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怎麼制止孩子?明智家長都是這樣處理

2020-12-20 糖果的媽媽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出現過搶其他小朋友玩具的現象,總是覺得別人的東西更好。

而且孩子的大腦反應非常的快,有的時候家長還來不及阻止,自家的孩子就已經把別人家寶寶的玩具搶到了手,家長對此也是十分的無奈。

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爸媽很頭疼

閨蜜家的寶寶瑤瑤性格非常的活潑,一點也不怕生,走到哪裡都好像是自己家一樣。

前兩天閨蜜帶著瑤瑤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拿出來很多的玩具給她。

朋友家的孩子比瑤瑤小一點,有些內向,就一個人在旁邊玩著小火車,瑤瑤感覺他的小火車很好玩,直接上手搶走了。

看到這番情形,朋友家的孩子用大哭來求救,閨蜜把玩具搶了過來,瑤瑤又哭了,實在是讓人頭疼。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呢

1、 家庭因素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那是相當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就連天上的星星都能給你摘下來。這樣孩子慢慢會覺得,她想要的東西就理所應當是她的東西。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不滿足孩子的任何訴求,總是用各種理由搪塞,孩子得不到滿足就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父母工作過於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孩子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

2、 孩子的發展問題

佔有欲:從寶寶一出生到兩歲的時候,在這段時間裡面孩子的佔有欲非常的強,認為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東西,拿玩具其實是在拿自己的。物權意識:再大一點孩子會慢慢有物權意識這個概念,她可以分清楚東西是誰的,不是誰的。但是又比較自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還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自我控制力不足: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是非常薄弱的,當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時還是忍不住去拿。

注意三點,解決寶寶愛搶東西的問題

在父母們的眼中,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是一種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但是其實這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是他們建立物權意識的信號。

所以我們不能上去就指責孩子,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防止這些行為。

1、 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存在,家長們不能全都滿足也不能置之不理。

可以與孩子制定一個原則,只要不觸碰到底線,可以滿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訴求。如果更大一點,可以讓孩子付出一定的代價,讓他們明白不能不勞而獲。家長也要多花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多和孩子進行心理上的交流,讓孩子從心裡獲得滿足感。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想要獲得關注而去搶別人的東西了。

2、 出門帶一個玩具

家長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帶一個她最喜歡的玩具,因為當看到別人在玩的時候難免會有點心痒痒。

自己有就不會去羨慕別人,而且孩子還可以和別人交換玩具,不僅學會了分享還可以收穫到一個朋友。

每一個孩子的心裡想法都是不同的,但孩子都是很容易滿足的,所以帶一個玩具是一個好辦法。

3、 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還小不懂得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往往採取最直接的搶。

當我們在意識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就可以慢慢的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說,禮貌的詢問別人,可不可以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

這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詢問別人的同時會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文明,有利於提高孩子與人的溝通表達能力,讓孩子更好的學會為人處世。

【糖果媽媽寄語】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特質,孩子們可能喜歡搶別人的玩具,這需要我們的正確引導而不是一昧的指責。

