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值偏高唐篩卻顯示低風險,還要不要做無創DNA?疑惑孕媽看這裡

2020-12-19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初次懷孕,任誰都緊張,準媽媽們恨不得變身母嬰專家,對產檢單上的各項數據追根究底。這樣並沒錯,但就怕一知半解,自己嚇唬自己。

這兩天碰到的一個例子就是這樣,產檢結果顯示NT值為2.9,當時她上網查了查,這個數值有些偏高。結果上星期做了唐篩,顯示低風險,她徹底懵了,這到底有沒有問題?

她總覺得做無創會更安心,但她工作也忙,短時間內又不大能抽得出時間來,於是百般糾結中給我發了私信諮詢。

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關於唐氏症候群的系列檢查,很多孕媽都有這麼一段糾結的心情,擔心是否胎寶寶出了問題。

但大部分孕媽還是通過了後面的唐氏篩查、大排畸篩查等,最終生下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

因此,當孕媽們看到NT值較高時不要過於緊張,根據醫生的安排做好後面的檢查項目就好了。若醫生明確說沒問題,就別自己嚇唬自己了。

01NT值超出臨界值說明什麼?

這項檢查測量的是胎兒頸下部位透明帶的厚度數值,最佳的測量時間為11周-13周+6天範圍內。

若早於這個時間,胎兒的發育還沒到能檢查的地步,無法檢查;若晚於這個時間,則會使檢查數據異常。

我國NT值的臨界值為2.5mm,2.9的確有些高了,有一定風險,需要密切關注,但又沒危急到必須採取措施的地步,最好再觀察後續的產檢結果。

據資料表明:NT值越高,胎兒染色體異常以及心臟異常的概率也會增加。

NT值偏高代表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偏高,同時胎兒的內臟器官及其它結構異常也有一定機率。

本來這時心情就很忐忑,結果做唐篩卻顯示低風險,到底是鬧哪出?!實在放心不下且疑惑的孕媽,後續應該關注無創DNA(或羊水穿刺)和20周以後的大排畸這些檢查。

02這種情況不做無創是否可以?

這個問題,具體要根據孕媽的身體素質綜合考慮,沒有標準答案。

唐篩準確率約在65%,並不是很高的數值,而且孕媽的年齡、體重、預產期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數據,導致誤差較大。

想起群裡有位寶媽說的,她當時懷孕就被嚇得不輕,拿到報告時發現報告上的孕周少了幾天,跟護士說過後糾正過來,結果「高危」立刻就變成了「低危」。

也有的孕婦習慣了報虛歲,實際年齡34,虛報一歲就是35,於是唐篩的報告結果就很不理想,醫生本來要建議她做個羊水穿刺或無創,後來知道了實際年齡才說再觀察觀察。

若僅以唐篩低風險就判斷胎兒患唐氏的機率低,是不完全可靠的。因此,若之前檢測NT值偏高的話,即便唐篩顯示低風險,還是做個無創DNA更靠譜一些。

這項檢查需要從孕媽媽的靜脈抽血,以此分析胎兒的DNA狀況是否正常。

無創能檢查常見的13、18、21三體染色體,準確率達到99.99%,接近於百分百了,而胎兒若是出現問題常是這三種染色體導致,因此還是很值得信任的。

如果是滿足以下條件的孕媽,建議再做無創DNA,這樣更為保險。

高齡產子(35歲以上);雙方家族中有人生出過唐氏兒;之前曾數次流產;常處於高輻射環境、化學汙染中;懷孕期間服用過不合適的藥物;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疾病。

03後期的排畸檢查,仍需重點關注

除了唐氏篩查需要重點注意外,20周以後的大排畸檢查也是重要項目,主要是篩選胎兒是否存在結構畸形的可能,檢查內容為頭面部、內臟器官、四肢的全身性結構。

若這個檢查順利通過了,那麼就代表胎兒基本不存在問題,準媽媽可以安心了。

很多孕媽可能要問,既然唐篩結果並不準,那為什麼還要做這項檢查?浪費錢還白擔心。

唐篩的準確率雖不算高,但多少也能起個警示作用。就像查違章的交警一樣,他們站在路口,根據司機的神情舉止、行車路線或牌照狀態攔下車輛,然後再進行具體的檢查。

唐篩主要是大面積的粗略檢查,然後再根據檢查結果找出其中患病機率高的做下一步安排。

羊水穿刺和無創DNA,就是粗篩之後的針對性檢查,前者是從肚皮下穿刺針頭去吸羊水,有一定風險;而無創DNA技術更先進,僅需靜脈抽血檢查,因而價格更高,也無法全面普及。

總之,所有的檢查項目都有其存在的道理,都是為了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前解決,孕媽們一定不要漏了,更不要諱疾忌醫。

