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門診:要求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打自己的頭,怎麼辦?

2020-12-20 壹父母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

每周嘉賓坐診 為你把脈開方

- 今日坐診 -

姜波

壹父母總策劃

資深電視導演、製作人

親子生活方式顧問

01

欺 負 Bullying

孩子出去玩時經常會被人欺負,

作為家長該怎樣告訴她要保護自己呢?

詳情

閨女已經六歲了,現在在上大班,下半年就要開始上小學了。

她性格比較開朗,喜歡跟小朋友們一起玩,但是就有個缺點,就是心腸比較軟。

好多小孩在玩得特別興奮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過激的行為。

比如,推你一下、打你一巴掌,或者是搶玩具的時候抓臉、抓頭髮、咬手……我閨女每次被別人打了咬了都不會還手,該怎麼辦?

開方

從家長的描述中不難判斷,孩子性格開朗,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在別的小朋友玩興奮了有一些過激行為時,她也非常善良、寬容,沒有「以牙還牙」。這應該是一個很受小朋友歡迎的「好朋友」吧?

孩子回到家中是否準確地用「欺負」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遭遇了呢?還是這只是家長自己判斷得出的結論?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發生衝突是很正常的。

因為小孩子的語言表達和處理衝突的能力都有限,一旦發生矛盾,動手是最直接的方法。

這種可控範圍內的小衝突,家長可以不必介入,孩子們大多數是可以自己協調解決的。這也是他們發展社交能力的一個過程。

但是如果孩子回到家跟父母傾訴自己被「欺負」了,並且有了沮喪、委屈的情緒時,家長一定要「先安撫情緒、後解決問題」。

你可以向孩子表示,自己非常理解他的感受,先不著急做是非對錯的評判,只是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他把情緒發洩出來。

接下來,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下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可以聽聽孩子的意見,再和他進一步的商討,這些辦法是否都合適。

當然,家長必須告訴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下次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大聲地喊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

如果對方仍要繼續打或是抓住自己,可以按住對方的手,把對方的手從自己的身上拿開,並迅速離開,確保不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告訴孩子,要是對方還要繼續追打或者場面不可控時,要立即尋求身邊成年人的保護,比如家長、老師等。

不一定在每次遇到衝突的時候都需要求助於外力,但你仍然需要讓孩子明白,當自己的能力無法應對時,老師和家長都是可以保護他們的。

02

情 緒 Emotion

寶寶最近一旦有要求得不到滿足,

就用手打自己的頭,爸爸媽媽屢勸不改,

應該怎麼處理?

開方

寶寶在1-3歲的階段,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但是自己卻不具備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

所以,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產生挫折感的時候,又無法用語言來正確表述,就會發生打自己頭之類自我攻擊的現象。

其實,這是因為寶寶找不到正確發洩情緒的方式。

作為家長,第一當然還是先要弄清楚,寶寶打自己是生理原因還是心理原因。

當孩子頭部疼痛或是耳朵發炎的時候,寶寶也會通過打自己來緩解疼痛。

如果是生理原因當然就要帶孩子及時就醫,但要是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心理原因,就要想辦法幫助寶寶把這個情緒發洩出來。

家長不必過分焦慮,可以嘗試遞給孩子一個布做的玩偶讓他來發洩,或者把寶寶轉移到比較柔軟安全的環境。

主要原則就是,讓他不要傷到自己,同時你不要過分關注他的行為,更不要自己也跟著情緒激動起來,要儘量淡然地面對寶寶。

如果寶寶一時停不下來,可以簡單地告訴他,不可以這樣,然後輕輕地把寶寶的手拿開。

等寶寶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時,家長可以再跟寶寶進行交流,慢慢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情緒,然後商量一個替代的方法。

比如,播放一些有節奏的音樂,來教寶寶一起拍手、蹦跳等等,通過這些沒有傷害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總的來說,家長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洩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

因此,孩子還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吼叫、發怒、摔東西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還能怎樣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這樣一來,你也教孩子學會了該如何尋求有效的溝通途徑來解決問題。

03

學 業 Study

一年級小朋友,

放學應該先安排玩還是先寫作業?

詳情

天氣開始回暖了,想放孩子出去玩兒了,但是每天多多少少都有作業,怕玩累了影響做作業的狀態。

對於上小學的孩子,作業和玩耍究竟該怎麼分配和平衡?

