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不難養③】好好一個孩子,幹啥總是衝人擠眉弄眼?

2020-11-27 連接黃山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偶爾行為怪異:

面部、頸部肌肉會抽動,不自主地甩臂、挺胸、彎腰……

有時他從你身邊默默走過,突然對你來一嗓子,或是吼叫、咒罵……

實際上,這些孩子可能患了抽動障礙

兒童抽動障礙是一種慢性的心理行為障礙性疾病:

多發生於2-15歲,5-10歲起病最多,10-12歲較嚴重。

少數可持續至成年;

男孩多發於女孩。


ONE

哪些表現要當心?


兒童抽動障礙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

運動性抽動:頭面部、頸部、肩、軀幹和四肢肌肉不自主、突發的、快速收縮動作。

常見的有不自主眨眼,擠眉弄眼,咧嘴,還有抖肩,晃頭,有的甚至於甩動胳膊,扭動軀幹,抽動腹部,行走時轉圈,跺腳等怪異複雜的動作。

發聲性抽動:口鼻、咽喉以及呼吸機的收縮動作通過呼吸道的氣流而發出聲音。

常常有不自主的吸鼻子,或者用鼻子吹氣,還有的類似於咳嗽的清嗓子聲音以及尖叫,怪叫聲,甚至重複語句、模仿言語、說髒話等。


TWO

動,也有特點


有些家長認為,有段時間孩子出現是這樣的動作,沒管她,後來自己好了,那肯定不是「抽動障礙」吧?

其實抽動障礙有這樣的特點:動作多樣性,時好時壞,時輕時重,新舊動作可以交替轉換也可以重疊出現,可以短暫控制一小會,睡眠中症狀基本消失。在緊張或者被人提醒關注時候、生氣、興奮、有感染後等情況下可以加重。



THTEE

打罵責怪不可行


與10年前相比,醫院每年因抽動障礙就診的患兒上升了5倍以上。越來越多的調查認為,兒童抽動症增多與目前兒童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比如過早過多學習各種知識技能,接觸並依賴各類電子產品,或面臨父母離異、家庭矛盾、學校衝突等情況,都會給予他們的無形的心理壓力。兒童沒有處理壓力的經驗,因此會變得緊張易動,當壓力積聚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以一種非正常動作的形式來釋放。

不要做:

父母和老師若只是給孩子冠上「調皮搗蛋」的罪名,強行控制、打罵或責怪孩子的行為,只會加重孩子焦慮、緊張的心理情緒,加快病情的發展。

要做:

理解和接納孩子,採取良好的教育方式,為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協助發育行為兒科醫生尋找壓力來源,找出讓孩子緊張和衝突的原因,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


FOUR

治療越早,恢復越快


該病是兒童期特發的行為障礙,且常同時患有其他發育行為的兒科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對立違抗、焦慮抑鬱、強迫症狀、睡眠障礙等。國內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抽動症患兒中,同時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就高達50%-60%。

抽動障礙可能會引起一些社會適應性及情緒障礙等表現,引起以下幾方面的損害:

社會適應性困難:長期的抽動動作會讓孩子被孤立、被欺侮,尤其發聲抽動會影響課堂紀律,面對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壓力,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短暫或長期的社會性缺陷。

情緒問題:20%~30%的抽動障礙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持續的情緒抑鬱、焦慮、低自尊等。

軀體損傷:抽動所致的重複的非生理性運動可引起抽動部位疼痛難受,使患兒煩躁易怒。部分抽動障礙兒童以為疼痛可緩解抽動症狀,試圖用自我傷害控制自己抽動。

其他損傷:抽動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入睡困難或因睡眠不足。頻繁的發聲抽動影響患兒講話,課間影響周圍同學,無法專心上課,影響學業。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神經系統逐步完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一部分患兒可能可以自愈。但若無法自愈,放任病症加重、病程加長,孩子的不良習慣將越來越難以治療和糾正,有的可發展為成人後的習慣性動作。

因此,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異常行為,應及早尋求發育行為兒科醫生的幫助,通過神經系統以及精神行為查體,完善相關的一些輔助檢查,排除需要鑑別診斷的其他疾病,如顱內結構性改變、癲癇等,越早幹預治療,恢復就越快。


FIVE

日常護理得當有益於治療


飲食方面:應科學合理餵養,少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多攝入新鮮蔬菜、當季水果、堅果、豆製品、魚類等優質蛋白和富含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品。

生活方面:對於抽動障礙患兒的症狀,家長只需在心裡觀察其加重或減輕情況,表面上最好能做到「熟視無睹」,儘量避免提醒、訓斥,防止導致對兒童症狀產生暗示和強化後果。

日常管教方面:家長需嚴格控制其上網、看電視、打電子遊戲的時間,避免過度激烈和緊張的遊戲。同時要多帶孩子進行體育鍛鍊、參加戶外活動,用宣洩、運動、傾訴、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釋放積累的壓力。

