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毛澤東有關的流行詞語 | 鳳凰副刊

2020-12-13 鳳凰網讀書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孺子牛

「孺子牛」一語最早見於《左傳・哀公六年》。說的是:齊景公溺愛兒子,自己四肢著地,做牛狀,讓兒子騎在上面,口裡還銜著一根繩子,讓兒子像牽牛一樣牽著,兒子不小心從他背上掉下來,繩子一緊,把他的老牙扯斷了。

這件事情過去了一兩千年,人們幾乎把它忘記了。但是,事情忽然因為一個大人物發生了變化。――所謂大人物,就是那些能夠使平凡事物忽然起變化並且使那個不為人注意的事物變得引人注目的人。

1932年10月5日,那天晴,或是陰,不知道了。鬱達夫和王映霞邀魯迅夫婦於聚豐園話別。席間,魯迅哼成七律《自嘲》,其中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句。同月12日,魯迅將這首詩書成條幅贈柳亞子,詩後題有跋語:「達夫賞飯,閒人打油,偷得半聯,湊成一律,以請亞子先生教正。」可見,魯迅對這兩句詩多麼滿意。

這兩句詩傳到了毛澤東那裡,毛澤東也喜歡。毛澤東沉吟再三,並且將「孺子牛」一詞推向更加遼闊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

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千夫」在這裡就是指敵人,對於無論什麼兇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裡就是說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77頁)

與魯迅關係密切的馮雪峰說:毛澤東的解釋是「一個天才的解釋」,因為魯迅詩中「孺子」的本意只是指兒子海嬰。曹聚仁則說:毛主席引用魯迅的詩句,境界比魯迅原意廣大得多。

魯迅願做兒子的牛,毛澤東號召共產黨人做人民大眾的牛。從此,「孺子牛」一詞帶著嶄新的含義流行全國――

郭沫若說,自己願為牛的尾巴。茅盾說,自己願為牛尾上的毛,幫助牛把吸血的大頭蒼蠅和蚊子掃掉。更多的人引用毛澤東的話,表示要為人民大眾奉獻服務,做「孺子牛」。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一句古語,最早見之於《漢書・河間獻王傳》:河間獻王劉德是漢景帝之子,他一生好研究古籍,收藏了許多善書,據說他「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

《漢書》之後,「實事求是」這個詞在宋儒書中多有出現,但在朝野中並沒有流傳開來。

毛澤東舊話重提。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說:「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毛澤東親筆題寫「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把它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從此,「實事求是」一詞在中文中得到新生,成為中國1949年以後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之一。

如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勒石豎立在許多單位門口,包括中共中央黨校大門口。

班長

班,是部隊中最基層的單位,班的負責人,名班長。毛澤東1911年10月曾投身湖南新軍二十五混成協五十標第一營左隊,當過半年的列兵。他當列兵時肯定有一個班長(或類似班長的人)管他。

後來毛澤東投身中國共產黨,成了千軍萬馬的統帥,成了軍隊中最大的官。這時,他大概聯想到自己當兵時的情景,想到自己的那位班長,他靈機一動,為「班長」一詞賦予了嶄新含義。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講話說:

黨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黨的委員會有一至十個人,像軍隊的一個班,書記好比是「班長」。要把這個班帶好,的確不容易。

……黨委要完成自己領導的任務,就必須依靠黨委這「一班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書記要當好「班長」,就應該很好地學習和研究。(《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40頁)

「一班人」是領導群眾的,「班長」是領導班子的。毛澤東這個講話之後,「班長」這個詞在中國共產黨的詞典裡就多了一個義項:統領班子的人。特別是中共取得政權之後,就約定俗成了:「一班人」指中共黨委,「班長」特指黨委書記。

花崗巖腦袋

民間有「榆木疙瘩腦袋」之說。「文革」中「花崗巖腦袋」一詞流行。

把「花崗巖」與「腦袋」兩不沾邊的東西弄在一起,組成一個新詞,不簡單。一見這樣的佳構、奇詞,我猜它出自於毛澤東之口,或者就是毛澤東的創造。

1958年4月15日,毛澤東在《介紹一個合作社》中說:「過去的剝削階級完全陷落在勞動群眾的汪洋大海中,他們不想變也得變。至死不變、願意帶著花崗巖腦袋去見上帝的人,肯定有的,那也無關大局。」

