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技沙龍——化學生物學專題」舉行

2020-12-14 北京大學新聞網

12月11日,由北京大學科研部和醫學部科研處共同主辦,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承辦的「北大科技沙龍——化學生物學專題」在化學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A205會議室舉行。本次沙龍由藥學院張禮和院士擔任召集人,邀請了來自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藥學院、國際癌症研究院等單位的30餘名相關領域專家出席,旨在搭建跨學科、跨院系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北京大學「十四五」理工醫科研規劃,謀劃科技布局和前瞻部署。

科研部重大項目辦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承擔的科技部重點專項領域分布情況,對「十四五」的科研方向和新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指出應充分依託北大多學科與交叉融合的優勢,以具體科學問題為牽引,凝鍊方向和隊伍,在前沿與交叉學科領域培育新的突破點,提升重大項目承接能力,孕育重大成果。

科技沙龍現場

作為本次沙龍的召集人,張禮和在主題報告中指出,當前的趨勢為醫學生物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要充分發揮化學、醫學、生物和其他相關科學的學科交叉優勢,突破傳統的研究方法;要針對生命體系基因轉錄、編輯、修飾和信號轉導過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開展化學生物學研究,發展新技術、新方法;要結合臨床重大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新的標記物、新的藥物作用靶點和新的先導結構,為創新藥物的發現奠定基礎;要促進相關科學研究的銜接和交叉集成,培養具有原創能力的化學生物學研究人才團隊。

張禮和作主題報告

在題為「化學生物學驅動的生物醫學研究」的報告中,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鵬教授從生物化學發展的角度出發,以豐富的例證闡述了化學和生物學的三次融合:第一次融合以抗生素為代表,通過偶發事件中自然現象的發現與探索,推動了人為有目的地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治療人類疾病的實現;第二次融合觸發了化學生物學的興起和發展,使人類通過外源化學物質、方法或途徑,實現了在分子層面上對生命體系進行精準的修飾、調控和闡釋;第三次融合是化學生物學向臨床醫學的拓展,科研人員應立足最佳切入點進行深度融合,解決機理問題。

陳鵬作主題報告

藥學院周德敏教授在題為「以病毒攻病毒——化學生物學新思路」的報告中,從現有疫苗存在的缺陷和瓶頸出發,介紹了「自然學習—仿生—抗病毒」的理念,對借鑑病毒感染人體誘發免疫反應開展的疫苗源頭創新研究和借鑑病毒基因片段重排致抗原飄移開展的藥物源頭創新研究進行了闡釋,提出向自然學習、實現從0到1突破的思路建議。

周德敏作主題報告

與會專家圍繞化學生物領域的科研思路、前沿問題與合作方向展開了開放的交流和討論。活動最後,張禮和提出,希望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領域的專家在研究中充分結合臨床醫院的重點學科和優勢方向,在化學生物學前沿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形成有北大特色的化學生物學研究方向,對接國家需求和目標。

