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鍋上的家庭》:親子矛盾和夫妻矛盾,有可能都是這1點造成的

2020-11-04 筱筱的樹洞

如果一個家裡孩子叛逆,你認為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婚姻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會是父母的問題,但不是因為他們的婚姻問題,而是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那如果夫妻兩個的婚姻出現了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在我們平時的觀念中,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叛逆,要解決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問題;如果夫妻的婚姻出現了問題,那要解決的只是夫妻雙方的問題。

在看《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之前,我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是看過這本書之後,我才明白所有的家庭都應該是一個整體。家庭中的任何關係出現問題,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應該共同負責,甚至跟夫妻各自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大關係。



這本書的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是美國的有一位心理學博士,他曾和美國的一位醫學博士共同為一個家庭進行家庭心理治療,並把整個治療和分析過程記錄了下來,寫成了這本書。

這本書出版40多年,一直廣受歡迎,在樊登讀書講解後,也獲得了1800多萬的收聽量。

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家庭中類似矛盾的根源是什麼,為我們避免問題,找到解決辦法提供思路。

01親子問題,有可能是夫妻問題



在這本書中記錄的參加心理治療的家庭,表面上的矛盾是叛逆的女兒和無能為力的媽媽之間的矛盾。

女兒喜歡頂撞自己的媽媽,做出各種叛逆行為,甚至想要自殺。

剛開始的時候,爸爸站在女兒的一邊,媽媽感到孤獨無助。後來每當媽媽跟女兒發生矛盾時,爸爸會站在妻子的一邊。

這樣的轉變讓女兒認為爸爸「背叛」了自己,除了反抗媽媽,也對爸爸充滿失望。

表面看起來,這家的主要問題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問題,只要孩子能夠乖乖聽話,矛盾就解決了。

但是在做家庭諮詢的時候,心理諮詢師發現問題的根源不是親子問題,而是夫妻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之所以會出現親子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夫妻之間不敢正視他們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孩子感受到了父母關係的問題,想借著自己不聽話,來轉移注意力,避免父母產生離婚的想法。



這種情況之下,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形成了一種三角關係,孩子成了父母婚姻問題的「替罪羊」。

如果一旦女兒的問題被解決了,那另外一個孩子就會成為第二隻「替罪羊」。總而言之,如果夫妻的關係不解決,那麼孩子就會一直扮演父母關係中的「替罪羊」角色。

但是作為家庭成員,女兒並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是為了挽救父母的婚姻,夫妻之間也不認為主要矛盾是他們的關係。

心理學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解讀,是因為看到了他們行為之後的潛意識。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在扮演父母關係不和的「緩衝劑」,也許他們為了討父母歡心會努力扮演一個聽話的孩子,也許他們也會像這個女兒一樣變得叛逆。

這些潛意識的行為背後,其實是希望家庭完整。

父母能給孩子帶來傷害的,不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還有問題的婚姻。

02夫妻問題,可能是原生家庭的遺留問題



既然夫妻之間出現了問題,為什麼這個家裡的爸爸媽媽不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會發展成讓孩子為家庭破裂擔憂呢?

原因就是夫妻之間不敢觸碰這個問題,他們都是缺少安全感的人。他們害怕一旦去談論這個話題,會導致矛盾暴露,還可能導致離婚。與其冒著離婚的風險面對,不如用矛盾的親子關係逃避。

他們的這種問題,也是很多家庭中同樣存在的問題。

想要靠婚姻獲得幸福,反而弄得身心俱疲。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把婚姻設想得太美好。但是當發現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所有期望和要求時,就會感到失望。



心裡有安全感的人,會直接選擇面對。心裡沒有安全感的人,害怕談論這個話題會導致關係破裂,就選擇了隱忍。當忍得時間久了,就會爆發,甚至產生離婚的念頭。

沒有安全感的本質問題,是因為夫妻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產生的問題。

也正是因為原生家庭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和關愛,他們才會對婚姻充滿期待,最終導致失望。

03 解決所有問題,關鍵要明白這1點



要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源,只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婚姻不能拯救一個人,我們能依賴的只有自己。

儘管在原生家庭中造成了安全感的缺失,但這並不代表沒有辦法擁有幸福的婚姻。

要想婚姻幸福,首先要擺脫情感依賴,取得人格的獨立。

在書中的這個家庭,通過諮詢找到了解決辦法,媽媽決定開始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圈子。

