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動手打人,家長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制止,而不是打罵

2020-08-18 小九育兒小達人

導語:身為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尤其是他們上學之後,自己不能時刻觀察他們的動向,了解他們的情況,生怕他們被別人欺負。甚至有的家長擔心的是自家孩子欺負別人,可是為什麼孩子會打人呢?

朋友前幾天衝我抱怨,說自己家的小朋友這兩天不知道怎麼回事,表現得特別暴力。明明大家玩的好好的,他卻拿起玩具就扔向別人。甚至在家中也是這樣,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伸手就打,連自己都被打了好幾次。

我問朋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朋友一臉無奈的說:」我也不知道呀!好話賴話都說盡了,可是小朋友就是不聽。自己因為這件事還打了他幾次,誰知道不僅沒起作用,孩子打人的事情反而愈演愈烈。」

其實,孩子打人這件事情很多家庭都遇見過,也都像朋友一樣,用盡各種辦法,但是沒起任何作用。以至於在家長的觀念中已經形成:孩子哪有不打人的?孩子都是正常的……怕就怕孩子不能控制好力度,或者是對方的家長上綱上線,對此不依不饒的。

家長想要改變孩子的這一行為,就要先知道大打人的原因。

首先,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總是搶別人家的玩具,如果搶不到就伸手打人。其實對於孩子而言,這個動作不過是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在作祟,他們想要探索別人的新玩具,只不過這個動作在家長眼中是不禮貌的。

其次,孩子不知道怎樣和別人交朋友

其實孩子非常嚮往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相處,但是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和別人打招呼,於是就用打人的方式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這一點恰恰反應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做到&34;,而家長也可以借用這一機會教會小朋友正確的社交方式。

最後,家長有意無意的引導。

尤其是一些長輩,覺得孩子還小,就算打人也不疼便沒有放在心上,甚至會&34;他們:&34;幾次之後小朋友就會覺得打人並不是一件壞事,自己這樣做還會得到表揚,從而養成打人的壞習慣。

但是不管怎麼說,打人這件事情都是不對的,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打人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嚴厲地制止,r

如何引導引導喜歡動手打人的孩子被?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以自身為榜樣。

在孩子上學之前的那段時間裡,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是他們模仿的第一對象。有研究表示,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經常表現出暴力的一面,長大之後很可能變得暴力;如果家長的性格溫順柔和,孩子則乖巧懂事。

所以,家長要儘可能控制自己不在孩子的面前表現出自己暴力的一面,比如孩子犯錯的時候不大聲的指責他們,而是蹲下來耐心的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後選擇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解決問題。除此之外,家長要儘可能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如果父母長時間生活在爭吵中,小朋友也會變的暴力。

第二個方法:正確的教育方式。

家長在看到孩子打人之後通常會有這幾種表現:

嚴厲制止:你怎麼打人呢?不能打人記住了嗎?

懲罰制止:通過懲罰的方式制止小朋友打人,比如讓他們站牆角&34;,不允許他們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反擊制止:孩子用哪只手打人就用相同的力度或者是更誇張的力度反擊回去,認為孩子感覺到疼痛之後下次就不敢打人。

但是家長會發現這些方式似乎並沒有效果。想要從根源解決這一問題,家長就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打人,比如孩子想要和別人一起玩,但是不知道怎麼打招呼,家長就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打招呼方式。或者孩子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家長就可以教會他們如何正確的詢問別人。當孩子懂得正確的為人處世之後,他們自然會減少打人的舉動。

總結:教育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家長要教育不同的孩子時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教會孩子正確的社交方式,讓孩子在社交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朋友的打人問題。