交流研討

相關焦點

  • 北大政經文化沙龍在港舉行 聚焦「圓夢北大」
    新華網香港5月27日電(記者 趙博)第10次北京大學政治經濟文化沙龍
  • 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國際生物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主辦、戰略合作夥伴安進(中國)協辦的2016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國際生物論壇(2016 ShanghaiTech-SIAIS BioForum: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 學堂講座|當化學遇上生物學
    兼任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員。2002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2007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博士,隨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2010年加入北京大學化學學院,2016年晉升為北京大學長聘正 教授。獲2014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2017年國家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教育部2018年度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
  • 第五期臨床醫學與工程技術沙龍舉行-清華大學新聞網
    第五期臨床醫學與工程技術沙龍:聚焦精準醫學時代腫瘤個體化治療的機遇和挑戰清華新聞網12月9日電 12月3日下午清華大學醫學中心舉辦第五期臨床醫學與工程技術沙龍,以「精準醫學時代腫瘤個體化治療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探討腫瘤的個體化治療。
  • 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學術年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郝靜秋 攝影報導)1月11日至12日,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以下簡稱「國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暨2019年年會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開。會議旨在梳理國重實驗室建設情況,邀請院士專家就實驗室未來發展把脈定向,並為行業內科技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
  • 「通識教育名師面對面」專題教師系列沙龍首期活動舉行,聚焦如何...
    「通識教育名師面對面」專題教師系列沙龍首期開講,陰佳分享如何打造藝術通識金課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1-01-04  瀏覽:
  • 2020新銳科技論壇暨科技傳播跨界沙龍成功舉辦
    中國網訊 2020年12月19日,2020新銳科技論壇暨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沙龍圍繞「國家需求與個人道路:青年學者的研究規劃」的主題展開,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北京新曦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會發起人才讓、知社學術圈聯合創始人段志蓉等嘉賓出席沙龍。
  • 2018化學生物學專業好不好 就業前景分析
    2018化學生物學專業好不好 就業前景分析高考|銀娜 2018-04-27 14:27:09   想要報考化學生物學專業的考生,會想了解一下2018化學生物學專業好不好?就業前景如何?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2020新銳科技論壇暨科技傳播跨界沙龍成功舉辦[組圖]
    中國網訊 2020年12月19日,2020新銳科技論壇暨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沙龍圍繞「國家需求與個人道路:青年學者的研究規劃」的主題展開,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北京新曦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會發起人才讓、知社學術圈聯合創始人段志蓉等嘉賓出席沙龍。
  • 紡織科技新見解學術沙龍暨纖維微塑料削減與可持續發展論壇舉行
    12月12日,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東華大學、《紡織學報》編輯委員會、優彩環保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17期紡織科技新見解學術沙龍暨纖維微塑料削減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江蘇江陰舉行。
  • 合成創造美麗世界 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上科大舉行
    這幾日,第十一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上海科技大學舉行。會議主題是「合成創造美麗世界」。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學科委員會、上海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主辦。大會邀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就有機化學及相關學科領域的新成就開展廣泛交流。
  • 化學點亮生命 攜手共創未來——2017年國際化學生物學年會首次在中國舉辦
    化學點亮生命  攜手共創未來2017年國際化學生物學年會首次在中國舉辦近500位專家學者齊聚華理為共同推進化學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發展凝智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不與化學息息相關,如何通過化學創新來更好地詮釋生命,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是化學生物學家們的共同夢想。
  • 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開幕 三泰科技攜拳頭產品亮相
    2017 年9 月 24 日上午,由中國化學會化學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農藥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承辦的第十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大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北大經院「經海留痕」沙龍之公務員專場暨國考、央選經驗分享會舉行
    北大經院「經海留痕」沙龍之公務員專場暨國考、央選經驗分享會舉行 2020-11-1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大學學術論文寫作指導沙龍系列活動第三場舉行
    」第三場活動在線舉行。沙龍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馮菲老師主持,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孫華教授致歡迎辭。孫華首先向陳小華表達了感謝和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北大學術寫作通識類課程的整體安排,以及正在嘗試藉助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更好地為師生提供學術論文寫作與教學工作,希望在注重實踐探索、加強校際合作、聽取師生意見的基礎上推動北大相關工作的設計與實施。
  • 一條鯽魚把50名高中生送進北大清華 2018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獲獎...
    ­  50名高中生獲保送資格­  原來,他們參加的是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比賽中,有動物學實驗環節,要求現場解剖一條鯽魚。最終有50位選手脫穎而出,不僅拿到了金牌,還入選國家集訓隊,並憑此獲得保送資格。­  學科競賽是鍛鍊人智力的,超出課本範圍的一種特殊的考試。我國的高中生競賽一共分為五類,分別是數學,物理,信息學(計算機),化學,生物五門學科。
  • 校長名師專題分享沙龍「樂分享共成長」家庭教育
    校長名師專題分享沙龍「樂分享共成長」家庭教育 2020-12-15 16:49:30   來源:安青網
  • 北大舉行「中國人類學的田野作業與學科規範」工作坊活動
    6月21日,「中國人類學的田野作業與學科規範」工作坊活動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行。此次工作坊(一種平等參與互動的會議形式)匯聚了中國人類學界的老中青三代學者,就中國人類學田野作業規範和學術倫理進行了多方面的深入討論,取得了一定共識。此外,工作坊還促成了「中國人類學青年論壇」的成立。
  • 凝心聚力,再創輝煌——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1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12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10周年紀念大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隆重舉行。他回顧了北大化學學科創立百餘年來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了老一輩化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勇攀高峰的精神,認為一代代北大化學人前赴後繼,矢志不渝,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化學人才,創造了許多具有領先水平的前沿成果,譜寫了科技報國的光輝篇章。當前,我國即將進入「十四五」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這賦予了科技工作者新的時代責任和使命。
  • 「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專題論壇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共同承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專題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