「花崗巖腦袋」一詞在「文革」中成為一個政治術語,被廣泛使用。

1966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社論《革命的大字報是暴露一切牛鬼蛇神的照妖鏡》中說:「有少數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他們的腦袋是花崗巖做的。」

1967年武漢爆發「七・二?事件」,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被造反派認定為事件的策劃者。8月4日下午,造反派在北京批鬥陳再道,他們指著陳說:「你這個老傢伙,簡直要帶著花崗巖的腦袋進棺材。」陳再道只好回答說:「進棺材吧。」

劉少奇專案組在審查張重一教授的報告中說:「張犯是個十足的帶著花崗巖腦袋進棺材的傢伙。」

《出身論》的作者遇羅克被抓進監獄,審查他的人說:「遇羅克是個大花崗巖石腦瓜兒的獄油子。」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3月出版的孔子傳記《孔老二》(上海盧灣區教師進修學院《孔老二》編寫組編)一書的最後一句是:「孔老二走完了他『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到滅亡』的窮途末路,帶著他的花崗巖腦袋去見周公了。」

「文革」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改造」「牛鬼蛇神」的「花崗巖腦袋」。

牛鬼蛇神

說「文革」,繞不過一個詞:「牛鬼蛇神」。牛和蛇,實有其物;鬼與神,只有語言的事實。牛鬼蛇神一詞,原先並不含貶義。杜牧《李賀集序》說「鬼才」李賀:「鯨吸鱉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這是讚揚李賀的。

毛澤東喜歡李長吉的詩,古人的評價,他應該知道。1957年,毛澤東開始使用牛鬼蛇神一詞:「凡是錯誤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應該進行批判,決不能讓他們自由泛濫。」(《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17頁)「牛鬼蛇神只有讓他們出籠,才好殲滅他們,毒草只有讓他們出土,才便於鋤掉。」(《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37頁)

毛澤東使用「牛鬼蛇神」一詞之後,中共領導人如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都在公開講話中頻繁使用「牛鬼蛇神」一詞。牛鬼蛇神的具體指向是什麼?沒有人也沒有文件予以解釋或說明。最不明確的詞語,有時影響也是最大的。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社論一出,各單位批鬥牛鬼蛇神之風更加迅猛。「牛鬼蛇神」有的被批鬥打罵,有的被驅趕下鄉,有的被投入監獄,有的被迫害致死,有的含冤自殺。

196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組發出《關於對敵鬥爭中應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規定:在提到階級敵人的名稱時,「不要採用含糊不清的容易混淆兩類矛盾、擴大打擊面的詞彙」,不可把尚未定性的「靠邊站」的幹部統稱之為「黑幫」、「牛鬼蛇神」。

聖人一言動天地。牛鬼蛇神一出口,就收不回來了,成為「文革」最流行的詞語之一。其他如「小牛鬼蛇神」、「女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子女」,則是牛鬼蛇神一詞具體而形象的延伸。

東風,西風

民諺云:「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紅樓夢》中林黛玉引用過這句話。毛澤東一眼看見了,記住了,引用了,又發揮了。

1956年11月15日,毛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上的講話中說:「我們的古人林黛玉講,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現在呢,不是陽風陽火壓倒陰風陰火,就是陰風陰火壓倒陽風陽火。」(見《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321頁)

1957年7月1日,毛澤東在《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中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餘地。」(見《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35頁)

開始,毛澤東並沒有說明誰是「東風」誰是「西風」。按照中國傳統的觀念,東,為上,紫氣東來嘛。而人死了,才叫歸西。東,總是比西好的。從地理位置上講,中國是東方大國,而當時的西方是帝國主義陣營,稱之為「西方敵對勢力」。

1957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莫斯科接見中國留學生時的談話就說得更明確了,他在列舉社會主義陣營的人口已經超過資本主義陣營之後,說:「現在不是西風壓倒東風,而是東風壓倒西風。」

第二天,毛在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莫斯科會議上的講話中說:「我認為國際形勢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世界上現在有兩股風:東風,西風。中國有句成語:『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認為目前形勢特點是東風壓倒西風,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的勢力對於資本主義的力量佔了絕對的優勢。」

後來,中蘇論戰,蘇共中央指責中共說:「中國同志不是採取表現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一口號的階級的、國際主義的態度,而是頑固地宣傳沒有階級內容的『東風壓倒西風』的口號。」

在蘇聯人看來,東風、西風,都是自然的風,東風怎麼必然壓倒西風呢?風中怎麼會有階級內容呢?

