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娃頻繁狗叫,竟是這個怪病!孩子總是擠眉弄眼做鬼臉,千萬當心

2020-12-23 騰訊網

據深圳市兒童醫院微信公號24日消息,好好回想一下:你家孩子,有沒有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不停眨眼睛、一直清嗓子、老愛擠眉弄眼、總是聳肩、頻繁甩頭……家長別不當回事,孩子很有可能,得了抽動症。

■有些抽動症孩子,甚至會一直「學狗叫」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抽動症」離自己很遠,是那種「別人家的病」。其實不然——

抽動症患者,身體某個部位會快速並且用力地做一個動作(重點是快速+用力!)。

抽動症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4~12歲是好發年齡。其中,男孩明顯多於女孩,男女之比為3:1~5:1。

1、抽動症有什麼症狀?

抽動部位一般開始於頭面部,90%的孩子一開始的症狀都是快速、用力眨眼或擠眉。

有些患兒,還會反覆吸鼻、聳鼻、張口、咧嘴、皺臉、清嗓子。還有些患兒會逐漸出現扭脖子、聳肩膀、甩手臂、抽肚子,嚴重的還會由清嗓子發展成說髒話,也就是「抽動穢語症候群」。

甚至有些患兒,還會一直發出犬吠音!

此前,網上曾流傳過一段嚇人的視頻:視頻中的小男孩,一直發出類似狗叫的聲音:「啊!啊!啊!……」身體在掙扎,表情也很痛苦,三名家長都按不住。

當時,還有謠傳,涉事的孩子被自家養的狗咬到了,當時沒有打疫苗,導致發作。很快,當地警方和防疫部門專家先後出來闢謠。

防疫專家指出,狂犬病病人發作初期會出現恐水、怕光、頭痛倦怠、咽肌痙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但不會出現學狗叫的表現。

雖然權威部門都出來闢謠了,但這並沒有消除網友們的疑惑:孩子究竟得的是啥病呢?

其實,很可能就是抽動症。

2、抽動症的病因?

確切病因還不清楚。有醫學專家認為,主要是因大腦內部的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分泌不平衡導致。

有些孩子發病有一定的誘因,比如情緒緊張、壓力過大、勞累。也有些孩子,發病沒有明顯的誘因。

3、眨眼聳肩,都是抽動症?

有些人可能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撇嘴或者是斜眼等。這種動作往往是單一性的,就是它的部位往往是比較固定的。

但是抽動症患者的抽動,往往是多部位的,比如之前表現的是以眨眼為主,但過了段時間,就以聳肩為主,可能有好幾個不同的動作組合在一起。

而且,抽動症的患兒即使讓他控制住不要動,可能在短時間內能夠不動,但是之後,反而會有一種反跳式的增加。

孩子得了抽動症要怎麼治?

不用太緊張!這個病也許看起來有點讓人擔心,但實際上是發育行為科和精神心理科中,影響(相對)最小、治療效果(相對)最好的一個疾病。

多數孩子的抽動症狀是有自限性的,也許1~2個月就自行緩解了。當然,也有一些孩子症狀會持續超過1年,甚至更久以及症狀越來越嚴重。

一般來說,症狀出現:

不超過3個月:不需要藥物治療

超過3個月: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使用一些藥物治療

還有一部分孩子的抽動症狀,好了一段時間又復發,或者一個部位的症狀好了,另外一個部位的症狀又來了。

也不用過於擔心。從長遠來看,80%~90%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症狀會完全緩解,只有10%~20%的孩子症狀會延續到成年期。

即便如此,這部分成人多數用藥治療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難治性且嚴重影響社會功能的抽動症,總體還是屬於少數。

■孩子有抽動症,這些坑別踩

錯誤1:強行壓制,讓孩子忍住

有些患兒頻繁眨眼,家長會嚴厲批評。孩子害怕被說教或者批評,當著家長的面忍一忍,一旦家長走開,眨眼會更加頻繁。

就像得了感冒發燒的孩子會咳嗽一樣,抽動症是控制不了的,更不能強行阻止。你越是阻止,症狀就越厲害!

