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虛擬貨幣比特幣從單個不足1000美元的價格突破19,000美元大關,暴漲幅度高達1900%,而一項來自路透社的技術分析表明:比特幣價格上漲勢頭明顯,突破20000美元關口指日可待。從2009年提出比特幣的概念至今,仍舊有很多人搞不清楚,算法怎麼會產生貨幣?用電腦挖礦,是類似於小遊戲《黃金礦工》裡的操作嗎?比特幣一次次地分叉又是什麼鬼?
和網際網路一樣,比特幣有著全新的底層技術,運行原理和上層應用,歷史上從未有過類似的東西。有人說「給普通民眾講清楚比特幣是什麼,就像給80年代的民眾講清楚網際網路是什麼一樣困難。」質疑比特幣的聲音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洗錢、龐氏騙局、投機、泡沫……在比特幣價格暴漲的當下,更有經濟學家警惕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再次襲來。巧合的是,在與36氪創始人劉成城的對談中,我們也聊到了泡沫的話題。劉成城認為,固然泡沫的幻滅對個人來說可能是一場巨型的災難並造成短期的資源浪費,但長遠來看,泡沫對於社會是一個褒義詞。
劉成城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科學院,一直對創業感興趣的他本科開始研究國內外的創業項目,將項目名稱、研究方向、商業模式、開發周期等一一記錄在博客裡——也就是36氪的前身。如今經過了六年時間,36氪已經成長為以36氪媒體為核心,綜合氪空間、創投業務(鯨準),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對接、辦公空間等服務的科技創新企業綜合服務集團。12月13日,在WISE2017新商業大會上, 36氪正式公布獲得首輪融資,融資金額3億人民幣,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新傳媒行業規模最大、投資金額最高的融資之一。
曾有人評論,在中國的企業家裡,很少有通用的品質,除了講求邏輯。劉成城也不例外,在這次訪談裡,他談到了分拆36氪各個業務的邏輯、投資與創業孰先孰後的邏輯、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邏輯。
正如過去區區二三十年間,網際網路引發的革命、暴富與平權,因比特幣而走入大眾視野的區塊鏈技術也正在重塑金融業格局,掀起一場新的暴風雪。當你下次再遇到某個年輕人說著自己的夢想是「改變世界」時,別一笑置之,他們很可能不只是說說而已。
鳳凰青年: 36氪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員工?
劉成城:現在是700人左右,媒體公司有200多人,氪空間有200多人,這加起來應該就有不到600,鯨準有100人左右。
鳳凰青年:三家公司獨立運營,之間業務的關係是?
劉成城:只能說服務了同一個行業,但服務的是不同的客戶。我們媒體業務這塊是帶有很強的創業投資屬性的科技媒體,主要服務的對象從用戶端來說就是讀者,這裡面可能有網際網路行業的人,創業投資的人以及其他對這個行業感興趣的人。鯨準是服務於投資機構的,就是VC、PE的機構,他們用我們的系統找項目,管理整個機構的運作。氪空間是服務有辦公室需求的創業者的,而且是十人以下為主的創業公司。所以我們是一個產業,但是不同的客戶。
鳳凰青年:你曾說「做好了社會價值,自然就擁有了商業價值」,這是在創業過程之前還是之中想明白的呢?
劉成城:我覺得大部分的公司都有社會價值,哪怕你賣包子賣服裝,也都是有社會價值的。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當時有一些創業者只講情懷,或者說把情懷跟商業模式混在了一起。但我們在做公司的時候,兩個角度要同時考慮。商業價值肯定不用說,這是公司能長期存在的一個基本條件,你必須要符合正常的商業邏輯,有自己的商業模式。拿我們的媒體業務來說,我們肯定對於整個社會創業創新的意識教育有很大的作用,這個是服務的讀者;我們的商業價值肯定是服務於我們的廣告客戶。這是兩個人群,如果你把他們混為一談,可能商業模式和社會意義都很難做成功。
鳳凰青年:明白了,你們在做一些項目的評估和投資的時候,這個項目的社會價值會佔到評估的多大比重?
劉成城:投資的時候當然只看商業價值。
鳳凰青年:社會價值不會為項目加分嗎?
劉成城:社會價值是基礎,並不是不看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看你怎麼理解,我覺得為用戶提供滿足一種需求的產品,這已經是一個社會價值了,不管是什麼產品,你要不滿足客戶需求,後面的商業邏輯肯定更不存在。所以我覺得社會價值在投資的時候是不用討論的一件事情,它是一個基礎。在做投資行為的時候,主要討論的是你在滿足了客戶需求之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我覺得社會價值更多的是企業用於對自己的形象和上下遊關係處理上的一個東西。
鳳凰青年:有可能是一個企業建立之後慢慢發展起來的?
