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門診:我該拿孩子的「暴脾氣」怎麼辦?

2020-12-20 寶寶知道

「 親子門診 」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

直接後臺留言把你的困惑發給我們

每周坐診嘉賓為你把脈開方

- 今日坐診 -

趙曉曦

壹父母學院院長

親子教練、家庭教育諮詢師

二胎養育專家

Q 孩子是個暴脾氣,動不動就燃,我該拿他怎麼辦?

趙曉曦 首先,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暴脾氣」。這個「暴脾氣」背後一定有著很深的家庭原因。

孩子天生的性格,的確會有差異。對同樣的事情,有的孩子反應激烈一些,有的孩子反應平緩一些,但這都不足以構成日後的「暴脾氣」。

暴脾氣只可能來源於兩個途徑。

一是家裡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暴脾氣」成人,他們往往還不自知,一直以來都不會收斂與改善自己的脾氣。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成長起來,不暴躁都是很難的。因為他們每天接觸到的都是暴躁的場景。他們在不經意間習得了這種人際相處模式,並且轉換成了自己的模式。

還有一個途徑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雙方都是控制型的父母,可能表現不是暴躁,而是控制,嚴格的控制或是高要求。

這將會導致孩子在長時間裡形成很多負面情緒,所以表現出了「暴脾氣」,這是長期被壓抑的結果。

而控制型的父母很可能用武力解決問題,動不動就打孩子,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暴脾氣」。

所以,這個問題歸根到底在於家長本身,以及家庭氛圍。

想要調節孩子的暴脾氣,家長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可以從認識情緒本身開始,停止「吼叫」。不改變自己,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只能適得其反。

Q 孩子剛上一年級,應該鼓勵她爭當班長嗎?

趙曉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氣質,有的活潑、有的內斂、有的喜歡當指揮、有的喜歡跟著別人跑,我們順著孩子的天性走即可。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進入一個環境,有很多都需要觀察和適應,所以家長在這個時間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適應。讓孩子在心理上做好過度。

過了心理這關,還需要父母花些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上。比如回家先寫作業再做別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作業、自己檢查和複習功課。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孩子能自己完成的就讓他自己完成,在孩子需要幫忙時再出現。

至於是否要爭當班長,要先詢問孩子的意見。如果是孩子想當,父母可以鼓勵他,幫助他去實現這個願望。

如果競選沒有成功,我們也要及時地認可孩子,不要把它當做一個失敗的案例。告訴孩子勇於嘗試就是成功了。

從能力培養上看,當了班長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去社交、管理和統籌,進行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上傳下達工作,但也不一定只有當了班長才能做到這些。

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去做一個熱心的、愛幫助他人、會換位思考的人,無論他是否去爭當班長,這些能力都是可以得到鍛鍊的。

Q 我是新手爸爸,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的成長中能做些什麼?

趙曉曦 爸爸在育兒中不是能做什麼,而是應該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在孩子3歲前,媽媽的確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多的是來源於媽媽每天的朝夕相處和悉心照料。

但在孩子3歲以後,尤其是到了6歲,就是爸爸必須要投入精力的時候了。

6歲之後孩子心理需要的是榜樣的力量,這也是一個人走向獨立自主的基本心理營養。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營養給予充分,那家庭的三角關係(指父親、母親、孩子)是均衡、穩定,從而完成孩子心理成長的任務之一。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學習、認知、模範。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範。

這個模範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和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

