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促進東亞藝術發展聚焦南臺灣 高雄藝博藝術熱力不間斷

2021-01-14 雅昌藝術網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高雄藝博會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倉庫

P2、P3展區入口

身為「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肩負南臺灣藝術產業發展重要使命,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執行單位大苑藝術的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高雄藝博會)於12月6日晚的藏家晚宴與7日下午的VIP預展的熱烈掌聲中迎來了第一個五年。

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倉庫的戶外雕塑

除了80餘家參展畫廊實力堅強,今年大會更邀請到東南亞頂級精英藏家團,於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倉庫P2、P3,以及城市商旅高雄真愛館盛大開展的高雄藝博會迎來滿堂彩。

大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開幕式上致辭

現場導覽

「越處於藝博會高度競爭的年代,協助展商媒合具收藏實力的藏家,便越是主辦單位的首要任務。」大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先生表示,一個藝博會的成敗關鍵,收藏家的支持與否絕對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子。為讓去年在不少藏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西子灣晚宴的絢爛煙火重現,今年高雄藝博會「尊榮藏家計劃」持續邀請國內外共270位重量級貴賓齊聚南臺灣、促使藝博會能有穩固的銷售基本盤;由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國組成的15組頂級菁英藏家團,與高雄在地指標性重要藏家進行的私房收藏交流、藝術收藏觀點交換,更是繼去年韓國藏家團前來訪問後,各國間因收藏而交會的一項新契。此舉將讓整個藝博舉辦期間,購藏熱度持續增溫毫不間斷,同時促使全臺藝文焦點,均聚焦在整個南臺灣上。

魏光慶作品  36計

傅中望作品 管控

周宏作品 

杜春暉作品  理想國-旋木

越南當代藝術平臺單元

越南藝術家作品現場

承襲著歷年特色及呼應方針,今年特別邀請中國及越南擔任「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年度主題國,中國部份邀請臺灣資深策展人胡永芬特別策劃中國當代藝術平臺,展出傅中望、魏光慶、李鬱+劉波、汪凌、杜春暉、周虹、範楚婧、袁曉舫、朗雪波、葉致聰共10組11位藝術家作品。突破以往對於中國主軸探討城市上海北京,此次更聚焦於中國藝術家的生產地——湖北,邀請中國美術史家暨武漢合美術館館長魯虹擔任論壇特別嘉賓,帶來「中國當代藝術30年——1978-2008」,同時邀請湖北美術學院袁曉舫帶來「當代藝術在湖北」的專題演講,於目前中國當代藝術重整期間,帶來全新的趨勢角度。越南方面,由胡志明市重要畫廊Vin Gallery擔任越南當代平臺策展單位,由越南知名藝術家Richard Streimatter-Tran領軍展出,藝術家還包括NguyênThiChâuGiang,Le Thuy,Saeko Ando,Phi PhiOanh,Le Hoang Bich Phuong等六位藝術家作品,並帶來越南藝術家沙龍深入梳理越南當代藝術之發展脈絡,拓展對東南亞藝術之全新思維及視野。

貨櫃錄像特展區

貨櫃錄像特展區作品

在地深耕五年,高雄藝博會無疑是臺灣收藏家探索亞洲當代藝術市場的一大憑藉。張學孔指出,為讓藝博會能呈現當代藝術的多樣面貌,高雄藝博會今年包括來自全臺各地、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緬甸、俄羅斯等遍及亞洲國家、共計80餘間深具質量的優質畫廊會師臺灣,共同展出海內外超過三百位藝術家之傑出作品。在主要展區駁二大勇倉庫、城市商旅真愛館外,為因應錄像藝術在全球的高度發展,大會更請到策展人羅禾琳,集合臺灣9家前衛畫廊之力,規劃出9個深具海港意象的貨櫃錄像特展區,為當代藝術發展帶來嶄新視野以及前瞻思維。

