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放學後沒有及時回家,女兒剛進家門,媽媽就嚴厲指責她:怎麼不好好學習?怎麼不準時回家?
女兒不理媽媽,回到自己的房間。媽媽也跟著來到女兒的房間,看到房間亂七八糟,書籍、衣服、雜物到處亂扔,媽媽再次壓不住心裡的火:你都16歲了,長這麼大了,都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房間,連弟弟妹妹都不如。
女兒開始頂嘴:我的房間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母女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女兒摔門跑了出去。爸爸過來說媽媽不該這樣嚴厲對待女兒,媽媽說爸爸太縱容女兒,夫妻之間又吵了一架。
11歲的兒子看爸媽吵得不可開交,故意把6歲的妹妹弄哭,爸媽停止了爭吵,過來安慰小女兒。
這一幕是《熱鍋上的家庭》布萊斯家經常發生的事情,這個家庭生病了,苦不堪言,但他們及時尋求到家庭治療師的幫助,最終使他們家走向健康成長的方向。
《熱鍋上的家庭》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和醫學博士卡爾·惠克特。卡爾是美國家庭治療學派的先驅,奧古斯都是卡爾的學生,他作為輔助家庭治療師,參與了卡爾經手的諸多家庭治療案例,他將布萊斯一家的治療過程寫成了本書。
本書不同於以往的心理學著作,全書以故事的形勢,剝洋蔥的方式一層一層剖析了布萊斯家庭生病的原因,讓他們家知道該怎麼去改變,讓讀者從故事中學到許多心理學知識。
接下來,我們將從親子關係、親密關係、原生家庭三個方面分析布萊斯的家庭存在的問題,家庭治療師起到的下面引導意義。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一塊寶,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曾幾何時,可愛的寶寶變成了叛逆的少年和少女。
布萊斯家有五口人,爸爸大衛是一名精英律師、媽媽卡羅琳是一名家庭主婦、大女兒克勞迪婭、兒子丹、小女兒蘿拉。
這個家庭最初的矛盾是克勞迪婭變成了不良少女,學習不好,結交壞朋友,常常夜不歸宿。直到父母發現女兒有自殺傾向,才決定尋求家庭治療師的幫助。
經過卡爾和奧古斯都的治療分析,得出一個結論:
克勞迪婭發現父母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她故意製造和母親之間的矛盾,讓家庭的氣氛熱起來,也讓父母有機會站在共同教育女兒的統一戰線。
女兒的目的達到了,讓父母意識到了家庭出現了問題,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女兒開始轉變,不再是一個不良少女了,和母親和解,有了良好的親子關係。
女兒回歸變成了好孩子,兒子丹和父親又有了矛盾,兒子不服父親,父子之間缺乏應有的親密,家裡的吵架又一次升級。
兩個孩子相繼成為替罪羔羊,矛頭指向一個原因,大衛和卡羅琳的夫妻關係出了問題,蘿拉則直接說出:「爸爸媽媽會離婚。」
通常情況下,孩子不乖,說髒話,做壞事,我們父母總是批評孩子,卻忘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有句話說:孩子都是父母的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我們應該從原件上找原因。
孩子並不會故意無理取鬧,他們缺乏了某種東西,讓自己變壞,也許是想引起家人的注意,作為父母,不應只關注孩子的行為,而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
需要改變的首先是父母,父母再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總是各有各的不幸。總結這些不幸的原因,歸根結底是親密關係出了問題。
大衛和卡羅琳也曾經有過一段幸福的時光,隨著三個孩子的出生,卡羅琳成為了家庭主婦,生活中心就是孩子和丈夫,她的心理太過於依賴大衛。
大衛忙於工作,經常加班,忽略了妻子的心理需求,用治療師卡爾的話說:大衛的外遇是工作,卡羅琳的外遇是孩子。
夫妻關係開始慢慢變得疏遠冷漠,也許他們也各自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
大衛常和大女兒克勞迪婭說媽媽的不是,卡羅琳也常常和兒子丹抱怨爸爸,卡羅琳看到克勞迪婭和大衛太過於親密,激發了潛意識裡的嫉妒,開始指責女兒,親密關係的裂痕最終以親子關係破裂的形式爆發。
夫妻倆不自主的選擇了一個孩子成為指責的對象,來發洩對親密關係的不滿。
治療師告訴卡羅琳:
如果你能放棄從丈夫那裡獲是支持的想法,你的世界將會以你為中心,不再是他。
其實你不孤單,你還有自己。
卡羅琳開始學著一個人睡覺,走出家庭,參與社交,開始把繁重的家務分配給丈夫和孩子,而不是一人獨自承擔。
卡羅琳走向自我成長之路,大衛也學著在卡羅琳情緒低落需要關心時,陪伴在她身邊,給她應有的體貼關懷。
真正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在經過誤解、傷害、寬恕、修復後,才能建立起來。一旦創傷被修復,親密關係就會繼續往前走。
有些原生家庭的痛,需要一生來治癒。
在治療過程中,丹和已年近六旬的治療師卡爾打過一架,大衛看到卡爾和丹的互動,特別感觸,淚流滿面,他不知道,和孩子的相處還有這種模式,他的童年和父親從來沒有這樣相處過。
大衛是一個冷靜的丈夫,大衛的冷靜傷害了妻子,也傷害了孩子,大衛的父親就是一個特別冷靜的人,他們父子關係不親密,大衛的父母關係也不親密,無形中大衛把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帶到了現在的家庭。
卡羅琳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哪怕母親年過六旬,她也從心底裡怕她,不想讓她不高興,母親一個電話,她就會丟下家庭,飛向母親。
卡羅琳童年時心理上的依賴是母親,結婚後過於依賴大衛,當她發現她不能依賴大衛時,又奔向了母親。
經過治療師的分析,夫妻倆開始正視自己的原生家庭帶給現在家庭的傷害,當你以另一種眼光看待曾經的傷害時,也覺得不過就是這樣,我們總會走出來。
我們總是拒絕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想要改變,但無形中,我們一直在延續原生家庭的模式,活成了原生家庭的翻版。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說:
消除父母對你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最終你內心的力量得以釋放,你隱藏多年的自我亦會得到解放,你將找回自己本應成為的那個富有愛心、獨一無二的人。
這是一個需要學習的漫長過程,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到那些傷害帶給你的感受,再學著去避免,學會面對,就成功了一大半。
《熱鍋上的家庭》出版40年,長銷不衰,影響了無數個家庭,讓他們的家庭問題得到療愈,走出曾經的困境。
書中的案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我們許多人還只是看到表面現象,看不到更深層次的原因。
當家庭出現了問題,必要時尋求專家的幫助,或者從專業的書籍裡找到一些方法,緩解家庭的矛盾。
讀書的意義就在於,拓寬你的視野,增長你的知識。
如果你的家庭也有一些矛盾,那麼去這本書裡找到一些答案,讓你的家庭走向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