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周古平
圖為:《九頭鳥》LOGO
圖為:李峰畫九頭鳥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雲寬 楊念明 伍迪)
極高的人氣
湖北作家周古平耗時10多年,創作了12卷本長篇童話幻想小說《九頭鳥》,塑造出了具有大智、大勇、大愛、大吉的九頭鳥。該書前六卷一經推出,立刻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網上點擊過千萬,「百度詞典」更是用該小說註解九頭鳥,為九頭鳥「正名」。
當《九頭鳥》銜來「2011年冰心兒童圖書獎」後,記者在東湖之濱採訪了周古平。
低調的周老師言談中折射著謙遜,他說:「獲獎對我來說,感覺就像小學生完成了家庭作業,讀者就像老師,覺得作業不錯,給了朵小紅花。真正的作家是為讀者帶去精神大餐的『廚師』,我只是個還沒『出師』的『廚子』」。
可被問及孩子們喜歡這套書,有些學校把它作為課外閱讀書,還有的學校搞《九頭鳥》讀書朗讀會時,周老師眉宇間洋溢起一絲絲喜悅。他拿出一摞摞讀者寄來的書信說:「這些,應該是讀者對我的鼓勵!」
在《九頭鳥》粉絲團裡,有數位「獵鷹」,他們來自美國、歐洲、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地。「九頭鳥」蘊含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讓他們「很感興趣」,「我們到處尋找原創的、可以傳世的作品,中國的《九頭鳥》打動了我們!」「九頭鳥這個幾億人知道的文化圖騰,一定能夠成為像獅子王、唐老鴨、哈利·波特那樣的世界級文化品牌!」
幸福的苦旅
「創作九頭鳥,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周古平指著發黃的筆記本說,當時因工作原因,走南闖北,總聽到外地人用「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來形容湖北人,他們亦褒亦貶的口氣,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為了把九頭鳥搞清楚,他查閱資料、諮詢專家,發現在一些傳說中,九頭鳥本是一種智慧的化身,後世流傳過程中,它漸變成一個暗含貶義的詞。「作為湖北人,不能坐視湖北的文化名片遭遇這樣的尷尬。」周古平萌生了通過創作為其正名的想法。
那時,每天靈感來了,他就隨手拿起身邊可以寫字的紙記錄下來,因此,他的手稿,是各類紙張的混合體。
「最初構思創作《九頭鳥》,一度想寫成小說或敘事詩,然而一直難以突破。真有『熬心』的感覺,但欲棄不忍。」在丹麥,他看著走向世界的美人魚沉思良久。「從美人魚想到了美人鳥。」創作靈感來臨,他徹夜無眠。「讓九頭鳥幻化成九個智慧的美少女。這一想像,孩子們超喜歡。」童話幻想小說《九頭鳥》,就這樣起飛了。
「這是一段備受煎熬的苦旅。」走路、吃飯,甚至做夢,滿腦子都是九頭鳥。
在辦公室泡茶,一般程序要先「洗茶」。「有一段時間,心裡糾結著九頭鳥。幾次把剛放茶葉的杯子,徑直拿到洗手間去洗,回過神時,茶葉已經被自來水衝跑了。」
2009年冬,有天他在東湖邊散步,隨身帶著錄音機記錄創作靈感。由於腦子裡想著故事,一輛小車擦身而過,恍然驚覺時,已失腳掉入湖中。上得岸來,苦笑不已。
這些年,他有時半夜醒來,想到《九頭鳥》激動處,常常一躍下床,馬上記錄下來。就是在醫院照顧重病的母親,他也沒忘《九頭鳥》,母親深夜醒來看見他趴在床邊還在寫,心疼地說:「伢哪,你……這樣苦自己……做麼事哦……」
2012年,《九頭鳥》前六卷在除夕之夜敲定了,他把檯燈關掉,靜靜地坐在寫字檯前,任淚水奔湧。
精絕的構思
武漢大學博導昌切高度評價《九頭鳥》「文體出彩」,「它時而出入幻域,時而遁入人間。《西遊記》寫西天取經,《九頭鳥》寫尋找智慧谷。」「只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魯迅語),鋪陳開去。
作家徐魯說:「《九頭鳥》寫出了智慧的神鳥,幻美的旅程;其想像奇特,構思精絕。」
當記者問到《九頭鳥》的構思時,周老師說:「這部作品從表面上看,是在給讀者講述一個個帶有奇幻色彩的歷險故事,講述九頭神鳥和她的夥伴們,為了尋找能夠給人類帶來福祉和平安的『智慧谷』,而經歷的一場場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甚至是生與死的較量。但是,透過這些曲折的故事,隱含著大人、孩子所必須面對的諸多問題,隱藏著人們普遍夢想的東西。」
