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奧數,我又愛又恨:
愛的是:學了奧數,花生才能進入六小強,還似乎變聰明了,初中數學學起來也輕鬆了;
恨的是:為了輔導花生奧數,我也不得不學奧數,還不得不逼著自己變聰明——變沒變聰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學得比我高考都辛苦!
即使現在到處「禁奧」,大家還在學奧數,就像如今全面搖號了,機構還在組織各種升學選拔。讓娃變得聰明、讓娃進入好學校的需求一天不消失,奧數就不會消失。
只是,學奧數一定很痛苦很辛苦嗎?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奧數輔導員」才這樣,有的人卻可以過程輕輕鬆鬆,雞娃效果卻比花生還明顯!
唉,算了,我也不私藏了,今天我就忍痛公開這個「有的人」吧。
他是清華理工男,厲害吧?更厲害的是,他自己曾經是奧數+奧物雙料冠軍,是保送進清華的!最最厲害的是,他一邊當著金融投資金領,一邊還是一個擅長帶娃的二胎爸爸!
他就是我的朋友珊爸,更氣人的是,他還開了個叫【珊爸超級愛學習】的公眾號——這個世界上,有的人不僅比自己聰明,還比自己超級愛學習,還讓不讓人活啦。
珊爸最擅長的就是「無痛雞娃」,他不是培訓機構的老師,所以他不會一味鼓吹孩子去報奧數班。他主張要認識「數學之美」,吸引孩子在日常生活裡領悟數學,愛上數學,這樣喊喊口號我當然不會信,但是!他在自己的大女兒身上實現了。
他的女兒珊珊,中班的時候就學《學而思秘籍》二年級下冊了,還能津津有味地給別人講解題目。雖說有遺傳因素,但珊珊卻不是什麼數學「天然牛」,主要還是得益於數學思維啟蒙早,有足夠的時間開開心心地學奧數。
其實,推薦珊爸我有過猶豫,因為我有點擔心他會搶走我的風頭。不過做人嘛,還是要無私一點(其實是我想,即使你們關注了他,也應該不會嫌棄我的吧),【珊爸超級愛學習】真的是個寶藏,裡面有很多讓孩子愛上數學、帶孩子玩桌遊學知識、怎麼用遊戲力搞好親子關係的東東。他還錄了很多經典數學題型的講解視頻,包括「雞兔同籠」、「牛吃草問題」、「行程問題」等等,真的比只給我發音頻的花生奧數老師好多了,零基礎的家長都說一看就懂。
而且,他寫的文章,常常用他的直男理工思維一本正經地逗哏,給奧數和數學這件事,添了不少輕鬆和愉快。想讓孩子「無痛學奧數」,別說我沒告訴你,趕緊關注【珊爸超級愛學習】,還可以去珊爸的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十分鐘學奧數」,領取資源呢!
我的女兒珊珊從5歲開始學小學奧數的內容。11月出生的她,當時剛剛上中班。現在一年過去了,她的進度到了小學奧數二年級下冊。
很多家長知道這個情況以後,都會跑來質疑:
為什麼要超前這麼多讓孩子學數學,而且還是學奧數?
我之所以讓珊珊這時候學習小學奧數,主要有3個考慮:
有人說提早學數學對於孩子太難了,我認為恰恰相反,數學是越早接觸越簡單。
理由很簡單,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循序漸進、夯實基礎的學科。高年級的數學完全是建立在熟練掌握低年級內容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學好。學數學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學好了行程問題,以後才能搞懂火車過橋問題;學好了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才有可能聽懂立體幾何的章節。
但是,這個打基礎的過程,不是簡單地聽老師講講,或者靠短時間突擊培訓能夠解決的。
舉個例子。初次學習立體圖形的章節,對於所有小朋友來說,都是頗有難度的。老師通常會用很多辦法給學生展示、觸摸、研究各種立體形狀,幫助他們從平面思維進入立體思維。
不過,僅僅靠上課的一點點時間,不可能領悟裡面全部的知識點,但這些知識點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到。如果到小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有時間、有耐心,用各種方法把這些知識吃透,倒也不是問題,但實際情況是在學校裡每周都有新的知識,常常是應接不暇,根本沒時間精力每一章節都仔細琢磨。
而對於珊珊來說,小學老師教立體圖形的時候,她已經對裡面的內容有了3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消化。我教給她的內容,並不是要她馬上和小學生同臺競技,只是種下了一顆種子。她可以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印證她學到的東西,也有足夠的時間在心中讓知識孵化和沉澱。
她在二年級奧數裡學到正立方體的展開圖,有一天突然用家裡的地墊拼成了一個圖案來考我:這能不能拼回一個正立方體?屬於哪一類的展開圖?
