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作家在地獄》導演馬遠:創作讓人從「裝睡」中醒來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收錄於話題#作家在地獄5個

1931年2月7日夜,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五名作家遇難龍華監獄。

其中唯一一位女性作家馮鏗,

在生命的最後15天裡,

她在監獄經歷了什麼,

又是如何改變了一個成天混日子的小看守員曹漢民的未來?

女作家與看守員,

這兩位同齡人,

究竟誰在人間?

誰,又在地獄?

為紀念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90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以「左聯五烈士」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作家馮鏗為靈魂人物,推出的原創話劇《作家在地獄》,即將於11月12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D6空間迎來首演。

為什麼會選擇講述馮鏗的故事?

一個年輕的85後導演,會如何表現一部主旋律題材劇目?

新一輪的演出,會帶來哪些全新的嘗試?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在排練間隙,去採訪了該劇導演馬遠。

↑對談導演馬遠,走近《作家在地獄》↑

在《作家在地獄》的排練廳,馬遠總會分享這樣一個關於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之死的故事:

據說,羅馬士兵闖入阿基米德的住宅時,看見阿基米德正在地上埋頭作幾何圖形,阿基米德卻對士兵說:「你們等一等再殺我,我不能給世人留下不完整的公式!」 士兵尊重了阿基米德的遺願,耐心地待他把公式算完,才用刀劍殺死了他。

這是馬遠小時候非常喜歡的一個故事。然而,當他查閱這個故事的資料時才發現,關於阿基米德之死,網上流傳的各個版本都與他記憶中的那個故事大相逕庭——羅馬士兵處決阿基米德時毫不遲疑,甚至在某些版本中,那個士兵都沒有讓阿基米德說完自己的遺言。

這樣的記憶偏差,讓他開始思考戲劇能表現的可能性。這個印刻在馬遠記憶深處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作家在地獄》中馮鏗和曹漢民這組人物關係的設立原點。馮鏗與其他烈士被捕入獄後沒有立刻被執行死刑,那麼這樣一個年輕的左聯烈士,一位思想超前的女性作家,她最後15天的生命中,是否也存在過這樣一位「羅馬士兵」?

馮鏗的文字,是她心中關於愛情、理想與自由信念的「公式」。一個與馮鏗同歲的年輕獄卒曹漢民,會不會有耐心等她將這道公式算完,又如何在這道公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呢?

在馬遠的理解中,馮鏗是「先知先覺」,而曹漢民在一開始是「不知不覺」。曹漢民的姐姐曹漢秋被凌辱後自我催眠,從此依附在凌辱者之側,並為弟弟謀了一個在龍華監獄當看守員的工作。在姐弟倆的潛意識中,只要「聽話」、「懂規矩」,在戰亂年代便能衣食無憂,幸福生活。馮鏗的入獄,讓曹漢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顏色。他眼中那些「亂七八糟」的文字,恰恰映照戰亂年代民生之多艱的殘酷現實。馮鏗對他,並不是主動喚醒,而是給予他「你可以去讀一讀我的文章」的選擇。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命運驅使,當曹漢民真的去接觸到了馮鏗的文字與思想,他便面臨著靈魂的掙扎——我到底是醒來,還是繼續裝睡?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創作之於馬遠來說,是一場缺點的暴露與自省。馬遠坦誠相見,自認為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但馮鏗卻可以為了信仰奮鬥終身甚至付出生命。在之前採訪編劇韓丹妮和這次採訪導演馬遠的時候,他們兩位不約而同地在對馮鏗表達的情感中,用到了「羨慕」一詞。這種因羨慕而生的好奇,也驅使他通過這樣一個作品,去看看一個有信仰的人和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之間,能碰撞出什麼樣生命的相遇。今年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90周年,他也希望通過《作家在地獄》,讓更多觀眾去接觸與了解左聯作家的文學作品,在歷史的長河中探索文學帶來的精神力量。

在馬遠看來,現在很多戲運用到的是創作者的智商來創作出有意思的橋段;但《作家在地獄》必須用一種悲憫的心態來看待這個故事以及生活在這個故事中的人物,才能運用到智慧。讓他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曹漢民前去通知馮鏗,她即將被執行死刑。「我來宣告你將被處死」之後兩人的情感張力,是一種考驗導演拿捏功力的極致。當他在尋找參考資料時,他卻發現可供參考的影視文學資料少之又少。

一場極致的打磨,就此開始。

這場戲的排演,讓扮演馮鏗的麥朵和扮演曹漢民的郭楓都淚崩在排練廳。曹漢民一直認為,身處「惡」的世界,只要不停往上爬、爭取到一個更好的職位,就可以擺脫「惡」、擺脫暴力。但馮鏗的出現卻讓他意識到,身處地獄對黑暗誓忠,並不能讓他迎來光明。

曹漢民即將通知和旁觀馮鏗這盞燭火的熄滅,他的不甘與不舍,恐懼與憐憫,所有複雜的情緒交疊迸發,他是選擇讓心中的星星之火就此殆盡,還是選擇奔向更熾烈的覺醒與革命呢?

