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深厚的國家,佛教慈悲包容清淨善良的精神,緩解人們的壓抑和疲憊,帶給人內心的自在和解脫。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也會自己在家裡設念佛堂,每日燒香做供養,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吉祥。
佛菩薩似乎成了人們的心靈寄託,遇到難事人們往往也會選擇登「三寶殿」,在佛前許願,祈求自己的真誠之心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幫助自己脫離困境災厄,所求滿願。那麼,佛前許願,佛菩薩會有求必應嗎?佛前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嗎?拜佛許願有沒有什麼禁忌?燒香拜佛,這4種願望,千萬不要許!
一、自私自利的願望不要許
佛教其實並不倡導大眾許願,而提倡「發願」。因為大多數人許願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只是為自己內心的「小九九」,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而「臨時抱佛腳」,並不符合佛教利他無礙的精神,不利益培養大眾的慈悲心,只會讓人們越來越自私狹隘。而發願是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受益,在布施他人的過程中讓自己的福報越來越多。
佛菩薩因何受到眾生的稱讚和敬仰?因為他們從來不為自己,從來都是想著利益眾生,哪裡有苦去哪裡,「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我們信佛,更要學佛菩薩的無量慈悲,利益他人就是在幫助自己。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任何分別之心,更不會以世俗眼光區別對待眾生,不會因為你供養得越多而偏袒你。人的心量要大,心量大了,福報也就厚了。
二、損害他人的願望不要許
拜佛許願最忌諱許些損人利己的惡願,任何所謂的「損人利己」,最終都是損人不利己。佛教是教人向善積德的,如果你心存惡念,那就是在造惡業,佛菩薩怎會成全你這樣的惡念?
一定不要存壞心,萬事皆有因果,凡我們對他人所做的,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傷人三分,自損七成」,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終害己。心存歹念、害人之心,再拜多少年佛,也是愚痴人,痴人說夢、愚不可及。
三、違背因果的願望不要許
佛法就是因果,學佛就是學因果,一個人明白了因果也就掌握了命運。佛門裡有句話,叫作「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已經擁有大成就的菩薩尚且敬畏因果,種善因、救苦救難多,但是眾生往往顛倒妄想,為了虛無的錢權利益,而造作過非、結下惡緣,自己的因果佛菩薩也無法幫你改變。
自己的惡報自己背,無人能替代,惡果現前,你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神通不敵業力,要想避免惡報,就要從源頭上種好善因。佛教不是我們的避難所,也不是我們妄圖走捷徑的投機取巧之地。如果你自己不積德,好命也會變成壞命。不要再抱怨佛菩薩不靈,路是你自己走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四、不切實際的願望不要許
佛不是神靈,佛是覺悟的人,是智者。燒香拜佛不是與佛菩薩交易,很多時候它帶給人的是心靈的安寧和清淨,消除業障,在人的內心深處起到一種助益。但絕不是眾生的全部依賴,如果自己不努力,一味奢望佛菩薩幫你實現願望,那就是自欺欺人。就像許多人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保佑自己發大財,如果自己未曾種下那個因,未曾積下那個德,福報有限,那麼錢財也是有限的。
佛說,福報皆有定數,也都在因果裡。所謂命運,皆是因果。不要奢望自己不應得的,否則只有更多的失望和痛苦。願望要想實現,一定要切合自身實際,不要異想天開、想入非非。萬事因緣和合,緣分不具足,是無法實現的。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從當下開始努力。所謂的幸運不是無緣無故的,它都是一個人福報善業的累積。切忌「貪心不足蛇吞象」、「胃口大開」,許些誇大的願望,否則苦的唯有自己。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