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時期,出現兩位皇帝合法存在於朝中,至於出現的具體原因我們先來一下捋順思路。
這事還是發生在明朝,老爸明宣宗僅僅三十六歲就病死了,兒子朱祁鎮那時才九歲,正處於懵懵懂懂的年紀,還都不清楚具體情況,所以當時雖擁立他為皇帝,但大部分的權利還是掌控在他老祖母(張氏)手中,他並不能施展什麼抱負,致使朱祁鎮一直都是與張氏對著幹,其中之一就是寵信了宦官(王振),以至於朝中宦官專權。
這位皇帝一生可謂是一波三折,雖然在政事上並沒有什麼偉大的事跡,但還是不能改變他兩次稱帝的事實。
在好不容易熬死了老祖之後七年的一次對外抗戰中,很不幸他被活活擒住當了敵人的俘虜,這朝中不可一日無主!這不身邊還有個現成的老弟(朱祁鈺)看著空缺出來的帝位,讓朱祁鈺此時猶豫了,但隨後心想:「這麼好的機會給我不當白不當。」於是後來孫太后聯合兵部侍郎就此擁立了這位新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明景帝,這事最終還是傳到了被俘虜於蒙古人手中的英宗耳朵裡,那叫一個氣!「我還沒死也不來派人營救我,就開始立新皇帝了。」英宗心裡甚是憋屈。在被關的一年之後英宗終於回到了北京城,此時他的身份讓人尷尬,但回來不是意味著就可以恢復自己皇帝的稱號的,畢竟朱祁鈺(明景帝)已經坐上皇位長達一年之久,於情於理都沒有退位的意思,所以呢作為老弟的朱祁鈺就將哥哥(朱祁鎮)囚禁於南宮之中,就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七年。 好在弟弟朱祁鈺身體不適,當了七八年的皇帝就逝世了,朱祁鎮知道機會來了他曾經手底下的一些臣子見勢頭不對開始默默的打算開始準備重新讓朱祁鎮上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間隔八年重新坐上了皇帝的位子,不僅有人感慨這也許就是命運的安排。
這時候朱祁鎮他才剛剛重新拿穩手中的權利,未曾想過要先將弟弟明景帝的皇位給罷黜掉,一時間明朝出現了短期一國兩帝並列存在的局面。等到一兩個月後才想起老弟的名號還沒有廢,於是緊急下令廢掉明景帝並將她軟禁在西苑,不久之後這位從皇帝一下子廢為郕王的朱祁鈺就不明不白的死了。這老弟死後朱祁鎮還是不太能夠解氣,便給他死後的諡號惡意取名為戾,並將其葬於西山,這裡要著重說明朱祁鈺(明景帝)也是明朝第一未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第二次登基的英宗,覺得人到中年又是二次登基,怎麼也得改個年號以此來改變自己的運氣。所以就選擇了一個:天順,來作為新登基後的年號。這事說來也奇怪改了年號後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倒黴。這磕磕盼盼的再做了8年皇帝之後也崩了,時年三十七歲。從這裡可以看到上至老爸朱瞻基下至老弟朱祁鈺都是年紀輕輕的就沒了,自己也只是活得比老爸朱瞻基多兩年而已,看來大多是身體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明朝也盛行「長生不老」的做法,自然也就活不久了。
不過這位明英宗還是有一點可取,那就是廢除了從明太祖以來的一個弊端——宮妃殉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