開方

其實我認為,關鍵問題不在於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能夠學會時間管理。

如果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非常好,那麼先做哪一樣事情,都是可以的。

說個稍微有點「馬後炮」的意見,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了。

比如,可以跟孩子說,「現在是白天」、「晚上了,我們都該休息啦」。不管孩子能不能聽懂,這個工作都可以做。

等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告訴孩子,每天的這個時間該起床了,這個時間要吃飯了,看書20分鐘了,需要休息一下了,等等。

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時間表了,可以用一些彩色的筆或者動漫圖畫的方式,讓孩子覺得做這件事情興趣盎然。

接下來,還要幫助孩子執行他自己制定的時間表,如果有些事情沒有做到,需要讓他意識到,自己得為此承受一定的後果。

比如,說好今天要十點出門去超市,但是因為孩子磨蹭晚了20分鐘,那麼,本來是可以在超市自由挑選一樣零食的「權利」,今天就不能兌現了。

父母的態度要堅決而溫和,制定了規則就不要隨意改變。但如果是父母的規則不合理,那麼,也不要為了強調「一致」而將錯誤進行下去,及時調整就行。

等孩子上學了,放學回家後可以讓寶貝先吃點水果點心,休息一下,然後和孩子一起預估一下做作業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把每項作業都分配好時間。