NT值偏高還是有一定風險的,需要謹慎處理,最好與醫生談談看下一步怎麼辦。

相關焦點

  • NT值偏高唐篩卻低風險怎麼辦?疑惑的孕媽,後續該關注這些檢查
    這兩天碰到的一個例子就是這樣,產檢結果顯示NT值為2.9,當時她上網查了查,這個數值有些偏高。結果上星期做了唐篩,顯示低風險,她徹底懵了,這到底有沒有問題? 她總覺得做無創會更安心,但她工作也忙,短時間內又不大能抽得出時間來,於是百般糾結中給我發了私信諮詢。
  • NT值偏高,唐篩低風險可以放心嗎?建議孕媽重視一下這幾個產檢
    有孕媽媽諮詢說:做NT值為2.6,屬不屬於高風險?沒做無創,只做了早期唐篩低風險?很多孕媽媽都在NT檢查上有過糾結,很擔心NT值偏高會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在我們國家,NT值2.5mm是臨界值,也就是說2.6是高於臨界值的,有一定的風險,需要密切注意後續的產檢。因為NT值偏高,可能意味著有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同時,胎兒的心臟、腸道及其他結構異常的機率也會很增加。所以提示孕媽媽要注意後期的唐氏篩查,和20周以後的大排畸檢查。
  • 孕媽唐氏兒篩查,該做唐篩還是無創DNA?這4條佔1條直接做無創
    導語:孕媽唐氏兒篩查,該做唐篩還是無創DNA?同事小秦在備孕了兩年零6個月後終於懷孕了,生命中迎來了她的第1個孩子,那一年小琴35歲。因為是高齡懷孕,在孕12周的小琴常規去醫院做唐篩,被醫生要求直接建議做無創DNA。
  • 產檢時,孕婦能不能只做無創DNA,不做唐篩呢?看完或許會有答案
    懷孕之後女人對於肚子裡寶寶的健康是非常關注的,在眾多的檢查項目當中,媽媽對於唐氏篩查是非常重視的,所謂的唐氏篩查其實就是採集孕媽的血清檢測胎兒患上唐氏綜合症的概率,但是唐氏綜合症的準確率會比較低,而無創DNA是通過採集孕婦的靜脈血液來化驗,寶寶存在唐氏症候群的可能性,可以避免其他一些侵入性的診斷
  • NT、唐篩、羊穿和無創,四項檢查全解析,孕媽須知
    一般NT值小於3毫米,則在正常範圍內,表示胎寶寶出現唐氏症候群的風險低,若超過3毫米,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越高,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 NT檢查最好是在孕11~14周,超過14周,胎兒皮下的積水會被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檢查就不準確了。
  • 孕媽聞唐篩「色變」,唐篩真的有這麼嚇人嗎?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
    前不久小琳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懷孕4個多月的時候,她去做了個唐篩,結果出來後,醫生告訴她,唐篩結果顯示高風險,需要進一步檢查。小琳聽到這個消息瞬間淚崩,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思考再三,還是聽從醫生的吩咐做了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都是虛驚一場。
  • 孕媽唐篩「高危」,做了無創後大多沒事,原因是什麼?
    那麼,孕媽唐篩「高危」,做了無創後大多沒事,原因究竟是為什麼?事實上,唐篩只是孕媽在孕15-20周,進行的一個抽血檢查,目的是看看胎兒的染色體是否出現異常,有沒有存在「唐氏兒」的風險。這個檢查,還要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和預產期等,是個綜合性的排查方式。也就是說,唐篩只是個篩查手段,而並非確診標準。如果檢查結果顯示,有一些部分個體提示高危,是很正常的。
  • 二胎孕期唐篩高危怎麼辦?這兩個檢查孕媽不要落下了!
    尤其是唐篩,真怕自己不能順利通關。誠惶誠恐的等來了唐篩的結果,沒想到卻是唐篩臨界值風險21體1:955。醫生說屬於高危,嚇壞了菲菲一家。後期通過無創DNA篩查,解除了高危警報。菲菲在孕38w+5的時候足月產下健康小公主一枚,一家人開心的合不攏嘴。很多孕媽對唐篩高危恐懼到極限,生怕自己不能通關,其實唐篩高危沒那麼可怕,孕媽不要過於擔心。
  • 孕13周nt被要求做無創,其中原因,準媽媽可得了解
    孕期無創產檢一直是很多孕媽媽疑惑的,為何有些孕婦需要做無創dna有的孕婦卻不需要呢?其實無創dna產檢也是一種進一步檢查的產檢項,可以更加深入的篩查一些病因,被要求做的孕婦自然有做的道理,為了胎兒的健康孕媽媽們也要毫不猶豫的做好這項產檢。
  • 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到底怎麼選?孕媽要會分情況討論
    而且,唐篩需要做兩次篩查,分別是早唐和中唐。早唐在孕11—13周零六天之間,也被稱為NT篩查,中唐在孕15—20周零六天之間。唐篩便宜安全,但準確率低,易誤診,也會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患病被忽略。但它仍然是很有必要做的,如果胎兒患病風險高,再做其他檢查。