家長們可以探索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一點理性,慢慢幫助孩子改正這個壞習慣。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會不會「搶」別人的東西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是制止還是放任?明智的家長都這樣處理
    導讀: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是制止還是放任?明智家長都是這樣處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是制止還是放任?明智家長都是這樣處理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是自我意識在作祟,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做
    ,總是會碰到孩子去搶別人玩具的情況,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看到孩子如此「無禮」的行為,面子上總過不去,於是會忍不住要呵斥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霸道?怎麼去搶別人的玩具呢?」可是,孩子似乎總是聽不進去,還是要搶,搶不過別人還哭,讓家長很是頭痛。其實孩子在2歲左右就會出現搶東西的行為,這樣的孩子並不是」壞孩子「,長大以後也不會是」小霸王「,因為這並不是道德的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也就是說搶東西的行為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如果父母能正確對待孩子搶東西的行為,那麼孩子過了這個階段後,孩子就會開始喜歡交換、分享、合作了。
  • 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家長不妨這樣處理
    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麗麗最近發現一個事情,自己家裡的孩子在和幼兒園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總是特別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每次都把其他小朋友弄的又哭又叫。但是她發現有其他孩子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呢?一、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有不少朋友在平常生活中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有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產品的價格越高反而越受大家的歡迎,也更加容易購買。但是如果產品的價格比較低就更不容易被大家購買。
  • 孩子總喜歡搶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家長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煩心事:孩子一出去就喜歡搶別人的玩具, 所以,孩子喜歡搶東西,絕不是家長們擔心的品質問題,而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自然發生的情況。只不過,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搶東西是不對的,不管孩子有怎樣的初衷,我們都得糾正他們的這種行為。 下面就與家長們分享一下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克制這個不受歡迎的行為。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做事太霸道,家長的教育很關鍵
    前言:小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時總喜歡動手去搶,畢竟小孩子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東西時,想做的第一反應就是搶來自己玩玩,玩夠了再給別人,有的孩子甚至玩夠了之後直接拿回家,面對這樣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比較頭疼的,有無數的家長也當場呵斥孩子,之後孩子總是會嗷嗷大哭。
  • 孩子總是動手打人,家長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制止,而不是打罵
    明明大家玩的好好的,他卻拿起玩具就扔向別人。甚至在家中也是這樣,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伸手就打,連自己都被打了好幾次。我問朋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朋友一臉無奈的說:」我也不知道呀!好話賴話都說盡了,可是小朋友就是不聽。自己因為這件事還打了他幾次,誰知道不僅沒起作用,孩子打人的事情反而愈演愈烈。」
  • 孩子搶玩具是一種社交,厲害的家長都這麼處理
    家裡孩子多,有一件事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悲劇」每天都要上演幾百回。這邊兒妹妹大聲呼救:媽媽……哥哥搶我的娃娃!過不了一會兒,哥哥又哭天喊地:媽媽……妹妹她打我!雖說搶東西這事在孩子之間很普遍,但家長應對起來還真頭大。
  • 自己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訓斥還是強制歸還?家長的做法影響很大