所以,家長儘量不要對孩子的抽動症狀進行批評或者打罵,更不要讓孩子強行忍住,要順其自然。

錯誤2:要麼不管,要麼過於緊張

抽動症狀,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並沒有影響,主要是影響心理健康。

家長要做的,就是要理解孩子,必要時可以跟學校老師溝通,讓老師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引導班裡的同學理解孩子的問題,不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大的影響。

但有些家長因為孩子有了抽動問題,在孩子犯了其它錯誤之後便一點重話都不敢說,甚至連基本的教育原則也沒有了。這是另一個極端。

來源|晶報APP綜合深圳市兒童醫院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兒童出現「淘氣愛罵人」、頻繁做鬼臉,很可能是患有抽動症
    這個不能歸罪於男孩的身上,這有可能是孩子病了,一些表情動作他無法管住自己,當孩子出現以下信號時,要警惕孩子是否有抽動症:八歲的小凱愛眨眼睛、皺鼻子、做鬼臉的萌娃。由於不知道該怎麼與客人打招呼,他會更加頻繁地眨眼睛、皺鼻子、聳肩膀、做鬼臉,甚至罵人。爺爺奶奶剛開始覺得這是因為孩子到了「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齡開始淘氣了,後來在鄰居的善意提醒下,開始意識到小凱的行為舉止是不正常的,決定就醫。抽動症,又稱抽動障礙、抽動--穢語症候群,是一種以不自主、無目的、快速、刻板肌肉收縮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精神疾病。
  • 做鬼臉、頻繁眨眼、發出怪聲……警惕抽動症給孩子「搗蛋」
    清嗓子、頻繁眨眼、聳肩、異常發聲、做鬼臉……這群孩子在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請家長」,說是擾亂了課堂紀律,太不聽話。可事實真是如此?「平常在家裡,這孩子就總是發出怪聲,還動不動做鬼臉、眨眼,本以為上學就好了,沒想到,上學第二天我就被老師留下談話了。」門診室裡,一位媽媽向兒科主任王曉燕訴說著,臉上滿是不開心。王曉燕說,這位家長是聽了鄰居的建議,想看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才來就診的,可一番診斷之後發現,這個孩子是得了「抽動症」。「現在得抽動症的孩子很多,經常會在門診接收到這樣的患兒。」
  • 男童愛「擠眉弄眼」不是調皮是抽動障礙
    通訊員提供武漢晚報訊(通訊員薛源 記者黎清)孩子總是愛擠眉弄眼「做鬼臉」、搖頭聳肩、沒事還總清嗓子,不少家長認為這些 「小動作」是孩子故意調皮。武漢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些愛「擠眉弄眼」的小孩並不是故意調皮,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家住漢陽的小天(化名)今年7歲。半年前,媽媽發現他總不停地眨眼睛。
  • 【警惕】孩子經常「擠眉弄眼」,面露「怪相」,當心小兒抽動症!
    抽動症,又叫做抽動穢語症候群,一般發病年齡始於約2歲,最常見於5至10歲,並在10至12歲出現高峰。它是一種不自主的、沒有目的性的、快速地、刻板地一種肌肉收縮。
  • 孩子頻繁「扮鬼臉」當心抽動障礙
    □河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內科賀秋平劉婷婷「最近,被老師叫去三次了,說孩子上課老是擠眉弄眼、聳肩,以前他不這樣啊。」「我家孩子從5歲開始,就有眨眼、吸鼻子的情況,現在又開始清嗓子、聳肩、挺肚子。」「我兒子頻繁眨眼半年了,滴眼藥水也沒用。」
  • 7歲男童愛「擠眉弄眼」 原來是患上抽動障礙
    記者徐睿捷 李文秀,通訊員薛源,編輯溫碧瑩孩子總是愛擠眉弄眼「做鬼臉」、搖頭聳肩、沒事還總清嗓子,不少家長認為這些「小動作」是孩子故意調皮,家長制止無效後甚至責罵。武漢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些愛「擠眉弄眼」的小孩並不是故意調皮,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家住漢陽的小天(化名)今年7歲,就讀小學二年級,半年前,媽媽發現他總在不停地眨眼睛。起初,小天只是在寫作業的時候頻繁眨眼,媽媽以為他是故意不想寫作業,便好好教育了他一番。之後,媽媽發現他在看電視的時候也會不停地眨眼。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當心是小兒抽動症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擠眉弄眼、噘嘴吸鼻」 當心是小兒抽動症生活報訊 (宋微 記者霍營)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小寧今年7歲了,一年前出現反覆眨眼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用了眼藥水、眼膏等,始終不見好轉。之後小寧出現嗓子難受、咳嗽、出怪聲的情況,家長以為孩子得了咽炎。最近小寧的症狀愈發嚴重,不但擠眉弄眼出怪聲,還經常晃頭、甩胳膊,面對老師的批評與家長的責備,小寧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變得非常自卑,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學習成績開始下降。
