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媽媽:「我家團團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總是打人。講道理聽不進去,打也不管用。你家圓圓也這樣嗎?」圓圓媽媽:「圓圓也是這樣,有時候急了還打我呢!真是快愁死我了。」
這兩位媽媽的煩惱,相信很多家長都體會過,生活中不乏孩子動手打人的情況,也不乏家長因為生氣動手打孩子的情況。孩子暴力的原因有多種:1、模仿是孩子暴力傾向的主要原因;2、家長對孩子的打罵體罰和過分溺愛造成他的任性;3、父母打鬧家庭不和易造成孩子有暴力傾向;4、家長教育理念不一致導致孩子暴力傾向,如此等等。
那麼該如何制止孩子高揚起的手臂呢?榜樣堂老師來為你支招!
一、 了解孩子心中所想
孩子可能是在感情上受到了傷害,也可能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而傷心沮喪。一些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認為孩子在「小題大做」,另一些家長因為自身的羞恥感和尷尬,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不會對孩子的行為放任不管,在不了解孩子情緒的情況下嚴厲訓斥、責打,讓孩子道歉。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我們要用和善堅定的態度去教導和引導孩子,而不是「以暴制暴」。
二、 幫助孩子處理憤怒的情緒
首先應當安慰孩子,儘量讓他的情緒穩定下來。如果孩子情緒波動很大,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獨自冷靜一會。這是教會孩子暫停,他可以選擇任何時間來暫停憤怒的情緒,從而找到新的令他感到美好的食物。
三、 指出行為中的錯誤
明確的告訴孩子,打人是錯誤的,並告訴他打人會讓別人受到傷害,甚至自己也會受傷。打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可以尋求爸爸媽媽或者老師的幫助。
四、 正確引導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同時家長也應該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行為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如果家長經常打罵孩子,那麼他會傷心憤怒,而打人就是他回擊你的一種方式。
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家長的陪伴,還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不要為了證明自己是好家長,而責打孩子,要記得你和孩子的關係,比這些重要得多,孩子心理健康也比這重要得多。