【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倉庫P2、P3現場圖集】

四季藝術中心 曹小冬作品

佑品空間  周虹作品

王智一作品 

陶華灼藝廊帶來駁二動物園主題作品

ROW GALLERY 藝術家作品

水色藝術工坊  吳冠德作品

QUBE GALLERY 莫德拉作品

正觀藝術 陳俊龍作品

capacious 柴田龍平作品

蘆屋畫廊 藝術家作品

Shonandai畫廊藝術家作品

Y2ARTS 藝術家作品

觀止堂藝術家作品

【城市商旅酒店單元現場圖集】

索卡藝術-臺南畫廊現場

琢璞藝術中心 作品現場

藝時代畫廊帶來高孝午作品

藝時代畫廊現場作品

廈門時代空間 作品現場

米威藝術 現場作品

觀想藝術中心 現場作品

Emigre Collection 現場作品

LSD畫廊帶來奈良美智作品

光之藝廊 現場作品

亞索畫廊 作品現場

新苑藝術 丁雄泉作品現場

Note GALLERY現場作品

LeeSeoul Gallery 現場作品

一八二空間 作品現場

Gallery Nomart 作品現場

 雲清藝術中心 作品現場

心晴美術館 作品現場

Gallery MORYTA作品現場

GALLERY 301現場作品

艾維農藝文畫廊 現場作品

伊日藝術 作品現場

分享藝術 現場作品

品藝術 王華祥作品現場

FINCH ARTS 現場

GALLERY WOO現場作品

MB&F M.A.D GALLERY 現場作品

傳承藝術中心 現場作品

名冠藝術館 作品現場

千真藝術 現場作品

國璽藝術 作品現場

作者:張桂森

編輯:張莉


相關焦點

  • 2020高雄藝術博覽會掀起南島藝術浪潮
    一直以來,博覽會以「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交匯平臺」為起點,長期推展南島藝術,今年海外畫廊與學者受新冠疫情阻擋無法前來高雄,進而促成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平臺、高雄藝術特展區及臺灣潮主題特展,不僅展現臺灣原住民藝術的藝文深蘊,也介紹臺灣本土的街頭潮流藝術正當紅火熱的塗鴉、公仔等新創作品,用藝術溫暖南臺灣疫情寒冬。
  • 高雄藝博會開幕 從本土化到「東北亞與東南亞藝術交匯」
    這是第三屆高雄藝博會,從首屆的62家畫廊、第二屆的92家畫廊,擴展為今年的104家,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法國、韓國、泰國、越南等畫廊分布在四個展區。尤其是日本藝術和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兩個特展,充分體現本屆藝博會定位: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基於臺灣的本土市場,建立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藝術對話。
  • 臺灣環島之高雄駁二藝術街區
    從臺中坐高鐵到高雄大概40分鐘左右,臺灣高鐵的速度是290碼的樣子,跟國內的高鐵速度差不多。高雄的行程是呆一天的樣子,所以安排的比較緊,到達酒店稍作休整,我們就直接打車去了高雄有名的駁二藝術街區。高雄駁二藝術街區是個類似北京798一樣的藝術街區:位於高雄港附近。這裡同時也是臺灣藝術家的聚集地,這裡很多作品都是出自臺灣本土的藝術家們。到臺灣高雄你也可以來這裡逛一下。與寶島臺灣藝術家們來個親密接觸吧。交通:捷運:1、橘線鹽埕埔站1號出口,沿大勇路向南步行5分鐘即達。
  • 陸客帶來高雄旅遊業繁榮 大陸與南臺灣交集
    而駁二藝術特區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2001年一群熱心熱血的藝文界人士成立了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催生推動駁二藝術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將駁二規劃成一個獨特的藝術開放空間,提供藝術家及學生一個創作發表的環境。
  • 全球最大表演藝術中心已在中國臺灣正式啟用
    位於中國臺灣南部城市的國立高雄藝術中心,被譽為東亞的新文化中心。這是一座參考了當地的景觀,在起伏的屋頂下設有巨大的公共廣場的單體設施。上周,約有 5 萬人參加了這座藝術中心的開幕儀式,並欣賞了首場音樂會。
  • 臺灣「Art-Zoo藝術動物園」於高雄登場
    臺灣「Art-Zoo藝術動物園」於高雄登場 2017年12月14日 10: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Art-Zoo藝術動物園」於今(14)日起在高雄開展。  臺灣「Art-Zoo藝術動物園」於今(14)日起在高雄開展。
  • 高雄的記憶:臺灣最牛的創意藝術區駁二藝術特區
    進駐駁二特區除了本土藝術工作室,還有很多國際知名的電影製作公司,駁二藝術特區已成為臺南實驗創作場所與工藝創意發展中心。這個地方出乎意料的很值得一去。它是一個廢棄的庫區,荒廢后改成了創意園區,走在裡面,處處可見火車軌道被廢物利用,老城區以這樣的方式被保存了下來。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轉變成臺灣最具成功的藝術文化特區,再發展成今天的藝術展示平臺。
  • 高雄的798——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這個南臺灣第一大城市,除了有著火熱的豔陽和熱情,更有著不輸臺北的文藝和浪漫。
  • 從「臺北當代」看臺灣藝術市場未來
    也許你從來沒有聽說過「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但這個明年一月將在臺北舉行首展的藝博會來頭不小。香港巴塞爾的總監任天晉 (Magnus Renfrew) 擔任總監並且一手策劃,幕後的金主也依舊是瑞銀集團 (UBS)。
  • 「駁二藝術特區」——臺灣最成功的藝術園區
