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單單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一個人不合群,做事喜歡一個人,就判斷他情商和智商都很低,是很不科學的。
一、你以為的不合群,可能只是一種假象在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一種人,他和你在一所學校,或者一家公司很久了,但是你們交流卻很少,三五成群,嬉戲打鬧的人群裡面,你永遠看不到他的身影,這種情況要麼他是個學霸,要麼他是一個業務骨幹,也或者他的注意力其實並沒有放在人際交往上,吸引他的是你所未知的世界,這種人通常都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你看到他默默無聞,甚至有點孤僻的樣子,或許就是他的蟄伏期。
如果有一天他事業小有成就,並因此引起大家的注意時,那麼你一定不要感到驚訝。因為你用於娛樂、泡圈子的時間,他選擇了孤獨。你覺得這樣的人智商、情商會低嗎?只不過沒有展現在你面前而已。
二、你以為的不合群,可能與智商、情商都無關通常家庭遭遇變故,或者在情感上受到很大打擊的人,也會存在很明顯的避世,不願與人交流的現象。這是人類在感受外界突如其來的打擊、創傷之後,表現出來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這樣的人內心深處其實是很孤獨的,他們不合群,不願與人交往的背後都飽含很多的無奈和痛苦的回憶。所以想要他們做出改變,敞開心扉與人交流,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重新感受到溫情是第一步。
三、你以為的不合群,可能僅僅和情商有關情商的定義是指情商指數,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對號入座,如果有的人在與人交往時,總會遭到群體的質疑和排斥,或許他的情商真的有待提高。這也就是人們口中經常會提到的,不會與人打交道的人,情商都不高。但是這類人群中,往往有很多的業界精英,他們把專業做得風生水起,智商相當高,只不過不善與人交際而已。
綜上可見,簡單的看一個人與人交往的表象,就判斷他的智商和情商有問題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