而馮鏗呢?一個自由的靈魂從不被囹圄囚禁,但在得知自己的槍決命令後到遇難的時間裡,她眼前又浮現了這短短一生中的哪些片段?

馬遠在尋找這些答案。

圖丨馬遠 於《作家在地獄》主創分享會

魯迅說馮鏗有些「羅曼蒂克」。她追求戀愛平等,婚姻自由。人們曾誤解她不愛孩子,所以自己拒絕生育,也有《販賣嬰兒的婦女》這樣的作品。但在馬遠眼中,馮鏗恰恰是太愛人世,敬畏生命,以至於不敢在戰亂年代,草率地將一個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在11月7號建投書局舉辦的「潮·北外灘」建投書局主題文化月活動之一——《作家在地獄》主創分享會上,馬遠再次感慨,創作就是一種修行,去深入挖掘人物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初衷;創作還是一場冒險,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問題在於,敢不敢直面。無論是戰亂年代的炮火,還是和平年代周圍一些「娛樂至死」的誘惑,我們都需要撥開靈魂的迷霧,梳理內心的迷茫。

圖丨編劇韓丹妮、演員麥朵、郭楓、導演馬遠 於《作家在地獄》主創分享會

是曹漢民「找到」了馮鏗?

還是馮鏗「解救」了曹漢民?

沒有人能為你找到自我。在自我救贖與自我解答的道路上,也許會得到許多人的提示和啟發,亦會被引誘被幹擾,但當喧囂散去最後留下唯一的的聲音,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

11月12日至22日

也期待你走進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D6空間

給自己一個解答

紀念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90周年

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資助項目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

《作家在地獄》

故事梗概

1931年2月7日夜,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五名作家遇難龍華監獄。其中唯一一位女性作家馮鏗,在生命的最後15天裡,她在監獄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改變了一個成天混日子的小看守員曹漢民的未來?女作家與看守員,這兩位同齡人,究竟誰在人間?誰,又在地獄?

製作出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 演出單位: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話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出品人:張惠慶 | 總監製:田水 | 藝術總監:喻榮軍 | 聯合監製:何念 | 編劇:韓丹妮 | 導演:馬遠 | 製作人:龔雨航、顧慧珺 | 舞美設計:朱雨雙 | 舞臺監督:王城 | 作曲:石靈 | 燈光設計:陳璐、馮靈 | 服化設計:韓鈺瑩 | 道具設計:朱晨祺 | 音效設計:錢傑、李雪峰 | 舞美製作監理:趙明 | 技術設計:許金佳 | 道具操作:馬春賀 | 化妝操作:畢文宗、孫佳雯 | 美工:曾友長 | 劇務:黃雲春 | 演員經理:陸仁潔、王梓怡 | 宣傳經理:王蓓爾、童可人 | 宣傳照拍攝:陸宇爍 | 花絮照拍攝:秦智芝

主演:麥朵、郭楓、馬青利、龐盛之、劉嘯塵、周挺超、孔瀟怡、鄭智鑫、朱晨祺、許金佳、馬春賀

鳴謝:虹口區教育局、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市虹口戲劇藝術俱樂部

演出時間:2020年11月12日-11月22日 19:30(周一無演出,周日僅14:00下午場)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D6空間(徐匯區安福路288號6樓)

演出票價:200、280 元

*建議年齡12歲以上觀眾觀看

*演出信息及陣容以當日劇場公告為準

【購票方式】

1、天貓購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天貓旗艦店sdac.tmall.com(客服工作時間:法定工作日9:30-17:00)保存下方二維碼,打開淘寶即可看見。

2、微信購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微信公眾號:sdac_anfu288,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票。

3、劇場門售: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售票處(安福路288號,工作時間:9:00-20:00),票務諮詢電話:021-64730123、64734567。