有這種消化和反芻,效果當然比在學校裡聽老師講要牢固得多。這就是讓知識在她腦海中自主發芽的好處。
就像上面這個圖一樣,數學學習就是一個爬坡的過程。
小學階段的坡很緩,特別容易不被重視。但是很多學生在初中、高中階段掉隊,就是因為在難度快速提升的時候,從來沒有提前接觸、基礎根本不牢固的學生,適應不了新的學習節奏。為了爬上陡坡,選擇使用背公式、刷題目之類的手段,就好比手腳並用地往上爬,一不小心就滾落到谷底。
我覺得,奧數從來都不是,也不應該是所有孩子必修的內容。只有對數學有天賦、有興趣、學有餘力的孩子,才建議進入奧數的世界接受磨鍊。
但是要怎樣才知道小孩有沒有天賦呢?當然不是去測智商之類的交智商稅,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行了。
所以,早些開始接觸奧數內容就顯得很重要了。我認為,小奧的分水嶺在四年級,如果四年級還沒摸到入門的門檻,沒有在這方面顯現出特長,應該及時放棄這條路。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我以後也會根據珊珊的實際情況來幫她選擇合適的道路。
但是,除了少數天才以外,學奧數並不能指望孩子自己領悟出來。學習奧數有很多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例如面對難題的韌勁、思維的多變性、知識遷移的能力、思考的邏輯性、對數字、圖形、空間的敏感性等等。
這些準備工作怎麼去做呢?與其花時間一樣一樣東奔西跑去補短板,不如直接拿奧數內容來啟蒙。
低年級的奧數畢竟是在低年級的數學知識上進行的延展,大部分家長花點功夫做準備,也可以帶孩子學習。就像前面說的,即使有點難度,我們學慢點就好了,一節課的內容分幾個星期講,講完一遍忘了還可以再倒回來重新講。
就好比趕公交車一樣,如果大老遠就開始一路跑步,儘管也有可能趕不上,但是至少努力到車開走的那一刻再放棄,失敗了也心安理得。如果不緊不慢地等到車開始點火了再跑,那很可能就是趕不上了,到時候看到車上的其他孩子搭上快車,恐怕要自怨自艾。
我們讓珊珊學數學,從來沒有預設目標。
最初讓她看《何秋光兒童數學思維訓練》之類的遊戲書,她喜歡得很,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整個學前階段的內容。後來比較系統地學《摩比愛數學》,有些知識明顯太簡單了,有點吃不飽,就跳著做,很快來到了大班難度。期間還用過邏輯狗、歐智寶、《立體王》之類的,另外大量的桌遊、迷宮書等等對她的數學都會有些幫助。
到了《摩比愛數學》的大班,難度增加比較快,但是這套書例題少、練習少,除了有開頭的動畫講解以外,算不上一套很好的教科書。於是我就萌生了讓她直接轉向一年級奧數課本的想法。
一開始用的是《高思學校競賽數學課本》的一年級,裡面的內容跟幼兒園有很多重疊之處,沒多久就學完了。進入二年級,難度明顯提高了,學完二上以後,我感覺不能那麼快繼續升級,於是又轉到《學而思秘籍教程》3級(二年級上難度)又複習了一遍。現在,珊珊正在學的是《學而思秘籍教程》4級。
這時候,提早介入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如果孩子學習進展良好,那就加快速度;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反覆回頭重新打紮實,用時間換空間。即使是同樣的內容,換一本書、換一道題來重複,也有它的好處:既可以增強記憶、又可以提高信心、還會加深理解。
珊珊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學二年級的奧數課本,絕對不是我們揠苗助長的結果。當然,即使我想揠苗,也是不可能助長的。
我們讓珊珊學習奧數的目的,並不是要去把其他同齡人比下一頭去,而是允許她對美麗的數學世界往外好奇張望;她學奧數的過程,也不是循著聽課、刷題、聽課、刷題的枯燥循環,而是不斷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再引導她深入思考、提升認識。
這種學習方法需要家長稍微付出多一點心思,不過,這也絕對不是什麼學不會的高難度動作。我之前曾經寫過很多這類數學學習的實際例子,也做過不少奧數專題的講解。其實很多數學知識,要理解起來,難度並不在於孩子上了幾年級,而在於有沒有用對方法去解釋。
就舉一個簡單例子吧。最近有家長問我一道有點複雜的速度疊加問題:
題目大概意思就是飛機相對空氣的速度是什麼角度,外部又刮的是多少速度的東南風,問飛機相對地面的速度方向、大小等等。
我看了問題,又聽了這位家長的思路以後,得出結論:這是小學的流水行船問題沒學會。然後我給她發了我講解這章問題的文章,她就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我的文章是給小學低年級孩子準備的,也就是說,五年級的內容,講透徹了一年級也能懂,沒學過的成年人也會懵。
我講解的文章原文連結可以點這裡,這個系列裡每一篇都用十分鐘視頻講清楚一個奧數專題。例如,下面這個就是我講解流水行船問題的視頻。
說這麼些內容,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奧數並不可怕,更不可憎。只要擁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就能夠帶孩子快樂地進入美麗的奧數世界,掌握數學思維,實現「無痛雞娃」的目的。相比起這個偉大的目標,孩子到底是中班學奧數,還是完全不學奧數,其實根本不重要。
想當初,我們開這個公號的初衷是記錄珊妹的成長,記錄我們的教育思想和心得。一路走來,我們收穫了非常多朋友的信任和支持。最近,我們的二女兒——小魚也呱呱墜地。對於孩子,愛,理解,信任,平等交流,都很重要。這是我和珊媽教育理念的基礎部分,在這之上去做適合孩子的引導和支持,孩子才能自發地對學習產生興趣,成為一隻「快樂土雞」。
我和珊媽每周二、四、日晚8點15分推送文章,和大家分享經驗、感悟和吐槽,聊桌遊、聊樂高、聊教育、聊玩耍。當然,也會聊聊二胎的新鮮事兒。
作為曾經的奧數老師,我也會寫一些怎麼幫助孩子更容易理解各種數學原理的文章:
看教育理論看累了,還可以看看我們怎麼吐槽自己家娃兒:
以後我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無痛雞娃的方法和案例,歡迎跟我們一起,快樂地帶孩子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