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依然在學習如何寫作,也在嘗試如何才能講好非虛構故事,於是,又拿起這本《哈佛非虛構寫作課》仔細閱讀。發現這果然是一本好書,從獨到的視角出發,告訴你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故事。
很多人,在尋找選題的時候,都會覺得身邊的事情太少,似乎,自己想到的事情別人都想到了。也就是說,似乎許多人都在爭搶相同的選題,該講的故事似乎都被講盡了,又何嘗有事情可講?
比如:一件足以構成新聞的選題,然而,無數的記者紛紛注意到了它,以至於,你無論怎樣寫,都不會出彩。再比如:網上出現的熱點,無數創作者在熱榜上看見,紛紛效仿而寫,卻發現:你知道的事情早已經被人寫爛了,似乎熱點也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又或許:你想分享一本書上的觀點,可是,分享的人實在太多,分享出來似乎壓根兒沒什麼新意。……
遇到類似的事情,究竟該如何是好?
別擔心!如果你仔細翻閱《哈佛非虛構寫作課》,就能尋找到其中的答案!
01、如果,你希望擁有全新視角,必須擁有好奇心
好奇心,能使你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哈佛非虛構寫作課》這本書裡,《紐約客》記者蓋伊·塔利斯就是因為擁有十足的好奇心,才使他不停地思考,從而擁有了全新的視角。
他甚至說,好奇心這種東西在非虛構寫作方面,是名牌大學無法教你的,卻能使你寫出新穎題材的內容。
他回憶說:自己的好奇心源於他幼時的經歷,儘管,他出生貧寒,父親卻給他在寫作中留下了巨大的財富。
說是財富,其實僅僅是父親喜歡談論張家長李家短的故事而已,然而,這種習慣卻使他對人們的故事產生了好奇。以至於容易對各種事情進行更深一層次的思考。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如果你持著一種好奇心思考,就能從不同角度深入追究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看待問題視角的選擇。
02、如果視角選擇膩了,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
面對一件事情,很多人容易關注於事情最為光鮮的一面。
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全新的視角切入,嘗試用「逆推法」尋找合適的角度,切入到非虛構的故事之中。
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所謂的「焦點」所吸引,卻往往忽略了「冰點」的存在。
事實上,很多時候,「冰點」背後也有深刻的內涵,默默地等待著你去深入挖掘。它同樣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給人們一種特別的啟示。
依然是《紐約客》記者蓋伊·塔利斯,他嘗試將注意力集中在人們容易忽視的失敗上。當大多數人將注意力集中在鮮花和掌聲中時,他卻默默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失敗。
他收集了無數段失敗的故事,將它編寫成了一本書。失敗的人物依然足以深入挖掘,依然能從他們的故事中,看到生活中的共鳴。
事實上,如果你轉換視角,換一種思維看到許多不起眼的事情,都能尋找到生活中普遍出現的各種原型,甚至能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內容具有普適性的警戒,或者給我們啟發,或者給我們感動,這些都是大多數人容易忽略的。深挖下去,卻能夠覺察中不一樣的價值。
總而言之,優秀的故事不一定需要特別大的題材,也許從小的方面分享,就能挖掘出有價值的地方。
03、以小見大很重要,集中於一個想法,深入挖掘,你的故事會更加出彩!
如果,嘗試用新穎的視角,發散性思考,我們也許會尋找到無數觀點,尋找到無數合適的角度。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所有角度都分享。
任何文章都需要你集中於一個角度寫作,才能真正出彩!
哪怕是一本厚厚的書,你也需要從一個想法出發,僅僅圍繞一個想法,將它講得更加透徹。
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深度。
很多朋友在寫作的時候,總喜歡貪多,可是,如果內容貪多,往往就意味著講述起來十分膚淺。
當你緊密圍繞一個觀點,容易深入其中,將故事從各種角度進行闡述。更容易將故事說得更加透徹。
就像一本優秀的書籍,它始終都會是圍繞一個想法,從各方面講述。文章也是如此。
另外,故事,還需要有血有肉的,接下來,為了避免俗套,我們還需要嘗試一些小技法。
04、嘗試用中立的視角,逐漸展現,引發讀者思考
我們需要嘗試中立的視角逐漸展現出來,引發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樣,可以使故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擺脫俗套。
很多故事,我們無需說得太過於透徹,你需要讓讀者追隨著故事進行深入的思考。
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伴隨著故事一點一點的發展,很多內容也會隨之展開,人們逐漸看見了事情的全貌。也只有這樣,才會擁有代入感,在閱讀過程中,擁有愉悅的閱讀體驗。
相反:如果你在敘述的時候,將事情說得太過於透徹,一上來就給人一眼就見到底的狀態。那麼,文章的耐讀性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我們必須收斂一些敘述,將好奇心留給讀者,讓他們不斷思考事情,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總之,如果遇到了毫無新意的事情,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調動自己的好奇心,引發更多的思考,用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
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從相反的角度思考。敘述故事的時候,集中找準一個想法作為切入點,圍繞這個切入點進行深入思考。這樣更容易使事情變得更加深刻。
此外,敘述方法也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收斂起來進行講述。不能一上來將各種內容都交代給讀者。這樣,才能夠使文章具有可讀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結合自己的感受,分享《哈佛非虛構寫作課》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