  • 泉州:8歲男孩一直做鬼臉清嗓子 沒有同桌成績下降
    閩南網11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8歲男孩一直做鬼臉、聳肩,還一直清嗓子、眨眼睛,上課的時候不停地扭動,不僅影響同桌,還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同桌換了一波又一波,學習成績也不斷下降。原來,這是小兒抽動症在作祟。
  • 2歲娃看電視總眨眼,這個原因別忽視,防止TA 「擠眉弄眼」有辦法
    2歲寶寶看電視總眨眼,竟是倒睫所致無獨有偶,隔壁鄰居前兩天在群裡說,她家孩子才2歲,一天看電視的時間有限,可是每次總還是眨眼睛,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大家的提醒下她抱著孩子去看了眼科,結果有些意外,是因為孩子倒睫所致。
  • 男孩一上網課就「擠眉弄眼」?都是空調惹的禍
    海都訊(記者 陳燕燕) 最近,10歲福清男孩小武(化名)一上網課就拼命眨眼、頻頻皺鼻、搓鼻子、努嘴、清嗓子,像在做鬼臉。一開始,媽媽以為他故意搗亂,多次喝止,小武都不聽。當地醫生推斷小武得了抽動症,可吃了不少藥,小武卻不見好轉。
  • 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
    作者:白芥子 來源:積木育兒(ID:jingguanyuer) 一個7歲的男孩,半年前突然開始動不動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 孩子爸爸發現了不對勁,批評孩子:「不要總是這副鬼樣子,難看死了!」
  •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得了「妥瑞症」!
    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我們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所處的環境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3到6歲的孩子正處於活潑、好動的階段,表現為好奇心強、貪玩、調皮、注意力分散的情況,這屬於孩子的正常現象。但是除了孩子調皮淘氣,孩子愛「擠眉弄眼」可能是患有結膜炎、鼻炎、抽動障礙、癲癇等疾病引起的,這需要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千萬別給孩子亂貼「標籤」。
  • 12歲女孩患罕見怪病一查竟是「男孩身」 隨後切除隱睪
    12歲女孩小玲(化名)的家人從沒想到,小玲長期黑黑瘦瘦、動不動就頭疼的原因竟然是:孩子是個「男孩」。黑瘦小患者測血壓竟高達170/125mmHg  近日,河南一名醫師李玲接到電話,有患者帶著錦旗來找他。原來是去年來住院的12歲女孩小玲和其家人。
  • 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
    一個7歲的男孩,半年前突然開始動不動做鬼臉孩子爸爸發現了不對勁,批評孩子:「不要總是這副鬼樣子,難看死了!」發現自己的警告沒用,爸爸開始上手。他認為孩子純粹是故意做出那副古怪模樣的。他受不了孩子的「鬼樣子」。一開始他還口頭警告孩子「克制自己」。後來,一看見孩子做鬼臉、一聽到孩子清嗓子,上去就是一巴掌。
  • 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
    一個7歲的男孩,半年前突然開始動不動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孩子爸爸發現了不對勁,批評孩子:「不要總是這副鬼樣子,難看死了!」發現自己的警告沒用,爸爸開始上手。他認為孩子純粹是故意做出那副古怪模樣的。他受不了孩子的「鬼樣子」。一開始他還口頭警告孩子「克制自己」。
  • 福州5歲男孩擠眉弄眼 居然是因這種病
    原標題:福州5歲男孩擠眉弄眼,居然是這種病!病因很多父母都會犯最近,福州一名幼兒園小朋友滔滔(化名)老是擠眉弄眼,老師和家長都認為他故意調皮搗蛋,批評了他。後來,父親帶孩子去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眼科檢查,才發現孩子擠眉弄眼是乾眼症引起的。而乾眼症的最大原因是長時間玩電腦。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小兒不難養③】好好一個孩子,幹啥總是衝人擠眉弄眼?
    兒童抽動障礙是一種慢性的心理行為障礙性疾病:多發生於2-15歲,5-10歲起病最多,10-12歲較嚴重。ONE哪些表現要當心?兒童抽動障礙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常見的有不自主眨眼,擠眉弄眼,咧嘴,還有抖肩,晃頭,有的甚至於甩動胳膊,扭動軀幹,抽動腹部,行走時轉圈,跺腳等怪異複雜的動作。
  • 孩子總是頻繁眨眼,到底怎麼了?
    但如果眨眼的次數過於頻繁,就可能是病理現象了。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總是頻繁眨眼,看電視或接觸電子產品的時候會更嚴重,有的甚至會擠眉弄眼,滴眼藥水或做眼部按摩效果都不太理想。 大部分孩子頻繁眨眼是有病因的。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