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空間劉成城:「買買買」沒有太大意義,曾與WeWork談過合併

2020-12-16 財視傳媒

「行業目前處於激進搶佔地盤的階段,氪空間每一座合作的辦公樓都籤了排他協議,預計至今年年底將會搶佔北京、上海兩地Top20的辦公樓。」 氪空間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在接受財視傳媒採訪時透露了下一步的擴張計劃。

有意思的是,一方面劉成城急於搶佔地盤,但是卻對同行「買買買」的模式不甚認同。 「同行都在併購,但是相比氪空間一個月擴張4萬平的速度,併購小於4萬平的一家,還要進行升級,對於氪空間沒有太大意義」。

與此同時,氪空間開啟海外擴張第一步——進軍香港市場的消息不脛而走。劉成城在採訪中陸續回應了擴張計劃、融資計劃、盈利計劃等一系列問題。

| 行業正處於激進搶佔地盤階段

5月21日,聯合辦公企業氪空間宣布,未來100天將在北京、上海兩地新開業12家社區,新開面積接近10萬平方米,新增供應超10000個工位。劉成城稱,預計到2019年底,氪空間管理將超過150萬平方米社區,實時服務22萬會員。

即將密集開業的氪空間社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兩地的國貿CBD、王府井、金融街、陸家嘴、外灘等市區核心商圈。

氪空間公布的今年1-4月的經營數據顯示:新增籤約面積15萬平方米,工位數達到36000個,新合作物業增加20家,成熟社區平均入住率達95%。坪效方面,過去半年新開業社區的日坪效(每平米營業額)已經突破17元,且預計新開社區的坪效將超過28元,是傳統甲級寫字樓辦公效率的近4倍。

有意思的是,劉成城視氪空間為類零售企業,稱「也是需要講究效的」。

100天線下開業12家社區,也就是說,截至8月底,氪空間正式開業社區將超40個,管理總面積將突破30萬平方米。平均一周開業一家社區的節奏,毫無疑問是一個讓人吃驚的速度。而按照目前增速,氪空間今年將實現規模面積和工位數超過300%的增長,預計今年年底,氪空間管理的社區面積將達到50萬平方米。

劉成城更樂觀估計,基於目前良好的市場環境,到2019年底,氪空間在中國和部分海外管理的社區總規模將超過150萬平方米,相當於近4個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43萬平方米)或者5個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35萬平方米)的面積。

毫無疑問,行業目前處於激進搶佔地盤的階段,劉成城透露,氪空間每一座合作的辦公樓都籤了排他協議,預計至今年年底將會搶佔北京、上海兩地Top20的辦公樓。

| 「co-working」不等於開放式工位

財視傳媒當天參觀了位於北京海航實業大廈的氪空間社區,發現相比其他聯合辦公空間,氪空間的工位和服務相對封閉。對此,劉成城認為,聯合辦公始於WeWork,很多人把聯合辦公co-working做成了開放式工位,但無法滿足客戶在工作場所相對私密性的需求,氪空間的共享和WeWork類似,主要是共享會議室、前廳以及服務等。

他以海航實業大廈的氪空間社區為例介紹,快速擴張的基礎正式空間標準化體系和智慧供應鏈的模式。以運營為例,從最初選址到籤署租賃協議,再到裝修建設,開業接受租戶,氪空間的整個流程僅需5個月左右時間。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氪空間就駛入了快車道。

劉成城認為這主要基於社會和技術的變化帶來的團隊小型化和組織分布化。技術的發展讓小企業獲取商業機會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越來越容易生存,而不僅僅是小微企業,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因為業務全國網絡化和組織團隊小型化,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公司或者小團隊。這也是氪空間瞄準的兩類主要客戶。據劉成城介紹,字節跳動、海底撈、摩拜、每日優鮮等企業都是其入駐客戶。

這部分需求有多大呢,氪空間對標的是WeWork,劉成城從與WeWork的交流中獲得的數據是中國辦公人口的30%。這一預測也成為氪空間拓展預測的重要依據。

而與同行相比,劉成城更願意提及的是管理面積——「氪空間在行業裡自營面積第一」,「氪空間20多萬平都是自營面積,其他同行應該沒有超過10萬平的,如果他們說超過的可能不是自營面積」。談及同行通過併購增加管理面積的模式,他表示,「同行都在併購,但是相比氪空間一個月擴張4萬平的速度,併購小於4萬平的一家,還要進行升級,對於氪空間沒有太大意義」。

按照他的計劃表,在未來一段時間,氪空間的擴張步伐主要在國內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核心地帶商圈,「兩三年後,在主要城市中心和商圈都能夠分布3個以上及更多的氪空間社區」,另外亦會同時開始國際化的探索。

