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精彩紛呈
據了解,本次演出由樂亭縣新春文化活動辦公室主辦,演出劇目涵蓋樂亭大鼓、樂亭皮影戲、樂亭地秧歌、樂亭民歌等,在給群眾帶來一場鄉土文化盛宴之餘,也展示了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保護成果。主持人在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的同時,向現場觀眾介紹樂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讓更多了解家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
潮州市新增7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喜 訊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林朝虹等7人被認定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保定陶壎文化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定陶壎文化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10-10 08:23: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四磨湯古磨法」被列入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核心提示:2016年10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湘政函【2016】144號文件,公布湖南漢森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所申報的「四磨湯古磨法」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 2016年10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湘政函【2016】144號文件,公布湖南漢森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所申報的「四磨湯古磨法」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
-
走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倪世金
獨具匠心的金陵摺扇製作技藝, 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金陵摺扇製作技藝傳承人倪世金, 探秘這一獨特的傳統制扇工藝,
-
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三出國門對外交流
荊楚網消息(記者吳堅 通訊員胡高普)2月17日,記者從湖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2016年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次走出國門,參加對外交流活動,分別是「荊楚文化走韓國」、「楚漢神韻」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和「感知中國·哈薩克斯坦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
【河湟工匠】湟中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湟中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成 李成一方面以書為師,努力學習傳統文化及技藝。另一方面廣泛交流,與人為師,與作品為師,他經常觀看塔爾寺各殿堂中歷代經典的金、銀、銅器作品,汲取營養,領悟精髓,潛心研究技藝特點,從而摸索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粵府〔2006〕70號)有關規定,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評定並向社會公示,現批准將廣州市「蘿崗香雪」等123個項目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予公布。
-
市文廣新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和《關於加強對非物質文化...
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有效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已經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分別為:國家級11個,省級42個,市級215個,縣級426個。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總結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振興水平。
-
襄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讓民間瑰寶「活」起來
有趣的湖北大越調皮影戲、熱鬧的襄陽火炮、精巧的程河柳編、細膩的襄陽曹氏陶器燒制技藝……這些襄州人耳熟能詳的藝術,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處漢水中遊,北與河南相接,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善良的襄州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隴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7年隴南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區)也設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隴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多樣,分布廣泛,項目眾多,內涵豐富。國家劃分的6個範圍10種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隴南都有,而且有些門類在甘肅和全國居於突出地位。
-
自貢新增1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四川新聞網自貢4月27日訊(記者 徐昭磊)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自貢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自貢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意將榮縣東興抬工號子、榮縣土陶製作技藝、榮縣竹琴、玻璃吹塑工藝、富順連簫、韋氏高粱酒釀造技藝、謎語識字、富順楊氏肝病鼓脹療法、趙氏核雕、五寶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龍鬚淡口菜製作技藝、自貢鹽場號子等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近期,阿克塞縣舉辦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展示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成果,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縣幼兒園舉辦了「童心向黨」「雙語」合唱比賽。書寫內容為哈語文課文內容,學生們握筆端正,坐姿規範,用心書寫,展示了良好的民族文化素養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了孩子們對民族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公示!靖州雕花蜜餞入選
紅網時刻懷化12月23日訊(記者 楊超 通訊員 陳俊名 楊亞妮 楊佳莉)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陳麗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多樣性的源泉,也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社會凝聚的重要載體,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高校責無旁貸。北京師範大學依託北京市「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聯合珠海校區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人才培育、科研合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諸多探索。
-
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針療法」:用一根銀針 行仁愛之術
8月22日晚,中國山西說唱劇《九針》在山西戲劇職業學院華夏劇場上演,這臺劇目讓觀眾在欣賞舞臺藝術的同時,了解和認識到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針療法」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中華民族的生存與健康作出的巨大貢獻。
-
2020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論壇即將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重點工作任務,做好2021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定於12月21日在廈門舉辦「2020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論壇」,同期召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常務委員擴大會議
-
《中原文化地圖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卷正式通過驗收
5月12日,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專家在鄭州召開《中原文化地圖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卷)驗收會。《中原文化地圖集》充分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通過「地圖+文化」的方法,將地圖、文字、圖表、圖片等融為一體來講述中原故事,是地理信息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一種科學方法,為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助力中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基礎信息支撐。 《中原文化地圖集》由河南省地圖院承擔編制,前後歷時四年多時間。
-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伊斯坦堡舉行
2019年10月19日 1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易愛軍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伊斯坦堡10月18日電(記者易愛軍)為期一個月的「一帶一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