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政經文化沙龍在港舉行 聚焦「圓夢北大」

2021-01-08 網易財經

新華網香港5月27日電(記者 趙博)第10次北京大學政治經濟文化沙龍27日晚在香港舉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主講「圓夢北大、築夢中華」,香港教育界、商界代表及在港北大校友等近300位嘉賓到場。

朱善璐說,北京大學在今年迎來建校115周年,漫長的歲月裡北大與香港淵源頗深。尤其在艱難的戰爭年代,北大師生途經香港去到雲南複課,當時西南聯大的教材、書籍和教學設備多數是從香港輾轉採購,得到香港文化界和社會人士的大力資助。返京時北大師生再度途經香港,同樣受到香港同胞的熱情支持。這份深情厚誼,北大不會忘記。而老校長蔡元培晚年定居香港,更是讓北大人對香港平添一份親切感,令人感受到北大與香港在共同的民族命運下緊緊聯繫在一起。

朱善璐還感謝了香港商界對北大的慷慨資助。他說,截至目前已經有1.7萬多名北大師生受惠於香港同胞設立的獎教學金,燕園隨處可見香港同胞捐資修建的樓宇,如此寶貴的援助有力助推著北大的發展。與此同時,香港高校先進的辦學管理經驗,也為北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借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感召下,北京大學提出了「2048遠景規劃」和「三步走」戰略,相信通過與香港的深化交流,北大可以汲取到更多力量。

長期以來,北京大學與香港各界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關係,形式包括聯合辦學、聘請客座教授、招收香港學生、舉辦香港公務員研習班等。從2005年起,北大定期在港舉辦政治經濟文化沙龍,邀請林毅夫、周其仁、袁明、何芳川等專家學者來港演講,共同探討社會熱點問題,以促進香港同胞對祖國內地的認識和了解。

