重脊柱,學員重點了解脊柱精細微觀解剖層次,在G臂下學員動手操作骨水泥注射,完成骨質疏鬆性胸腰椎骨折疼痛的微創治療術式。本班採用理論病種講解與屍體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力求每位學員都能夠獨立完成操作。
  • 【每日學術】83歲老奶奶骨折,為何切開復位內固定行不通?
    【診斷要點】 患者外傷史明確,結合查體及X 線檢查,考慮右肱骨遠端骨折診斷明確,無需CT 檢查。該患者為老年人,患類風溼關節炎10年,X 線片提示肱骨近端骨小梁結構變細、減少、間隙增寬,骨皮質變薄,考慮該患者同時合併有骨質疏鬆症、類風溼關節炎。
  • 用海洋生物可煉「骨水泥」為人類「接骨」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發表的一組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會發生一起骨質疏鬆性骨折,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在50歲後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骨折後的6個月內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而向受損傷的骨骼或椎骨中注射骨水泥,是目前治療骨質疏鬆較簡便而又有效的方法。
  • 骨科前沿 驚險,骨水泥栓子掉進心臟裡去了!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Catherine Hatzantonis等人近日報導了一例右心房骨水泥栓塞的患者,並通過文獻回顧分析了心臟骨水泥栓塞的處理策略。該報導於今年8月份發表在《European spine journal》雜誌上。患者女,57歲,因診斷為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伴後凸畸形、骨質疏鬆症(腰椎Z值=-1.6)入院,既往曾行T11-L2椎體成形術(圖1左)。
  • 國內首例難度骨折翻修術在清華長庚骨科完成
    點擊查看 近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關節中心收治一名膝關節置換術後Felix IIB型脛骨假體周圍骨折患者,由關節中心主任蔡諝教授主刀,歷經3個小時收官,精準實施膝關節翻修術,患者預後良好,再次站立行走。
  • 大樣本研究:Masquelet 技術治療骨缺損骨折癒合率高
    研究納入 2006 年到 2013 年在該一級創傷中心使用 Masquelet 技術治療骨缺損的 69 例患者,骨缺損的長度為 2 cm 到 20 cm。所有患者進行常規徹底清創、臨時固定,當軟組織條件允許時,再以 PMMA 骨水泥填充缺損區,進行最終固定(1 期)。98.5% 的患者 PMMA 中複合萬古黴素。
  • 髕骨骨折術後,膝關節發生粘連嚴重影響恢復,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髕骨骨折是在創傷骨科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一般要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如果在術後,由於康復鍛鍊介入的比較晚,有可能造成局部的粘連,導致患者出現膝關節屈伸的受限,有一些患者甚至會出現明顯的肌肉萎縮,那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 8旬老太一個噴嚏 「噴」出椎體骨折
    原標題:8旬老太一個噴嚏 「噴」出椎體骨折   以為吃鈣片就能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近日,成都一位84歲的老婆婆就因為這個想法,再次被送進醫院。   經過又一次椎體成形術後,第二天一早,李婆婆便能自由行走了。   對於李婆婆吃鈣片防止骨折的做法,薛醫生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類似李婆婆這樣的老年患者有很多,她們對治療骨質疏鬆存在一定誤區。   薛醫生表示,椎體骨折一般採用骨水泥注入手術,即椎體成形術,一般來說,病人在進行椎體成形術後,若平時進行規範的抗骨質疏鬆治療,就不會再次出現骨折的情況。
  • 骨折術後的康復飲食注意事項
    原標題:骨折術後的康復飲食注意事項   骨骼損傷後需要有一個休養、調理、康復的過程。對於骨折患者而言,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了醫院的手術治療上,而忽視了術後食療的重要性。解放軍第454醫院骨科李穎主任說:營養的均衡對於骨骼的癒合及功能恢復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骨折患者術後合理膳食要做到這幾點。
  •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現在生活質量上升,骨折病人並不會存在缺鈣情況,所以藥物食物補鈣並無特殊意義。正常食物中獲取的鈣質足夠病人身體所需,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可以增進鈣質吸收。4.豬皮,魚皮,阿膠都富含膠原蛋白,可以修復傷口,減少瘢痕?
  • 骨水泥:中性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為骨修復提供新方案
    骨缺損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高能骨折或者骨質疏鬆骨折、骨腫切除等通常都伴有骨缺損。骨缺損容易阻礙骨癒合,一般需要進行填充處理。操作方便、性能優良的骨填充材料是影響骨癒合效果的重要一環。世界唯一PH值中性生物活性玻璃「骨水泥」實際上是可注射骨填充材料的別稱,通常由粉狀物和液體混合攪拌而成,攪拌數分鐘後即可凝固,其主要目的是起填充加固作用,所以外界通常稱之為「骨水泥」。
  • 骨折術後不癒合 可用四物湯
    骨折病人術後癒合不良,古人首選方案多為保守治療,手法復位,外固定兼內服外敷中藥或膏藥,癒合神速,且損傷較小。臨床中,骨折的治療重在復位和功能恢復,而解剖復位往往是比較常見的,但過分追求解剖復位,對於患者來說,不僅代價高,而且損傷也大。
  • 鋼筋混凝土重塑椎體 讓骨折腰杆頂天立地
    於外院做腰椎MRI提示「胸10椎體壓縮骨折、嚴重骨質疏鬆症」,外院骨科醫生看完片子認為有手術指徵,但考慮患者年齡大內科疾病多,手術風險非常高。得知西安市中心醫院作為綜合性三甲醫院,骨一科團隊脊柱微創技術全面,局麻微創手術創傷小風險小,於是家人把老人帶到西安市中心醫院,郭華副院長帶領的骨一科脊柱微創團隊認真仔細的為老人查體、檢查、化驗、制定詳細治療計劃,2020年12月15日,郭華副院長帶領的骨一科脊柱微創團隊,局麻下為高老太太實施了腰椎骨折帶球囊支架(VBS)植入復位椎體成形術,通過兩個2毫米的針眼,將可擴張支架置入椎體合適位置,並用球囊擴張復位椎體,注入骨水泥進一步強化骨折椎體
  • 健康支招:骨折術後 康復期如何飲食
    健康支招:骨折術後 康復期如何飲食發布時間: 2014-09-15 09:07:25   |  來源: 揚子晚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解放軍第454醫院骨科 李穎  骨折術後早期  骨折術後初期,因傷口疼痛,機體對熱能及蛋白質的所需增加,而食慾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宜供給清淡、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飲食,可選擇活血化瘀的粥品和湯品以及五穀類的粥如米粥、蔬菜粥、肉粥等,利於傷口癒合。
  • 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康復訓練應該這麼做
    走、跑、跳等基本活動均需要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特殊的解剖生理結構特點,當關節作蹠屈運動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內,踝關節鬆動且易做側方運動,關節損傷極易出現,輕者多為扭傷,重者可能骨折。無論是何種損傷,一定的康復鍛鍊有利於患處的恢復。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