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歲的寶寶,各個階段最恐懼什麼?了解這些,不怕帶不好娃

2020-12-20 映雪麻麻

很多新手父母,由於沒有育兒經驗,可能並不知道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有怎樣的行為改變,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孩子,他的身體還比較脆弱,對於世界的認知能力不強,家長更是要多加注意,因此今天我們就了解一下,0到2歲的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孩子對什麼事恐懼,家長要提前做好準備與了解,才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駕輕就熟。

一、六個月之前

1、噪音

六個月之前的寶寶,器官還很脆弱,同時身體也敏感,他的視力在剛出生的時候,還比較的弱,眼前幾乎是一片模糊的狀態,隨後會逐漸好轉,等到寶寶6歲左右的時候,才會恢復正常,家長不用擔心。但是小寶寶的聽覺是相當敏感的,在6個月的時候,就能夠正確的分辨媽媽的聲音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經常處於嘈雜的環境,例如鞭炮聲、汽笛聲都會讓寶寶感到害怕,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年幼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會有驚跳的反應,他的睡眠情況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家長最好要給他準備一個純棉舒適的睡袋,能夠讓他睡的更香,也能預防寶寶受涼。

2、媽媽不在

這個時候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是相當黏媽媽的,有研究表明,新生兒經常有媽媽的陪伴,內心會更加有安全感,因此,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多陪陪孩子。

二、六到十二個月

1、恐高

這個時候的寶寶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力,對高度也有了一定的概念,如果家長把寶寶放在比較高的地方,他就會感到恐懼。寶寶知道處在較高的地方,自己會有危險,其實這是他思維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爸爸逗寶寶的時候,會把他高高舉起,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親子關係,而且還能夠緩解他對高度的恐懼心理。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安全。

2、怕生

這個時候的寶寶是很怕生的,有的時候看見陌生人或處在陌生的環境,就會感到恐懼,家長一定要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會有不同表現,家長最好提前了解,做好教育和引導方面的準備。