一個人如果圈子裡只有老公和孩子,那很難擁有獨立人格,更不可能擁有基本的安全感。

其次,建立情感連結,學會表達情感。

雖然我們不鼓勵情感依賴,但是家庭中一定要有情感連結。

這個家庭中妻子對丈夫的最大不滿,是他太過理性。這種狀態看起來沒有問題,但往往最容易讓別人抓狂。

在家庭生活中,要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家是講愛的地方,感性一點才能更幸福。



另外,要正視自己的身份。

說白了,就是父母要明白自己是長輩,要給孩子樹立一定的權威。

這組家庭中的兒子,也會表露出不服從父親的管教,原因是父親總想能跟孩子成為朋友,忘掉了自己的父親的身份。

這樣的相處模式,會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懾力。做朋友沒有問題,但要始終記住自己的第一身份是父親。

綜合來說,這組家庭的主要問題,是因為大家都想情感依賴別人,失去了獨立意識。

沒有人能承擔我們一輩子的幸福,只有自我獨立,才是永久幸福的最終方法。

相關焦點

  • 《熱鍋上的家庭》:三個角度解讀家庭矛盾背後的心理真相
    謝爾頓的家庭被很多人稱為「有愛的家庭」,因為我們從劇中可以看到謝爾頓父母的感情很好,三個小孩子也健康成長,雖然生活中會有摩擦和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他們都能順利化解,全家人的感情越來越好。但是現實中有很多家庭卻面臨著「感情危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變得脆弱不堪,本該親密無間的家人卻矛盾重重,有的家庭甚至即將面臨著破碎。
  • 《熱鍋上的家庭》:別讓孩子成為夫妻矛盾的「替罪羊」
    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開始互相抱怨,然後彼此爭吵,卻全然忘了最初爭吵的目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整個家庭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家庭成員之間就像被拋進了熱鍋中的螞蟻,焦慮而痛苦。
  • 當親子問題成為父母婚姻關係的替罪羊,這就是熱鍋上的家庭
    每天一打開新聞,總能看到有關青少年心理或行為問題的事件,這已經是讓人不能忽視的社會問題。每個孩子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我不知道,但是當我讀到《熱鍋上的家庭》裡說,「孩子尿床,丈夫酗酒,夫妻考慮離婚,妻子沮喪,青春期孩子離家出走,優等生成績突然一落千丈,症狀不過是家庭巨大壓力的冰山一角」的時候,我想,這本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 《熱鍋上的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出問題背後,很大是父母的責任
    《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告訴你,「生病」的不光是你的子女,而是整個家庭。孩子的一些心理行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除了本質之外,和所處的家庭結構、家庭關係以及父母個性,父母間的關係也密切相關。透過《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家長們或許能找到家庭系統性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包括孩子以及夫妻之間的關心,有時候不需要割裂地看,放在整個家庭關係中會變得豁然開朗。
  • 《熱鍋上的家庭》:停止指責,別讓孩子成為「復刻」的孩子
    在《熱鍋上的家庭》一書就提到:「大人的力量不是靠厲聲嚴斥來表現的,是可以一種人性化和靈活的方式表達。」這麼熱鬧的家庭聚會,就應該人性化地讓孩子一起享受,而不是區別對待。作業可以靈活地商量在聚會結束後,當然更好的方式是安排在聚會前。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治療師層層剖析16歲女兒離家出走的深層原因
    這一幕是《熱鍋上的家庭》布萊斯家經常發生的事情,這個家庭生病了,苦不堪言,但他們及時尋求到家庭治療師的幫助,最終使他們家走向健康成長的方向。《熱鍋上的家庭》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和醫學博士卡爾·惠克特。
  • 《熱鍋上的家庭》:一個故事一個真相一個方案,讓家庭走出危機
    我們往往怪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殊不知,孩子的問題只是婚姻家庭問題的冰山一角,孩子出了問題,更多情況下是整個婚姻家庭存在嚴重問題。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度過,像處在熱鍋裡。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戰。 很多家庭 ,就像處在熱鍋上一樣焦灼。
  • 90%婆媳矛盾,都是這三條原因造成的,絕大多數家庭佔第一條
    婆媳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夫妻之間感情。如果婆媳關係惡劣,婆媳之間的小船說翻就會翻。在我們身邊,因為嚴重的婆媳矛盾導致家庭悲劇的比比皆是,那麼為什麼會有婆媳矛盾呢?相信每一個人的認識和見解都是不一樣的,據專家統計:「90%的婆媳矛盾都是這三條原因造成的,絕大多數家庭佔第一條。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學生跳樓、小學生作業問題、青春期孩子叛逆……一直困擾著無數的家庭。父母把矛頭直指孩子,但是他們不明白,其實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而《熱鍋上的家庭》一書,正是幫助我們找出問題,並利用家庭治療的方式解決問題。
  • 杭州殺妻案件警示,家庭矛盾要理智
