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界「茅臺」也不靠譜了?遭醫生投訴!愛爾眼科到底啥情況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槓桿遊戲

這幾天,湖南著名上市公司愛爾眼科陷入前所未有的爭議。

據報導,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12月31日深夜在其個人微博中公開質疑愛爾眼科診療過程之中不規範行為,險些導致其失明。

艾芬此前因新冠疫情而被人們廣為熟知,李文亮當初在朋友圈轉發的那份病毒檢測報告,就是艾芬醫生拍攝並上傳到網上的。

據艾芬自述,2020年5月份,她因感覺視力明顯下降,到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就診,院方稱她右眼患上了白內障,並於5月下旬接受了手術,摘除了右眼晶體,植入了愛爾眼科醫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體,手術大約花費2.9萬元。

但手術後未見視力好轉,艾芬於10月在自己就職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檢查,結果顯示其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近乎失明。

艾芬認為,按照常規流程,做晶體置換手術之前就該檢查眼底,如果早發現、早用雷射治療,情況可能不至於如此。艾芬質疑武漢愛爾醫院隱瞞視網膜病變問題,誇大晶體植入的作用。

12月31日晚,《武漢愛爾眼科醫院聲明》顯示,醫院第一時間對診療全流程開展自查,患者(即艾芬)右眼為高度近視並發性白內障,有手術適應症,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2021年1月1日下午,艾芬再次通過個人微博回應,認為愛爾存在偷換概念的嫌疑,希望愛爾醫院公布她的正確的術前白內障照片,並且質疑愛爾眼科想「私聊」解決問題。

深交所第十屆上市委委員——愛爾眼科網紅董秘吳士君2021年1月2日晚間發文回應,正視歧見忠於事實,理性溝通誠意解決,與子同袍無難不克。吳士君表示,集團工作調查組1月1日晚已急赴武漢進行調查。

我們知道,湖南長沙的愛爾眼科醫院,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眼科連鎖醫療服務公司,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整個眼科醫療行業,實際就是一大多小的格局。愛爾眼科,不僅僅是湖南市值一哥,也是整個中部的一哥。

愛爾眼科2009年10月30日上市,為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之一,作為眼科連鎖賽道中的老大,公司上市至今復權漲幅已超40倍,在2020年的漲幅也高達146%,目前位列創業板指數權重以及流通市值第二,總市值第四。

可見,資本市場對愛爾眼科非常認可。

原因很簡單,眼科從小朋友到老年人,非常大一個生意。而我國這一塊的治療、消費其實和發達國家比低很多。所以市場前景非常好。

據平安證券相關研報顯示,我國眼科醫療市場的總體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545億元逐步增長至了2018年的1083億元,預計2019年的市場總體規模將超1240億元。其中,整個眼科醫療市場領域的主導地位雖仍由公立醫院佔有,但民營醫院近年來增長迅速,從2013年的80億元迅速上漲至了2018年的201億元,複合增速高達20.23%,超出了公立醫院約7個百分點。

也正是如此,吸引了很多資本進入整個行業。比如遼寧何氏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何氏眼科」)、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廈眼科」)、成都普瑞眼科醫院股份有限公司(「普瑞眼科」)接連提交上市申請,希望做大做強、多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第一次愛爾眼科陷入爭議。網絡上已經有不少患者對愛爾眼科提出投訴,愛爾眼科也還曾多次因醫療事故被患者告上法庭。

據公開報導,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玉溪市、山西省太原市、甘肅省蘭州市等多地的愛爾眼科醫院都曾因醫療糾紛被患者告上法庭,並被判決作出相應賠償。

此外,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負面消息也是屢有發生。愛爾眼科近年曾多次經歷股東減持,也引發市場關注。

