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門診 」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
直接後臺留言把你的困惑發給我們
每周坐診嘉賓為你把脈開方
- 今日坐診 -
趙曉曦
壹父母學院院長
親子教練、家庭教育諮詢師
二胎養育專家
Q 孩子是個暴脾氣,動不動就燃,我該拿他怎麼辦?
趙曉曦 首先,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暴脾氣」。這個「暴脾氣」背後一定有著很深的家庭原因。
孩子天生的性格,的確會有差異。對同樣的事情,有的孩子反應激烈一些,有的孩子反應平緩一些,但這都不足以構成日後的「暴脾氣」。
暴脾氣只可能來源於兩個途徑。
一是家裡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暴脾氣」成人,他們往往還不自知,一直以來都不會收斂與改善自己的脾氣。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成長起來,不暴躁都是很難的。因為他們每天接觸到的都是暴躁的場景。他們在不經意間習得了這種人際相處模式,並且轉換成了自己的模式。
還有一個途徑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雙方都是控制型的父母,可能表現不是暴躁,而是控制,嚴格的控制或是高要求。
這將會導致孩子在長時間裡形成很多負面情緒,所以表現出了「暴脾氣」,這是長期被壓抑的結果。
而控制型的父母很可能用武力解決問題,動不動就打孩子,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暴脾氣」。
所以,這個問題歸根到底在於家長本身,以及家庭氛圍。
想要調節孩子的暴脾氣,家長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可以從認識情緒本身開始,停止「吼叫」。不改變自己,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只能適得其反。
Q 孩子剛上一年級,應該鼓勵她爭當班長嗎?
趙曉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氣質,有的活潑、有的內斂、有的喜歡當指揮、有的喜歡跟著別人跑,我們順著孩子的天性走即可。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進入一個環境,有很多都需要觀察和適應,所以家長在這個時間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適應。讓孩子在心理上做好過度。
過了心理這關,還需要父母花些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上。比如回家先寫作業再做別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作業、自己檢查和複習功課。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孩子能自己完成的就讓他自己完成,在孩子需要幫忙時再出現。
至於是否要爭當班長,要先詢問孩子的意見。如果是孩子想當,父母可以鼓勵他,幫助他去實現這個願望。
如果競選沒有成功,我們也要及時地認可孩子,不要把它當做一個失敗的案例。告訴孩子勇於嘗試就是成功了。
從能力培養上看,當了班長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去社交、管理和統籌,進行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上傳下達工作,但也不一定只有當了班長才能做到這些。
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去做一個熱心的、愛幫助他人、會換位思考的人,無論他是否去爭當班長,這些能力都是可以得到鍛鍊的。
Q 我是新手爸爸,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的成長中能做些什麼?
趙曉曦 爸爸在育兒中不是能做什麼,而是應該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在孩子3歲前,媽媽的確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多的是來源於媽媽每天的朝夕相處和悉心照料。
但在孩子3歲以後,尤其是到了6歲,就是爸爸必須要投入精力的時候了。
6歲之後孩子心理需要的是榜樣的力量,這也是一個人走向獨立自主的基本心理營養。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營養給予充分,那家庭的三角關係(指父親、母親、孩子)是均衡、穩定,從而完成孩子心理成長的任務之一。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學習、認知、模範。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範。
這個模範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和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
特別是男孩子在6~13歲時,就開始嘗試使自己成為男人。這時,他就會尋找男性榜樣,來學習、效仿,而這個榜樣最合適的人選,就是爸爸。
青春期的男孩不但需要爸爸給他們一定的約束,使他們不至於太放縱,還需要爸爸為他們指引生活的方向。
這時候爸爸的陪伴與互動,是最重要而不可缺的。
「 一斤二兩的日常 」
漫畫 | 西米 編輯 | 康康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壹父母)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