最後,馬驪主任提醒家長,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抓耳撓腮、擠眉弄眼、摳鼻子、聳肩膀,以及不停地清嗓子、愛說髒話、愛跺腳等壞毛病,不要急於訓斥孩子,不妨到醫院檢查看是否患了抽動症。

相關焦點

  • 小兒抽動症--孩子「擠眉弄眼」的罪魁禍首
    原創 木瓜醫生 張醫童話經常有家長因為孩子「擠眉弄眼」來門診就診,大都是2-12歲的學齡兒童,男孩子多見,孩子一旦出現「擠眉弄眼」家長非常焦急,孩子行為古怪,給孩子日常社會和生活交往造成困難,家長想孩子這是怎麼了?不會是腦子出什麼問題了。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當心是小兒抽動症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擠眉弄眼、噘嘴吸鼻」 當心是小兒抽動症生活報訊 (宋微 記者霍營)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小寧今年7歲了,一年前出現反覆眨眼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用了眼藥水、眼膏等,始終不見好轉。之後小寧出現嗓子難受、咳嗽、出怪聲的情況,家長以為孩子得了咽炎。
  • 孩子擠眉弄眼 噘嘴吸鼻不可忽視 可能是小兒抽動症在作祟
    黑龍江網訊(記者 石巖松)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兒童科普] 啥?孩子擠眉弄眼、點頭晃頭、抻脖子仰脖子、發聲尖叫是病……(上)
    家長:孩子今年10歲了,剛上小學3年級。近半年,總有擠眉弄眼、點頭晃頭、抻脖子仰脖子的情況,還不喜歡學習,特別最近開學了,有些課程會組織小測試,但測試結束後,這樣的情況更嚴重了些,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於是帶孩子到我院就診,諮詢了神經康復科專家張桂香主任。
  • 搞定這一招,小兒不難養!
    投稿請發郵箱:48480413@qq.com)混跡母嬰的這10幾年,我得了個深刻體會,什麼孩子天生容易感冒發燒啦,什麼一上幼兒園就交叉感染啦,什麼孩子是被凍壞的啦,什麼孩子總是挑食沒有胃口長不高啦,什麼孩子溼疹搞不好啦……所有這些,都歸根結底,其實都跟一種情況有關,那就是(感謝萬能的網絡,下圖很說明問題):孩子腸道益生菌出問題了!我們來個看圖解釋好不好?
  • 情感劇《小兒難養》將播 萬茜模範生變叛逆女
    萬茜《小兒難養》個性造型萬茜《小兒難養》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陳思成、萬茜、小宋佳等知名演員聯袂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小兒難養》將在近期登陸湖南衛視播出不過在《小兒難養》中,這個曾經的好孩子卻變成讓母親無比頭疼的叛逆女兒。  電視劇《小兒難養》中,萬茜飾演的簡艾是簡寧(小宋佳)的妹妹,作為家中教育失敗的案例,簡艾特立獨行、打扮出位,連職業的選擇都與眾不同。從小讓家人最擔心的簡艾,始終跟母親和姐姐別著勁兒。一次偶然的機會,簡艾撿到離家出走的樂樂,大孩子與小孩子之間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還因此引來了簡艾的愛情緣分。
  • 寶寶總是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生娃養娃是一個家庭的大事,尤其是孩子出生之後,曾經年輕的父母又要忙碌起來了。想必很多爸爸媽媽在養娃的時候,都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娃聽話,為啥自己家的娃吃個飯都不好好吃?每次都要追著娃讓他吃他才吃,餵娃吃飯都成了很多父母的頭疼大事,因為不好好吃飯會影響孩子的發育,那麼怎麼改變這種現狀呢?下面就為大家講實用的方法。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結果我們會發現,煮出來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同樣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家庭氛圍,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不一樣的。 想要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父母應該從這些方面努力: 1、和孩子好好說話 韓國綜藝《超人回來了》娜恩可謂是人見人愛的活寶,她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能溫柔友善、語言溫和。 去餐廳吃飯的時候,由於飲料太沉,娜恩不小心弄灑了。
  • 5歲男孩「擠眉弄眼」兩年 不是多動症是鼻炎
    醫生說,像焓焓這樣因為過敏性鼻炎表現出擠眉弄眼的,每次門診都能遇到幾個,這個問題不能忽視,情況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5歲男孩「擠眉弄眼」兩年   竟然是過敏性鼻炎搗鬼   焓焓擠眉弄眼的毛病出現在兩年前,剛上幼兒園。媽媽李女士發現,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會連續眨幾下眼,或者使勁用上嘴唇向下拉動鼻子。