此次事件真相如何,還有待調查組發聲。

相關焦點

  • 愛爾眼科醫療水平欠佳,頻遭消費者質疑
    頻遭消費者質疑「水平低下」、「牟利至上」   作為民營眼科醫療機構,愛爾眼科註定要面臨比國內消費者普遍信任的公立醫院更多的經營壓力和服務「質疑」,而隨著它網點的不斷擴張和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愛爾眼科風光的營收成績之下掩蓋不了的是消費者對它愈發頻繁的投訴與質疑。  首當其衝的就是消費者對於愛爾眼科治療「水平低下」的投訴。
  • 診療過程不規範?知名醫生艾芬開懟愛爾眼科董秘剛剛回應
    這幾天,眼科界的「茅臺」——愛爾眼科陷入了一場風波。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開懟愛爾眼科,引發各方關注。對此,深交所第十屆上市委委員——愛爾眼科網紅董秘吳士君2021年1月2日晚間發文回應稱,正視歧見忠於事實,理性溝通誠意解決,與子同袍無難不克。吳士君表示,集團工作調查組1月1日晚已急赴武漢進行調查。
  • 愛爾眼科不慫,要硬剛到底
    俺也不知到底是誰的問題,只知道照這樣拼命,是沒有多少年輕人能夠好好活著的。俺只希望希望都能沒問題的、好好活著。02說正題,說一下愛爾眼科(SZ:300015)與武漢醫生艾芬的手術糾紛。因為糾紛的一方是A股上市公司中,鮮少有的民營醫療集團,另一方是抗疫初期的知名醫生、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所以關注很大。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節點財經(ID:jiedian2018)作者:節點財經2021年的第一「雷」被譽為眼科界「茅臺」的愛爾眼科(300015)引爆了。看此次「醫療事故」風波醫患雙方各執一詞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醫生在微博發布了一段視頻,稱自己在2020年5月,經愛爾眼科一名返聘醫生介紹前往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術後半年時間,自己的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幾近失明,生活工作都受到嚴重影響。
  • 愛爾眼科陷醫療事故風波:近600家醫院(泉州7家),子公司違規經營頻現
    2020年的最後一天,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怒懟愛爾眼科(300015.SZ),讓這家市值3000億,被稱為眼科界「茅臺」的上市公司陷入輿論漩渦。  因遭武漢抗疫醫生艾芬公開投訴診療不規範致其右眼幾近失明,愛爾眼科股價大幅下跌。此前,愛爾眼科官方公眾號回應稱,經核查,艾芬右眼視網膜脫離與本次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並表示將與艾芬一道申請醫學會和相關部門的檢查和鑑定,給艾芬一個更加客觀和公正的答覆。
  • 愛爾眼科與艾醫生醫療糾紛事或將「反轉」,資本市場已投下信任票
    二、權威眼科醫療機構對此的反應迄今為止,不少國內眼科專家對此事做出了個人判斷,筆者歸結了一下他們的主要觀點:1、艾醫生的眼睛情況符合白內障手術指徵,愛爾眼科為其開展白內障手術沒有問題;2、艾醫生術後導致視力受損的視網膜脫離與白內障手術沒有因果關係;3、在艾醫生反映手術後視力下降後,愛爾眼科沒有及時對其眼底進行檢查,存在過失。
  • 深陷醫療糾紛 愛爾眼科醫院經營模式或藏隱憂
    這是曾在抗疫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艾芬醫生,在右眼幾近失明的情況下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的話。2020年5月,艾芬因視力下降明顯,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接受晶體植入手術。但5個月後,其視力不僅未好轉,還發生了視網膜脫落,導致她的右眼幾近失明。
  • 「能來愛爾眼科學習,我真的很幸運!」秘魯醫生在華接受愛爾-ICO...
    來源:時刻頭條作者:熊力穎6月6日,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副會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院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總院長唐仕波教授(前左一)帶教Moya醫生(後左一)坐診,為其講解門診病例。"能來愛爾眼科學習,我真的很幸運!"
  • 「小」專科裡的「大」專家——眼科醫生張將
    即使是醫療水平如此發達的現在,淚道科也不被多數人熟知,許多醫院並沒有設立專門的淚道病專科,也沒有專門看淚道病的醫生,從這個層面看,淚道科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小科室。02、敢於挑戰,向不可能說「不」得益於廣大患者的信賴和口口相傳的好口碑,越來越多的疑難淚道病患者來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找到張將主任,其中不乏一些「燙手山芋」,如多年查不出溢淚原因的、手術反覆復發的、先天性無淚道、年齡極小或者極大的患者,等等。
  • 【VIP資訊 | 10年30倍的愛爾眼科,到底牛在哪裡?】
    看看這月線圖,不得不說愛爾眼科豪橫,一口氣漲了十年,近10年甚至比股王茅臺更豪橫!截至 2019 年,在上市公司和公司併購基金體內,已在中國大陸 30 個省市區建立 300 多 家專業眼科醫院,覆蓋全國醫保人口超過 70%,年門診量超過 650 萬人。並且,在美國、歐洲和中國香港開設有 80 餘家眼科中心。 看了這個呆板的書面的介紹,肯定還是很多朋友對愛爾眼科到底做什麼不是很清楚。咱們還是查查它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清晰明了。
  • 眼科行業龍頭——愛爾眼科
