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歡與人交往?(精闢)

2020-12-23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心海一隅(富書專欄作者)

看到知乎上有個話題:高智商的人一般有哪些特徵和表現?

我以為答案都是,高智商的人花式炫耀如何碾壓普通人的趣事,然而點讚最高的「晶吾日月」回答的10個點,每一點都是在說高智商的人的不足之處。

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的答主,從「想太多」到「會低估自己」再到「容易百密一疏」,條條戳中高智商的人的痛點。

尤其是「不善、不屑廣泛交友,甚至可能幾乎沒朋友」這個點,想一想周圍比較聰明的人,似乎真的都不太喜歡與人交往,朋友基本上沒有幾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只是因為高智商的人,不屑於俯下身來,跟智商普通的我們平起平坐嗎?答案也不盡然。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能。

這些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節奏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

其中的交流智能又稱為「交往-交流智能」,指的是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表現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並據此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

根據加德納的觀點,高智商的人可能在數學、邏輯推理、運動等方面非常突出,但在社會交往方面可能得分比較低。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美地擁有這八種智能,尤其是智商比較高的人,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認為有用的事情上。

這麼一想,我們這些普通人或許就會釋然了,畢竟高智商的人不是看不起我們,只是他們的注意力不在與人交往上而已。

高智商的人,朋友少而精

美國心理學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在研究了許多歷史上偉人共同的人格特質之後,詳細地描繪出「自我實現者」(成長者)的畫像。

他發現自我實現者有顯著的16個特色,而其中一個就是:他們的朋友或許不是很多,然而所建立的關係,卻比常人深入。

這些高智商的人,可能跟許多人保持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是靈魂之交一般不多,三五知心好友就足夠,比如我們熟知的「鬥酒詩百篇」的李白。

一邊喝酒一邊揮毫,就能寫出流芳千古的名詩,李白的智商無疑相當高,但是我們知道出現在他詩中的朋友並不多。

在《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中,開頭的「故人西辭黃鶴樓」一句,把跟孟浩然的關係定位很精準,他是李白結交多年的好朋友。

也只有這麼深厚的感情基礎,才會讓李白親自送孟浩然去廣陵,還贈詩一首表示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堅不可摧的。

雖然李白在《贈汪倫》中寫到「不及汪倫送我情」,但是汪倫並不是他的至交好友,只是一個愛慕李白的「粉絲」而已。

為了不枉費汪倫盛情相邀的美意,李白才會寫下這首詩,但是其中的意味明顯沒有送孟浩然的這首詩更強烈。

究其原因,當然是孟浩然作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跟李白是站在同一高度甚至在李白之上的,他們之間才會有更多觸及靈魂的交流。

這也是高智商的人朋友比較少的根源,原本這個世界上高智商的人群比例就不高啊,能夠成為他們的朋友的人,必然也就是寥寥無幾了。

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最重要的是交朋友的能力,說到其本質,其實也就是欣賞別人優點的能力。

高智商的人的理念裡,如果對方沒有值得自己欣賞的優點的話,那就不值得成為自己的朋友,現實就是如此。

高智商的人,更專注自我

高智商的人普遍擁有豐富的學識,因此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世界,在看透世界本質的基礎上,他們就更願意專注於自我內心的成長。

熟讀金庸武俠小說的書迷們都知道「東邪」黃藥師,他是黃蓉的父親,更是桃花學道派武學創始人,是天下「五絕」之一,絕對的高智商人才。

眾人眼中德高望重的黃藥師,其實稱得上是他朋友的大概只有「北丐」洪七公了,而且他們彼此之間的交往並不多,完全是惺惺相惜的強手之交。

而黃藥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武功絕學上,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是基石,他的彈指神通、附骨針還有落英神劍掌等武功更是在眾人之上。

不僅如此,黃藥師之所以被稱為「藥師」,就是因為他擅長製藥,尤其是「九花玉露丸」更是武林中人爭相一睹的珍異藥丸。

住在遠離喧囂的桃花島上,黃藥師一門心思修煉武功,不僅沒有時間去結交朋友,而且他也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泛泛之交上。

像黃藥師這樣高智商的人,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因此他們對自我的認同更加深入。

從而他們更願意把注意力放在自我的感覺上,因為他們不需要過多地依賴外界的人和事上,當然就更不需要把自己融入到人群中去。

作家弗蘭克說,如果你是懦者,你自己乃是你最大的敵人。但如果你是勇者,你自己乃是最大的朋友。

強大自我是高智商的人的首要選擇,他們通常活得更通透,更早地明白想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唯一的途徑就是做一個勇者。

當自己足夠強大的時候,自然會有人願意來結交,當話語權和選擇權都在自己手中的時候,高智商的人更願意跟同等分量的人成為朋友。

自然這樣的人是不太多的,如此一來,高智商的人能夠篩選出來的朋友也不會多,這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自我的精進上。

在現代典型的智力測驗中,設定主體人口的平均智商為100,則根據一定的統計原理,一半人口的智商介於90-110之間,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佔25%。

智商在110-120的佔14.5%,智商在120-130的人佔7%,130-140的人佔3%,其餘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IQ在90分以下。

很明顯,超過130的高智商人群只佔3.5%左右,也就是說在100個人中,只有三個或者四個人是高智商的人,而這樣的人成為彼此朋友的機會本來也不多。

這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那樣,高智商的人大都不喜歡與人交往,說到底我們還沒有能力成為他們的朋友呀!