紙老虎

《堅瓠集》說:「紙牌能耗人財,故呼紙老虎。」此「紙老虎」與毛澤東所說「紙老虎」無關。

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

聞一多1928年在《唐詩雜論・杜甫》中說:「功名的紙老虎如今被他戳穿了。果然,他想,真正的學問,真正的人才,是功名所不容的。」

張恨水24歲時在蕪湖《皖江報》當總編輯,兼編副刊。他說,那時用剪刀得來的材料比用筆寫的多百分之八九十,所以總編輯,那是個紙老虎。

顯然,「紙老虎」一詞,不是毛澤東的發明。但是,是毛澤東賦予它嶄新的含義,並將這個詞推向英語世界。

1946年,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說:

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蔣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國反動派也是紙老虎。(見《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195頁)

「文革」中廣為流行的《毛主席語錄》,33個分類之第6塊就是「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紙老虎」的論斷,也成了日後中蘇論戰的一個焦點。1963年7月14日,蘇共中央給蘇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公開信中說:「中國同志顯然對熱核戰爭的全部危險性估計不足。他們斷言『原子彈是紙老虎』,它『並不可怕』。他們說,主要是儘快消滅帝國主義,至於通過什麼途徑,以怎樣的損傷來達到這一點,似乎是次要問題……顯然那些把熱核武器稱為『紙老虎』的人沒有充分意識到這種武器的破壞力。」

赫魯雪夫在他的回憶錄中也說道:毛澤東還有另一個很有名的口號「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我認為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他竟把美帝國主義當作紙老虎,而實際上它是一隻危險的猛獸。

「紙老虎」之說,美國人當然很關注。1970年,中美握手,毛澤東對基辛格說:「我發明了一個英語詞彙,紙老虎papertiger。」基辛格接過話頭說:「紙老虎,對了,那是指我們。」