接下來,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是要先玩一會,還是先做作業。

如果孩子做了決定要先玩,那就商量好玩的時間,可以用一個定時器或者沙漏之類的工具,幫助孩子來控制時間。

玩的時間到了之後,提醒孩子要做作業了,孩子如果要繼續玩,就要提醒他,要承擔作業完不成或者晚睡的風險。

點到為止,讓孩子自己來判斷。

另外,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如果發生了拖延的狀況,家長需要了解一下,是否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如果家長能夠幫助解決這個困難,那麼畏難情緒也就不會再有了。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在每做30分鐘的作業之後休息5分鐘,不要讓他大段的時間做作業,或者大段的時間玩耍。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哭鬧不止?
    作者:寶寶知道天使來過樂園剛才午休的時候下樓買飯,路過便利店的時候看到一個小男孩拽著媽媽的袖子不停的哭鬧,其實這種戲碼我看過無數次,因為公司樓下就是便利店,經常會看到孩子跟父母要零食,玩具得不到滿足後就開始大哭大鬧,不肯回家。這樣的問題確實很讓家長尷尬並且頭疼,怎麼辦?
  •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風向標這篇文章我打算從更加實操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因為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時的應對方法。大家都知道,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很多寶寶的第一反應都是哭鬧,因為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哭鬧就是他們表達需求並得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寶寶哭鬧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反應。
  • 親子門診:我該拿孩子的「暴脾氣」怎麼辦?
    「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直接後臺留言把你的困惑發給我們每周坐診嘉賓為你把脈開方- 今日坐診 -趙曉曦壹父母學院院長親子教練、家庭教育諮詢師二胎養育專家 Q 孩子是個暴脾氣,動不動就燃,我該拿他怎麼辦?
  • 我的孩子一生氣就要自己打自己……
    ,就開始自己打自己眼睛,一發脾氣就叫,大人多說幾句開始很不耐煩,現在越來越管不住了,怎麼辦?我們很理解這位家長的急切心情,孩子發脾氣、暴躁、聽不進道理讓父母抓狂,許多親子衝突也由此而起,這完全與我們愛孩子的初心背道而馳。事實上,情緒沒有道德意義上的對錯。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不可能避免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負性情緒。
  • 熊孩子很欠揍,爸媽不打孩子,還能怎麼辦?
    越打越逆反: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打孩子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值得提倡。爸媽打孩子次數多了,孩子會感覺特別委屈,踩中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爸媽越打,越不讓孩子做什麼事,孩子越偏偏要去做,故意給爸媽添堵。孩子性格自卑:小孩子自我意識逐步完善,會有很強的自尊心。
  • 正面管教親子答疑:家中兩個孩子打起來怎麼辦?
    如何解決孩子衝突?大寶低著頭主動伸出抓傷小寶臉的小手。我心疼小寶的臉,本能地打了大寶的手,告訴他這種行為是錯的,並讓他給小寶道歉,讓孩子換位思考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他是什麼感受,但是我覺得孩子沒有深刻思考反省。其實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做,我也沒想到更好的方法。想問紅姐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 育兒經:為什麼小孩子生氣發脾氣自己打自己?家長應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諮詢我,為什麼小孩子生氣發脾會自己打自己,這是什麼原因,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自己打自己。孩子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某些要求無法正確表達或無法滿足,高興或者發脾氣都可能用同一種行為表達。
  • 親子門診:有人當著我的面,嚴厲批評了我家娃,怎麼辦?
    「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直接後臺留言把你的困惑發給我們每周坐診嘉賓為你把脈開方> Q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現在很鬱悶,到底怎麼辦才好?雖然,一些玩笑話不算標籤,但如果家長們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斷將對孩子的評價重複強化,就會變成「標籤」,以至於會長在孩子心裡,影響孩子一輩子。尤其是孩子6歲以前,他們沒有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更容易按照這樣的心理暗示,去尋找自己的定位和歸屬。
  • 一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哭鬧,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都這條做!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寶」,只要孩子一開口要什麼,長輩或者父母都會第一時間滿足他,但是也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哭鬧。一不滿足就哭鬧,鬧得心都煩了。殊不知,曾幾何時,穎寶也是那樣,甚至比軍軍還過分,之前仗著爺爺奶奶的寵愛肆無忌憚,一不滿足他的要求就去告狀,讓公婆給我施壓,或者直接摔東西,後面搬到我這裡,慢慢也就把他的性子改過來了。
  • 孩子得不到滿足哭鬧,家長選擇適合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規矩
    聽到動靜,排隊的人伸頭往這個方向看,老人看到周圍的人的詫異的目光,跟孩子媽媽商量:「你看,周圍鄰居都看呢,咱們給他買了,先讓他安靜下來,回家再教育好不啊?」孩子媽媽一生氣,把孩子拎起來就往超市外面走,孩子號啕大哭的聲音立馬又響徹超市,孩子媽媽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超市,把一堆的購物車裡的東西留給了落在後面的老人,老人無奈,推起購物車加入了排隊的行列。帶著女兒往回走的路上,女兒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媽媽,那個小朋友也挺可憐的啊,買個玩具還被媽媽揍。」
  • 孩子一哭,家長就滿足孩子要求,你是在教育孩子成為令人討厭的人
    01/孩子有虛榮心,怎麼辦?02/孩子哭著非要某個東西,怎麼辦?,父母不買就撒潑打滾,無理取鬧,甚至打父母。孩子越小的時候,就越要控制他們的言行,少去滿足他們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就得打。
  • 得不到滿足就哭的孩子,給他一個「封閉式提問」,可有效改善認知
    ,說起得不到滿足就哭的孩子簡直是太常見了,有一次帶著3歲女兒去坐地鐵,小丫頭就像是沒見過世面一樣左看看右看看,在進站刷卡的時候「滴地」一聲響,為了安全起見拎起女兒就走了過去,結果小丫頭說什麼也不幹,非要自己刷卡、自己走過去,當時整個人上氣不接下氣的哭鬧直接讓人鬧心,看到周圍人投來的異樣眼光,說實話當時還是蠻尷尬的。
  • 孩子得不到滿足就哭鬧不止?你的做法很重要!
    最近,在一檔親子綜藝節目《奇妙小森林》中,鄭爽就因「冷處理」孩子哭鬧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當面對不願睡午覺,哭鬧的小玖時,鄭爽嚴厲地說:「不想睡也得睡,這是規矩!」「我對別人哭很不感興趣的,跟你說必須要睡覺,沒有人會哄你!」
  • 當孩子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無理取鬧,家長如何處理?
    全部滿足不太現實,可一旦拒絕孩子提出的要求,他們便會出現發脾氣甚至摔東西的現象。此時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立即制止,也許因為孩子的無理取鬧,還會怒斥責罵幾句。表面上看是阻止了孩子當下的不當行為,可從長遠來看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 家長必讀:孩子提出的要求應不應該滿足?家長三思而後行
    如果當時是你,你怎麼辦?有的時候孩子提出要求,並不需要我們一擲千金,或許只是剪一個怪異的髮型,或者早就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今天就是想讓你幫個忙那這時候你該怎麼回應你?當孩子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有的躺在地上撒潑打滾,有的眼含淚水,忍氣吞聲。那你猜如果有一天他們自己有了主動權會怎麼樣呢?我們判斷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是根據一定的價值還是頻率呢,還是說要看孩子的表現決定呢?
  • 寶寶不滿足就哭鬧怎麼辦 如何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
    哭鬧行為說明2歲以後,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不斷增強,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在不斷加強。喜歡哭鬧往往不是因為自身面臨痛苦,更多的時候是因為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企圖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與外界相處,引起外界的注意。
  • 長沙親子課堂|家長拿愛發脾氣的孩子怎麼辦?易怒愛摔東西?
    但是這樣即使孩子後面不鬧了,其實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而有些家長孩子鬧,她就罵,以怒吼回懟孩子,貌似是要跟孩子「一決高下」?所謂的以暴制暴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埋下親子關係破裂的炸彈。1.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需求得不到滿足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 為什麼不能打孩子?有一種情況該打就打,娃可能長大後更優秀
    有的父母認為肌膚止痛能讓娃長記性,不打不成器,而有的父母則認為簡單粗暴的體罰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到底要不要打呢?而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長期打罵,內心壓抑難過,不良心理長期得不到釋放,進入青春期後會變得特別叛逆。
  • 孩子說謊怎麼辦?
    ,有時候喜歡說謊騙人,怎麼辦?如果家長對孩子比較嚴厲,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會受到懲罰,也許這個懲罰在大人看來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還是畏懼的。為了可以逃避懲罰,為了怕大人責罵,他們就會選擇說謊,也可以說,這是他們的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反應。這種情況在有些成年人身上也存在,有時候工作出現失誤,有些人會不願意承擔責任,而選擇撒謊。如果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 對孩子出生有疑惑,父親要求做親子鑑定但母親拒絕,該怎麼辦?
    要說這個世界上,被綠了,孩子不是自己的,有沒有可能,有可能,事實上,每年我國法律上都有很多相關的官司。心存疑惑,搞清楚孩子可能性,重要不,當然重要,而且離婚時,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決定了你要不要給撫養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