有科學家根據IQ測試結果,研究高智商人群的行為特徵,其中第一條就是「你喜歡獨處而不是和一群朋友打打鬧鬧」。

其實未必是高智商的人喜歡獨處,而是交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只能獨處了,畢竟高智商帶來的高自尊,是不允許他們放下姿態的。

如果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高智商的人,那麼就遠觀吧,畢竟智商決定了我們是融不進他們的朋友圈的。

或許,當我們抱著學習的心態遠觀高智商的人,會發現他們有時候也是蠻可愛的呢!

作者簡介:心海一隅,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兒童心理學研究者,懷揣熱愛生活的心,手寫洞察人性的文,本文首發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智商越高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歡與人交往? 高智商的人,不是不喜歡和別人交往,而是不願和不是一個頻道的人交往。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雞同鴨講,雞講的累,鴨聽的也累。 可是,猛獸都是獨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結隊,智商高的人,不必向下兼容,和頻率不同的人交往。
  • 為什麼有人說,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們身邊都會有著這樣一些人,他們有著沉著的外表,很多時候都沉默寡言,深邃的眼神中好像在思考什麼很深層的問題。這應該就是我們對於高智商人群的認知了吧,但是,你或許會發現這些高智商的人往往都不喜歡與人交往,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什麼原因導致的?
  • 心理學:越是智商不高的人,越喜歡與人交往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我們參與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通過交往建立某種聯繫,這也是我們參與社會的必要途徑。我們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融不進的圈子就不要強行的加入,否則只會使得自己更加尷尬。」心理學表明越是智商不高的人,越喜歡與人交往。
  • 為何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原因有4個,愛熱鬧的都是普通人
    智商決定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交際能力。一般來說,情商高的人喜歡而且善於與人交往,智商高的人在與人交往方面就顯得有點弱了。為什麼呢?原因有四。一,三觀不合。智商高的人一般都有追求,有奮鬥的目標,而大部分智商平平的人都喜歡混。
  •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人際交往呢
    智商高的人,往往喜歡獨處,不善於人際交往,這裡指的是大概率。智商即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與同齡人相比的指數。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很聰明,特別是在中國,學習成績好(學霸)可以歸納為智商高的一類人中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首先你們覺得高智商的人是有什麼樣的行為和表現呢?是不屑一顧,還是高冷縝密,又或是曲高和寡,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呢?這裡,「智商」是一個相對於廣義的概念,不僅僅是腦力數值,智力水平的評判,還有是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在專業領域內,智商測驗中獲得分數≥130(SD=15)者稱為高智商。那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達文西,是義大利學者、藝術家,相比大家都不陌生。達文西的智商在230以上。
  • 心理學家:越是智商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社會學觀點認為,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群居」是一個人的本質屬性,但是,人的行為活動與心理狀態往往是極為複雜的,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群居」,有一些人則更喜歡待在角落安靜地思考。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不需要與人交往
    智商越高的人,認知水平也相應更高,他們的邏輯能力特別強。在與人交往中,若雙方認知水平不一,對於彼此來講,都是一種不愉快的交往。雖然,融入群體會使個體產生巨大的歸屬感與滿足感,但事物都有雙面性,群體亦不例外。社會心理學在群體研究後得出:個體的個性特質很容易被泯滅,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從眾行為。
  • 智商高的女人,都喜歡「以腦取人」
    有些人情商高,喜歡以貌取人,有些人智商高,則喜歡以腦取人。以貌取人的人多數情商高,是因為我們與人進行語言或者行為上的交流時,這個人的面部表情也是不容忽視的,情商高的人也是最容易察覺到這些的。其實,我們是不提倡以人的美醜,以人的衣著取人的,但是情商高的大多數都會有合適的打扮。
  • 孩子內向,不喜歡和別人交往,這是病嗎?心理學家:那是智商高
    看著兒子不聽勸的樣子,表嫂很鬱悶,因為她感覺孩子的社交太有問題,不喜歡和別人相處,擔心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會有大問題。事實上,有心理學家表明,孩子的智商越高越不喜歡和別人進行社交,這其實從很多社會現象可以看出來。就像比爾蓋茨上大學的時候,其他同學都在積極參與活動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在宿舍忙碌自己的攝影系統。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喜歡獨來獨往