相關焦點

  • 2歲左右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應自省這5個問題,輕鬆糾正不是夢
    帶著疑問,家長先來了解自身的5個問題吧!做錯事時,家長是否通過打罵方式制止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孩子總是喜歡各種"嘗試"。這時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不斷嘗試來糾正孩子。以下5個方法來參考:孩子主動打人時,家長應立即制止當他們到2歲的時候,雖然對很多事情分不清對錯,但大致能理解家長意思。
  • 孩子喜歡打人,是學壞了?還是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模仿行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很大程度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比如,爸爸經常打罵別人,就會影響孩子,當孩子與別人相處不如意時,可能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孩子看了後自然而然會受影響。面對孩子打人這件事,你該怎麼做?立刻制止,安撫第一打人一定是不對的,所以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要立刻堅決制止孩子。但是記住,制止不意味著不分青紅皂白大聲斥責,更不是使用武力。第一時間要做的是穩定孩子的情緒,比如:「你想玩他的小汽車,他不給,你很生氣對嗎?」
  • 孩子不高興就打人,家長打罵起反效果,不妨試試改變自己
    如果年幼的孩子,遇到委屈後喜歡動手打人,又該如何處理呢?路人肯定會指責其&34;。孩子社交範圍較窄,一般會和小夥伴、父母發生矛盾。動手打人後,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其&34;。也有些父母選擇冷處理,對其不予理睬。但無論何種手段,孩子的回答始終是&34;。
  • 孩子動手打人,家長該不該訓斥?該如何管教?
    ,也不乏家長因為生氣動手打孩子的情況。孩子打人行為不妥,家長打孩子的行為也更是不妥,如何制止孩子高揚起的手臂?一、 了解孩子心中所想孩子可能是在感情上受到了傷害,也可能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而傷心沮喪。一些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認為孩子在「小題大做」,另一些家長因為自身的羞恥感和尷尬,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不會對孩子的行為放任不管,在不了解孩子情緒的情況下嚴厲訓斥、責打,讓孩子道歉。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我們要用和善堅定的態度去教導和引導孩子,而不是「以暴制暴」。
  • 孩子愛打人,家長要正確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改掉攻擊行為
    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管教和制止,那麼對愛打人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管教一,當孩子有打人行為時,家長要及時制止,而不是縱容>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家長要及時的去制止。如果傷勢嚴重需要去醫院進行治療,家長要帶著孩子去醫院,要讓孩子去承擔打人所造成的後果四,動畫片要有選擇性的觀看孩子看動畫片家長需要為孩子選擇
  • 當孩子犯錯,家長別總是打罵孩子,三招讓娃更加乖巧懂事
    但是現在生活條件、教育觀念早就轉變了,使用打罵技巧,不能真正的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適得其反。2.家長情緒控制力不強很多家長經常有難以抑制的暴躁情緒,明知道打罵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但卻控制不住。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沒有太多的認知,而且孩子總愛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仔細找到,再來正確應對。原因1、效仿動畫片裡面的行為現在孩子所看的動畫片種類是比較多的,但也有一些裡面會有較為暴力的行為,而兩歲的孩子效仿能力比較強,因此就會學著動畫片裡面人物的行為來進行模仿。所以才會出現打人的現象,若是因為這個原因,家長一定要在發現孩子看暴力性動畫的時候趕緊制止。
  • 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的應對方法很重要,看看你做對了嗎
    隨後,我搜索了一下相關新聞,發現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些孩子才六七歲就會使用暴力,長大後想必也不會對家長產生敬畏感,青春期更加糟糕,可怕程度幾乎可以預見。而暴力行為之所以延伸下去,多半因為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沒有得到糾正。所以,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的應對方法很重要,看看你做對了嗎?
  • 孩子愛打人?家長這樣做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到了某個年紀,出現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這時候的 「打人」,是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孩子在用手探索世界。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打人」終歸不是良好行為,這確實是值得我們嚴肅對待的一件事。有的家長起初不當回事,等孩子越打越順手,才發現孩子已經變成小「暴力」了。
  • 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引導?
    最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熊孩子」打人引發的家長鬥毆事件,從事件根源做分析,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攻擊行為呢?不是人性本善嗎?其實一兩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但這些終究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在必要時刻一定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為寶寶找了「脫罪」的藉口。
  • 育兒專家教你制止孩子暴力,杜絕打人、咬人的好辦法:淘氣椅
    很多家長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是以暴制暴,通過打罵、威脅等方式企圖制止孩子的暴力行為,但效果不佳,有很多失敗案例。讓我最大跌眼鏡的是一個4歲小男孩,一旦自己的意願沒被滿足便開始動手打家人,在家裡唯一懼怕的是爸爸。每次爸爸知道他又打人後,便對其實施懲罰:跪搓衣板。
  • 「才能養成」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這樣做
    團團媽媽:「我家團團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總是打人。講道理聽不進去,打也不管用。你家圓圓也這樣嗎?」圓圓媽媽:「圓圓也是這樣,有時候急了還打我呢!真是快愁死我了。」這兩位媽媽的煩惱,相信很多家長都體會過,生活中不乏孩子動手打人的情況,也不乏家長因為生氣動手打孩子的情況。
  • 孩子喜歡打人,家長如何化解孩子的攻擊性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自己也很想要,就會伸手去拿,如果小朋友不給,孩子就可能本能地去搶,甚至很可能動手打對方;還有的孩子會採用更聰明的方法,可能會說這個玩具多麼不好,從而讓對方主動放棄玩具,自己就可以輕易獲得了。
  •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然而這頓打也沒改變樂樂在小區裡「混世小魔王」的稱號,今天不是打了這個小朋友就是明天破壞小區公物。打也打不聽、罵也罵沒用,可愁壞了樂樂媽媽。也不知道這孩子的性子隨誰,從小就折騰個沒停,各種教育的方法(打罵、斥責、冷處理等)用遍了,樂樂的不良行為仍舊沒有一點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行為或習慣問題,面對家長好言相勸、說教卻屢屢不改的情況,家長該如何做呢?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關於年齡較大的孩子愛打人,以後有機會檸檬會繼續和大家分享,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大人該怎麼樣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打人的敏感期」,前面雖然說小孩子打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一個階段,但打人終歸來說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這樣做:
  • 我家的孩子為何總是打人?
    親貝網小編了解了,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原本非常聽話,性格非常溫和。但是突然間開始,孩子開始打人、咬人。家長們對此常常感到頭疼和無奈。有的媽媽還很好奇,自己和孩子的爸爸平常也不愛打罵,怎麼自己的孩子總是打人咬人呢?其實啊,這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到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只要爸爸媽媽們幫助孩子正確了解世界,這種情況就會大大緩解。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我同學叫蘭蘭,她說自己的孩子兩歲了。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孩子愛動手打人,別以暴制暴,了解原因後再對症下藥
    有網友留言,孩子上幼兒園了以後脾氣很大,一沒順心意,就大喊大叫,甚至揮拳踢腳的,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也是一言不合就打人,媽媽為此非常苦惱,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好好管教愛動手的孩子呢?,來制止孩子的哭鬧。
  • 你家孩子愛打人,高情商父母的這一招更管用
    「在幼兒園也喜歡動手對別的小朋友,我每天都在給家長和被打孩子道歉!」一些稍微嚴厲一些的家長,認為孩子學壞了,並嚴陣以待,一定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才行,採用了打罵的教育行為。,動不動就開始動手。01 一定要及時制止孩子的「打人」行為
  • 孩子打人,家長怎樣引導?
    其實,很多兩三歲孩子的爸爸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不過爸爸媽媽不用為此焦慮,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家長該如何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孩子。兩三歲的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很常見,也很正常,並不是真正的「暴力」行為,而造成他們打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