劉成城:我覺得大部分優秀的公司應該是第一天就有,只是說可能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現在比較少的企業會只考慮商業模式和商業變現,我覺得這樣的企業能成長成大企業的會比較少。
鳳凰青年:明白。你是技術出身的,但創業初期卻選擇了做創投媒體,你覺得技術學習的背景在你創業的這六年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劉成城:我是學技術的,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也不能算技術出身,因為我沒有做過技術類的工作。至少我對網際網路IT技術還是比較了解的,我都知道每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這對我們公司的發展還是挺有幫助的。技術其實是創新的延伸詞,包括36氪做這個媒體,我們關注的也是技術和創新,所以說我們不能只關注著創新什麼也不幹。我們一直想做一些創新的東西,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嘗試,試過很多創業方向,等於最後變成今天這三個方向吧。
鳳凰青年:但現在整個大環境是在變化的,包括您自己都在說網際網路紅利在逐漸消失,您現在要做鯨準這樣一個新的創業項目的原因是?
劉成城:這是兩個問題,先說創業環境的變化,大概2015年的時候,總理提出了「雙創」(作者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整個創業環境的裡程碑事件。我們是2011年開始創業的,那時候的創業者都比較草根,我們都說百度、阿里的高管都不會出來創業,但是基本到2014年這個現象就改變了。2015年雙創這一波又加入進來很多創業大軍,但很多人可能對創業的認識比較薄淺,進來之後遇到挫敗就又退縮了。後來2016年,社會的創業熱情又在向下行。我覺得這個東西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有意義,但是對於一部分不考慮環境的創業者來說,有沒有這樣的環境都要創業,意義就不大。
所以今天來講,創業者的素質肯定比幾年前高很多,競爭的門檻當然也會變高,這是創業環境的變化。對於我們來說,這幾年我們主要還是根據自己企業的發展需求,來考慮我們的戰略布局,而對於市場來講不那麼敏感。市場需要敏銳、持續的關注,但不能追風口,不能說什麼事情火了,你就去做,這個你也做不過來。我們在這方面,包括氪空間,包括鯨準,都是從我們企業自己想在這個產業鏈上下遊,結合我們原來已有的資源做更多的布局,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
鳳凰青年:但國內的環境和國外不同,我有看到很多用戶質疑創業公司是否會把核心內容上傳到鯨準平臺。
劉成城:這個背後其實有一個邏輯,就是我作為這個公司的創始人,或者說這個產品的創始人,我們對這個東西的未來是有一個評估的。也就是說,我們已經100多人一兩年時間投入進去做這個事情了,那至少也是個幾千萬的投入。對於我們來講,是因為我們覺得那樣的目標能達到,但是用戶在評價我們產品的時候,他是基於我現在能提供的服務來評論的。我們今天能提供的服務肯定是不完善的,所以說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對話。
我們自己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們相信投資機構或者說投資這個行業一定會信息化。投資行業現在還是一個非常不信息化的行業。我們相信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直到今天我也還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們是基於這個邏輯在投入做這樣一個產品,今天它有什麼瑕疵我們都是能夠接受的。但用戶的邏輯是他現在有什麼樣的體驗,這是兩個維度的對話。我覺得公司和產品是包括品牌是養出來的。鯨準做到今天,雖然有用戶能挑出毛病來,但是它在市場上已經是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了。如果有客戶也相信投資可以用信息化的方式來提高效率,他來找的這個類別的產品中,我們一定是最好的,因為我們在市場中的投入和積累是最多的。
鳳凰青年:這些年從自主汽車泡沫到網際網路泡沫,我感覺現在投資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泡沫。鯨準現在去做投資金融信息的服務,它是不是在預判這個趨勢,給大家做一個服務型的產品呢?
劉成城:對,我覺得肯定是預判了這個行業會有這樣的需求,我們才會投入這樣的時間和資源去做這樣的東西,這個是一定的。但是泡沫看你怎麼說,泡沫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
鳳凰青年:我覺得有一點點貶義的成分在。
劉成城:創業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鳳凰青年:創業現在應該是個中性詞。
劉成城:是,但幾年前是個貶義詞,當然可能現在對一些人來講又是褒義詞。我覺得泡沫對於社會來講是一個褒義詞,這個社會因為有了比如說網際網路泡沫,所以網際網路的進程提速了。因為有了共享單車泡沫,共享出行的進程提速了。只不過相對於資金來講,泡沫消耗了大量的資金,對於一些人來講,進入這個行業創業後來死掉了,然後退出這個行業,對於他們來講可能是個貶義詞。
鳳凰青年:在泡沫消失,資本寒冬的局面下,你覺得對於現在的新入局的創業者來說,新的機會在哪裡?