  • 小兒抽動症,一個讓家長煩透了的疾病
    最開始接觸小兒抽動症還是剛剛工作的頭幾年。由於做小兒推拿比較多,就時常有一些家長反應自己家孩子老是不自主地眨眼睛、吸鼻子、撅嘴巴。出於自己當時經驗不夠多,就在瘋狂地找資料、看書學習,向經驗豐富的老醫生諮詢,最後才搞明白這個疾病的一些情況。
  • 孩子總是擠眉弄眼做鬼臉,千萬當心
    據深圳市兒童醫院微信公號24日消息,好好回想一下:你家孩子,有沒有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不停眨眼睛、一直清嗓子、老愛擠眉弄眼、總是聳肩、頻繁甩頭……家長別不當回事,孩子很有可能,得了抽動症。
  • 小兒養生十養法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聊一下小兒衛生學裡面的「小兒養生十養法」,就是十個要素。孫真人云:「寧醫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療一小兒。醫有十三科,小兒科最難。」孫真人就是藥王孫思邈。這句話的意思是:孫真人說,醫治十個男子的難度,都比不上醫治一個婦人的難度;治十個婦人的難度,都比不上治療一個小孩的難度;中醫分十三個科,小兒科是最難的。為什麼兒科最難呢?
  •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這可能不是可愛,是一種病
    抽動症是一種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以頭面部、軀幹、肢體等多部位肌肉的突發性的、不自主的、刻板的、重複的、快速的、非節律性的動作,同時可伴或不伴爆發性咽喉部、鼻咽部或胸腔的發聲,或不自主出現汙穢的言辭等行為特徵的,一種複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
  •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適合孩子的四款粥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適合孩子的四款粥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備註:生薑煮的時間把控好,試下辛辣程度,看孩子的年齡和喜好,太辛辣孩子接受不了。功效:對於早上醒過來,一直打噴嚏流清鼻涕的孩子而言,早上喝這一碗粥,可以祛寒昇陽氣,暖脾胃,簡單來說是姜棗茶的小米粥版本,對於孩子來說會更溫和,更易接受。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抽動症臨床醫案一則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抽動症臨床醫案一則 主訴:患兒擠眉弄眼撮嘴20天。 現病史: 因患兒頑皮,家長嚴厲斥責後,出現擠眉弄眼,家長以為孩子又調皮故意扮作怪相,仍責之,近20天來症狀加重,甚至扭脖子作怪相,現患兒形神疲憊,食欲不振,平時大便不成形,這才引起家長注意,西醫認為無須行藥物治療,至本院兒科給服中藥,患兒不配合,故來診。
  • 小兒如何好養?
    各種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小兒變得好養呢?不是說我教給你一些艾灸呀,推拿呀,食療呀這些手段,或者吃些營養品,你家孩子就好養了,沒有那麼簡單的。怎麼樣才能讓小兒好養呢?作為媽媽一定要學習,在營養師的幫助指導下,教給你用各種的手段,讓你家孩子好養核心就是:媽媽懂營養,小兒更好養作為營養師,要讓老百姓明白自己家孩子的問題是怎麼發生的,如何發生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了問題的原因,自然知道該如何改善了要想小兒好養,首先要了解胃的四大功能
  • 總擠眉弄眼 發出怪聲……杭州不少孩子得了這種病
    杭州日報訊 這兩天,無論是在家做作業,還是與爸爸對弈,二年級男孩明明一著急,就忍不住擠眉弄眼,嗓子裡還發出怪聲。李女士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兒子明明的抽動症有了復發的跡象!但這麼懂事的孩子,卻患上了身體抽動的怪病,這讓媽媽李女士既發愁,又心疼。「兩年前,我就發現孩子不時眨眼睛,清嗓子,有時候還會歪嘴巴,一開始以為只是壞習慣,後來才知道是小兒抽動症。」按照醫囑,李女士讓明明減少用眼,多到戶外活動,服用中藥兩周後,孩子的病症暫時消失了。
  • 小兒推拿李波:秋分節氣到,小兒推拿正當時,滋陰潤燥,健脾養肺
    4.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要多注意養護孩子的「肺」,秋季,也可能是個「多事之秋」,脾胃功能面臨很大挑戰。脾肺常不足是小兒的生理特點,在此秋季則更需注意養護。所以在秋分時節做小兒推拿可以為孩子防秋燥的同時還起到養肺潤肺的作用,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2. 秋燥——皮膚乾燥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此時容易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幹及大便乾結、皮膚瘙癢、乾裂、流鼻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