    愛爾眼科公司主營各類眼科疾病診療、手術服務與醫學驗光配鏡。具體項目根據官網來看,主要是近視手術、白內障、小兒眼科、近視防控、青光眼、眼底病、淚道疾病、角膜及眼表、眼整形美容。其中有不少的患者都是因白內障、青光眼、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等原因致盲,致盲原因中白內障約佔39%、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佔18%、青光眼佔10%,這三種疾病已經成為全世界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我國近視人口數接近7億,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達53.6%。
  • 抗疫醫生在愛爾眼科「失明」的背後:一場存在絕對禁忌症的手術
    當日,艾芬公開質疑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爾眼科」,300015.SZ),稱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愛爾」)診療不規範,以至於她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導致右眼視網膜脫落。在多位醫生看來,艾芬因右眼存在超高度近視、有受傷史等情況,所以相對於普通白內障患者,其視網膜脫離的風險更大。
  • 愛瑞陽光眼科集團與愛爾眼科集團正式交接 合力打造眼科航母艦隊
    CEO及新疆區CEO陳茂盛院長,愛爾眼科重慶特區總院長賀翔鴿教授,愛爾眼科重慶特區副總院長王一教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投資中心副總劉國良先生,愛爾醫療投資集團總裁助理兼校企合作中心總經理諶兵先生,愛瑞陽光眼科醫院集團顧問龐濤先生,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院長周奇志教授,愛爾眼科重慶特區醫療總監楊力女士,愛爾眼科重慶特區財務總監杜彥扉先生,愛爾眼科重慶特區人資總監王春梅女士,愛爾眼科重慶特區投資總監汪萍女士
  • 愛爾眼科:英雄流血再流淚?
    #艾芬醫生在愛爾眼科治療導致失明#2021新年第一天,創業板權重第二,市值3087億的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遭遇重大事件。艾芬認為,按照常規流程,做晶體置換手術之前就該檢查眼底,如果早發現、早用雷射治療,情況可能不至於如此。艾芬質疑武漢愛爾醫院隱瞞視網膜病變問題,誇大晶體植入的作用。而因為晶體植入花了2.9萬元,而用雷射治療眼底變性很便宜,只需要幾百元。先不說治療過程暫且是否規範,網友紛紛表示疑惑,武漢中心醫院的醫生去眼科醫院就診?是不相信自己醫院的技術嗎?
  • 愛爾眼科的社會性死亡
    >實際上,正是從這個時刻起,艾芬醫生與愛爾眼科的糾紛就已經開始超出了一樁醫療糾紛事件的範疇。但顯然,艾芬對愛爾眼科的這兩份回應,相當不滿甚至是憤怒,她對媒體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愛爾的兩份通報,我絲毫看不出任何認錯的態度」、「他們這是避重就輕、混淆視聽、管理混亂、推卸責任」……艾芬對愛爾眼科診療過程提出過幾條「質疑」: 1.愛爾眼科治療方案存在不當,在非必要情況下勸其進行費用高達2.9萬元的晶體更換手術,而白內障手術僅需幾百塊錢;2.就診時醫生沒有將其眼底視網膜情況查清楚
  • 2000億愛爾眼科:走進後併購基金時代
    眼科市場高速增長,行業內的競爭並不激勵。過去公立醫院的模式是「以藥養醫」,醫院與醫生的收入提升主要來自藥物。眼科醫療不需要多少藥物,在公立醫院屬於邊緣科室。業務的可複製性還考驗公司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醫療服務業需要精細化運營,管理人才與醫生資源同樣重要。愛爾眼科在2009年上市時候,在12個省擁有19家醫院。而在上市三年後,公司醫院數量發展到了約48家。
  • 知名醫生在愛爾眼科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醫療事故不斷,市值飆至...
    據武漢市某醫院病歷顯示,艾芬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呈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視)。艾芬質疑武漢愛爾眼科對其治療不當,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前未徹底檢查眼底是否變性,導致其右眼視網膜脫離。知名醫生做手術被忽悠?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還遭到這樣的忽悠,不曉得有多少普通老百姓上當。
  • 愛爾眼科醫院好不好?睡一覺醒來後,600度近視「消失」了
    愛爾眼科醫院好不好?> 時間: 2020-12-04 15:4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王林 愛爾眼科醫院好不好
  • 愛爾眼科醫療風波:愛爾眼科稱無直接關聯 患者艾芬直指推卸責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5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繼2020年12月31日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就「艾芬醫生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眼病診治事件」回應「醫院醫療規範、不存在篡改和調換病例
  • 漩渦中的愛爾眼科是否真「白馬」?一整年漲幅超147%,極速擴張下...
    2020年12月30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微博自曝在愛爾眼科接受晶狀體更換手術後視網膜脫落,引發網絡熱議。到底是愛爾眼科其後聲明的「操作均符合醫療規範」,還是艾芬聲所指的愛爾眼科「避重就輕、推卸責任」?事實還未明朗。1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愛爾眼科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詢問事件最新進展,對方表示:「我們正儘量跟艾醫生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