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2020-12-13 星火作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讀書名時還以為這書講的是怎樣煉鋼。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這說的是像保爾這樣的人怎樣在革命戰爭中成長為真正的鋼鐵戰士。

這本書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時歷時三年創作的。他與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情況一樣,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自傳。他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說過: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他才能堅強,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嚴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在生活面前不頹廢。」我想他想要傳達的就是這種鋼鐵般的意志。

在這本書裡,保爾在社會最底層受到了折磨和侮辱,因為他對地球的認識與神甫所教的聖經不同,遭受了毒打,最後不得不退學當了童工。在第一天就有人想欺負他,但保爾沒有給他們機會奮起反抗。因救朱赫來被捕入獄,被誤放後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與冬妮婭的愛情與革命事業時他選擇了後者。保爾在修路時帶領的小隊努力工作,腳上生了凍瘡還不放棄工作,最後因肺水腫而到下。他努力工作將全部身心投入,就算病得很嚴重還不放棄。在保爾身上凝聚這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他是我們的榜樣,這些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每次看到書中的革命黨人工作、戰鬥、娛樂時,我都會不覺得想到我們中國的紅軍,甚至把他們認為我們的紅軍。對此我認為,他們都是在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他們那種吃苦耐勞堅強樂觀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在這方面,世界上是相同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應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再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一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話是保爾在憑弔烈士時說的,保爾的一生獻給了革命事業,那我們的一生應該怎麼度過呢?

我認為我們應該像保爾一樣努力奮鬥不輕易放棄,保持堅強樂觀的性格。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並為之奮鬥一生,在回首往事時不後悔,不羞愧。

