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嬰:寶寶搶玩具是一種社交,厲害的爸媽這樣處理

2020-10-03 全球嬰ybaby


寶寶搶玩具

  全球嬰母嬰知識:又有寶媽因為孩子玩具被搶求助。幼兒園開學孩子們又重新湊到一起,但寶寶們一起玩耍時,就常會出現搶玩具的情況。但搶東西這事,還真是娃界的「國際化」問題——全世界幼兒園都在發生。

  這正是孩子們建立秩序,嘗試溝通的一個過程

  比如這群英國孩子,他們正在舉行一場比賽。按照規則,贏得比賽的小朋友,可以獲得巧克力作為獎勵。比賽開始之前,一個名叫裘德的孩子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一定能贏得比賽。可結果自己不僅輸了,還發現贏了比賽的孩子還能得到獎品巧克力。

  輸掉比賽的裘德本來就已經很沮喪了,看到贏的小朋友還有巧克力吃更是又急又氣,對著正吃著巧克力的孩子大喊,「分給我們吃」。

  面對裘德粗暴的態度,贏得比賽的孩子邊跑開邊喊:「就不,我要離你們遠點」。

  輸掉比賽,沒有巧克力吃、還遭到拒絕,裘德徹底崩潰了,一個人倒在地上哭了好久。

  但有趣的是,裘德一邊哭一邊還在不斷觀察,似乎試圖用這種方式告訴那些贏得比賽的孩子:「我輸了比賽,我受傷了,我需要安慰!」

  為了安慰裘德,他的好朋友想去幫他要到一點巧克力,但也被拒絕了。

  為了拿到巧克力,裘德開始想各種辦法:試圖騙對方分散注意力好偷走巧克力,或者乾脆召集小夥伴一哄而上撕扯搶奪。

  一場混亂的搶奪大戰就這麼開始了…孩子們打成一片,讓人看著都有點著急:老師呢?怎麼都不管的?

  其實老師就在旁邊,但除了確保孩子們的安全,她只是很冷靜地旁觀、不去插手。

  因為在她看來,這正是孩子們建立秩序、嘗試溝通的一個過程:

寶寶搶玩具

  事情過後,兩個孩子都被問起當時的感受。

  裘德說自己生氣是因為對方「沒有分享,這不公平」;而得到巧克力的孩子則說「他哭是因為他輸了,所以他沒有巧克力,但是我有。」

  你看,孩子們心裡清楚呢——他們關注的根本不是巧克力,而是巧克力代表的意義:自尊、友誼、理解、同情、爭奪、分享……雖然當時鬧了矛盾,但當被問到「獎品還是朋友重要」的時候,兩個孩子卻達成了驚人的一致:朋友更重要。

  於是,兩個孩子愉快的達成了和解。拿到巧克力的孩子對裘德說:「下次我贏了比賽的話,我就把獎品分給你。」裘德也很認真地告訴對方:「那你要加油哦,這樣才能分給我獎品。」


寶寶搶玩具


寶寶搶玩具


  因為爭奪和打鬧,兩個孩子反而建立起了一段友誼,是不是還挺神奇的?

  一步步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去我們總覺得,家長要教很多原則,比如輪流玩、比如分享,不斷提醒、監督和訓練,孩子才能學會交朋友。但是越來越多科學的實驗告訴我們,孩子天生喜歡通過不斷嘗試和別人相處和互動,來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別人想法之間的差異。

  在每一次跟人互動的過程他們都在學習,並得出如何與別人相處的結論。正是通過打鬧、爭奪、吵架這些看似粗暴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孩子一步步培養著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生活中有一個親密的朋友都是很珍貴的。你知道嗎?當一個孩子有朋友時,玩的時間會比沒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與人分享,同別人交流的時間更長。

  有些規則可以幫到你:

  2歲以前,孩子們喜歡熟面孔,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陌生的孩子會讓他們擔心。

  2歲以後的孩子參加「偏動」的遊戲,如蕩鞦韆或騎車等,這種活動不僅有利於小夥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間的積極互動要比在那些安靜的動手遊戲(如搭積木)中的互動高出2倍。