    2002年,高雄市對倉庫進行了整建,打造駁二藝術特區,駁二目前由高雄市文化局經營管理,是高雄文化觀光路徑的延伸。走在駁二藝術園區裡面,處處可見火車軌道被廢物利用,老城區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被保存了下來。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駁二轉變成臺灣最具成功的藝術文化特區,再發展成今天的藝術展示平臺。
  • 第九屆典亞藝博 (FINE ART ASIA 2013) 打造亞洲最卓越國際藝術...
    第九屆典亞藝博 (FINE ART ASIA 2013) 打造亞洲最卓越國際藝術平臺(2) 2013-09-04 16:41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高雄:在藝術的都市裡行走
    從 澎湖 島 高雄 的飛機似乎更加的快,感覺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 高雄 機場。這一路記得坐靠窗戶的位置,飛機不會飛的很高,可以在空中看見 澎湖 以及 高雄 的全景。高雄捷運站如果說 臺北 的悠遊卡基本上全 臺灣 大部分地方可以使用的話, 高雄 還是得使用當地的卡~提前購買的 高雄 捷運卡和遊愛河的套票。駁二藝術特區上次來 高雄 僅僅只是路過,卻連逛個駁二藝術特區的時間都沒有。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讓藝術行銷一座城市
    我們可不可以現在開始,通過藝術來參與歷史、創造歷史、變成未來的資產?這樣的無形資產,永遠都可以創造產值。」在許多人眼中,當代藝術似乎不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概念,它看上去既難懂,又晦澀,與日常生活之間充滿了距離感。不過,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眼中,當代藝術並不應當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它應當滲透進城市的公共空間,進而成為一種城市行銷的手段。
  • 轉折年代的東亞藝術:日常、街頭與流放者
    圖片來源:中間美術館事實上,八、九十年代不僅是中國社會和中國當代藝術的轉折點,也是整個東亞政治、文化和藝術急遽轉變的時期:韓國結束了多年的軍政府獨裁開始逐漸與世界接觸,日本在泡沫經濟膨脹和破裂的震蕩下沉浮,而中國臺灣正處於「解嚴」後曲折而浩蕩的社會重建階段。
  • 臺灣高雄也有個「798」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的出現,是高雄城市產業變遷的成果。園區裡,可以看到很多工人和漁婦的雕塑,這就是高雄人記憶中阿公阿嬤(爺爺奶奶)的模樣。駁二藝術特區  香蕉碼頭找到新出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港口碼頭是高雄人謀生的重要場所,像是臨近駁二的香蕉碼頭就曾是全臺灣的香蕉集散地,香蕉由此外銷日本。
  • 臺灣首個「迷你蒸汽火車」開進高雄藝術特區(圖)
    臺灣首個「迷你蒸汽火車」開進高雄藝術特區(圖) 2015年01月30日 11:0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灣都市的公共藝術
    本文將簡要介紹公共藝術在臺灣地區的發展歷程,並且通過呈現幾位代表性藝術家參與公共藝術的事件,來討論臺灣公共藝術風格的轉變。其中,我還將嘗試分析,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當然,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追問:我們真的需要公共藝術嗎?如果需要,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公共藝術?對於都市景觀美化而言,公共藝術真的是一顆萬靈丹嗎?
  • 【雅昌專稿】張學孔:從臺北到高雄,藝博會的雙重責任
    導言:來自世界各地7個國家,近80家畫廊、400餘位藝術家、數千件藝術作品齊聚臺灣,為期四天的第三屆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日前以新臺幣六千萬元的優異銷售成績完美落幕,為臺灣本土藝術市場、前輩藝術家以及正在積極發展中的當代藝術,再度增添了新的動能。「經過三年耕耘,福爾摩沙藝博迎來了品牌發展的全面升級。」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記臺灣高雄楠梓高級中學師生代表團來涇南中學參觀交流
    然而,這一天因為臺灣楠梓高中師生代表團的來訪,在校園裡激起不小的漣漪。期待、激動、興奮……,成為這一天的主旋律,正合了孔子所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大早,上海市涇南中學趙春芳校長帶領著行政團隊以及學生代表,在校門口熱情迎接遠道而來的臺灣師生。臺灣高雄楠梓高級中學師生代表團一行共17人,4位老師和13位學生,孩子們穿著整齊的校服,乾淨利落。
  • 「Art Zoo藝術動物園」14日在高雄開幕
    「Art Zoo藝術動物園」14日在高雄開幕 2017年12月08日 15: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2月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Art Zoo藝術動物園」結合裝置藝術、互動體驗與氣墊樂園,將於12月14日起在高雄開幕,希望通過大型裝置藝術在玩樂互動中培養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探索力,啟發大小朋友的無限幻想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