    而且,這類人不僅智商會高於平均水平,而且能力也屬於較高的等級。在大多數情況下,智商高的人相對於普通人更喜歡獨處,這也是所謂的「猛獸總是獨行,只有牛羊才會成群」。為什麼高智商的人,更喜歡獨來獨往?在高智商的人眼裡,與人交往會浪費掉大部分的時間,這些時間不如用來看書,或者思考,所以,智商高的人,不喜歡社交。在現在的社會上,高智商的人並不多,而是以普通人為主,這類人與普通人交往時並不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東西,反而耽誤時間,所以他們會選擇避免無意義社交。
  • 一個不合群的人做什麼都是自己一人,這樣的人情商和智商不高嗎?
    我覺得單單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一個人不合群,做事喜歡一個人,就判斷他情商和智商都很低,是很不科學的。你覺得這樣的人智商、情商會低嗎?只不過沒有展現在你面前而已。二、你以為的不合群,可能與智商、情商都無關通常家庭遭遇變故,或者在情感上受到很大打擊的人,也會存在很明顯的避世,不願與人交流的現象。這是人類在感受外界突如其來的打擊、創傷之後,表現出來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 真正「智商高」的男人,內心是孤獨的!
    問:為什麼「高智商」的男人,大多都不喜歡交往?答:高智商的男人不是不喜歡和別人交往,而是不願和「話不投機半句多」的人交往。有一句話,叫三觀不同,不必強融。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和一個話不投機的人聊天,經常聊著聊著就冷場了,有時候你說的,對方聽不懂,對方說的,你又覺得太幼稚,感覺沒意思,但你還必須微笑面對,這樣的相處方式,真的很累很累。所以,一個智商高的男人,大多都不喜歡交往,而是喜歡獨處。
  • 心理學:越是情商高的女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很孤獨」。正是如此,儘管我們是群居動物,但從本質而言,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孤獨。很多時候,被閱讀被理解被接納是奢侈的,而越是思想深邃、情商高的人越是深有此感。他們往往有著比常人更敏感、更善思的一顆心,思想高度也超出常人的思維。
  • 研究顯示情商高的人比智商高的可怕多了
    我對研究成功學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平時喜歡觀察人,智商高情商低的人見過不少,但真正高情商的人卻見得不多,而這種人一旦出現,絕對值得注目。  到底什麼是情商?這個詞兒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其實總在提。我倒是認為情商高的人不難被發現,因為他們就是一群看上去特別聰明,卻又非常討人喜歡的人。煉就一個高情商並不容易,因為你要時刻擁有清醒和正確的」自我認知「,在物質和精神的變幻過程中擁有」自醒「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可以快速的」識別情緒「,面對悲傷和困難知道如何」整理情緒「。培養情商就像練內功,是一個持久累積、緩慢爆發的過程,並且不著痕跡。
  • 雪橇三傻中的大傻「阿拉斯加」,智商不高,為什麼這麼多喜歡?
    阿拉斯加雪橇犬被稱為「雪橇三傻」之一,通過這稱呼你就知道它的智商不算很高,儘管阿拉斯加犬的智商不是很高的樣子,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它,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給大家講講其中原因。1、帥氣的顏值就算沒有養過阿拉斯加犬,看過很多照片和視頻,也會被它的超高顏值所俘獲,阿拉斯加體型高大,外表威猛帥氣,還有一身豐厚的絨毛,看起來就很好rua的樣子,試問誰不喜歡這樣一隻綿綿的大玩偶。
  •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與人交往(乾貨)
    有的人,雖然也知道這些道理,知道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心中也希望與人和諧相處,但不管如何努力,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有時,還因為過於操切,而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緊張。丹尼爾戈爾曼《情商》一書指出:想要成功,人的情商往往比智商更加重要。
  • 在職場上,一個不喜歡和上司交往、沉默寡言的人,多半沒有出息
    在職場上,一個不喜歡和上司交往、沉默寡言的人,多半沒有出息。 車間主任王希說:「我覺得,我們車間的劉大鵬,適合去技術部工作,他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聽了王希的話,大家一臉茫然,因為誰都不知道劉大鵬是誰。 總經理說:「劉大鵬這個人,到底行不行,等以後弄清楚了,再說吧,暫時不考慮提拔他的事情。」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心理學家:真正聰明的人,不僅僅是智商高,還擁有這些特徵
    生活中,我們往往更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聰明人讓我們在交際中感到舒服,他們往往擁有敏捷的思維,能夠對事件的發展做出合理的判斷。這裡所說的聰明人,並不只是說一個人的智商高,而是情商和智商雙高。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能在傾聽中觀察對方的性格,體會對方最近的生活狀態。事實上,許多人在抒發自己情感的時候並不需要別人給他理性的建議,他們只是需要傾聽和陪伴。這也是為什麼情商高的人說出的話更容易讓人獲得親近,更容易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 為什麼有人說,亞洲人智商普遍比歐洲人高?看完真的長知識了
    智商,無非就是指一個人腦子聰不聰明。我們一般人的智商大概在90—110分左右。而聰明的人智商在120—140分左右。我們知道高智商的人邏輯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較強。適合從事數學和科學領域的工作。諸如歷史名人亞里斯多德,愛迪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