  3歲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時,喜歡有成年人在場。雖然父母不一定要參與孩子間的活動,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孩子間的小衝突,一般不必太認真,放手讓他自己在歷練中學會交往。但是要注意控制一些極端行為,讓他不被過度傷害,也不去傷害他人。如果弱勢的一方能夠反抗並且懂得保護自己就好。但是如果孩子不會,就需要我們教給他保護自己的辦法。及時閃躲、表達憤怒,甚至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還手」也 未嘗不可。在衝突中保護自己。這也是一種社會適應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
    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2020-12-03 18:02:4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孩子對玩具從來都沒有抵抗力,即使自己手裡已經有了很多玩具,也會搶別人的玩具。@視覺中國  寶寶在一周歲後,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知道了維護自己的東西。
  • 孩子搶玩具是一種社交,厲害的家長都這麼處理
    這邊兒妹妹大聲呼救:媽媽……哥哥搶我的娃娃!過不了一會兒,哥哥又哭天喊地:媽媽……妹妹她打我!其實孩子搶東西這件事,還真是娃界的「國際化」問題,是—每個父母都會遇到的頭疼事兒,處理不好的話,這產生的問題可大著呢!一比如這群英國孩子,老師在幼兒園裡舉行了一場比賽。按照規則,贏得比賽的小朋友,可以獲得巧克力作為獎勵。
  • 全球嬰:別忽視,爸爸媽媽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越早越好
    全球嬰母嬰知識  全球嬰母嬰知識:寶寶出生啦,媽媽終於能夠看到這個在自己的肚子裡精心孕育了多月的寶寶在適當的位置放置色彩鮮豔的、體積比較大的玩具,可以刺激寶寶對色彩的反應。  生理反射:寶寶出生時已經具備相應的生理反射;  握持反射——父母可以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寶寶手中,寶寶會迅速地抓住,每天多次。
  • 孩子搶玩具是自私?這樣引導,更利於寶寶心智發展
    如果你家寶寶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了,你會怎樣處理?如果你家寶寶搶其他小朋友玩具,你又怎麼處理?往遠了說,孩子搶玩具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社交方式。有強硬派家長認為,孩子玩具被搶,必須讓他搶回來啊!
  • 走親訪友孩子總愛搶別人玩具,四種媽媽的不同做法,情商立分高下
    3、你還搶不搶玩具了?接著一頓暴揍。這種暴力型的家長當下會讓孩子乖乖地交出玩具,但是只會讓孩子更害怕社交,以後再也不敢出來和孩子玩了。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是需要社交和別的小朋友溝通和玩耍的,可是由於爭搶玩具的問題,而導致孩子恐懼社交,相信這絕不是正當的預防孩子搶玩具的正確做法。家長以暴制暴當下打孩子的做法絕不可取,特別是當著眾人的面,過年期間我們也要以和為貴,多學習一些育兒的知識,預防孩子爭搶玩具。
  • 孩子玩具被其它寶寶搶了咋辦?
    搶玩具是孩子之間經常發生的「戰爭」,也是讓父母大費腦筋的難題:既不想讓孩子被欺負,又不想孩子去欺負別人,怎麼辦?兒子一進去,不管他拿到什麼玩具,房間裡的另一個小朋友都會把玩具搶走。我本來以為他會哭,沒想到,他不動聲色,又去拿別的玩具。有一次,他拿到了一堆積木。當那個小朋友再來搶玩具時,他就遞給小朋友一個,並對他說:「我給你一個,你別再要我的了!」那個小朋友拿走一個,又去搶他的,他又遞給一個給小朋友說:「我再給你一個,你別再要我的了!」這次,小朋友終於不再搶他的玩具了。
  • 全球嬰:奶粉結塊了,寶寶還能喝嗎?
    全球嬰母嬰知識:想必許多寶媽日常帶娃中會遇到這個問題:奶粉結塊了,寶寶還能喝嗎?  儘管奶粉看上去是粉末狀固體,但實際上是含有一定水分的。適當含量的水分能保持奶粉的品質和營養。重點來了,奶粉結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結塊,寶寶可以正常喝;另一種是受潮引起的非正常結塊,自然不能給寶寶喝了。
  • 全球嬰:1-12月寶寶,各月齡生長發育指標
    全球嬰母嬰知識:剛出生,小小的人兒,是如何一步步長到會說,會走,會笑會鬧的呢?每個月的生長情況,發育情況到底如何呢?  寶寶對新鮮物的注視時間增長,寶寶的視線已經可以移動,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當玩具丟失以後,可以用視線去尋找。記憶清晰,可以記住媽媽的臉,玩具等,能夠辨別媽媽的聲音。
  • 孩子搶玩具,您還這樣做?
    3歲向上的孩子,已經可以進行基本的社交探索了。當孩子爭搶玩具時,我們不妨先不要過度幹涉,觀察孩子自己是怎麼處理的,然後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如果孩子處理不了了,再站出來幫忙。1,大聲訓斥爭搶行為?強制要求孩子分享?NO!尊重3歲以前寶寶的物權意識,不要認為他們自私、蠻橫。
  • 當寶寶開始搶東西,你的處理方式至關重要
    今天聽到這樣一段對話:媳婦:媽,我聽說今天寶寶在樓下又搶別人東西啦。婆婆:我大孫子這麼厲害呀!媳婦:媽,他這樣搶東西可不好,多他的心理發展和性格養成可不好。婆婆:這有什麼不好的,以後就是孩子王了,別人都不敢欺負我大孫子嘍!媳婦:媽,你這樣可不對啊。
  • 不是所有寶寶都喜歡一種玩具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辣媽雜談,ID:cspuntx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寶寶的玩具多種多樣,不同的性格的寶寶喜歡玩具類型也不盡相同。1、人際交往智能強的寶寶行為特色:善於觀察爸媽的喜怒及心情,很早就懂得察言觀色,能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善於與他人合作。寶寶能理解他人,並且樂意與他人交往。具有較強人際交往智能的寶寶是具有社交天賦的寶寶,最喜歡的玩具往往是那些可以滿足他們內心對於領導權力的渴望,或是抒發關愛的玩具。
