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根本沒想到在海外上演,直接拿回臺灣放映,拍《喜宴》時,還是照 樣。而且《喜宴》沒有毛片,底片衝出來直接做電腦剪接,我們大概是全世界第一 個用電腦做全部後制的片子,只因為省錢,做人家的實驗品。那時電腦螢屏只有十 八時,又切割成四格,每一格畫面的解析度(resolution,解析度)是電視螢屏解像 度的四分之一,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就只見到個人影。
調光拷貝衝出來後,李安才 知道有些畫面選得不對,焦距有問題。有的表情,如半身的,都看不到了。沒看過 毛片,剪接師蒂姆只知道個劇情大概,也不曉得詳細的對白內容,又是個喜劇,就 這樣跟著我剪。
最後德文字幕的拷貝衝出來,好像還是溼的,我們就自個兒提著趕赴柏林影
展。那班飛機上人不多,李安、特德、詹姆斯,還有演西蒙的米切爾利希滕斯坦 (Micheal Lichtenstein)四個人坐在機尾聊天。去年柏林影展時,詹姆斯不是說我 們再做一票嗎,今年就是揭寶時刻。詹姆斯說:「要是這部片子今年再沒買主,回 紐約,我們就得關門了。」因為好機器的房租已從一個月四百漲到八百美金,再付不 出來就得解散公司。那時也沒人幫忙賣片,我們曾找過英國代理商,但沒人理踩, 後來好機器會成為我的代理商,就因為當時沒人代理賣片,只好自己來。
1993年2月,徐立功初到柏林影展時,並無十足把握,他覺得大陸的《香魂女》 氣勢很強,張藝謀又擔任評審,且大陸文化部副部長親自督陣,舉辦各種活動造勢, 他揣測的是《香魂女》得獎有望。李安的了解則是斯派克李的《黑潮——麥爾坎X》 (Malcolm X)呼聲最高。
不過《喜宴》記者會放映後反應極佳,第二天,各國媒體報導都是:「《喜宴》 一演,整個柏林影展開始發光了!」當天索票的人就大排長龍。
一放之下,大熱門,其實得不得金熊獎都無所謂了。《喜宴》從未露面,第一 次公開放映,就在兩千個德國觀眾面前,全場笑得前俯後仰,當下成了影展的大熱 門。因為是德文字幕,詹姆斯和特德也不知道在演什麼,只知道反應很好,兩人就 站在戲院入口的中間走道上看觀眾反應。當晚,臺灣「新聞局」為我們辦了個慶祝 酒會,天正下著大雪,李安進到會場一個鐘頭了,還沒見著詹姆斯和特德,正奇怪他 們哪去了,原來他們還站在門外雪中,門都沒進就跟人家談起生意來了。過去他們 也沒有影片交易的經驗,賣片,這也是頭一回;可發展到現在,一個公司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