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在非洲援助一年,更何況是培養我的湖北呢?」
江西省對口支援隨州市醫療隊成員、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餘臘梅說到。
作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1996級的學生
她對湖北有著特別的情感。
疫情暴發時,
她的腦海裡只有四個字:同舟共濟
也因此,
在結束了赴突尼西亞執行援外醫療任務,
回國僅三個月後,
她主動遞交請戰書,
選擇再次逆行,踏上徵程,
這是使命也是責任!
能夠走到抗擊疫情的一線,
在她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爸爸是退伍軍人,
媽媽是老師,
自己是醫生也是黨員,
「這是我們家的家風!
為人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
為民請命不能避,
為國赴難不能避,
臨危受命不能避。」
在家國大義面前,
她選擇舍小家顧大家。
2月14日,
是餘臘梅在隨州市中心醫院正式支援的第一天,
這是個十分忙碌卻又值得紀念的日子。
首先迎接她的是一次難度較高的手術,
這是一名有四次剖宮產史合併瘢痕妊娠的孕婦
由於清宮不成功,
餘臘梅為其做了開腹手術。
雖然手術粘連嚴重,
但是這次由贛鄂醫生合作的手術進行得很順利。
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息的她,
得知夜班醫生還有手術沒做時,
轉身走向另一間手術室,
為另一名產婦進行剖腹產手術,
「我本來就是來支援你們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手術成功後,餘臘梅難掩喜悅,
這是她在隨州的接生的第一個孩子,
也是她帶給一個家庭最美好的情人節禮物。
但說到自己的家庭,
餘臘梅滿是愧疚。
2月20日是兒子李天歌的生日
去年,她在突尼西亞錯過了,
今年,卻又在湖北錯過了。
但她也給兒子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
這天,她在手術室,
主刀接生了一名新生兒。
當產婦知道她是江西支援湖北的醫生,
兩個孩子又是同一天生日時,
便對餘臘梅說:
「今後孩子的每個生日,
我都會告訴他,
在江西有個小哥哥和你一天生日,
而她的媽媽就是把你接生下來的人。」
餘臘梅把這件事轉述給了兒子,
對他們來說,
這是一份值得紀念的生日禮物。
放下手術刀,
她是母親,也是女兒。
父母年紀大了,
她不敢輕易地視頻通話,
怕一不小心就會紅了眼眶,
為此她特地給寫了一封家書。
她會在朋友圈裡報平安。
記錄在隨州的所見所聞,
並肩作戰的醫護人員、酒店前臺的小姑娘、
負責打掃的阿姨......
隔著屏幕,
都可以感覺到她的樂觀與開朗。
「我們就是你們的『胸腺肽』,
希望你們快快提高免疫力,
早點恢復人間煙火味!」
談到她目前最大的願望時,
她說,
「無比期待春天的到來。
要出門展歡顏,再敘好時光。」
你聽,
蟲鳴鳥叫,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內容:本報記者季春紅、蔡琳、姜奕名、蔡闖、王斯敏、劉坤、安勝藍、張銳、晉浩天、章正、李盛明、盧璐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素材:江西日報楊繼紅、塗星星
責編:王子墨 王遠方
編輯:孫岱 孫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