相關焦點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身經歷寫的人物形象,下面電百科就來介紹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這本書很多人很小的時候都讀過,尤其是讀書時代,很多人讀後都會發表一些讀後感,以下就是截圖部分讀者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小蟲聞子: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深圳作文培訓 | 寫讀後感
    七、例文分析(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病文分析一堅持才會勝利——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人這一生註定會有許多挫折,但是我們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點評】這篇文章脫離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空談堅持的重要性,個別段落的中心已經從「堅持」跑偏到「毅力」。而且每段的意思很重複,文章的層次結構不分明,語言也比較囉嗦。
  • 讀後感:讀《愛心樹》有感
    讀後感:《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讀後感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讀後感作文:《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 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
    讀後感作文:《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讀後感:讀《活著》有感
  • 英雄靈魂長不朽 生命讚歌永不落——八年五、六班寒假讀書活動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是部編教材八下的必讀經典書目。內容我們再熟悉不過了:講的是一個蘇俄革命者保爾·柯察金奮鬥的故事。人物形象突出:他苦難的童年,戰爭的烽火和艱苦的勞動,錘鍊了他的意志。當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後,仍堅持工作,為青年寫書,為著一個崇高的理想而獻身,自己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 例如寫一篇讀後感
    幾家歡樂幾家愁,大多家長是開心的,畢竟這些小鬼們實在難管理,讓老師管去自己可就省心多了;有的家長卻發了愁,孩子的作業還要突擊才能完成,特別是老師讓假期讀的課外書,要寫讀後感,所以有家長私信求發讀後感,因此就有了今天這篇。另外新學期的單元習作,我已經在這個假期全部進行了更新,家長朋友們關注後就可以查閱、收藏,等孩子們寫到時,就用著了。
  • 小學生怎樣寫好讀後感
    「讀後感」意思是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的感受。我們每讀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說時心理常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變化,或者猜測人物心理、評價人物品質、性格,有時還會把身邊人物或者自己代入文中,去與文中人物做一番對比。把以上這些東西寫下來就是讀後感。讀後感也叫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文體。
  • 好書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煉的不是鋼鐵,煉的是鋼鐵意志
    01.推薦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02.作者介紹: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代表作品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 。03.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名叫保爾·柯察金的年輕人,少年時就經歷了蘇俄的十月革命、國內戰爭,拿槍和敵人殊死作戰,留下滿身傷痕。戰爭結束後,他拼命工作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從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鬥爭,在鬥爭中自己成長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的。
  • 56範文(初中) | 怎樣寫出與眾不同的讀後感?
    請你選擇讀過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寫一篇讀後感,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但很多人調侃讀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落實到寫讀後感就變味了。這充分說明大家對寫讀後感普遍有畏懼的心理。怎樣寫出與眾不同的讀後感,需要把握兩個關鍵的要點:一、要善於抓住獨特的「感點」。一篇優秀的讀後感,並非字字珠璣,句句精華。它之所以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有了閱讀意義,是因為這篇文章有了作者獨特的「感點」。
  • 東莞讀後感寫作——不會寫讀後感怎麼辦?
    寫讀後感要掌握以下原則:1、要讀懂原文。每句話,每個段落,全篇寫的是什麼內容,其中主要內容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都要讀明白。讀不細,讀不明白就無感可發。讀後感重心是感,讀是感的基礎和前提;感是讀的結果和目的。側重寫感不能排除寫讀,重筆寫讀,感的位置也就變了。觀後感的寫作類型與讀後感相似,都是議論文的模式,要有中心論點,要擺事實,講道理。
  •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文/劉開)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文/劉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是由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基於自身的經歷改寫而成。主要內容是保爾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戰士的故事。也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教科書」。 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同於其他五花八門的小說。它所反映的現實意義是無法比擬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歷史的車輪滾過,在文學的長途中留下了一件瑰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誕生在蘇聯的戰爭年代,在殘酷的戰爭與戰火的硝煙中,他決定持筆戰鬥於文學,一篇篇文章字裡行間都住滿了革命的熱血,他就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蘇聯的文學巨匠。這本書,幾乎可以看作是作家的自傳。
  • [《讀後感》之讀後感]
    在頭條讀到一個五年級小女生的幾篇作文(包括《讀後感》)。作為教書的,看見一個不到十二歲的學生,寫出這樣有模有樣的《讀後感》,以及記錄自己生活的小作文,覺得語文功底還是真不錯!如不是老師規定動作,說明孩子有很強的表達欲望。老話說:「文如其人」。讀者讀文,可以「以文識人「。我反覆品味這幾篇文章,邊讀邊在心中勾勒著小作者的生話環境、個性特點、生活中的模樣,漸漸地,漸漸地,有點清晰了。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最近有個板塊,算是異軍突起,就是鋼鐵板塊。很多個股已經漲到天上,還有些開始啟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啟動?顯然和未來政策面有關。我們可以關注補漲個股機會。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
    卻曾被質疑生產不出原子筆上的「圓珠」經歷「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淬鍊鋼鐵行業浴火重生面對能源、環境、成本多重束縛智能製造打破傳統「天花板」指引鋼鐵行業尋求光明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裡中國鋼鐵業實現超預期增長「鋼與城」「鋼與韌」「鋼與綠」「鋼與智」的故事見證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為南師大教授,其全譯本12年再版印刷30次  影響三代中國人的外國文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全譯本譯者,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樹南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8月24日7時25分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7歲。
  • 讀後感寫作格式步驟
    為了強化閱讀實效,常常要求我們寫讀後感。寫讀後感是檢驗閱讀成效的最佳手段。寫讀後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阿甘文案】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寫不了的。1、寫讀後感引用原文內容要簡要。寫讀後感避免不了要引用原文內容,在引用原文內容要掌握好尺度,不能整段來用,要引用一些能夠最說明問題的關鍵詞句。2、寫讀後感敘述讀的過程要簡略。寫讀後感可以敘述一些讀的過程,但這部分不是寫作的重點。寫閱讀過程要簡單敘述,做到點到為止。
  • 讀後感、觀後感作文怎麼寫
    讀後感   01.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 感。
  • 《波普先生的企鵝》讀後感
    >  讀後感的寫作,最難在於「感」。理順邏輯,看清架構,找到重點,再加上寫讀後感的完整思維導圖,一篇基礎的讀後感才出爐了,發自內心、豐富多彩。對於高年級的孩子,要求拔高,要學習引用前言後記中的恰當句子,一步步升級換代。聯繫現實,體會文章給自己的真情實感在現實中的作用,更加適於讀後感的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