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來《贛圖大講堂》講述「孔子的智慧」

2020-12-27 中國江西網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12月20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做客《贛圖大講堂》,以「孔子的智慧」為題,圍繞孔子和《論語》論述什麼是智慧,並引申著名的智仁之辨、智義之辨、智直之辨,對如何獲得智慧進行解析,用故事展現孔子的智慧,探討以往對儒學的誤讀和曲解。

2571年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誕生在山東曲阜。孔子用一生坎坷的命運,創造出古今中外最溫柔、最詩意、最無可替代的哲學,他的言行思想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儒家思想的基礎。

通常我們所了解的孔子的思想智慧大致是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包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因才施教」,「禮之用,和為貴」、中庸之道等。但這些就是孔子最精髓的思想智慧嗎?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風上有孔子圖像及生平介紹文字,同時還出土了約5000枚竹簡。這些竹簡中就有失傳已久的《論語·知道》篇,並初步斷定屬《論語》的《齊論》版本。

劉強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詩學研究集刊《原詩》主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兼任臺灣東華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陶淵明學會理事、守中書院創始山長、明倫書院名譽山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先秦諸子經典、古典詩學、筆記小說等。近年來致力於傳統文化經典的現代闡釋與傳播。已出版《世說新語會評》《曾胡治兵語錄譯註》《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驚豔臺灣》《世說學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流十講》《清世說新語校注》《論語新識》《古詩寫意》《世說三昧》《穿越古典》《世說新語研究史論》《世說新語資料彙編》等著作。

劉強教授說:「南昌是一個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我研究的一本書《世說新語》開篇第一條故事的發生地就在南昌。」

