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計劃是去遊樂場玩,可是妹頭在上樓梯的時候卻哭了,她一哭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真是頭痛。她說想和媽媽拉手上樓梯,可是我已經上樓而且在晾衣服。
妹頭總會因為一點芝麻綠豆的事情哇哇大哭,哭得震耳欲聾,耳根都是痛的。她哭的時候有清楚的表達想媽媽拉手,想媽媽安慰。媽媽卻沒有好心情啦!
「你能不能自己上樓?每次都要拉手上樓梯,有時候媽媽不拉你,你就自己上來呀。」
「媽媽是忙著晾好衣服,你上來了,我們再換衣服,收拾東西出發。你快上來吧!」
「你別哭了好嗎?我們要出發了,你自己上來吧!媽媽在這等你。」
「為什麼一定要哭呢?你能不能自己上樓梯?」
「你哭吧,哭吧!沒關係的,你慢慢哭,出去玩是要懷著開心的心情出發的。你這樣哭,媽媽沒有好心情了,不去了,不去了!遊樂場讓你哭沒啦!」
……
爸爸連忙安慰著妹頭,我已經生氣得像一頭髮怒的獅子,實在受不了上個樓梯都能這麼多波折。一次次都忍忍忍了,今天忙前忙後收拾東西要出發,她卻因為媽媽不拉手手上樓梯的雞毛蒜事嚎啕大哭,那就破罐子破摔,率性不去了。
我們今天好好談談這個話題。
自從有了壞情緒記錄表,我已經很少對著妹頭髮火,可媽媽畢竟是人,也會有情緒。
妹頭哭完,很快的接受了不去遊樂場的現實,自己玩拼圖,玩筆紙,而媽媽卻仍鬱悶當中。
妹頭小聲地說:「媽媽,對不起!」
孩子的自我調整能力果然比大人好。
我還在生氣中,我實在不知道拿什麼方法告訴她別動不動就哭,那一刻,我很有挫敗感,無能為力。
我只好平靜心情後,再和她好好談,為什麼一定要哭呢?為什麼要哭那麼久呢?媽媽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去遊樂場的計劃,明天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