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近2個月的傳言發酵後,6月11日,猩便利確認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
據猩便利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本次戰略投資規模在數億元人民幣,但具體金額暫時不方便對外透露。除了資金之外,螞蟻金服還將向猩便利提供技術支持,包括生物識別技術、信用消費體系等其他資源。
為外界所關注的是,就在三天前,螞蟻金服剛剛宣布完成全球最大單筆私募融資14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獨角獸公司。在此背景下,背靠螞蟻金服這棵「大樹」,一方面,猩便利與騰訊系每日優鮮便利購之間的無人貨架「獨角獸」之爭驟然升級;另一方面,螞蟻金服投資猩便利亦意圖明顯:搶佔線下支付入口。
作為新零售的重要落地形態之一,阿里、騰訊兩大巨頭圍繞無人貨櫃展開的一場有關線下場景和行動支付的鏖戰正式開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誰是下一個獨角獸?
無人貨架行業曾一度異常繁榮。不過,歷經今年春節的資本遇冷、行業洗牌後,存活下來的企業屈指可數,猩便利與每日優鮮便利購是其中為數不多背後有巨頭加持的「倖存者」。
與每日優鮮便利購的問世幾乎同時,猩便利成立於2017年6月。在2017年9月,猩便利首先斬獲光速中國領投的近億元天使輪投資;同年11月,獲得由知名機構紅杉資本領投,華興資本、元璟資本及其他老股東跟投的3.8億元A1輪投資。
不過,風光之下依然風波不斷。由於前期燒錢狂奔,今年初猩便利一度被曝大量裁員。這一傳聞在今年4月最終被阿里可能入局的消息所取代,也直到兩個月後的今日被「實錘」。
易觀零售行業研究中心分析師王會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指出,無人貨架經歷再一輪的洗牌,進入深度挖掘、深度發展期,資源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集。
猩便利將通過螞蟻金服獲得龐大的資金和線上流量支持、新零售運營經驗、海量多維的零售數據、行動支付及消費信用體系、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無人零售技術等方面的資源,這有助於推動無人零售行業的精細化、高效化運營,進一步豐富進場消費場景,提升用戶體驗。
猩便利方面則表示,將基於數據分析和對用戶群體消費習慣的觀察,與螞蟻金服提供的生物識別技術、信用消費體系等技術支持相結合。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便是此次猩便利與螞蟻金服「聯姻」落地最直接的體現之一。
據了解,「猩+」是在原有開放式貨架和冷櫃基礎上的升級,通過掃碼驗證、機器視覺等技術,用戶在掃碼之後即完成購物支付流程,實現「即拿即走」。猩便利透露,目前該設備已選點投放設置成功,並已陸續投放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優鮮便利購在今年5月底獲騰訊加持後也剛剛宣布落地智能櫃,實現「即拿即走」。也正因如此,「猩+」智能櫃的推出,被視為是對標每日優鮮便利購的舉動。
實際上,從去年11月份開始,京東、騰訊、蘇寧、便利蜂、阿里等陸續扎堆智能貨櫃。「智能貨櫃解決的痛點主要集中解決運營效率(主要是貨損)、運營場景及品類覆蓋方面,將助力防止貨損,豐富貨運場景,突破以往運營場景的局限性。同時,智能貨櫃也有助於擴大無人貨架品類覆蓋,進一步幫助無人貨架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助力精細化、高效化運營。」王會娥指出,不過,智能櫃也存在成本較高,對資金的需求更加龐大等不足。
對此,猩便利方面表示,戰略投資資金將用於新型智能設備的生產和推廣,及後續進一步的平臺、技術開發投入。
而接下來由騰訊、阿里各自加持的無人貨櫃「獨角獸」之爭,「比拼的將是真真正正的運營數據表現,包括場景覆蓋和運營效率。」王會娥認為。
巨頭鏖戰行動支付
無人貨櫃兩強鏖戰,背後頻現巨頭身影。5月24日,騰訊雲宣布與無人貨架每日優鮮便利購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而這已是半年以來,騰訊第三次助攻每日優鮮便利購。
無獨有偶,就在6月11日猩便利確認螞蟻金服戰略投資消息當天,有消息稱,另一家此前頻傳資金鍊緊張的無人貨架公司果小美也宣布C+輪融資,由湖畔山南領投。而湖畔山南因為由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的謝世煌創立,也被稱為阿里系。不過,果小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時表示,對此不予置評,等到後面有最新消息會正式對外溝通。
一邊是騰訊頻頻助攻,一邊是阿里加緊布局。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巨頭入局背後,實際是對行動支付及線下場景爭奪的白熱化。
「無人零售是所有線下場景中唯一一個人、貨、場全鏈條都數位化的行業,行動支付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微信支付行業運營總監白振傑曾公開表示。而此次螞蟻金服投資猩便利,無疑也是出於該方面的考慮。「阿里一直比較重視主打支付的場景頻次。」此前,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無人貨架再次被資本攪動,未來,又將呈現何種趨勢?
王會娥表示,從市場格局看,資源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集,無人貨架行業將成為零售巨頭間的遊戲。從業態看,隨著生物識別、RFID(射頻識別)、重力感應等系列新技術的成熟及落地應用,無人貨架行業業態模式將不斷豐富。除辦公室無人貨架外,智能櫃將會大規模落地,未來也有可能會出現新的近場無人零售業態模式。
王會娥進一步表示,從覆蓋場景看,行業會突破目前的寫字樓、商場、校園、醫院等封閉場景,下沉到更多近場消費場景,隨處隨時的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滿足人們對便利性購物的需求,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從覆蓋品類看,無人貨架將覆蓋更多品類,如生鮮、熟食,能夠幫助解決辦公室上班族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