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傳統技藝
扎染作品有著變化莫測的圖案
和令人沉浸其中的魅力
幼兒園的孩子會如何看扎染
會如何研究扎染的工具與方法
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呢?
跟著這家很善於傳承傳統文化的幼兒園
一起來看看吧
看到眼前這一幅幅畫面
不知你是否會欣賞到它其中的變化之美
變幻莫測的圖案
是非筆墨能詮釋出來的
每個人對於一個作品的理解也不同
不知孩子們對此有沒有心裡的活動
點點:哇!這塊布好漂亮啊!
大宇:好像龍捲風!
洋洋:是螺旋線的樣子。
安安:這個好像泡泡啊!
芃芃:我覺得像風車!
子涵:像圓圓的小花一樣!
為什麼布上面會有圖案呢?
萌齊說:是不是印上去的!
皓皓說:有可能是畫上去的!
彥騰說:我覺得是染上去的,就像之前咱們玩的染紙一樣!
宸瑞說:對!我也玩過染紙,有各種顏色的
我們被布上所呈現的花紋深深吸引著
經過猜測和討論
我們開始了扎染的探索之旅……
扎染小百科
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
扎染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石頭:我想布上能有圓圓的小泡泡,我找到了小圓片!
肉肉:我喜歡一條一條的,我覺得絲帶可以!
嘟嘟:我覺得小夾子可以夾著布!
牧牧:我覺得需要顏料,之前染紙的時候就用滴管滴了好多顏色!
宗澤:我想試試小球!
丁丁:我覺得線也可以 !
……
孩子們尋找到了很多種想要嘗試的工具,在遊戲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發現問題:沒有圖案怎麼辦?
若禕:我把小木片包在了布裡面,用小夾子夾上了,但沒有圖案!
那是為什麼呢?
稻稻:你不用小夾子換其他的材料試試吧!
昭懿:我沒用過小木片,我試的是皮筋,有一點點花紋!
佳佳:你把它放布外面呢?
文文:可是怎麼放外面呢?
彥騰的想法激發了大家的探索欲望,我們共同尋找能將小木片放在外面的工具,洋洋找到了皮筋,峴赫找到了小夾子,浣搏找到了G型夾,點點拿出了絲帶和線,我們分別用這些工具進行嘗試,並探索每種工具的好方法。
共同探索
佑佑:我覺得系皮筋有點困難,我不知道怎麼系皮筋!
於是,我們共同學習和嘗試了系皮筋的方法……
套皮筋小方法:一拉二翻三撐四套
還有哪些系皮筋的好方法呢?
大宇:「還可以讓老師和小朋友幫助你,就像一個小朋友扶著布,然後我自己一點點套上去就行了!」
洛洛:「我把布變小了,這樣就好系皮筋了!」
G型夾小方法:小手轉一轉,夾子嘴打開,往迴轉一轉,夾子關起來。
G型夾轉到什麼樣子就緊了呢?
峴赫:轉到擰不動就可以了!
筱筱:小片片挨在一塊!
我們分別用不同的工具
將小木塊固定在外面
發現有不同程度深淺的白色花紋
眼前的現象讓我們十分驚喜
同時也大大激發了我們的探索欲望……
在遊戲的探索中
我們不僅尋找到了很多扎染工具
還發現了在使用每種工具時的好方法
有了工具和方法的支持後
我們更加有信心進行接下來的探索
深深淺淺的條紋和圖案
讓我們對於扎染又充滿了好奇
這些圖案是怎麼染出來的?
我扎的布染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
為什麼是這樣的?
……
這些問題讓我們對於扎染有了進一步的探索
我們再次進行了扎染的嘗試
開始把布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扎」起來
有的用小夾子和冰棍將布紮成了一個「棒棒糖」
有的用兩個冰棍棍兒將布夾了起來當作「三明治」
有的將布紮成了一隻「小鳥」
用彈球當作小鳥的眼睛
還有的用很多個皮筋將布
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人……
紮好布後,我們將每一塊布放到了染盆裡,
期待著它們神奇的變化。
經過了一段時間
扎完的布已經全部染好
我們將每一塊布拆開進行清洗
觀察著布的不同變化
將小朋友扎完布的樣子和染好布的樣子
在屏幕上進行對比
為什麼有的地方是白色的呢?