劉成城:我覺得什麼時代都有機會,就是看你有沒有撬動這個機會的鑰匙。這個鑰匙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可能是智慧,可能是一個團隊的投入之類的,只不過說機會有多少。可能大家覺得前一兩年就像在沙灘上撿貝殼一樣,有好多好多機會,今年就變成了只有一些特別傳統的、或者說特別線下的機會了,就是這樣的區別。
機會沒有高低好壞之分,但每個時代都有。今天的話,再專業的人也無法去總結現在有什麼好機會,只能說現在有很多創業者在做什麼事情,還有很多機會沒人意識到,但可能有一些人準備在做。我也回答不了現在有什麼機會,我要知道的話我就去做了。
鳳凰青年:具象一點來說,有沒有哪些人應該具備怎麼樣的性格特徵,他才比較適合創業呢?
劉成城:什麼特點能創業這個總結不出來,你要問兩三千個人可能能問出來兩三千個特點來。但什麼樣的人不能創業是有的,我個人覺得心理比較脆弱的人是不能創業的,比較刻板的人也是不能創業的。因為創業需要腦子比較靈活,很多問題換一個角度就能解決了,如果特別死板的人,他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這樣是很難的。心靈脆弱的人不能創業是因為創業是一個平衡的過程,平衡什麼呢?平衡的是衝突,這裡面有很多衝突。團隊裡面的衝突是大家理解最多的,其實背後隱藏著更多的,比如說,你想做的事情、需要的資源和你手上的資源這樣不匹配的衝突;市場競爭的格局跟你能兌現的產品服務的速度的衝突。這些東西,一個衝突解決不了那得焦慮死,所以說心態不好的人肯定是不能創業的。
鳳凰青年:你有印象特別深刻的,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去解決的衝突嗎?
劉成城:當然有啦,這每天都有啊!比如說我們公司在2014年的時候,我想在原來的創業媒體之外,橫向做一些業務。那這個時候公司裡就有一些反對的聲音,當時討論的主題簡單來說就是做這些東西需要這麼多資源,而我們只有這麼點資源,資源是不匹配的。那怎麼做?如果做出來失敗了造成資源浪費怎麼辦?當時這個討論還是持續了比較長的時間,可能有一兩個月。但是我覺得既然在戰略上確定之後,那我們沒有資源就去找資源做嘛,後來在2015年底,氪空間拿到了一輪投資,慢慢地長成今天這樣。
鳳凰青年:現在很多年輕人剛從學校出來就去做創業和投資相關的事情,你覺得這樣做的投資回報率高嗎?
劉成城:這個說了是不是會得罪人?我個人覺得年輕人不應該太早做投資。因為投資這個事情有點飄,如果你先做投資,以後基本上很難再做創業了,而先做創業會比先做投資好很多。先做投資的話,你看起來好像裁判一樣地去評判很多企業甚至企業家,但實際上你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背後有很多東西你是看不到的。
而先做創業的話,只要你心態比較平和,創業失敗了也能接受的話,我覺得創業失敗也比正常的路徑會好一點,這樣你會對社會、對工作的理解更深刻一點,所以我建議年輕人先做創業。
成功率或者回報率的話,不能從財務角度去算,如果你做得方向好,真的經歷過一個企業的周期,還是非常難得的體驗,我覺得這就已經算一個很大的回報了。
鳳凰青年:是,因為現在有很多熱門領域,比如共享經濟、AR、人工智慧,年輕人覺得去這些領域進行投資會比自己創業來得更加容易。
劉成城:那是純從財務角度考慮的,但投資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如果有資金的情況下,看起來只要我發生了投資這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投資了,但這不代表你一定有回報。
鳳凰青年:最後這個問題比較成功學,在你接觸到的各種創業成功者中,他們有什麼共同的性格特徵嗎?
劉成城:成功人士有什麼性格特徵?我覺得沒有那麼絕對,但可能會存在一個弧形結構。就是相對來講,成功人士裡面最成功的那一批人心態更平和,中間這些性子會更急一點,再往下,做一些小生意的可能也會是平和的。大概是這樣一個架構。
在熱點頻出的當下,每一種流行文化,每一篇爆款文章的背後,都反映出這個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這也是我們做「100 Points百人計劃」的初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平臺:鳳凰YOUNG(ID:ifeng-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