劉強教授通過解讀孔子的畢生所得及傳世貢獻,明確指出孔子之所以能受之以「聖人」之名,源於作為一名教育者,他所擔綱的不僅是一支蠟燭的角色,更是一盞長明燈,影響於中華文化、造福於千秋萬代。他指出,孔子所倡導的啟發式教育法對於我們後世教育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激勵學生自主領會新知而非採用填鴨式教學,往往能夠得到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憤悱啟發、舉一反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是教育方式得法的重要標誌。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曾仕強:享年84歲,多次主講《百家講壇》!
    「國學大師」曾仕強:享年84歲,多次主講《百家講壇》!提起曾仕強,大家不會陌生,他曾多次主講《百家講壇》,為我們普及了一代人的國學。他無愧於「國學大師」,一生為普及傳統文化而奔波。曾仕強走進國人的視野,還是因為此前曾在《百家講壇》中多次主講。尤其是他的《易經》,讓中國人的古老智慧,通過他平易近人的口吻生動的講述了下來。曾仕強能夠將生澀難懂的《易經》,講得惟妙惟肖,其實與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他的童年,是在書香中成長起來的。童年獨特的經歷,為他淵博的才學知識奠定了基礎。
  • 「名人大講堂」周一再開講 聽《百家講壇》名家孟憲實教授講述...
    在本次「名人大講堂」中,人們也許能夠找到答案。8月19日19:30,「名人大講堂」迎來「武則天月」。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央視《百家講壇》名家孟憲實將做客講座現場,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廳為大家解讀武則天的傳奇經歷,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武則天秘史」。
  • 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胡雪巖
    曾仕強教授於1934年生於福建,祖籍漳州,長於臺灣,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和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並歷任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
  • 《百家講壇》學者為孩子們講「開學第一課」
    學校特意邀請了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為孩子們講「開學第一課」。鮑鵬山為同學們講課。他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新說水滸》以及《孔子是怎樣煉成的》。他的文章《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給許多青年學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在開學典禮上。
  • 成語變形記,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密中華成語的「成長」日記
    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中華成語博大精深,在我們琳琅滿目的中華成語寶庫中有表現歷史典故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有表現神話故事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有表現民族文化的精忠報國、鞠躬盡瘁;還有表現注重禮教的見賢思義、尊師重道等等。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受益匪淺。曾仕強曾在一檔節目中談生死:「人從哪裡來,死後到哪裡去,中國人想的最清楚。」此外,他還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易經的智慧》、《道德經的奧秘》、《胡雪巖的啟示》等數十部著作,一生著作等身,誨人無數。1979年,曾仕強在新加坡講學,首度提出「中國式管理」理念。
  • 做文化傳承護航者 酷我音樂上線《百家講壇》為成語而戰
    做文化傳承護航者 酷我音樂上線《百家講壇》為成語而戰 2020-04-23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百家講壇》變味 插播廣告讓觀眾不滿度達88%
    清史專家閻崇年主講《清十二帝疑案》,讓他們一下子紅了起來。  從選擇主講人、內容、包裝以及播出時間上,《百家講壇》這幾年來不斷變化,摸索出自己一套獨特的模式。對於這種變化,記者調查了百位觀眾,觀眾認為《百家講壇》變味了,總體不滿意者居多。
  • ...故事》免費徵集100名觀眾 一起聽《百家講壇》主講人講述歷史故事
    陝西是博物館雲集之省、國家寶藏之地,文博資源異常豐富,騰訊大秦網特此推出《國寶故事》這一欄目,邀請專家學者開展講座,為您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帶您穿越古今。6月9日,騰訊·大秦網策劃的大型紀錄節目《國寶故事》第二期節目將於喜馬拉雅萬物聲旗艦店舉辦,本次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於賡哲開展講座。現場徵集100名觀眾,讓我們一起凝視文物,仰視文化,注視古今。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鎖中華成語 get文化新潮流
    成語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長河中語言實踐的智慧結晶。時代的演變使得成語的發展愈發多姿多彩,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就以新奇獨到的方式讓成語佔領C位,在本周播出的節目中,再次讓大家新get了一波來自成語的魅力!成語文化的發展之路,在無形之中使得追捧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新潮流。
  •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廈大教授傅小凡本周六將做客齊魯大講壇
    齊魯大講壇又將迎來一位重量級嘉賓!11月16日上午9:30,央視《百家講壇》知名主講人、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傅小凡將登陸濟南,做客齊魯大講壇。傅小凡教授2014年3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崇禎那些年》受到觀眾熱捧後,又先後在2015年7月主講《大明疑案》,2015年10月主講《走近朱熹》,2016年7月主講《大明疑案》下部,2017年8月主講《國寶迷蹤》第一部,2019年1月主講《國寶迷蹤》第二部。他淵博深厚的學識、風趣幽默的語言,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歡。
  • 百家講壇主講人魏新專門為孩子們編了一套世界史書籍,值得入手
    最近在家看《百家講壇》,發現一個現象:從古到今,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都愛讀歷史。英國哲學家培根更是直言:「讀史使人明智。」可以說,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跟熟讀歷史是分不開的。歷史,可以是人生登頂的階梯,也可以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 美女教授走紅百家講壇 講詩詞比於丹更動人
    楊雨在百家講壇的「正裝」照  近日,由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主講的「納蘭心事有誰知」在央視百家講壇全部播完。此前,楊雨曾登陸百家講壇主講過「俠骨柔腸陸放翁」。從詩詞出發,投入地闡釋情感,她的講述迥異於之前諸多的百家講壇「故事體」,「以情動人」成為她打動觀眾的「殺手鐧」。網友親切地稱她為「洋芋」。5月6日,楊雨攜家人來北京籤售,本報記者專訪了她,談到她的「美女教授」頭銜,以及她對百家講壇和詩詞人物的認識。
  • 百家講壇&大學課堂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9月9日9時整,戴著墨鏡,身著白色短袖襯衫的《百家講壇》年度主講王立群走進本報會客廳,在讀者熱烈的掌聲中,王立群揮灑其特有的儒雅風度打開話匣子,現場開講《史記》。  那麼《百家講壇》上的知名主講人和大學課堂上的教授有什麼不同呢?王立群解釋說:「在講壇的大課堂我主要是做文化普及,在學校裡的小課堂我主要做的是培養高級的專門人才。
  • 江漢大學「江漢大講堂」:美食是生活的智慧,人生的意義
    12月5日晚,一場以美食文化為主題的講座,在江漢大學的江漢大講堂開講了。本次講壇的主講人李繼強,是美食文化的傳播人,從事烹飪教育三十多年,烹飪高級技師,高級教師,武漢市烹飪學科帶頭人,武漢市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合一領袖學院的客座教授,武漢大學EDP師資庫教師,長江講壇的主講嘉賓。
  • 百家講壇:孔子為什麼說一年只有三季而不是四季?
    今天看百家講壇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仔細想想很有道理,感覺如果能夠明白了這個道理真的可以多活十年。故事是這樣的,挺小叨配著圖給你娓娓道來。一人與孔子弟子爭論一年有幾季孔子的弟子說是四季,這個人說是三季,兩人互不相讓並賭下磕頭的賭注,找孔子評理。孔子說:一年有三季,你輸了。那個人是蚱蜢,他的一生只活三季,所以他就知道三季,不要浪費時間在他身上,磕頭這個事很小。
  • 趙林稱《百家講壇》已成作秀講座 今後絕不再講
    趙林:絕不再上《百家講壇》  昨日推出新書,稱該欄目已成為作秀講座  本報記者楊雅蓮報導 昨日,《百家講壇》主講趙林攜新書《趙林談文明衝突與文化演進》,現身中關村圖書大廈。這位《百家講壇》的主講人明確表示自己和欄目風格並不相符:「欄目要求多講故事,但我不想放棄學術性,而且這是一個很作秀的講座,我並不感興趣,以後再也不想上《百家講壇》了!」
  • 讀好書,做純金,聽聽郭繼承如何講述
    齊魯網濱州4月25日訊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可謂人類智慧的精髓。想領悟其中亙古不變的真理,唯有閱讀經典方能實現。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濱州文化大講堂特意邀請了講壇巨擘郭繼承教授。郭教授就品讀國學經典的益處,何為千年經典?如何品讀經典等話題做了深刻的講解。
  • 《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卻因賞析一句詩被質疑,王立群如何回應?
    登上《百家講壇》,成為著名學術主持人王立群是著名的文化學者,他現在是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也是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除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在文學方面的重要身份和地位。作為全國有名的教育人物和文學家,他在2006年受邀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被網友們評價為百家講壇的最佳學術主講人。
  • 《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來古藺茅溪鎮講了什麼?(視頻)
    這期間,茅溪鎮還迎來了一位大咖,他就是著名歷史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出席《中國醬酒源地述考》籤贈儀式,解讀醬酒脈源地歷史。作為《中國醬酒源地述考》編篡委員會的顧問,紀連海為該書作序,並應邀從北京來到茅溪鎮,參加茅溪楊梅節期間舉辦的該書籤贈儀式。陪同紀連海前往茅溪鎮參加籤贈儀式的還有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原瀘州市文史委主任陳志林和該書主編徐聲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