    每一對夫妻從組建家庭的那天開始,就已經決定了這一輩子不離不棄,直到終老。但是往往很多都走不到終老。現實社會的二婚,離婚普遍存在。如何化解矛盾,是夫妻之間最重要的事情。談戀愛跟在一起生活,其實是不同的兩個環境,沒有了談戀愛時候的浪漫。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成於斯,毀於斯
    「熱鍋上的家庭」這個書名實在有趣,當看到這個書名時我們基本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熱鍋上的螞蟻」,我們知道「熱鍋上的螞蟻」是用於形容人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我想這也是將本書命名為「熱鍋上的家庭」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生病」了的家庭,又何嘗不會讓人著急呢?
  • 《熱鍋上的家庭》:家有「叛逆」的孩子,到底是誰的錯?
    我用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用一個詞概括感想的話,就是「驚嘆」,用一句話形容的話,就是「我的認知被重塑了。」這就是讓我「驚嘆」的一點。傳統意義上我們只會覺得一個家庭出現了矛盾,是因為叛逆的孩子或者是不負責任的父母,這些都是個人的情況,要解決問題也是從個人出發,教給這個「看似有問題」的人該怎麼改正,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怎麼控制等等。
  • 這四對家庭矛盾處理好了再說!
    在婚姻關係中,特別是目前獨生子女盛行的背景下,處理好婚姻家庭中的這幾對矛盾,對化解家庭危機,實現家庭和睦尤為重要。1.夫妻間的矛盾。既然是婚姻,夫妻間的矛盾肯定要排在第一位,而且夫妻間的矛盾是一切家庭矛盾中的基礎矛盾。沒有牙不咬舌頭,倆個人在一起,肯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愉快。
  • 心理學經典《熱鍋上的家庭》:不幸的家庭背後,有著相似的故事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The Family Crucible: The Intense Experience of Family Therapy)是心理學家庭治療領域的經典著作,兩位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Augustus Y. Napier)和卡爾·惠特克(Carl A.
  • 夫妻因孩子教育問題爭執不休,這一矛盾如何化解?
    一、教育分歧,讓父母矛盾不斷。兩個人結婚後,在孩子的問題上會遇到兩大考驗。第一個考驗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庭裡迎來了新的生命,打破了原本已經平衡的夫妻關係,再加上有的家庭老人幫忙帶孩子,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一些矛盾會接踵而至。
  • 有多少家庭,像生活在熱鍋上的螞蟻|家庭治療經典案例(上)
    家庭治療是心理學的一個技術流派,它主張把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當成一個系統,放在一起,這是一個利用家庭治療解決劇烈的家庭矛盾,最終回歸和諧、美滿家庭的真實案例。這個案例引用自近期熱銷的書籍,《熱鍋上的家庭》。
  •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有粉絲私信小編,她和孩子因為一點矛盾已經半個月沒說話了。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難免會有分歧,有了分歧處理不好便成了矛盾。父母和孩子又能有什麼深仇大恨呢?無非是看誰先給對方臺階下。
  • 熱鍋上的家庭
    9-10月份,除了公眾號裡《遊戲力2》的悅讀分享,心上心裡研習生們將給大家帶來《熱鍋上的家庭》讀書報告(單周的周三晚8點)。在此之前,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這本書。有多少家庭,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像處在熱鍋裡。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戰,上演相愛相殺的戲碼。
  • 夫妻在「家務事」上發生矛盾?應遵循六個原則,讓家庭更幸福美滿
    夫妻在在家務事上發生矛盾也是常有的事,而我們因家務發生矛盾事時該怎麼化解矛盾呢?小編建議夫妻發生矛盾時遵循這幾個方法來處理:1、首先應該持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問題,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學會包容對方,很多的矛盾就會避免2、遇到問題夫妻雙方不妨各退一步,當雙方產生分歧的時候,不妨各讓一步,不僅能化解矛盾,還能促進夫妻間的感情3、在家務事上夫妻要做好分工,一定要協商好家務事
  • 孩子越長越像爺爺,寶爸偷偷做親子鑑定,結果雖好卻引發家庭矛盾
    孩子長得像爺爺這句話無疑成了小陳心頭的一根刺,他確實發現自己的兒子長得和爺爺是比較像。尤其是那對眼睛,仿佛直接是爺爺的縮小版。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糾結,小陳瞞著家人偷偷帶孩子去做了親子鑑定。親子鑑定等待中的結果總是漫長的,小陳在等待親子鑑定結果出來的這段時間,心情一直非常不快,不過等親子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小陳一看樂開了花,因為孩子確實是自己的孩子。這也讓小陳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小陳心裡想以後不管別人再說什麼,他都不會在意了,因為親子鑑定的結果騙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