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拿你的哭聲怎麼辦?

2020-09-03 3歲媽咪


今天的計劃是去遊樂場玩,可是妹頭在上樓梯的時候卻哭了,她一哭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真是頭痛。她說想和媽媽拉手上樓梯,可是我已經上樓而且在晾衣服。

妹頭總會因為一點芝麻綠豆的事情哇哇大哭,哭得震耳欲聾,耳根都是痛的。她哭的時候有清楚的表達想媽媽拉手,想媽媽安慰。媽媽卻沒有好心情啦!

「你能不能自己上樓?每次都要拉手上樓梯,有時候媽媽不拉你,你就自己上來呀。」

「媽媽是忙著晾好衣服,你上來了,我們再換衣服,收拾東西出發。你快上來吧!」

「你別哭了好嗎?我們要出發了,你自己上來吧!媽媽在這等你。」

「為什麼一定要哭呢?你能不能自己上樓梯?」

「你哭吧,哭吧!沒關係的,你慢慢哭,出去玩是要懷著開心的心情出發的。你這樣哭,媽媽沒有好心情了,不去了,不去了!遊樂場讓你哭沒啦!」

……

爸爸連忙安慰著妹頭,我已經生氣得像一頭髮怒的獅子,實在受不了上個樓梯都能這麼多波折。一次次都忍忍忍了,今天忙前忙後收拾東西要出發,她卻因為媽媽不拉手手上樓梯的雞毛蒜事嚎啕大哭,那就破罐子破摔,率性不去了。

我們今天好好談談這個話題。

自從有了壞情緒記錄表,我已經很少對著妹頭髮火,可媽媽畢竟是人,也會有情緒。

妹頭哭完,很快的接受了不去遊樂場的現實,自己玩拼圖,玩筆紙,而媽媽卻仍鬱悶當中。

妹頭小聲地說:「媽媽,對不起!」

孩子的自我調整能力果然比大人好。

我還在生氣中,我實在不知道拿什麼方法告訴她別動不動就哭,那一刻,我很有挫敗感,無能為力。

我只好平靜心情後,再和她好好談,為什麼一定要哭呢?為什麼要哭那麼久呢?媽媽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去遊樂場的計劃,明天再去吧!