4、團體購票:請致電021-64733789(工作時間:法定工作日9:30-17:00)。

|猜你感興趣|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演員陣容來了!我們還得到了這些劇組「爆料」

原標題:《專訪《作家在地獄》導演馬遠:創作讓人從「裝睡」中醒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話劇《作家在地獄》:給正在經歷迷茫的你一個解答
    圖|油畫《龍華二十四烈士》中的馮鏗《作家在地獄》中扮演馮鏗的演員麥朵正凝望著油畫中的馮鏗,跨越時空對話,汲取信仰力量。她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劇目《作家在地獄》的靈魂人物,歷史上,她是「左聯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她的名字叫馮鏗。《作家在地獄》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灘為背景,從獄卒曹漢民的視角,講述了馮鏗烈士在生活的苦悶和事業的迷茫中找到了信仰、堅定了方向,在實現偉大理想的道路上不畏生死地努力奮鬥的故事。
  • 《新灰姑娘》導演專訪視頻 揭秘電影幕後創作歷程
    《新灰姑娘》導演專訪視頻 揭秘電影幕後創作歷程 《新灰姑娘》曝導演專訪視頻 揭秘電影幕後創作歷程 時長:03:35 來源:電影網
  • 音樂風雲榜獨家專訪何韻詩 大讚吳青峰創作才華
    昨日,何韻詩帶著第二張國語專輯《共存》到訪音樂風雲榜,並接受了《音樂風雲榜》的獨家專訪,專訪中,何韻詩向大家介紹了這張新專輯創作的理念,同時更大讚好友吳青峰是一個很棒的創作人。何韻詩大讚吳青峰創作才華 首與內地原創音樂人梁曉雪合作《共存》是何韻詩第二張國語專輯,專輯主要講述這個年代經歷的快樂與不快樂的事情,這張專輯何韻詩特別邀請好友吳青峰填詞。當被記者問到為什麼會找到吳青峰來擔任詞製作,何韻詩說:「我經常有聽吳青峰在蘇打綠的作品,我認為和我的思想很接近。所以很快就定下與吳青峰合作。」何韻詩還爆料:「吳青峰真的是一個最厲害,最棒的創作人。
  • 專訪法國著名作家萊蒂西婭·科隆巴尼女士-我是作家、導演、演員和...
    看世界的窗口:饒舜英語訪談(AllenTalk)本期嘉賓本期嘉賓萊蒂西婭·科隆巴尼(Laetitia Colobani)女士,1976年生於法國波爾多,作家、導演、演員、編劇。曾創作並執導多部短片和兩部長片:《天使愛過界》《明星和我》。她還創作舞臺劇和音樂劇,並出演了數十部電影。《辮子》是她的第一部小說,2017年5月在法國出版以來穩居暢銷榜前列,銷量近百萬冊,版權已售三十種語言,獲得多個文學獎項。小說電影改編權已售出,將由作家本人搬上銀幕。在其來北京宣傳交流新書之際做客《饒舜英語訪談》,分享其人生故事,傳授寫作心得與技巧。
  • 動畫功夫四俠導演專訪 為小朋友的快樂而創作
    為更深度的了解這部電影,我們也通過製片方聯繫到了影片導演之一的孫友樹,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  ----專訪實錄----  記者:最初是什麼樣的想法,使得最後構思了這個故事,做出了《功夫四俠》這部動畫電影呢?
  • 導演、作家萬瑪才旦:文學與電影之間既有通途,也似天塹
    作為一名藏族導演,萬瑪才旦在許多人眼裡是那個撇去「傳奇化、獵奇化」的泡沫,將真實、日常的西藏帶進大眾視野中的人。他的「藏地三部曲」《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和《老狗》更是獲譽無數,斬獲多個國內外電影節獎項。 郭天容(繪) 在導演之外,萬瑪才旦有一個他個人非常在意的身份:作家。
  • 饒舜專訪比利時知名作家及演員:創造一種生命文學
    、女演員、戲劇導演和歌手。在比利時,她也參與到了本國的反對性別暴力的活動中去。而她在比利時使用法語寫作,對比利時作家來說,向法國讀者發出比利時的聲音非常重要。本期帶給我們她的作品《豬之死》、《小馬駒》。
  • 裝睡的人叫不醒
    又提高了嗓門,叫了幾聲,孩子翻了個身,繼續睡,還發出細微的鼾聲。母親搖搖頭,幫孩子掖好被子,關了燈,走出了孩子的房間。見沒動靜了,孩子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手裡還拿著遊戲機。他是在裝睡。你一定也裝睡過,當有人叫你的時候。
  • 那些裝睡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南鳶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那麼,裝睡的人為什麼要裝睡,他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而那些清醒的人,又憑什麼相信自己是清醒的呢?這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時間的產物,時間意味著變化,那些清醒的人在變化中不斷思考,隨之改變。而裝睡的人,在變化中停滯不前;在質疑中固守己見;在利益面前貪婪自私。為避免這些,要如何叫醒那些裝睡的人?