    01.孩子總是搶別人東西,真讓人頭疼;前兩天帶孩子在小區廣場玩,小區一位寶媽也帶著兩歲多的女兒在玩耍。過了一會兒,就聽到她家女兒的叫聲:「給我玩,給我玩!」另一種就是對孩子的合理需求都不滿足,總是給孩子灌輸一種匱乏感,試圖用這種方式讓孩子產生愧疚感,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自己不配享受好東西的潛意識,繼而變得自卑壓抑,不敢表達自己。還可能對別的孩子享受的玩具抱有很強的敵意,可能傷害別人或者搶走別人的 玩具進行破壞,自己享受不到的別人也不能享受。
  • 孩子總是喜歡搶別人玩具?先別急著訓斥,可以試試這樣做
    看著心心委屈的小模樣,心心媽媽心裡有心疼有氣憤:怎麼就這麼喜歡搶別人的玩具玩呢?但其實搶東西這事,還真是娃界的「國際化」問題——全世界有娃的地方都在發生。家長們也是為此深感頭疼:到底要不要幫他出頭?還是教他禮讓?替孩子出頭吧,怕孩子以後養成霸道的性子;不出頭吧,又怕孩子受欺負,以後變得懦弱,真是個兩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搶玩具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缺乏「物權意識」的概念。孩子從兩歲開始,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 寶寶搶玩具打人時,你還在強迫孩子分享玩具嗎?家長這樣做才明智
    兩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明顯的物主意識,在和其他同伴玩耍時很容易有進攻性,總是會把其他的孩子推開,搶他們的玩具。如果把幾個孩子或者哪怕只有兩個孩子放在一個有很多玩具的屋子裡,你就經常能看到衝突的畫面,有時他們會主動進攻別人的「領地」,有時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土」。
  • 孩子佔有欲強,愛搶東西?試試這樣引導
    >估計沒有哪個家長敢說自己家小孩沒搶過別人家小孩的東西。當出現矛盾時,家長可以先觀望等待,再及時制止,切忌當眾斥責,學會用平和的方式引導、教育孩子。孩子為什麼會搶東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又缺乏自我判斷,如果在視頻裡看到搶東西的鏡頭,或者有小夥伴發生過搶別人東西的行為,孩子很容易會開始模仿這樣的行為。
  • 孩子總是喜歡搶東西怎麼辦?
    孩子總是喜歡搶東西怎麼辦?孩子會帶給家裡很多的歡聲笑語,但如果孩子喜歡和大人或者是其他孩子搶東西,爸爸媽媽要怎麼做呢?一、注重教育平時的教育培養、習慣養成都是一些好的育兒方式,爸爸媽媽的教育要先於孩子出現問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就要注重教育,要引導孩子大方待人,學會分享,跟別人發生爭奪的時候,要學會謙讓。二、用小遊戲來決定日常生活中,孩子要什麼有什麼,然後就會慢慢形成一種意識。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不會克制欲望,原因是父母沒進行格物教育
    但是這個格物教育用在教育上就不是這個意思,格物的意思就是不會克制自己的欲望,格也有去掉的意思,就是不會把物品去掉,什麼都想要擁有。 案例 兒子幼兒園班上有一個小朋友總是喜歡搶別人的東西,不管是玩具還是零食,甚至是一個沒有用的小繩子都要搶。
  • 當寶寶開始搶東西,你的處理方式至關重要
    今天聽到這樣一段對話:媳婦:媽,我聽說今天寶寶在樓下又搶別人東西啦。婆婆:我大孫子這麼厲害呀!媳婦:媽,他這樣搶東西可不好,多他的心理發展和性格養成可不好。婆婆:這有什麼不好的,以後就是孩子王了,別人都不敢欺負我大孫子嘍!媳婦:媽,你這樣可不對啊。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從小培養孩子「物權意識」,很重要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濤濤經常會把其他小朋友手裡的玩具搶過來據為己有,有的時候因為搶玩具還會和同齡人打起來。因為濤濤的個子比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壯實,所以濤濤總是勝利的那一個,但是被打傷的孩子家長,可沒這麼輕易罷休。
  • 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
    孩子對玩具從來都沒有抵抗力,即使自己手裡已經有了很多玩具,也會搶別人的玩具。這讓很多家長總是感到特別的尷尬,不論家長怎麼說,大部分孩子就是改不了,因此很多家長都表示束手無策。那麼,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
  • 孩子不講道理,總是搶別人的東西?父母巧用這3個方法化解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帶孩子都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疼的事,孩子生下來後做父母的不僅僅只是需要把他們生養長大而已,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就不算是個合格的父母,要想對孩子負責的話不僅是要把他養大還需要把他們給教好,教他們各種為人處世的道理,讓他們擁有在這個社會生存的本領。
  • 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先別說孩子,家長要讀懂孩子「心理秘密」
    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小時候不懂事,看到別人玩什麼玩具自己就想要,儘管自己也有相似的但總覺得別人的東西更好,肢體動作比語言發展得快,搶不過就哭,就打。有時候我們都來不及阻止,事情就已經發生了。怎麼處理孩子之間搶玩具的事情,也是很多父母們共同疑惑苦惱的問題。
  • 頭疼孩子總搶別人東西?原因和應對方式,用一文解答
    就像2歲的倩倩,雖然是女孩,年紀也比較小,但她一點都不怯生的,甚至直接去搶比她年紀長的男孩子的玩具,如果對方不給的話,她就硬搶,甚至不惜把人家摔倒,一個非得要,一個非不給,家長們看了也是很心累,倩倩的媽媽看到女兒這個性格也很尷尬,不知道怎麼處理。
  • 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導讀: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