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北京主城區的幾所大學:整合資源,去新校區發展

2021-01-11 皮豆扯教育

除了北京大學敲定吉利新校區後,北京還有幾所大學要搬離主城區,其中包括: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新校區房山

北京工商大學由原北京商學院和北京輕工業學院合併而成,而北京輕工業學院在「京校外遷」中遷往陝西鹹陽組建為西北輕工業學院(現陝西科技大學-校區現在西安)。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懷柔

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國家...規範化、教學保障現代化的辦學優勢,在中國電影高等教育領域處於領軍地位。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新校區昌平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由原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併組建。而北京機械工業學院的前身北京機械學院遷往陝西與陝西工業大學組建為陝西機械學院(今西安理工大學),在北京留守部分為陝西機械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新校區2018揭曉

該校擁有14個校區,分布在北京的6個城區,北京有多大,北京聯合大學就有多大。北京聯合大學成立之初,下設學院幾乎都是北京名校的分校(十五所分院),後來一些學院相繼併入其它名校,剩下的就是今天的格局。網絡上著名的段子就是「在公交沒漲價之前轉完北京只需6元,而轉完聯大卻需要10元。」

北京聯合大學

正是由於這種校區分散,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給廣大師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聯合大學2018將定址新校區,打造一個新的聯大。