稻稻說:因為有的地方沒有染到!
芃芃說:因為被隔開了,水進不去了!
恩恩說:染的顏色都沒進去!
珈源說:扎的緊,顏色都沒進去!
啵啵說:扎的越緊,越染不上顏色!
妥妥說:「扎得越松,顏色越容易染上!」
彥騰說:「因為外面的染料進不去,顏色進不去,所以就是白色的了!」
原來被隔開染料就無法進去了,
為什麼空白的地方是三角形呢?
都都說:「因為是拿三角形壓著的!」
佳佳說:「用什麼形狀壓出來就是什麼形狀!」
佑佑說:「我覺得那個三角型的圖案有點藍了!」
為什麼會出現淡藍色?
點點說:「因為夾子夾的松,進去了一點點藍色!」
珈源說:「藍色和白色在一起就變成了淡藍色!」
有的布上沒有圖案,怎樣做就有圖案呢?
洋洋說:「我們可以用一個夾子把圖形木片夾住,我試過這個,要夾緊了才行!」
宸瑞說:「用工具壓緊,顏色就進不去了,就有圖案了。」
快看,這塊布有什麼特點?
芊芊:「都是一樣的!」
牧牧:「有幾個一樣的三角形!」
皓皓:「它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
肉肉:「左邊和右邊也一樣,都是尖尖的!
彥騰:「是對稱的!」
所以,什麼是對稱?
妥妥:「就是一樣的,兩個半三角組合在一起,
對摺之後一模一樣,三角形的尖尖都對著裡邊。」
那…為什麼會出現對稱的圖形?
為什麼有好幾個三角形呢?
文文說:「因為折起來了!」
妞妞說:「對摺了就有好幾個了!」
都都說:「這個圖案就是對稱的」
我們在遊戲中感受著
對稱圖形所帶來的視覺體驗
這一發現也讓我們在扎染的過程中
不斷的挑戰和嘗試更多的方法
發現了「扎與染「的秘密:
我把布紮成了三明治,染出來的樣子就像一個叉子,白白的地方就是冰棍棍兒!
我用很多皮筋把布變成了一個小人,染出來之後很漂亮,一條一條的,像小朋友拉著手一樣!
我把布疊起來了,然後用G型夾壓住了正方形的片片,染出了四個正方形,他們長的一模一樣!
我們還嘗試了更多顏色的染料,當這些顏色碰撞在一起,又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丁丁:顏色融合在一起了
昭懿:我想用這些漂亮的顏色染一些衣服!
子航:我也想做一件衣服,還有包!
於是,我們懷著滿滿的期待,嘗試扎染衣服、包、圍巾等等,並用我們的方式將扎的過程和效果進行了記錄……
童心話語
子涵:把布擰成一個圓圓的,
染出來的樣子就像個大棒棒糖!
芊芊:一個格子染一種顏色,
出來的樣子就是一塊一塊的,很漂亮
感受傳統,傳承文化
在小小扎染坊裡
孩子們不僅感受著扎染這項傳統的手工技藝
更在遊戲中體驗著遊戲的多種樂趣
這裡是一個充滿挑戰、無限創想的地方
無論成功與否
都在每一次的扎染體驗中收穫不同的經驗
孩子們用著各種材料
製作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扎染造型
感受著傳統扎染的獨特魅力
不斷探索扎染方法與扎染效果之間的聯繫
用童真的話語訴說著你們的發現
沒有一片葉子的形狀是相同的,就像沒有一個孩子是一樣的。
大家好,我是編輯韜韜,今天分享給你的是「一千零一葉」計劃裡的「第29葉」,來北京市西城區三教寺幼兒園的「扎染」活動。
感謝今天你與這一葉的相遇,衷心祝願未來,我們的每一個幼兒園都能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