特別是男孩子在6~13歲時,就開始嘗試使自己成為男人。這時,他就會尋找男性榜樣,來學習、效仿,而這個榜樣最合適的人選,就是爸爸。

青春期的男孩不但需要爸爸給他們一定的約束,使他們不至於太放縱,還需要爸爸為他們指引生活的方向。

這時候爸爸的陪伴與互動,是最重要而不可缺的。

「 一斤二兩的日常 」

漫畫 | 西米 編輯 | 康康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壹父母)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親子門診:要求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打自己的頭,怎麼辦?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每周嘉賓坐診 為你把脈開方- 今日坐診 -比如,推你一下、打你一巴掌,或者是搶玩具的時候抓臉、抓頭髮、咬手……我閨女每次被別人打了咬了都不會還手,該怎麼辦?開方從家長的描述中不難判斷,孩子性格開朗,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 重新解讀孩子的暴脾氣,積極合作才能讓孩子走出暴脾氣的「陰霾」
    小宇是有名的暴脾氣小孩。在學校裡,一言不合就和老師頂嘴。稍微觸碰就和同學打架。這不,前幾天,就是課堂忙著其他事情忘記上廁所,被老師批評了。但是小宇覺得我是在忙正經的事情,你不該批評我。不在線的思維使得他們不能認真的思考、清晰的表述:「我壓力很大,我腦子亂了,然後就發脾氣了。事後,我自己也很後悔,惹你們生氣了。」然而,針對孩子的暴脾氣,父母卻是指著孩子說:「倔,慣的,需要揍一頓!」這種說法認定暴脾氣是存心的,目的是吸引他人的注意,迫使父母「屈服」。那就很容易得出結論:孩子是缺乏管教的,該好好揍一頓。
  • 親子門診:有人當著我的面,嚴厲批評了我家娃,怎麼辦?
    「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直接後臺留言把你的困惑發給我們每周坐診嘉賓為你把脈開方> Q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現在很鬱悶,到底怎麼辦才好? 馬祿 如果有人當面嚴厲批評我的孩子,我首先會請他立即停止,然後把我的孩子帶到安全的、不會繼續受到批評的環境裡。因為我是孩子的監護人,而且我也在現場。如果的確是孩子犯了錯,可以直接找監護人來進行溝通,而不是直接向孩子問責。
  • 孩子發脾氣是故意的嗎?孩子的暴脾氣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的暴脾氣多像家長,但有時候家長也無法理解孩子莫名的毛躁情緒,一些很小的事會引起孩子的情緒地震。當然具體的情況不同,有的孩子發脾氣會大吵大鬧,有的孩子習慣於生悶氣。但在情緒不穩定時問孩子為什麼生氣,孩子們多答不上來,對自己的情緒認知還不夠,這時候家長該如何有效的引導孩子走出暴脾氣的「陰霾」呢?
  • 孩子的暴脾氣是如何形成的?想趕走孩子的暴脾氣,積極合作是重點
    不僅僅成人有脾氣,孩子也有暴脾氣,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實質上是情緒的發洩,有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發生的故意行為,孩子發脾氣會傷及孩子的身心發展,家長要想辦法趕走孩子的暴脾氣。、打人等行為,當時父母還把這些歸於孩子的性格剛烈,我覺得要想趕走孩子的暴脾氣,讓孩子變得溫順,學會積極合作才是關鍵。
  • 哥哥的孩子,父母讓我拿40萬給他結婚,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表妹的遭遇:表妹自由戀愛結婚,當時她的大伯哥生有兩個兒子,而她生的女兒。婆婆一鬧,老公就慌了哥哥的小孩,父母要求我出40萬幫他結婚,大家怎麼看?父母讓你拿40萬,真是害了大兒子又害孫子,更是讓你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僅是情感困境更是無底洞似的經濟壓力。俗話說「救急不救窮」,當然更不能「救懶」,哥哥是典型的「懶人」,父母讓你出40萬給哥哥的孩子結婚,更是在變相的讓孫子再成為不知上進的人。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喜歡把人家玩具拿回家的是妹妹。一家人都很愛妹妹,給她買好看的衣服,買好吃的,但是唯獨玩具買得少,因為哥哥的玩具太多了,多到讓家長覺得二胎不能再買了。 去過她家玩的寶媽說,妹妹上幼兒園中班了,屬於她自己的玩具不超過10件,其他都是哥哥的,各種車啊,槍啊,機器人呀。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知道妹妹為什麼會拿人家的玩具了。
  • 胡可當街打安吉:拿什麼拯救「炸彈媽媽」的暴脾氣
    「這是我第一次打孩子,打完之後我有點蒙,孩子也愣住了,淚眼看著我,從驚訝到委屈,當時我就特別後悔和自責,至今仍然難以釋懷。」,並責令其帶女兒去醫院就診,同時告知該女子教育子女要注意方式方法。「暴脾氣」的負面影響不僅會作用在孩子身上,同樣也會作用在家長本身,這就是「怒後內疚感」。有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大聲責罵的時候,但是罵過之後又通常會為此感到愧疚。
  • 曾經品學兼優,上高中後判若兩人,我該拿叛逆期的兒子怎麼辦?
    情 緒 EmotionQ:我兒子剛上高中就像完全變了個人似的,以前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一直都很聽話,幾乎沒怎麼讓家裡操過心,中考也很順利地就考進了我們這邊最好的學校。我現在也在不斷地反思,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為什麼好好的孩子會突然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作為父母,我該拿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怎麼辦?簡簡周 好端端的孩子,怎麼說變就變了呢?這個問題也困擾了很多遭到「孩子叛逆」突襲的父母。因為實在無法理解,就只好把鍋甩給「青春期」了。