今日有媒體報導,氪空間邁出了海外擴張第一步,進軍香港市場。這一消息得到了劉成城的官方證實,與此同時,他透露,下一步將進入東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亞太區一線城市。

| 最終放棄與WeWork中國合併

隨著各路資本的介入和持續催化,過去3年內,聯合辦公企業展開了激烈的廝殺,且至今年行業頭部效應開始顯現。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氪空間、WeWork中國雙方就談過類似滴滴和Uber中國的合併,劉成城稱「來來回回談了四五次」,「談判過程中他們也說過,如果我們不跟他們談,他們就收購裸心社。他們董事長說必須買下一家中國公司解決他們的落地問題,但是我們不願意,我們更願意雙方合作經營」,最終談判擱淺。

回看市場,價格戰不僅迫在眉睫,「合併潮」的背後更是隱藏著聯合辦公企業在盈利方面的焦慮。

談及價格戰,劉成城則認為在聯合辦公領域「意義不大」,因為聯合辦公與網約車不同,企業無法提供無限量服務,而相比個人客戶,企業客戶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更接受品牌價值。

財視傳媒了解到,目前氪空間的盈利模式相對單一,即工位服務費一種,劉成城對此表示「靠這一種就可以實現盈利」,同時透露,等明年底氪空間面積達到150萬平的規模時,計劃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以優化財務狀況,但「在沒有規模化之前,沒有意義」。

至於未來的盈利計劃,劉成城稱,部分門店的盈利情況很好,但一方面因為整體在快速擴張,另一方面計劃將利潤率降低到10%左右以實現快速擴張,故目前甚至今年仍處於虧損狀態。此外,他表示,氪空間未來若有資本計劃,也不會以盈利目的去IPO。

快速擴張的背後是強勢的資本背書。劉成城透露,今年內將再完成兩筆融資,接下來的發展還將提速。財視傳媒了解到,邀請原去哪兒網CFO朱曉路加盟,意在提升氪空間的融資能力。