相關焦點

  • 北京這幾所高校要搬離主城區
    在今年北京市人代會上,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堅定有序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部分提到:「啟動北京聯合大學新校區規劃選址,抓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新校區建設。」
  • 長治30所院校、36個校區將整合
    到2022年長治市公辦職業院校 由30所院校、36個校區 整合為26所院校、22個校區 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是我市唯一一所由省政府批准、面向全省招生的全日制中等幼兒師範學校。隨著國家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視,學校作為培育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人才的中專層次學校仍有發展前景。學校現校址位於潞州區馬廠鎮張莊村,距離主城區較遠。將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整體遷入長治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區辦學,和幼專實行一體化管理。
  • 石家莊主城區資源外溢,未來二環外才是宜居之地?
    石家莊沒有985,211大學,但是還是有省屬,市屬46所大學。是河北省在讀大學生最多的城市,2010年達到峰值37萬人後,隨著其他城市的不斷上漲,全國排名逐年下降,2010年大批市區院校向二環外進行校區轉移,賣掉老校區,擴建新校區,提升了石家莊的招生數量,而2010年以後,則基本停滯不前。
  • 哪些北京高校正在建設新校區?
    高校新校區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本期,@北京五道口校園 將帶領大家盤點正在建設中的北京高校新校區。北京大學// 昌平新校區今年3月,一則《北京吉利學院遷址成都!原北京校址將成北大昌平新校區》的消息在網上傳播。
  • 山東省居然擁有4所農業大學,是不是該資源整合一下了
    作為農業大國,在我國的大多數省份一般擁有一到兩所農業類大學或者沒有,這都是不足為奇的,但是像山東省這樣一下子擁有4所「農業大學」的省份真的不多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農業大學(煙臺校區)目前還只是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本部)設在煙臺市的一個研究院,但這個研究院可以進行本科層次的教育,只不過是僅面向山東省內招生罷了。
  • 網傳「四川輕化工大學搬離自貢?」,官方回復來了!
    從網傳理工大學搬離自貢到宜賓白酒學院開學到理工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到「10個學院+研究生院都搬去宜賓」這所自貢的「唯一大學」無時無刻不牽動著自貢人民的心這不,圍繞四川輕化工大學一位四川自貢籍大學生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提出了「疑慮」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做出了相應回復
  • 江寧為什麼會成為南京主城區中小學名校聚集區?
    有專家感嘆,南京江寧區為什麼那麼吸引廣大的中小學和大學呢?在南京名校出城的浪潮中,江寧為什麼會成為眾多大學名校,高中名校,初中名校,小學名校建設新校區的樂土呢?也有人感嘆,江浦區六合區高淳區也有優質豐富的土地資源。眾多名校為什麼不去江浦投資新校園?為什麼不到六合區去投資新校園?為什麼不到高淳去投資新校區呢?
  • 南大金陵學院搬離江北?蘇州校區來了
    365淘房 馮思曼 就在剛剛,一張名為《關於舉行「蘇州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學全面戰略合作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協議籤約儀式」的通知》的圖片在微博上流傳。(圖片來自知名網友南京摩天漢)這張通知顯示,3月16日(星期六)上午10:30將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國際會議中心紫金廳舉行「蘇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戰略合作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協議籤約儀式。」
  • 莆田學院新校區迎來首批師生,大學城要火了
    莆田大學城即將崛起~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逛逛這兩所校園吧~上午臨近9時同學們就到達新校區整理行李,準備搬往新宿舍宿舍樓前搭起了帳篷為同學們提供諮詢服務「我們有新家啦」整潔乾淨莆田學院新校區一切準備就緒歡迎師生們的到來
  • 我在昌平/沙河校區,離首都最近的地方讀書
    如當年的北京地質學院,現在分別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個辦學實體;當年的北京石油學院,現在分別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當年的北京礦業學院,現在分別有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近些年隨著非首都功能的外遷,一些北京高校紛紛在郊區建設起了新校區。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在昌平區形成了幾片高校聚集的地方。
  • 兩岸大學校長:交流合作有利於教育資源整合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李江濤、馬巖)在北京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的多位大學校長提出,兩岸大學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加強交流合作將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推動兩岸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共創雙贏局面。    臺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認為,兩岸高等教育固然存在差異,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
  • 北京多所高校將搬遷至郊區 人民大學搬到通州區潞城鎮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記者獲悉,北京多所高校將整體外遷至郊區。北京五所高校將搬遷至郊區其中,中央民族大學將搬往豐臺區的王佐鎮,人民大學將搬遷到通州區潞城鎮,北京交通大學二校區落戶平谷區馬昌營鎮。另外北京城市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將搬往昌平。
  • 又一所「重量級」大學新建校區,選址在河北小縣城,發展前景大好
    國內很多地區都在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優質的高校數量也在逐漸上升,培養出的人才素質也更高了。雖然我國如今的高校數量不斷增多,可還是存在著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狀態,因此很多優秀大學紛紛在其他地區新建校區,擴大教育資源。現在又一所「重量級」大學將要新建校區,選址定在來河北的一個小縣城——懷來縣,這就是北京理工大學懷來校區!有了這所大學的強勢加盟,懷來縣的教育發展前景大好,值得期待。
  • 又一所優質校新校區開門迎新!北京多區擴充學位出大招
    該校662名初一新生在布置一新的南校區,聆聽了步入中學階段的開學第一課。「新校區的設施非常棒,老師也很和藹。成為文匯中學的學生我感到很光榮,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文匯中學南校區初一新生孫寶振的家就住在學校周邊,從小就在校門口往來。聊起家門口學校的新變化,他倍感驕傲。
  • 5000名學生換校區「山景房」裡看星星
    這位北京城市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在學校搬入新校區、需要教師開展學生工作之際,帶著愛人和3歲多的孩子一起搬到了順義。  和她一起的還有4名同樣常駐順義的教師。另有200多名教師,每天乘坐校車往返於位於北四環的北京城市學院中關村校區和順義校區之間授課。
  • 傳名校上演新一輪「在一起」 玄武四所小學或整合成兩所
    原標題:傳名校上演新一輪「在一起」 玄武四所小學或整合成兩所 接著又有家長跟帖,說中央路小學要和北京東路小學合併。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的確有四校布局調整的說法,但目前教育部門並沒有正式發文公布合併信息。究竟並不並,本月能見分曉。  有關人士稱,如果整合為「新附小」「新北小」,將有更多孩子享受「家門口好學校」的便利,「因為據說合併後,學生按原學區上學。」
  • 寧大科技學院整體搬入慈谿新校區
    豔陽高照,一場如火如荼的校區大遷移如期開始。   前天上午9時,首批15輛搬遷車緩緩駛入位於慈谿文蔚路521號的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新校區,正式拉開了該院下屬八個二級學院的搬遷大幕。14支黨員突擊隊、青年先鋒隊接過代表著使命與擔當的旗幟,共同發出了「百日攻堅新校區,共建美麗新科院」的豪邁誓言。   7月1日,科技學院院長陳君靜率先搬入慈谿新校區,開門辦公。這極大鼓舞了全院上下對於搬遷工作的信心,也向外界展示了科院人攻堅克難、全力以赴的決心。兩周後,科技學院全體黨政部門緊跟其後,順利搬進新校區。
  • 教育資源疏解:盤點北京正在外遷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一期中國人民大學是211、985高校,也是首批「雙一流」(A類)高校。人民大學目前在海澱區中關村大街,通州新校區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市政府東側。通州校區一期項目建設面積58.3萬平方米,將建設圖書館、學院學部樓、公共實驗中心及公共教學樓等。
  • 北師大「成長的煩惱」:昌平校園工期滯後,珠海校區盼升級
    北師大校長董奇表示,北師大將舉全校之力,整合國際國內優質教育資源,支持珠海校區建設成為和北師大本部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區。北師大校長董奇曾表示,北師大將舉全校之力,整合國際國內優質教育資源,支持珠海校區建設成為緊扣國家和廣東教育、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北師大本部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區。
  • 天津「十三五」將形成6個高教聚集區,南開等八校要搬新校區
    這些大學都要搬新校區了——完善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新校區設施配套。建成醫科大學、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新校區。整合美術學院校區布局。建設音樂學院新校區。支持科技大學戰略東移,推動科技大學整建制遷入濱海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