  • 孩子抑鬱了,家長該怎麼辦?
    02.青少年抑鬱離不家長的參與 如果家長或者了解到的孩子出現了以上情緒問題,家長可以如何幫助Ta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指責。不指責不僅是對孩子,也是對家長自身。任何一個個體心理或情緒問題的發生,一定是多方因素共同結合導致的。這時候情緒化的指責,其實就是在迴避,並且傳遞出一種「我不接受」的信息,這不會對孩子心理問題的解決帶來任何有益的幫助。
  • 開設「夜門診」,當好親子家庭「貼心醫生」
    開設「夜門診」,當好親子家庭「貼心醫生」 2020-06-12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固執、任性、易怒、難相處…哈佛教授手把手教你應對暴脾氣孩子
    很多暴脾氣孩子就是無法察覺到這些細微的線索,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回應,從而造成社交技能的障礙。我家二寶也屬於那種不太嚴重的暴脾氣孩子,我也列舉了她一些發脾氣的導火索:她特別討厭我布置作業給她做,就算再簡單的作業,都基本會引起她極大的反感;還有討厭早上起床穿衣去上學,討厭晚上我叫她上床去睡覺,因為晚上玩著不肯睡,早上沒睡醒;對衣服的面料要求也特別高,只穿純棉,舒服的衣服,特別討厭穿絲襪和扎丸子頭髮型(舞蹈課就必須要穿絲襪和扎丸子頭)。
  • 還在指責孩子的暴脾氣?家長需要耐心傾聽,避免孩子情緒衝動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還在指責孩子的暴脾氣?家長需要耐心傾聽,避免孩子情緒衝動朋友家的孩子小東今年六歲,是大家公認的&34;。其實,孩子的暴脾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這是在孩子自由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孩子出現牴觸家長的行為也是因為家長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想法產生了誤差,而孩子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為了能夠改善僵持的關係,家長就需要了解孩子暴脾氣的緣由。
  • 孩子,該拿你的哭聲怎麼辦?
    她說想和媽媽拉手上樓梯,可是我已經上樓而且在晾衣服。妹頭總會因為一點芝麻綠豆的事情哇哇大哭,哭得震耳欲聾,耳根都是痛的。她哭的時候有清楚的表達想媽媽拉手,想媽媽安慰。媽媽卻沒有好心情啦!「你能不能自己上樓?每次都要拉手上樓梯,有時候媽媽不拉你,你就自己上來呀。」「媽媽是忙著晾好衣服,你上來了,我們再換衣服,收拾東西出發。你快上來吧!」
  •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奉中心兒童注意力特色門診幫您排憂!
    【小南便民窗】孩子學習困難、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奉中心兒童注意力特色門診幫您排憂!我該拿你怎麼辦!!!您的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為您解答吧!專病專看,固定就診時間。
  • 到底該拿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辦?
    但是很多家長一提到青春期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提到孩子就不住的撓頭,更有甚者是談之色變。青春期很多孩子都是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情緒波動起伏大,容易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很多家長也會問一句話,我該拿這孩子怎麼辦?
  • 馨香智慧:大多親子關係,毀在你不懂我,親子變仇人怎麼辦?
    馨香智慧:大多親子關係,毀在你不懂我,親子變仇人怎麼辦?現今的親子關係,太累了,太難了!當孩子很累、當父母很累!或許大多數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跟孩子在一起,卻是兩個世界,講話不在一個頻道上,像是雞同鴨講,空氣中充滿了尷尬!為什麼你越來越不懂孩子了呢?為什麼孩子什麼都不願意跟你講,甚至遠離你、漠視你呢?親子關係,兩個人,兩個世界,父母無法讀懂孩子,孩子更無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 別讓你的暴脾氣傷害到孩子
    因為孩子太調皮了,出去玩回來不換鞋直接進屋;或者脫了鞋不吸收接著用手去抓東西;更生氣的是,剛收拾完的屋子,孩子一玩起來,立馬變回收拾前的樣子,而且可能更糟。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有時候家長忍無可忍,就對孩子大吼大叫。就比如我有一次就沒有控制住自己。
  • 我的孩子內心出現了問題我該怎麼辦?
    孩子內心出現了問題我該怎麼辦?一個15歲的男孩,逃學和自殘。我用美工刀割傷了胳膊和腿。我看著傷口,深淺不一,新傷口和舊傷口,令人震驚。他說:我還用一支中性筆的筆尖戳了我的大腿。他垂下頭,聲音很小,語氣中沒有悲傷或快樂,就好像他在對別人說些什麼。
  • 如何忍住暴脾氣,不吼孩子
    5個方法讓你忍住暴脾氣,不吼孩子:1.用示弱代替不耐煩。你自己一邊玩去,不要來煩我。改成:媽媽也不是超人。累了也要休息。2.用陳述情緒代替責罵。去別人家不能亂翻東西,再那樣我就揍你。改成:翻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別人會不開心的。3.用和諧的語言代替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