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07:52
浙江日報記者 吳孟婕
市委報導組 劉小紅
■連日來,到橫店影視城秦王宮景區的遊客絡繹不絕
立秋過後,橫店影視城夜遊迎來新一輪小高峰。臨近22時,每日最後一場演藝秀《夢幻太極》在漫天煙花中落幕,在有序離場的人潮中,站在主席臺走道正中、朝空蕩蕩的舞臺比劃著的橫店集團影視旅遊行業副總裁殷旭和橫店影視城藝術團總經理潘忠偉顯得有些「突兀」。走近細聽,他們交談的內容不單單是普通觀眾口中的「震撼」、「唯美」,而是「燈光與道具的切換不夠乾淨」,「『空中飛人』出場時間點還需微調」等更專業、也更不易察覺的細節。
7月初,第8版《夢幻太極》絢麗亮相,全球頂尖的數控威亞特技、水下舞臺機械和特效裝置等高科技元素是助其演奏華美樂章的「秘密武器」。這是該節目推出7年來改動幅度最大的一次。
「《夢幻太極》演出已突破3000場,觀眾超過870萬人次,隨著審美需求的日益增長,變化是常態。」殷旭說,目前橫店有秦王宮、清明上河圖等28個大型實體拍攝基地、常換常新的20多臺原創現場演出和高科技體驗節目,「『版權』獨家所有,但橫店的『傳奇』可以說給你們聽」——
閃回:小鎮傳奇
1995年,八面山下,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率領120支工程隊耗時3個月,為導演謝晉建起了一條建築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的「南粵廣州街」,一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山村小鎮的「造城記」,就此開始。
2004年初,橫店被國家廣電總局確立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如今,它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享有多項「特權」的「文化特區」,在文化產業的土壤中找到了物質富裕和精神富有的雙重坐標。
2013年底,橫店正式獲批第二批國家級文化與科技示範基地,成為入選全國18個示範基地中唯一非地級以上城市。東陽每年1300多萬的遊客中,有許多是衝著橫店來的。「未來,橫店將打造『高科技演藝之都』,在特色演藝秀中融入國內首創的多媒體特色放映劇場、橫店數字影視智慧院線等。」殷旭說。
離開橫店影視城已臨近午夜,走在繁華的萬盛街上,連綿的小吃攤依舊霓虹閃爍,巨大的排風機和喧鬧的人聲散發出的市井煙火,似乎與一般的江南小鎮並無二致。但腳步慢下來的時候,又會發現許多不同:比如路邊小小的列印店門口貼著一張A4紙,上面寫著「列印劇本」;在路邊大排檔坐下來,可以聽到隔壁桌的眉飛色舞:「上次跟劉德華一起演戲,我可是『一次過』」,「前幾天在明清民居博覽城碰到霍建華了」……
2010年,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橫店影視城「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並確定其為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企業。彼時的橫店影視城已頗具規模、聲名鵲起,年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中外拍攝組近百個;而在「城」外、省外,新的大型影視基地也不斷湧現,從資源開發模式、旅遊產品設計到技術研發支撐,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橫店如何保持優勢甚至超前發展?
全景:文化破題
談起發展,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詞語往往是「轉型」。是否存在一個完美的「置換模板」,可以讓橫店迅速「轉身」為美、歐、印等國的影視產業模式並獲得成功?在金華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徐建華看來,答案是否定的:「轉型的關鍵是真正統一思想、契合時代環境,且必須具有不可複製的亮點和特色。」
統一思想,就得有一個喊得響更落得實的目標。東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經過大量調研、走訪,掀起了一場社會廣泛參與的大討論,並最終確定了「建設現代化工業強市、文化和影視名城」的戰略部署。
很快,「風」來了——2012年7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浙江省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按照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要求,在產業政策、用地保障、財稅金融等領域給予重點傾斜,同時進一步加快實驗區配套設施建設,努力將其打造成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和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與8年前的「國字號」授牌相比,騰挪空間和施展舞臺仍是包括東陽橫店鎮、湖溪鎮、馬宅鎮全部行政區域以及南馬鎮、南市街道、城東街道部分村在內的365平方公裡,名片上卻多了「文化」二字。
就由此破題——作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發城市和重要樣板、浙江經濟轉型提升快速發展的排頭兵,東陽提出了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戰略,明確以影視文化為龍頭,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為核心,帶動全市工藝美術、文化旅遊及其他文化產業全面協調發展。用徐建華的話說,「政府負責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園區企業用心做好自己的『美麗文化』,彼此融會貫通、優勢互補,一定能構建起外向、開放的大文化發展格局,共同做強實驗區品牌,把人才、資金、技術引進來,留下來。」
做影視,已不再僅僅是實驗區「城門」裡的事——目前全市已形成湖溪馬上橋花廳、六石紅樹林等10餘個初具規模的影視拍攝外景地、幾十個影視外景拍攝點,成為橫店影視景區的有益補充,既增加了當地文化亮點,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緊鄰橫店鎮頗有名氣的拍戲景區「廣州街、香港街」的巖前村,就享受到了近水樓臺的實惠,村中大大小小的飯店不下20家,租賃燈光、道具、服裝的店鋪一應俱全,村民閒置的房屋也幾乎全部用於出租。此外,每逢節假日等旅遊旺季,橫店鎮內大大小小的賓館往往一床難求,間接帶動了周邊縣域的旅遊經濟。