  • 產檢遭遇NT值偏高,排畸檢查未過怎麼辦?
    也就在十一假期之前,我才將懷二胎的消息告訴身邊的好友,之所以這麼遲才通知大家,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在12周第一次產檢時,被醫生告知NT值偏高,二寶很可能存在染色體異常的情況,建議去做無創來進一步確認下。在無創結果出來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既不想自己空歡喜一場,也不想給朋友添麻煩,乾脆,等一切有了結果之後再告知大家為好。
  • 選擇無創DNA,還是羊水穿刺?孕媽別亂做,先弄清它們的優缺點
    無創DNA無創DNA,就是在產前對胎兒進行染色體檢測,是指通過抽取孕媽的靜脈血液,篩出胎兒的細胞,然後對其中的DNA和染色體進行測序分析,從而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一般在12周左右就可以做,12-26周是做無創的最好時間,孕媽想做的話一定不要錯過時間了,否則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
  • 無創dna幾周做最好無創DNA檢測與唐氏篩查的區別在哪裡?
    孕媽在懷孕期間我想比較心煩的就是要做各種產檢了吧!我相信經歷過產檢的孕媽都知道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及唐氏篩查吧,但還有一些新手孕媽卻不知道什麼是無創dna檢測,更別說它們之間的區別了,下面香港裕力健康就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區別。
  • 做了唐篩還需要做無創DNA嗎?答案在這裡
    文 | 圖文說生活唐篩作為孕檢過程中的一大重要項目,幾乎每一位孕婦在懷孕過程中都會去當地醫院做一次唐篩檢查,唐篩檢查的作用就是檢測孩子的21號染色體是否存在三倍體症狀,換個說法就是通過唐篩來判斷胎兒是否會患上唐氏綜合症,由於每一個唐氏寶寶的誕生都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
  • NT值高就是高風險?後期排畸做唐篩還是無創,區別要知道
    NT正常範圍雖然在3mm以內,但一般超過2.5mm醫生就會提示高值,建議孕婦進一步做檢查來明確診斷。NT主要用於排除唐氏兒的風險,因此只要數值高於2.5mm,對於NT來說就屬於高值了,孕媽一定要注意,千萬不可馬虎大意。
  • 唐篩高風險,先做無創DNA還是直接做羊水穿刺
    醫生說是高風險,讓到省裡醫院繼續複查,這個高風險什麼意思啊,是不是意思就是胎兒有毛病,那要不直接別要了吧,這去省醫院,人生地不熟的,要不就別去了,直接做了吧。」聽到這裡,我說「別慌姐,我簡單和你聊一聊什麼是唐篩?唐篩高風險該怎麼辦?
  • 孕婦做NT值為2.6,屬不屬於高風險,沒做無創,只做了早期糖篩低風險?
    在我們國家,NT值2.5mm是臨界值,也就是說2.6是高於臨界值的,有一定的風險,需要密切注意後續的產檢。 NT主要是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是否正常,正常值在3mm以內,如果NT超過2.5mm,彩超也會提示高值,建議結合染色體相關檢查,所以說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孕媽要定期觀察。
  • 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看完這3項孕媽再考慮
    在做產檢的時候,遇到標題上三個檢查項目,孕媽咪都會有些懵圈,感覺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好?說實話,我自己當時也有這樣的情況,比較猶豫。但我懷大寶時剛24歲,醫生說做唐氏篩查就可以,不必要做無創,不知道你們當時,做的哪項檢查呢?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
  • 無創dna和唐篩有什麼區別?
    無創dna和唐篩有什麼區別?無創dna是利用孕婦懷孕期間,胎兒釋放在母體血循環中的dna作分析,判斷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唐篩是通過檢測甲胎蛋白、人絨mao促性腺ji素,游離三醇等項目,結合孕周等計算出胎兒患唐氏症候群的概率。從篩查的結果看,無創dna的準確率要比唐篩高得多。並且無創dna檢測的費用也比唐篩要高。
  • 唐篩檢查即使低風險也要當心,特別是高危孕媽,可別在這方面省錢
    但是唐氏篩查有個缺陷就是他的準確性並不高只有百分之60到百分之70,所以即使調查結果顯示寶寶患唐氏症候群的概率很低也不能忽視。看來,唐篩真的不「可靠」,那麼,唐篩的檢查方式是怎麼樣的,又有什麼缺陷呢?對於女性來說,在懷孕的第十二個周是比較適合進行這項測試的,因為在這個時候女性體內的dna水平將達到峰值,所以最為適合,這種方式雖然擁有著很高的準確性但是價格卻非常昂貴,所以很多人會因為經濟壓力而放棄這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