靈秀的河山
荊楚大地,山靈水秀。「九頭鳥作為神鳥,帶領讀者出神龍架,墜騰龍洞,穿西陵峽,過鸚鵡洲,戰雲夢澤,登武當山,赴盤龍城……在文字中翱翔湖北,在故事中穿越千古。我是一位不太稱職的『導遊』!」周古平幽默地說。
美景閃亮書中,筆墨自有情感:
騰龍洞:「是很久以前神龍升騰上天的地方,洞深難測。洞的側面有條萬米長的大峽谷,據說那是神龍升天時龍尾一擺所劈開的。」
東湖:「像一個不施粉黛、天生麗質的美人兒……」
靈動的人物
「童話中總是不乏惹人憐愛的精靈。《九頭鳥》中那些取道遠來的朋友,雖然未曾謀面,但其身上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周古平說。
九頭鳥,幻化為赤、橙、黃、綠、青、藍、紫、粉、白九位少女,其中核心人物是黃衣少女心宿星兒,她集大智、大勇、大愛、大吉一身。
無臂蛙人身世悽涼,復仇心切,是當下問題少年集大成者。他心似堅冰,卻渴望成功。在壞人教唆下,他總想砍掉九頭鳥的翅膀,安在自己身上去騰飛。九頭鳥以愛心拯救了他。
外冷內熱的冷麵才子,老謀深算的水神九須鯰……每個角色都那麼立體、靈動。
奇特的想像
《九頭鳥》是想像力的盛宴。
周老師講述了九頭鳥不平常的出場。「開篇,九頭鳥是飛魚神鳥。後來,飛魚神鳥風餐露宿,吸天地之精氣,形體逐漸發生變化,羽翼頎長,雙翅展開可達十米,體形俊美,赤喙堅硬。」
在尋找智慧谷的途中,九頭鳥一系列的歷險故事更扣人心弦。十頭鳳鳥,被誤解的村民射掉一頭而成為九頭鳥,而那被射掉的一個頭,卻在鸚鵡洲頭幻化成一隻金剛大鸚鵡……這些情節都顯示了作家非凡的想像力。
混搭的風格
「寫《九頭鳥》,我拉著一輛童趣的車子,勵志與益智是左右兩個輪子,車上裝滿了遊戲精神和混搭的風格。」
周古平接著說:「在推進故事的過程中,我吸收和調動了諸如小說、神化、寓言、漫畫、童話詩、舞臺劇等多種風格元素,甚至有電影語言,有國畫大寫意的風格。」
為什麼要探索文學混搭風?周古平說:「童話也要與時俱進。童話要創新,但又不能丟掉傳統;童話要革命,但又不能違背規律;既要有奇特的想像,又不能太離譜;既要服務讀者,又不能丟掉原則,一味地迎合讀者。做菜,偶爾加點味精還行,加多了,吃慣了,容易致癌。」
許多專家評價,《九頭鳥》有科幻的嚴謹,奇幻的趣味,詩歌的意境。
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人民日報文藝部主編向兵說,「《九頭鳥》是一張很好的文化名片,它不僅僅屬於湖北,更應該屬於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著名書畫家周韶華專門為此次專訪題詞「讓《九頭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綿長的餘韻
在《九頭鳥》的寫作背後,周古平也用自己溫潤的愛心、真誠的善舉,默默地書寫了另一部「現實版」的愛的童話:他拿出版稅,在紅安等革命老區的鄉村小學,為孩子們創建「九頭鳥愛心書屋」,為孩子們送去電腦和上萬冊圖書。
他憧憬著,未來,「九頭鳥愛心書屋」將從湖北的偏遠山區逐漸擴大至全國各地。全彩版《九頭鳥》前6部面世後,他想捐100套書給100個留守兒童。周古平曾告訴朋友,自己小時候家境貧寒,沒有錢買書,為了讀書有時只好借書、抄書、背書,他真心希望為此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除了《九頭鳥》小說系列,他正默默努力去做的,還有100集的九頭鳥連環畫、九頭鳥動漫影視作品、九頭鳥遊戲、九頭鳥主題公園等等。
談到他為什麼對《九頭鳥》會如此投入,周老師說:「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童話作家,僅僅能為孩子們寫幾本書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力所能及的、為一些需要幫助的孩子送去我們的人文關懷。童話作家雖然無力讓所有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至少可以做到,讓每一個讀過經典童話的讀者,得到生命的營養,點燃精神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