  • 專訪導演林嶺東:徐克吳宇森老杜都比我好 我最懶
    「風雲三部曲」大佬林嶺東接受鳳凰娛樂獨家專訪編者按:12月29日,香港導演林嶺東去世,享年63歲。林嶺東導演曾因執導「風雲三部曲」《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等作品而聞名,並以《龍虎風雲》奪得金像獎最佳導演。謹以這篇往日專訪悼念林嶺東先生。林嶺東在八九十年代的產量非常高,幾乎一年一部電影,「風雲三部曲」(《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令他被譽為香港的黑幫動作片教父,是名副其實的「黑幫大導演」。
  • 中外作家探討現實主義題材兒童小說創作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說,在巴西文學史上有一位舉足輕重的現實主義作家若熱·亞馬多,在談及他的代表作《可可》時說,「我立足在這本書裡頭,用最低限度的文學性表現最高限度的生活」。現實主義的精神是人類文學史的魂,古今中外的很多文學經典,都是現實主義精神的產物。
  • 湖北作家耗時10餘年創作童話幻想小說《九頭鳥》
    「九頭鳥這個幾億人知道的文化圖騰,一定能夠成為像獅子王、唐老鴨、哈利·波特那樣的世界級文化品牌!」  幸福的苦旅  「創作九頭鳥,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周古平指著發黃的筆記本說,當時因工作原因,走南闖北,總聽到外地人用「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來形容湖北人,他們亦褒亦貶的口氣,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 電視劇《裝臺》6天破2,豆瓣過8,作家陳彥這樣說……
    11月29日,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播出。連日來,這部還原了西安城普通老百姓的煙火人生、透視出底層勞動者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的生存狀態和生命莊嚴的現實主義力作,牽動著萬千觀眾的心。
  • 【獨家專訪】你不可不知的「地獄教師」——何靜春
    【獨家專訪】你不可不知的嶺南「地獄教師」——何靜春 嶺南新聞中心訊
  • 記者專訪著名作家張煒 披露新著《斑斕志》的創作過程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他解讀蘇軾的詩學專著《斑斕志》,本報記者專訪張煒先生,請他談一談創作的歷程,蘇軾帶給今人怎樣的人生智慧。張煒透露,他一直堅持在方格稿子上筆耕不輟。拂去灰塵一樣的喧囂,走進詩人蘇軾的精神世界,走進作家張煒的文學版圖。
  • 專訪院線電影《首飾盒的秘密》導演周愉棲
    周愉棲導演周愉棲導演本次與製作公司-中影(深圳)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電影《首飾盒的秘密》,作為影片主創團隊之一,記者一方成功邀請到周愉棲導演進行話題專訪,向一眾媒體讀者講述《首飾盒的秘密》創作緣起與分享創作理念和心得
  • 從作家到導演的心理路程----記央視資深導演曹建標
    從作家到導演的心理路程----記央視資深導演曹建標賀清明 建標是我同學,央視資深導演,近年來,他導演的三部反映陝北黃土文化原生態記錄影片,讓他聲名鵲起。他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同是延川籍的著名作家路遙的格言,「像九牛一樣耕耘,像土地一樣奉獻。」 建標是精力充沛的人。主編雜誌,高質量審稿編輯;文學創作,涉獵範圍廣,作品質量上乘,數量多;他還開始涉獵其他藝術範圍,1990年,陝西第四屆小品大賽,建標與曹京平合作,自編自導自演小品《鳥的悲喜劇》,以辛辣的手段對不正之風進行批評,一炮走紅。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作者陳彥: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兩條線在我看來,是永遠都平行得交匯不起來的,這就是我想寫裝臺人的原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我們每個人也都在舞臺上唱過主角或正唱著主角。這裡邊有很多隱喻在其中,當然隱喻作為寫作來講,不能刻意,但又確實需要你有這樣一種考量。比如說我們的城市建設,近幾年我到北京工作後出差比較多,在全國走過不少城市,無論一、二線城市還是一些縣級的小城,我發現確實都建設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