相關焦點

  • 0歲-2歲這個階段寶寶,寶媽給與孩子什麼比較重要?
    自從有了寶寶,我就在家帶孩子。在撫養寶寶這個期間,我一直思考,怎樣讓我的寶寶健康快樂的長大。孩子自從母體的子宮出來之後,寶寶和母體脫離,應該對這個世界很好奇,同時也很恐懼吧!通過了解不同家庭的孩子的情況,我發現一個重要問題,這個階段的寶寶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什麼是安全感?我查一下資料,是這樣定義的: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個人內在的精神需求。
  • 0-3歲寶寶的情緒
    家長們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徵,心理情緒,那麼就越能找到合適的管教方法來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0到3歲的寶寶情緒如何呢?0-1歲0到1歲的寶寶大部分時間情緒都十分平和穩定,除了一些生理上得不到滿足的原因,比如說肚子餓、身體不適、想睡覺等。當父母照顧得周全,寶寶覺得安全又舒服,作息健康又規律,那麼寶寶的情緒是不會有太大的波動的。
  • 寶寶各個階段需要補充什麼營養?
    寶寶們的生長發育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階段,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不同,因此寶寶所需的營養也會有所不同,家長們應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及時合理地補充營養,以保證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還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寶寶各個階段需要補充什麼營養呢?
  • 怎麼帶好0-1歲的寶寶?最常遇見7個棘手問題,提前準備小心崩潰
    0-1歲是嬰兒階段,這個階段嬰兒最主要的就是長身體,父母的主要任務有兩個,其一,照顧好的孩子的身體,讓寶寶的生長發育達到標準;其二,幫助孩子做早期教育,讓嬰兒的大腦建立起更多的連接。想要照顧好0-1歲之間的小寶寶,父母需要做好這幾個準備。
  • 0-1歲的寶寶,都玩什麼?
    今天的內容,就是關於頭一年,應該給寶寶玩什麼?花錢的、不花錢的,都說說,還有「不會玩兒」的大人怎麼陪寶寶玩兒的問題! 順應寶寶發展,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0-3個月 第一個月的寶寶,只能看到眼前約15釐米左右的物體,第二個月,約15-30釐米。此時的寶寶,大部分時間是躺著的。所以,玩具應該放在寶寶可視範圍內,能經常看到的地方。
  • 0~3歲的寶寶有三個階段最難帶,能熬過去的寶媽都是「神仙媽媽」
    實際上,忙碌給寶媽帶來的其實只有身體上的勞累,但如果這時候再遇上一些「難帶寶寶」,那可就真的是身心俱疲。特別是那些剛出生的寶寶,從剛開始的不會說到2歲左右的叛逆期,0~3歲帶娃的每一步,對於寶媽來說都走得很艱難。
  • 0~3歲寶寶有三個階段最難帶,能熬過去的寶媽都是「神仙媽媽」
    特別是那些剛出生的寶寶,從剛開始的不會說到2歲左右的叛逆期,0~3歲帶娃的每一步,對於寶媽來說都走得很艱難。0~3歲的寶寶,哪三個階段最難帶第一階段:3~8個月:2~3歲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用「煩人」來形容。
  • 0~3歲的寶寶有三個階段最難帶,能熬過去的寶媽都是「神仙媽媽」
    特別是那些剛出生的寶寶,從剛開始的不會說到2歲左右的叛逆期,0~3歲帶娃的每一步,對於寶媽來說都走得很艱難。 0~3歲的寶寶,哪三個階段最難帶 第一階段:3~8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用「熬人」來形容。
  • 寶寶出生後什麼階段最好帶?
    :寶寶的心理行為在發育的各個階段,每半年就會交替出現穩定期和不穩定期(如圖一)。所以,一般來說,整歲階段的孩子是相對好帶的;而歲半階段的孩子是相對難帶的。當然,孩子發育個體有差異,不排除部分孩子行為發育中心線的時間表有不同;也有的孩子行為發育中心線偏左,一直都比較好帶;也會有孩子行為發育中心線偏右一些,一直都比較難帶。
  • 0-3歲寶寶最怕這10件事,媽媽記好了
    不安全感,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部分,就像我們作為成人,也依然有自己恐懼的事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階段,害怕的事情也是不同的,寶寶更是如此。從寶寶降生到3歲,這一階段,讓寶寶害怕和焦慮事情有很多,有10件事很具有代表性,媽媽一定要記好,這樣才能幫助寶寶克服焦慮和恐懼,更好也更快樂的健康成長。
  • 如何保護寶寶的視力?各個階段的視力檢查和注意事項,父母要了解
    聽了醫生的解說,他們真後悔沒有及時帶寶寶做視力檢查。寶寶有一雙健康的眼睛,才能更好地學習各種才藝,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視力。那麼,如何保護好寶寶的視力?給寶寶做好各個階段的視力檢查和注意科學用眼很重要,父母要了解。
  • 孩子何時分房睡最合適?不是三歲也不是五歲,而是做好這些準備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都開始考慮什麼時候給孩子分房睡最合適。一般專家認為,在三歲之後,就要開始著手考慮實現孩子分開睡這件事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點獨立能力,他們可以自己穿衣睡覺,甚至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意識。所以,在三歲之後是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最好階段,建議不要早於三歲,也不要太遲。3歲時兒童獨立意識萌芽並迅速發展的時期。
  • 0-6歲寶寶7個不同階段早教要點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天起,早教就已經開始了。許多家長都有疑惑,為什麼寶寶不願意把得到的玩具放回原處,不願意和同伴分享喜歡的東西,喜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一件事,喜歡喃喃自語,其實這些現象都是由寶寶的年齡所決定的。
  • 0-3歲寶寶總是哭鬧,如何安撫?爸爸媽媽先了解下各階段的需求!
    寶寶的哭聲真得會讓人抓狂,有的寶媽認為寶寶1歲之後就不大哭了,這可不一定的。我的對門家寶寶比我家的大2歲,也就是我家的剛出生後,總聽到對門的孩子哭,而對門的人見到我的時候就說,聽不到我家的孩子哭。嗯,確實她挺少哭的,除非有什麼得不到滿足的會哭一下。
  • 父母必知的,0-1歲寶寶心理發展特點
    今天首先要講到的就是:0~1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我想,父母期望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在早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並且自己和孩子能夠享受純真的快樂。那我們把目標確定為,把寶寶培養成一個發展良好而又快樂的孩子之後,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如何幫0-7歲孩子克服恐懼?
    孩子們恐懼的對象會隨著時間而變化。父母可以幫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恰當應對恐懼情緒:0-2歲讓他們恐懼的對象有哪些?寶寶在6-8月齡時,分離焦慮表現得最為強烈。這是一件好事:隨著寶寶開始學會爬行、姍姍學步,對陌生人保持警惕能夠保證他們不會溜得太遠。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2歲之後。但即使過了兩歲,當周圍有不熟悉的人出現時,寶寶們仍然會非常粘父母。
  • 0-3歲的寶寶究竟該如何喝水?不同階段的寶寶,飲水需求不一樣
    其實很多0-3歲孩子的家長,都在為這個問題感到苦惱。因為這個階段,正是孩子迅速生長發育的時期,但是孩子每天的飲水量究竟該如何把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讓寶寶喝多了水,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進食,但如果孩子水攝入量不足的話,又會引發其他問題,所以0-3歲的寶寶究竟該如何喝水,就成了家長們需要了解的知識。
  • 0到3歲的寶寶
    作為媽媽,寶寶每一階段的成長都有媽媽辛苦的身影。0至3個月。按理說三個月內的寶寶應該是最好帶了,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可是這個階段由於寶寶的胃口小,吃飯的頻次高,媽媽們經常是在餵奶和在餵奶的路上,尤其什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僅要忍受睡眠不足的睏倦,還要常常忍受漲奶,乳頭皴裂的生理痛苦,非常辛苦,也非常勇敢。
  • 應該怎樣給 0~1 歲的寶寶買玩具?
    在寶寶成長不同發育階段,給寶寶買適合寶寶身體發育的玩具,不僅寶寶喜歡玩,還能促進寶寶大腦神經元的發育!所以為0-1歲的寶寶選擇玩具時,需要滿足以下幾個原則:適合性。該給0~1歲的寶寶選擇什麼玩具呢?0~3個月的寶寶0~3個月的寶寶視覺是模糊的,只能躺著、眼睛能有意識地轉動、能抬頭、手臂、小腿能揮動,能夠看見距眼睛20-30釐米處的物體。寶寶1個月大時,基本可以辨認出你的臉了,而且喜歡你把臉靠的近一些。
  • 害怕到尖叫 揭秘3-6歲寶寶恐懼真相
    很多3-6歲的孩子會出現恐懼的心理現象,孩子3歲恐懼的現象尤其明顯。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會認為孩子這種「恐懼」是膽小,會責備孩子不夠堅強、大膽,甚至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的心理發展出現了異常。準確來說,這種「膽小」心理其實是寶寶的「恐懼」心理,它反而是孩子的心理在正常向前發展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恐懼情緒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