(原標題:北大政經文化沙龍在港舉行 聚焦「圓夢北大」)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北大科技沙龍——化學生物學專題」舉行
    12月11日,由北京大學科研部和醫學部科研處共同主辦,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承辦的「北大科技沙龍——化學生物學專題」在化學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A205會議室舉行。科研部重大項目辦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承擔的科技部重點專項領域分布情況,對「十四五」的科研方向和新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指出應充分依託北大多學科與交叉融合的優勢,以具體科學問題為牽引,凝鍊方向和隊伍,在前沿與交叉學科領域培育新的突破點,提升重大項目承接能力,孕育重大成果。
  • 漢字英雄 圓夢北大
    [人物名片]朱遠航,2014年高考河南省文科第五名,畢業於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即將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就讀。因此,我對社會科學很感興趣,高中期間還參與組織『中華學生交流會』,定期與同學們討論交流對當下一些社會熱點的看法。」說起學習,朱遠航底氣十足;談起課外愛好,興趣廣泛的她更是滔滔不絕、意氣風發。  大學選擇:源自北大精神文化和經世濟民情懷在朱遠航眼裡,北京大學是國內外廣泛認可的中國最優秀的大學。
  • 大陸文科狀元從港大退學的另類解讀,除了圓夢北大還有這個原因
    一、文科狀元退學港大復讀後圓夢北大劉丁寧是遼寧本溪市高級中學的畢業生。在2013年,她以668分的高考成績成為當年的遼寧文科狀元,本來打算報考北大,但香港大學首先向她投來橄欖枝,並給出72萬全額獎學金的豐厚獎勵。
  • 論一個海歸的糾結:北大還是倫敦政經?讓我爾等凡人望塵莫及
    順便展示一下一個海歸的糾結:北大和倫敦政經,哪個才是真愛?勤奮踏實,受中國教育體制以及社會文化對「勤奮」這一美好品質的極大弘揚,中國留學生被英國老師深深的貼上了「勤奮」的標籤,在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度上,中國學生絕對是最優秀的。
  • 北大經院風保系舉行2021年系友沙龍特別活動暨獎學金頒獎會
    4月28日晚,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友沙龍特別活動暨獎學金頒獎會在網絡會議平臺舉行。風保系系友黃雪昀、仇銳、李瀟和何小偉作為嘉賓代表出席線上會議,與在校生同學進行經驗分享並為獲獎同學頒發獎學金。風保系全體老師、部分在校生和系友代表參會,活動由風保系陳凱老師主持。    首先,風保系主任鄭偉老師致開場辭。
  • 北大經院風保系系友沙龍特別活動暨校友獎學金頒獎會順利舉行
    在北大122周年校慶到來前夕,2020年5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友沙龍特別活動暨校友獎學金頒獎會在騰訊會議平臺順利舉行
  • 京港高校同場「打擂」搶生源 北大講座火過港大
    京港高校同場  3月25日,在同一地點舉行、都面向高中生、都帶有招生宣傳性質的兩場講座,卻因主辦高校的不同,所吸引的聽眾數量也相差了一倍。
  • 蕪湖7名考生圓夢北大
    9月1日,記者從北京大學安徽招生組了解到,今年一共有122名安徽學子圓夢北大,其中理科錄取人數59人,文科錄取人數32人,醫科錄取人數31人。其中,蕪湖4所中學的7名考生圓夢北大。北大在皖共錄取122人今年北大本部安徽理科一批次投檔線698分,文科一批投檔線648分,醫科投檔線683分,其中理科連續
  • 陳平原:我眼中的北大與港中大
    與這些已經很好地融入香港社會並發揮作用的教授不同,我是腳踩兩隻船,兩邊都得適應——做得好,各採其長;做不好,各得其短。記得我剛被雙聘不久,那時的北大校長許智宏院士還再三叮囑,在香港,要多看看,了解人家大學是怎麼辦的。
  • 北大精神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脈絡及其在新時代對於大學文化建設的影響,對於傳承北大精神和建設校園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具有獨特價值。本文旨在對北大精神進行歷史溯源的同時,深入挖掘北大精神對於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的內外部影響,分析北大精神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一、北大精神的歷史溯源何謂北大精神?
  • 北大經院「經海留痕」沙龍之公務員專場暨國考、央選經驗分享會舉行
    北大經院「經海留痕」沙龍之公務員專場暨國考、央選經驗分享會舉行 2020-11-1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幹精神,北大與荊楚文化的共同點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日訊(記者楊佳峰)北大文化和荊楚文化有何聯繫?二者的共同點是什麼?12月1日,在光谷舉行的2019北京大學全球校友論壇圓桌對話上,「北大與荊楚文化」議題引人關注,對話者認為北大文化和荊楚文化有很多共同點,如敢為人先、實幹精神等。
  • 助力金華市第19屆工科會,北大科技園聚焦G60科創廊道創新發展
    助力金華市第19屆工科會,北大科技園聚焦G60科創廊道創新發展 2020 年 11 月 27 日,第 19 屆中國·金華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暨首屆長三角G60(金華)科創大會的重要專場活動
  • 陳上智校友向北大捐資設立明德教育基金
    ,成為北大和香港地區的寶貴橋梁。他希望北大在香港地區有更大的影響力,在港北大校友能帶動香港地區有更好的發展。陳上智先生認為此次捐資非常有意義,他回顧了在北大求學的經歷,講述了自己作為「北大之友」與北大共同的成長。他希望可以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更好地發揚明德精神,在未來繼續為北大貢獻力量。陳國鉅先生家族與北京大學有著20餘年的深厚情誼。
  • 2020年北京大學學生學術論文寫作指導沙龍第二場活動在線舉行
    第二場沙龍面向北大學生,哈佛大學寫作課資深授課教師Lusia Zaitseva博士以「美國大學的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 i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為主題,分享了美國大學的學術寫作概況、培養模式、訓練方法、資源使用等,近400位北大學生參加了活動,並積極進行線上交流與討論。
  • 北大90後博士執教倫敦政經,研究領域為90後行為模式
    劉海洋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官網 圖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官網6月8日在首頁發表文章《劉海洋:90後光華學子執教倫敦政經》透露,「劉海洋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3級組織與戰略管理系的碩博連讀生,在校期間已經在組織行為學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
  •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湖北省北大校友會舉辦第十二期教育沙龍活動
    帶著一個個這樣的疑問和好奇,2020年12月5日,20餘位校友參加了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教育專委會舉辦的第十二期教育沙龍,周國全校友以《愛因斯坦與他的相對論》為主題,進行了講座。與會人員合影湖北省北大校友會會長劉萌,監事長韓曉光,副會長楊三文,副秘書長楊玲莉、黃杰瓊、徐長春,理事周文鼎等出席了活動,黃杰瓊副秘書長主持了講座。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一層鐫刻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會議室現場,氣氛熱烈,互動不斷,主持風趣幽默,話題活躍。
  • 《旁觀者》朱丹北大演講
    請點擊上方藍字 ↑【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 「荊」彩|2019年北大湖北校友會重要活動回顧
    「北大與荊楚文化」圓桌對話,充分闡釋了北大人的家國情懷與社會擔當。三、北大校長郝平等與北大湖北選調生座談2019年11月30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了北京大學選調生座談會,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座談會上,勉勵在湖北基層工作的北大學子,紮根基層努力奮鬥。北大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和湖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蔚盛斌等領導出席了座談會。
  • 河南考生702分錯失清華北大 直言:想復讀圓夢
    李慕豪天資聰穎,性格敦厚,志向遠大,在清華機考和省內外聯考中,多次考過第一,本以為考上清華北大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結果出爐後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每次能在全校考試中穩居第一的李慕豪,最終錯失清華北大。今年清華大學在河南省一共招生59人(文科2人,理科57人),最終,理科的錄取分數線為704分;北京大學在河南省一共招生61人(文科32人,理科29人),最終錄取分數線為7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