打造文化產業全域化,人才、資金、技術要素當然要集聚,但那份逐夢的「火熱」則發散得越遠越好。近來,東陽市政府復建盧宅宗祠,開發李宅花臺門、蔡宅古街,免費開放藝海公園,打造起一條古建風情旅遊線;而近來東陽老百姓常聽到的一句廣告語「一步一美景、一窗一世界」,遙指的就是東陽江鎮的美漫城山水生態遊。依託旅遊精品線路聚人氣,同時布局世界各地電影外景基地、進一步滿足拍攝需要,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文化產業的多元輻射作用不可小視。
還有一句民間俗語:「遊歌山畫水,賞木雕文化」,說的也是東陽的拿手好戲。集文化、商貿、旅遊、休閒、會展、總部等功能於一體的投資超百億元的「浙商回歸」項目——木雕文化博覽城和中國木雕博物館項目建設正全面推進,為當地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今年10月18日,投資百億元、面積達2.6萬平方米的中國木雕博物館,將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14世界工藝文化節主場館正式啟用。值得一提的是,全程市場化運作的2014年橫店影視節電視劇秋季交易會暨影視人才招聘會也將同時拉開帷幕,兩大盛事組團發力,形成文化產業的集群和規模優勢,凸顯東陽的「文味」和「才氣」。
東陽中國木雕城總經理張友才打開圖紙,一不小心又「抖落」了一個不可複製的亮點:中國木雕博物館序廳、中廳安置的大型木雕雕像「百工始祖魯班」及壁雕、梁雕作品,由陸光正、馮文土、徐經彬等50多位東陽各級工藝美術大師集體參與設計、製作,充分展示了「世界木雕之都」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特色。
文化產業不僅給東陽帶來巨大的GDP和財政收入,更創造了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文化繁榮發展的一個樣本,在全國縣域文化產業發展中獨樹一幟。2013年東陽市文化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成為東陽的支柱產業。
不久前由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舉辦的「創意·融合·集聚與縣域經濟發展」研討會上,上海社科院文化產業中心主任花建將「東陽經驗」概括為「規模集群、原創優勢、國際合作、聯動產業」。在他看來,東陽全市1747平方公裡文化產業發展資源可劃分為數個定位明確、各具特色的「聚寶盆」,而其中最亮的明珠無疑是橫店。據統計,2013年實驗區入區企業實現營收92.67億元,上繳總稅收達10.81億元,較2011年翻了兩番;今年僅上半年稅收就達8.8億元,同比增長33.9%。
特寫:光影造夢
2012年6月,投資75億元、集各國建築和萬種花卉於一體的「萬花園」項目和投資15億元、以上世紀20年代上海灘建築為主體「夢上海」項目啟動之時,距橫店影視城上一次「大興土木」——建設華夏文化園,已經過了兩三年。
誰說橫店人沒有緊迫感?除了進一步完善對影視城旅遊與拍攝分工的精細化布局,正在火熱施工、還未露出輪廓的「萬花園」,近來已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浙江大學等開展了一系列合作,為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想像一下:遊客拿出手機對準史前猛獸、恐龍、巨蜥的標本一照,影像就在屏幕中「復活」了,栩栩如生地嬉水、捕食、與你互動打招呼;到了夜晚,照樣有好戲——40多分鐘的多媒體水上秀,魚、龍、花、鳥、人物都可以從水中「走」出來,組成一個個中國傳統故事……
橫店明清民居博覽城一片竹林掩映的徽派建築深處,有家浙江紅點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它也是打造「花容」的一支不可小覷的科技力量。作為首家入駐實驗區的影視後期製作公司,紅點的到來,使得多年前徐文榮「拿著劇本來,帶著片子走」的展望成為了現實。很快,訂單紛紛上門,公司規模擴張至50多人。但與其他中小影視企業一樣,為了籌措資金,總經理施雄廣跑了多家銀行,都因沒有固定資產抵押被拒之門外,好在,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優質服務,橫店集團也為其解決了一部分資金問題,幫助施雄廣度過了融資困境,下一步,公司計劃上市。
2014年A股「聞影起舞」,各大影視公司借殼、併購此起彼伏,以盛產影視劇著稱的橫店更是資本浪潮洶湧:唐德影視、千乘影視、新麗傳媒IPO,印記傳媒、歡瑞世紀紛紛借殼上市,盟將威影視、花兒影視等陸續被併購……據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管委會統計,目前560餘家入區企業中,已有15家已經或正在通過各種形式上市,這在全國影視基地中又被視為是一個奇蹟。
憑藉精良的製作和出色的視效,由浙江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參與投拍的3D動畫大電影《龍之谷:破曉奇兵》成為2014暑期檔一匹黑馬,影片特邀金牌製作人比爾·伯頓領銜的好萊塢團隊加盟,講述的是一個「完全按照全球市場標準來打磨的」關於愛和勇氣的冒險傳奇。「國際協作是電影市場大勢所趨,『走出去』才能實現繁榮共贏。」公司董事長劉志江說,「我們正在拍攝的《一千零一夜》也是一部中美合作的奇幻動作大片,且大部分場景就『發生』在橫店!」
「人們都說橫店是製造驚喜、實現夢想的地方,未來,這裡還將建起一座集營銷、會館、攝影棚、後期製作、演員公寓、星光大道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夢工廠』——影視產業中央商務區和一個以空中旅遊為主題的通用機場。」橫店第二代掌門人徐永安說。為了打造集文化、觀光、休閒於一身的複合型、立體化、可持續發展旅遊目的地,橫店亟需讓自己飛得更高、望得更遠。
築夢圓夢正當時。到2020年,橫店將建成國家級文化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文化新區、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文化示範新區、世界級規模的影視產業集群、影視和博覽型旅遊目的地、宜業宜居宜遊的創新社區,總收入力爭突破150億元,基本形成現代影視產業鏈。
這些「夢」,足以令每一個橫店人、東陽人備感欣喜、引頸期盼。
14078011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