相關焦點

  • 36氪創始人劉成城:泡沫對於社會來講是一個褒義詞
    質疑比特幣的聲音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洗錢、龐氏騙局、投機、泡沫……在比特幣價格暴漲的當下,更有經濟學家警惕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再次襲來。巧合的是,在與36氪創始人劉成城的對談中,我們也聊到了泡沫的話題。劉成城認為,固然泡沫的幻滅對個人來說可能是一場巨型的災難並造成短期的資源浪費,但長遠來看,泡沫對於社會是一個褒義詞。
  • 239億美元估值不見了,WeWork怎麼還敢「買買買」?
    美股 239億美元估值不見了,WeWork怎麼還敢「買買買」? 本文來自 投中網旗下微信公眾號「PropTech研習社」。通過盤點WeWork的「買買買」系列,我們初步勾勒出WeWork上市前的投資理念:一切圍繞主業買,當然房產科技企業也是重頭戲。
  • WeWork瘋狂啟示錄:流血上市時代終結,盈利才能「逆天改命」
    不管是通過高客單價還是做大規模,不管是通過人海戰術還是精益創業,從今以後劉成城只看氪空間的盈利指標。一直被同行詬病商業模式to VC的氪空間,也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痛」之後做出重要轉變:業務從單一的共享辦公大比例轉向企業定製、資管等,接下來企業定製業務將佔到60%的比重。只不過跟陷在困境裡的WeWork相比,氪空間的轉向燈很早就亮了。
  • 立志做人力資源服務界的wework,人博T空間到底是做什麼的
    芝麻信用與wework合作,提供押金免減、信用金融、智能辦公等一系列服務提供2C的人力資源服務除此之外,Wework還提供許多TO C的人力資源服務,例如Flatrion school和2U,前者目前有線上的編程學院和線下辦公空間的培訓課程,都是針對於在Wework中的企業僱員。
  • WeWork 2億美元「賤賣」中國業務,共享辦公的故事要怎樣講下去?
    極富現代感的辦公空間設計,充滿極客精神的創始人,再加上其「重塑人們生活方式」的偉大願景和未來可期的廣闊市場,WeWork成功戳到了投資者們的「爽點」。短短兩年內,WeWork就獲得了來自聯想控股、淡馬錫控股、軟銀集團和其旗下願景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數十億融資。
  • 一周融資 | 貓眼擬籌集10億美元;虎撲完成6.18億元融資;氪空間獲6...
    事實上,貓眼上市的消息去年9月就時有傳出,同時引得眾人關注的還有貓眼與微影時代合併的新聞。 獅吼完成過億元融資,遊戲直播能成為下一代興趣社交的好入口嗎? 36氪近期接觸的獅吼就是一家基於遊戲興趣的直播陪玩交友社區,並於近期獲得了過億元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某A股上市公司(不方便透露)、一下科技領頭,盛大網絡、達晨創投及夸克資本跟投。
  • 一個宜家99元寶寶餐椅引發的思考:給孩子買買買,真的有意義嗎?
    使用心得:幾乎沒有使用過,因為餐桌的高度是一定的,通常也不會調整高度。6 在用餐結束時該座椅可摺疊,輕鬆方便能裝進空間僅為6英寸。使用心得:沒有使用過。畢竟,沒有牙膏是沒辦法刷牙的,沒嬰兒車也很難出門,孩子也需要玩具。而是說,沒必要對於物品太執著,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它、琢磨它,對它給予太大的希望。
  • 36氪舉辦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
    36氪創始人劉成城在近日舉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說。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新經濟佔我國GDP總量的16.3%,同比增速達11.7%,高於6.1%的GDP增速。新經濟改變了人們衣食住行、消費娛樂的方方面面。同時,大數據、人工智慧、5G、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進步與迭代,加速應用滲透各行各業。
  • 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圓滿落幕 超170位嘉賓縱論新經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通過十年演講、十年對談、十年圓桌、十年榜單以及新經濟十年白皮書等內容,對新經濟的過去十年進行盤點、未來十年進行展望。
  • 36氪專訪|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播客破圈是遲早的事
    作為行業最早接受機構投資的播客之一,日談公園也是目前商業化最成功的中文播客之一,據李志明透露,日談公園單期的貼片廣告報價最高達到過30萬,在2019年的四季度,幾乎每周都能接到廣告。除去廣告,幫企業定製個性化內容,與平臺合作推出付費欄目以及音頻帶貨都成了日談目前主要的變現手段。
  • 談資本?談數據?Livehouse不是這麼玩的|深氪lite
    在中國小20年的發展歷史中,作為城市地下音樂的重要承載地,Livehouse曾給無數年輕人帶來美妙的夜晚,它代表一群人對音樂的愛。不過,大部分Livehouse主理人都是搖滾樂愛好者,或者曾經組過樂隊,他們出於個人興趣提供演出場地,對於商業模式考慮甚少,並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生意」。
  • 氪空間第二屆創業節悅旅會讓旅行充實生活
    2017年9月23日環球悅旅會CEO劉毅受邀參加「2017氪空間第二屆創業節」,並在會場分享自己多年的創業經歷與心得。在分享經歷時,環球悅旅會CEO劉毅跟我們說了這麼一個故事,他說:「在我年輕,剛創業的時候,有一次見投資的前輩。前輩問我:『你有幾個女朋友?』我記得我當時楞了一下。
  • 瑞幸過境後,中國咖啡沒有贏家 | 深氪lite
    2018年12月,36氪曾獨家報導,連咖啡將首次增加大型咖啡館業態。2019年1月初,連咖啡在杭州開出了10家大型咖啡館。 在瑞幸瘋狂擴張時,其實作為「第三空間」、星巴克這樣的線下店雖然也遭受影響,但並不致命。事實上,星巴克從頭至尾並未加入價格戰。根據星巴克財報顯示,在外賣咖啡競爭最激烈的2018年三季度到2019年二季度,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從通常每季增長6%,降至基本無增長。
  • 36氪獨家|知名遊戲MCN小象互娛和大鵝文化宣布合併,騰訊、鬥魚...
    36氪獨家獲悉,2020年3月13日,中國兩大遊戲MCN深圳市小象互娛文化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象互娛」)與上海大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鵝文化」)正式宣告合併。根據合併協議,小象互娛與大鵝文化將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深圳市小象大鵝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象大鵝」),原小象互娛創始人竇雨瀟將擔任新公司CEO。遊戲直播的吸金能力一直強勢。
  • New Community Classes with lululemon & WeWork!
    To learn more, please visit www.wework.com. WeWork 是創造者的平臺。我們為您提供辦公空間、互動會員網絡、傾情為您服務,讓工作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是生存。更多詳情,請登陸 www.wework.com。
  • 中國大學合併:浙大、吉大收益頗豐,清華、北大、中科大都曾合併
    在上個世紀末,我國的高校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為了迎接211工程和985工程,幾乎在全國範圍內都掀起了高校合併改名浪潮,當時,無論是頂尖名校還是普通高校,都紛紛有極大的合併訴求,而這一次高校合併改名浪潮也改變了中國高校的格局,很多高校從原本的默默無聞,一躍成為一個「巨無霸」的名校。
  • 36氪(KRKR.US)CEO馮大剛:恕我直言,行業內二三四五名加起來都沒...
    好在大老師及時解釋了一下,「我提前問過有沒有穿著上的要求,他們告訴我說不用很在意。」大老師,您的穿著是真的很不在意了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朋友對大老師的評價,儒雅、彬彬有禮、條理性強...除此之外,馮總您講話的聲音,是 真 的 很 小。
  • 對話WE+ 酷窩創始人劉彥燊:「更懂空間」的人才能運營好聯合辦公
    這也同時意味著,那些被廉價吸引的公司不在WE+酷窩的輻射範圍,「引進一個大眾點評,500塊一個工位,沒有意義,不願意付費的公司可以的去政府的孵化器。」劉彥燊說,現金流良好,願意為空間氛圍付費的公司會自然被WE+酷窩的新空間概念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