相關焦點

  • 孩子哭鬧不止怎麼辦?家長學會「對症下藥」,破解孩子5種哭聲
    根據育兒專家統計分析,孩子的每一種哭聲都暗示著很多不同的信息。因此若是你家孩子哭鬧不止的話,家長應該學會「對症下藥」,破解孩子的5種哭聲,具體是哪5種哭聲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第一種哭聲代表孩子餓了孩子每次吃不飽或者餓了的時候都會大哭,因此家長每天至少要給孩子餵七八次奶,但家長很難分清楚孩子餓了是怎麼哭的。每次孩子餓了的時候,都會發出Neh般的哭聲,就像是中文「呢」「內」之間的聲音。
  • 到底該拿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辦?
    但是很多家長一提到青春期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提到孩子就不住的撓頭,更有甚者是談之色變。青春期很多孩子都是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情緒波動起伏大,容易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很多家長也會問一句話,我該拿這孩子怎麼辦?
  • 你會分辨寶寶的哭聲麼?教你讓寶寶一秒止哭
    寶寶不會說話之前 哭聲是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 仔細聽 寶寶是有很多種哭聲的 很多媽媽不會辨別寶寶的哭聲 怎麼辦?
  • 為啥別的孩子哭,你的娃也跟著哭?哭聲傳染的背後有更複雜的含義
    但事實卻非常打臉,帶兒子排隊的時候,還沒到兒子打針,聽到其他孩子哭聲,樂樂居然也跟著嚎啕起來。這讓樂樂媽直發蒙,這是咋回事,難道哭聲也會傳染?簡單來說,會模仿的孩子都很聰明。所以,如果你的娃會通過學習別人哭泣的方式來吸引你的注意力,那就說明娃很聰明,可喜可賀哦。但是,孩子的這種模仿,只是單純的模仿哭泣,還是真的也能和他人「感同身受」,切實的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呢?
  •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時間:2017-06-28 19:4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近日,一名一歲半女童躺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將一枚五角硬幣吞進了喉嚨的。
  • 孩子,你的哭聲牽扯我的心
    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車流、人群,我的心剎那間被揪扯般生疼,而揪扯我心的卻是孩子的哭聲。——就在昨天,我的妻子順利地產下一女嬰,而我在部隊忙碌著,沒能守候在妻子的身邊。孩子一出產房,妻子就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孩子生了,你聽,她哭了……」說完,妻子一邊「哦哦哦」的哄她,一邊將電話放在了女兒的嘴邊,讓我聽聽孩子的哭聲。
  • 哥哥的孩子,父母讓我拿40萬給他結婚,我該怎麼辦?
    婆婆有事相求婆婆就說為了她老公這一房傳宗接代,讓她把大伯哥家的孩子養一個,她不同意。後來嫂子出去打工,請她幫忙帶孩子,開始父母還有錢寄,再後來沒有錢她也幫著帶。這孩子長大了以後,不但不領情,還口口聲聲的說自己是媽媽寄錢養大的。表妹為了老公的家裡,操碎了心最後也沒有落下好來。反而以離婚結束了這種無底洞似的「剝削」。
  • 小孩哭聲為啥會傳染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沙玉英□主任 吳 珺昨天帶我家孩子冰冰去打疫苗,打疫苗時,冰冰哭得撕心裂肺,沒想到旁邊一個小寶寶也跟著大哭起來。臨床上有很多家長問我這樣的問題——本來寶寶玩得挺好的,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哭,周圍孩子也全都跟著哭起來。難道哭聲會傳染?
  • 鄰居老拿你家東西,你該怎麼辦?
    鄰居趁你不在家,拿走你家裡的東西,而你家的攝像頭剛好記錄下這整個過程,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是忍氣吞聲呢,還是自己撕破臉直接跟他說,我看到你拿我東西了趕緊還我。是你,你會怎麼辦呢?忍氣吞聲鄰居會覺得你沒有發現,說不定鄰居還會有下一次。
  • 孩子的哭聲 不能用來訓練!
    父母世界Parents一直關心「我們該做怎樣的父母」,我意識到,這個時候不能沉默!!昨天我撥通了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教授的電話——在一個逝去的小生命面前,我們不談情緒,不談罪惡,只想跟大家聊一聊,怎麼做一個用科學的方法育兒,有理性頭腦的父母。
  • 新手媽媽,寶寶的哭聲裡,藏著你不知道的秘密
    「丹妮,我的寶寶不管我怎麼哄,他都一直哭鬧個不停,我該怎麼辦啊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孩子每天都有一些 那麼,你要如何通過寶寶的哭聲,來判斷他的需求呢?「別理我」這種哭聲通常與飢餓時的哭泣很像。其實用不了很長時間你就可以大致掌握孩子想用哭聲告訴你什麼。
  • 馬伊琍反對「哭聲免疫法」,媽媽的選擇,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走向
    最近,看到有人強烈推薦省心帶娃的妙招,誰知,點進去一看,居然是早被歐美淘汰的哭聲免疫法。哭聲免疫法指的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就抱,以此訓練孩子聽話,讓媽媽省心。曾經,「哭聲免疫法」在美國風靡一時,因為見效快,能讓媽媽輕鬆帶娃。但是,後來的研究顯示,經過「哭聲免疫法」訓練的孩子,會造成睡眠障礙,嚴重的會精神分裂。
  • 寶寶總是哭鬧怎麼辦?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
  • 孩子尋求過度關注,該怎麼辦?
    我觀察到,每次老師回頭後,小男孩的哭聲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於是用眼神示意主班老師,我在,她可放心。過程中小男生一直是邊哭邊回頭偷瞄主班老師,哭聲時高時低,大概在1分鐘後哭聲變成了幹嗷的假哭。得到我眼神示意的老師沒有再回望小男生,最後沒有收到老師反饋的小男生,停止了哭聲,笑著走到老師身邊。
  • 新生兒的不同「哭聲」,父母真的懂嗎?了解這些你才是育兒高手
    但爸媽們知道嗎,小寶寶的哭聲不是每次都一樣的,而且這些「花式」哭聲會代表不同情況哦,如果家長「聽懂」了這些哭聲,即使孩子不會說話,也能清楚知道他們想要什麼,帶娃自然也會越來越溜啦!新生寶寶的不同哭聲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 嬰兒趴睡窒息媽媽全程直播:哭聲是孩子最後倔強的呼喚
    又過了一個小時,等到她要去給孩子餵奶時,翻過孩子才發現孩子已經流鼻血,嘴唇發青。 這時寶媽第一時間不是打電話或者心肺復甦急救,而是在群裡問怎麼辦?最後嬰兒窒息致死。 這是整個事件始末。三個月大的嬰兒,生命盡頭的時候,該有多麼地絕望。 為什麼媽媽要報這樣的課程?因為嬰兒會翻身了,睡覺翻個身就會醒來,然後會哭,會鬧騰。 但凡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嬰兒趴著睡容易窒息。而且很多醫生都給出了非常專業的釋,為什麼還有這樣糊塗的媽媽呢? 答案就是,不願意聽到孩子的哭聲,不想花費時間來照顧嬰兒。
  • 親子門診:我該拿孩子的「暴脾氣」怎麼辦?
    「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直接後臺留言把你的困惑發給我們每周坐診嘉賓為你把脈開方- 今日坐診 -趙曉曦壹父母學院院長親子教練、家庭教育諮詢師二胎養育專家 Q 孩子是個暴脾氣,動不動就燃,我該拿他怎麼辦?
  • 孩子拿了別人東西,家長你該怎麼辦?
    隨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他的小心思也是一點一點的長!有的時候都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是往往這時候孩子都是在看著大人長大!你的態度就影響了他的行為和心理!前幾天在倉庫看到一個超級飛俠,就隨口的抱怨到這其實是一套的不知道我兒子怎麼玩的都沒了!
  • 孩子誤拿502膠水滴眼睛,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醫生都誇讚
    導讀:孩子誤拿502膠水滴眼睛,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連醫生都誇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誤拿502膠水滴眼睛,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連醫生都誇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30多的年紀,談得最多的就是「孩子」,沒辦法,當媽了,娃肯定是第一位的。最近一位寶媽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提到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疼的事情,她女兒總是喜歡偷偷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她氣瘋了。 我們安慰她說,彆氣,說說怎麼回事。她說發現好幾次了,每次都用心教育,還帶去人家道歉了,都沒用,過段時間還是會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