  • 適合寶寶的益智玩具有哪些?這6款適合娃的玩具推薦給新手爸媽!
    喜歡玩玩具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哪怕是剛出生的寶寶。許多新手爸媽也熱衷於給寶寶買各種各樣的益智玩具。但現在市面上的益智玩具魚龍混雜,要想買到合適又有用的玩具是非常傷腦筋的。除了這一點不說,許多爺爺奶奶反而覺得買那麼多玩具幹嘛,浪費錢。所以新手爸媽就夾雜在這中間無法抉擇。
  • 全球嬰:入秋後,寶寶易生病沒食慾?很多問題都出在這裡
    全球嬰母嬰知識  1、入秋後,寶寶易生病、沒食慾?全球嬰母嬰知識  感冒發燒預防TIPS:因為受較涼空氣的刺激,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導致便次增加和腸道水分吸收減少,大便稀溏,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讓寶寶腹瀉;  ② 注意衛生,寶寶玩過的玩具和能夠觸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衝洗;吃東西前一定要用流動水洗手;  ③ 注意科學飲食,避免食用辛辣的刺激類食物,也少吃生冷、油炸類食品;  ④ 家中如有生病嘔吐的大人要隔離開,避免讓寶寶接觸到嘔吐物。
  • 「全球嬰·母嬰小站」媽咪寶貝慶春服務點正式開業!
    全球嬰·母嬰小站是我們傾力打造的OTO社區母嬰服務平臺,以"讓愛觸手可及"為使命,專注於為0-6歲社區家庭提供優質母嬰商品和服務,助力寶寶健康快樂成長。10月24日全球嬰·母嬰小站媽咪寶貝慶春服務點(杭州市下城區楚慶巷3號中祥大樓1樓)正式開業!
  • 全球嬰:嬰兒是怎麼知道你是媽媽的?
    全球嬰母嬰知識:小嬰的朋友,一個預產期在11月的準麻麻,向小嬰推薦了一部BBC的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這位準麻麻用了「震撼」「奇蹟」來形容自己的觀後感,小嬰馬不停蹄的去看了,決定把這部片子推介給準媽媽、新手媽媽,所有的媽媽!
  • 全球嬰:國產、國行、海淘,寶寶奶粉你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嗎?
    全球嬰母嬰知識:寶寶出生後,寶寶的吃喝拉撒時刻牽動著寶媽們的神經。尤其是對於不能純母乳餵養的媽媽,給寶寶挑選一款配方奶粉真是一件頭等大事!今天小嬰就來和媽媽們分享一下選奶攻略,到底該給自己寶貝囤什麼樣的口糧呢?
  • 寶寶搶玩具,怎樣做到完美的解決
    寶寶上幼兒園或者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會經常出現爭搶玩具的行為,有的寶寶在家喜歡掌控主導權。小的寶寶被大一些的寶寶搶自行車,搶玩具,搶玩偶。自己不會解決。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呢?寶寶在愛玩的年齡,碰到顏色鮮豔、音樂獨特、動作神奇的各種玩具,不管是誰的,都喜歡隨手拿來,把玩一番,因為在寶寶的世界裡,所有好玩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寶寶看到心愛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奪走,自然會嚎啕大哭。
  • 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家長不妨這樣處理
    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麗麗最近發現一個事情,自己家裡的孩子在和幼兒園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總是特別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每次都把其他小朋友弄的又哭又叫。一、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有不少朋友在平常生活中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有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產品的價格越高反而越受大家的歡迎,也更加容易購買。但是如果產品的價格比較低就更不容易被大家購買。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凡勃倫效應,由於這個效應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凡勃倫所先發現的,所以這種情況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 寶寶總愛搶玩具怎麼辦?
    寶寶愛搶玩具是很正常的,別人東西都是新鮮的,自己沒有的,寶寶當然想要搶。這是孩子在自我意識敏感期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本能行為,並沒有任何惡意。尤其是年齡小的寶寶更正常。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善於利用這種機會,教會孩子如何通過積極的方法得到想要的東西,並獲得友誼。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注意,需要讓寶寶注意:自己的東西自己做主,別人的東西應該別人做主,這是學會與人相處的很重要的一步。
  • 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怎麼制止孩子?明智家長都是這樣處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出現過搶其他小朋友玩具的現象,總是覺得別人的東西更好。而且孩子的大腦反應非常的快,有的時候家長還來不及阻止,自家的孩子就已經把別人家寶寶的玩具搶到了手,家長對此也是十分的無奈。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爸媽很頭疼閨蜜家的寶寶瑤瑤性格非常的活潑,一點也不怕生,走到哪裡都好像是自己家一樣。前兩天閨蜜帶著瑤瑤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拿出來很多的玩具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