摘自《2009中國隨筆年選》,花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相關焦點

  • 與毛澤東有關的流行詞語
    推薦理由:毛澤東口才與文筆俱佳,不愧是使用漢語言的大師。糖衣炮彈「炮彈」和「糖衣」兩個詞的距離甚遠,有些風馬牛的感覺。
  • 盤點與毛澤東有關的流行詞語:花崗巖腦袋等
    這兩句詩傳到了毛澤東那裡,毛澤東也喜歡。毛澤東沉吟再三,並且將「孺子牛」一詞推向更加遼闊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千夫」在這裡就是指敵人,對於無論什麼兇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裡就是說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
  •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選一個數字」《紐約時報》(1963年10月)在最流行的關於13的理論中有一個理論根植於數學原理。由於12被長久看成是完整或完美的化身(奧林匹斯山上有12位神,黃道有12宮,一年有12個月、耶穌有12位使徒),所以「12+1」被認為是「完美加上一」,變成一個不確定、難預測的數字。從而引發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何12是完美的化身?
  • 帕慕克:春季的午後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梁文道:只限於壞人的一種量詞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文革」的戰鬥性,「文革」的殺傷力,多多少少和這種語言有關。不搞清楚這種語言的性質,就很難讓今天的年輕一代理解那十年以至於共和國數十年來經歷過的運動;不看透這種語言空洞的力量,就談不上反思「文革」,也很難保證後人可以徹底脫離歷史的陰影。且舉一個例子說明什麼叫做「文革」式的語言,比如「極少數」這個形容詞。今天重看「文革」十年的文獻,「極少數」三個字出現的頻率可說是極不少數。
  • 董橋:中年是下午茶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詹宏志:咖啡應有的樣子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咖啡應有的樣子西方人在提到他們的日常飲料時,有一句俏皮話形容咖啡應有的面貌說,它應該「黝黑如暗夜,炙熱如地獄,甜蜜如愛情。」我來到北京,投宿在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大飯店」;那時大陸「服務」的概念還是不流行的。在北京大飯店的餐廳裡,我把手舉起來,上百位站在兩側的服務生有志一同地把臉別開,當作沒看見,那也是已經看不見了的壯觀場面。
  • 報紙副刊「變局「現在進行時
    副刊作者無論主力還是後備軍都形成「前僕後不繼」的格局。   正在變形的內容   在傳統觀念中,副刊總是以文學副刊為正統。這決定了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報告文學、文藝評論等在副刊中的主流文體地位。
  •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懷念一間房,幾架書,三五個購書人的時代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而每每進去,便有一種莫名的石沉大海之感,望著那不見邊際的書架,一碼一碼的圖書,還有詞語打眼的圖書廣告,我自卑的汗顏是絕然難以向人複述或者描繪的。說起來,自己還算得一個作家,就是因為某種令人汗顏的心理,自己稱自己是個作者,別人也還是屢把自己視為作家看待。連鄰裡和熟識的朋友電話打到家裡,也是作家長、作家短地叫著,和叫王師傅、李股長一樣,隨和親暱,也還帶著一分的敬意。
  • | 鳳凰副刊
    經驗說:什麼都別做,讓大腦「放空」休息一會兒。馬庫斯起先一直運用一種稱為PET的腦成像手段研究與詞彙有關的大腦活動。有一天他偶爾發現,大腦某一區域在參與者休息時還存在某些激活,而在任務開始後激活又消失。大多數研究者對此不以為意,認為這不過是「隨機噪聲」罷了。但在1997年,馬庫斯的同事戈登o舒拉姆(GordonShulam)發現結論並非如此。
  • 梭羅:然而我們依然生活得卑微,像螞蟻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王小波:個人是尊嚴的基本單位|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有關尊嚴問題,不必引經據典,我個人就是這麼看。但中國忽視個人尊嚴,卻不是我的新發現。從大智者到通俗作家,有不少人注意到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現象:羅素說,中國文化裡只重家族內的私德,不重社會的公德公益,這一點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費孝通說,中國社會裡有所謂"差序格局",與己關係近的就關心,關係遠的就不關心或少關心;結果有些事從來就沒人關心。龍應臺為這類事而憤怒過,三毛也大發過一通感慨。
  • 蔡康永:髒話到底髒在哪兒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日本的色情文化發展蓬勃,但日文的髒話裡,並不動用跟「性」有關的動詞或名詞,日文既不用那個最有力的動詞當口頭禪,也不用相關器官、液體的名詞來罵人。原因我還沒找出來。也許日本文化覺得性行為和性器官都給人帶來很多快樂,如果在吵架的時候,莫名其妙地用在對方身上,只能徒然「嘉惠」對方而已吧。如果洋派一點的日本人,現在會直接用英文裡那個「F」開頭的、四個字母的動詞了。
  • 阿蘭·德波頓:讓人讀不懂的書未必高超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哲學家沒有理由非要用與市井語言格格不入的詞語。正如以奇裝異服來吸引人注意是小家子氣一樣,言詞也是一樣;尋求新奇的說法或生僻的字眼是出於幼稚的小學教員式的虛榮心。但願我的寫作能做到只限於巴黎中央菜市場的詞彙。但是樸素的寫作是需要勇氣的,因為那些頑固地認定讀不下去的文章是智力的標誌的人很可能會不屑一顧,認為它是頭腦簡單的產物。
  • | 鳳凰副刊
    慈禧太后最喜歡別人叫她「老佛爺」。
  • 梁文道:庭中枯葉|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梁實秋:何謂「饞」|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學生常會用到英式英文或老式過時的詞語。他們會說:「我正在看電視,很有趣,我大喊萬歲(hip hip hurrah)!」或者「教授,外面下著傾盆大雨(raining cats and dogs)」,有時他們還會冒出如portage這樣的字,我得用我Kindle上的字典來查才行。我依然一有機會就用Kindle,希望他們會問,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提到它,只是好奇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